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饲养桑蚕(前称家蚕),影响蚕茧产量的病害种类很多。其中最严重的有五大病害:微粒子病、殭病、蝇蛆病、脓病和软化病(主要是空头性软化病)。五种病害中,每一种发生到严重地步,都能使蚕茧生产受到很大损失,或者一无所获。但在全国有关科学研究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对微粒子病、殭病和蝇蛆病,已基本上可以控制其为害。微粒子病已基本绝迹。目前唯有脓病和空头性软化病,在某些地方和某种情况下,为害仍较严重。特别在  相似文献   

2.
蚕病是高速度发展蚕桑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通常所見的蚕病有脓病、軟化病、白僵病、微粒子病、蝇蛆病,其中除蝇蛆病外,都是强烈的傳染病。蚕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規律,病原感染是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脓病的病原是滤过性病毒(又称病毒),  相似文献   

3.
<正> 我省常见的蚕病有肠胃型脓病,软化病(包括病毒性和细菌性的)血液型脓病,白殭病,蝇蛆病及卒倒病,败血病等;这些病害都是由于某种微生物或其他寄生物侵入蚕体而引起,在蚕病学上把这些能寄生蚕体引起发病的微生物叫做“病原”。蝇蛆病是寄生性昆虫侵入蚕体引起,但既然作为一种蚕病,一般也将寄生的蝇蛆视为病原。  相似文献   

4.
家蚕血液性脓病的防治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强 《江苏蚕业》2006,28(3):30-31
<正>血液性脓病是我市养蚕生产中最常见,危害最为严重的多发性蚕病之一,它具有发病率高、防治难度大、危害性严重等特点,对养蚕生产影响较大,在存、夏、秋均有发生,以夏、早、中秋蚕较多。1病症血液性脓病在各龄期均有发生,在养蚕生产中多发生于3龄以后,特别在5龄中期到老熟前后发病最为严重,潜伏期小蚕一般3~4天,大蚕4~6天  相似文献   

5.
血液性脓病是汉中市养蚕生产中最常见,危害最为严重的多发性蚕病之一,它具有发病率高、防治难度大、危害性严重等特点,对养蚕生产影响较大,在春、夏、秋均有发生,以夏、早、中秋蚕较多.  相似文献   

6.
正家蚕病毒病是养蚕生产上最常见、危害最严重、防治最难的一类病害,按病原不同可分血液型脓病(核型多角体病)、中肠型脓病(质型多角体病)、病毒性软化病和浓核病四种,病毒性软化病和浓核病在开化蚕区统俗称空头病。近年来,我县养蚕生产上以血液型脓病和空头病发生最为常见,严重时粒茧无收,不仅给蚕农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还影响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为了科学防治家蚕病毒病,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巩固蚕桑产业,笔  相似文献   

7.
桑蚕病害的病原有多种,但严重危害生产的则以传染性蚕病中的病毒 (血型、肠型脓病,病毒性空头病)为最普遍,其次是真菌(白、绿、褐僵病)和细菌(卒倒及败血病)。在种场及原蚕区除上述三类病原外还有原虫(微粒子病)。现就生产上常见多发,危害生产严重的几种病原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前几年,有些人说蓖麻蚕体质强健好养,不大会生病。现在看来,这种蚕实在也很娇嫩,病也不少,除上吐下泻的空头病是它家常便饭外,其他象微粒子病、白殭病等,也都同它很有缘分,特别是微粒子病发生的很厉害。去年安徽省有些地方在蓖麻蚕微粒子病发生后,家蚕微粒子病的  相似文献   

9.
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危害性很强的蚕病。根据家蚕微粒子病具有胚种传染和食下传染两种传染方式特点,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检验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研究,探索广西家蚕微粒子病发生原因和流行规律。结果显示,通过严格执行现行检疫技术标准,在蚕种生产中基本能控制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危害。调查发现养蚕环境中微孢子虫污染严重,对应蚕生产蚕种的母蛾微粒子病发生率高,两者存在显著相关性,由此证明养蚕环境中微孢子虫污染严重造成的家蚕食下传染是家蚕微粒子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在蚕种生产中,气象因素对家蚕微粒子病发生也有影响。气温影响最为重要,降雨、日照起到辅助效果;建立两种基于蚕种微粒子病发生与环境微孢子虫分布关系以及与气象因子关系的数学模型,对家蚕微粒子病发生进行预测预报,为蚕种生产防控家蚕微粒子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微粒子原虫感染引起的,养蚕生产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毁灭性传染性蚕病。其传染途径包括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是目前蚕种生产中唯一的检疫对象。近年来,四川省阆中蚕种场采用原蚕区养蚕、场部收茧的方式制种。但原蚕区森林面积逐年增大,桑园间套种其它作物,野外昆虫微孢子虫交叉感染机会增加;外出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养蚕由于各种原因 ,常常发生蚕病 ,轻者减产降质 ,重者颗粒无收。如果在蚕病发生时能够及时地正确诊断 ,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那么就能够控制蚕病的蔓延 ,减轻蚕病的危害 ,减少蚕病造成的经济损失。1 诊断方法生产上经常发生的蚕病 ,主要有真菌病(白僵病、绿僵病、曲霉病、镰刀霉菌病 )、病毒病 (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浓核病 )、细菌病 (细菌性败血病、细菌性胃肠病 )、蝇蛆病、壁虱病、农药中毒、煤气中毒等。在诊断时可采用“一问、二看、三检查”的方法进行诊断。一问 :通过详细询问了解养蚕户的上期蚕发病情况、养蚕前消毒、…  相似文献   

12.
桑蚕血液型脓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桑蚕血液型脓病是养蚕生产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最严重的一类蚕病。它的病原体是核型多角体病毒,该病在各龄蚕均可发生,3龄以上大蚕期,特别是5龄中后期和上蔟前后更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13.
家蚕常见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般地说,蚕得病后是很难治愈的,故对蚕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尽管在养蚕前对蚕室蚕具进行较为严格的消毒,然而蚕在饲养过程中,或多或少还会食下和接触一些病原物,或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致使蚕儿发病,甚至死亡.因此,在养蚕期间务必加强蚕病的防治工作.在养蚕过程中发现的常见病有10多种,属于病毒性的有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和病毒性软化病;属于细菌病的有败血病、细菌性肠胃病和卒倒病;属于真菌病的有白僵病、绿僵病和曲霉病;节肢动物寄生引起的病害有蝇蛆病和壁虱病;另外,还有农药、煤烟及工厂废气引起的中毒症等.现将这些主要病害的病原、症状、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在射阳县的特佣、盘湾、洋马等养蚕重点乡镇小蚕期普遍发生僵病和脓病,不仅给广大蚕农带来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挫伤了群众的栽桑养蚕积极性.为了确保蚕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搞好今后的小蚕饲养工作尤为重要,对此,笔者调查分析了小蚕饲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在射阳县的特佣、盘湾、洋马等养蚕重点乡镇小蚕期普遍发生僵病和脓病,不仅给广大蚕农带来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挫伤了群众的栽桑养蚕积极性。为了确保蚕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搞好今后的小蚕饲养工作尤为重要,对此,笔者调查分析了小蚕饲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市养蚕布局的改变,蚕病的发生规律也有了相应的变化。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市每年饲养春蚕、夏蚕、早秋、中秋、晚秋五期,至90年代未至今只养春蚕、早晚秋蚕二期,蚕病的发生原以中肠型脓病、空头性软化病危害为主,现以血液型脓病、僵病和农药中毒等对蚕桑生产的危害较为严重,严重影响我市蚕茧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在射阳县的特佣、盘湾、洋马等养蚕重点乡镇小蚕期普遍发生僵病和脓病,不仅给广大蚕农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挫伤了群众的栽桑养蚕积极性.为了确保蚕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搞好今后的小蚕饲养工作尤为重要.对此,笔者调查分析了该县小蚕饲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蚕药是蚕桑生产必需的生产资料.蚕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蚕茧的产量与质量,甚至关系到蚕桑生产的成败.我市虽然是蚕桑的零星产区,但各种蚕病都有发生,特别是血液型脓病和中肠型脓病等危害严重,如2001年中秋,我市的重点蚕区棠溪乡就有50%以上养蚕户的蚕发生蚕病,造成蚕茧减产15%,有些养蚕户甚至颗粒无收,严重影响了蚕桑生产和蚕农的栽桑养蚕积极性.蚕病的流行与蚕农的消毒防病,天气环境,蚕品种等因素有关,但蚕药的质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许多蚕农反映现在的蚕药质量差,有的根本就无效,蚕药市场假冒伪劣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9.
蚕沙的正确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传楷 《四川蚕业》2004,32(1):36-37
蚕沙是蚕儿食桑后剩下的残桑、蚕粪及多种杂物的总称。病蚕的蚕沙带有大量的病原,如中肠型脓病多角体、卒倒菌、微粒子孢子等,是蚕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正确处理蚕沙在养蚕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是减少蚕病发生,获得蚕茧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有相当一部分蚕农对此并未引起高度重视,对蚕沙的处理显得轻率随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正> 宁县是甘肃省重点蚕区之一,栽桑养蚕是部分农民的主要家庭副业。群众反映近几年蚕的孵化、眠起、上蔟不齐,蚕病多、产量低。围绕这一问题,我们对1992年的蚕病发生情况做了一些调查。一、病毒病是影响1992年蚕茧产质量的主要因素病毒病是宁县养蚕生产上危害最大的一类传染病,在夏秋蚕期发病更多,占全部蚕病的90%以上。目前宁县农村常见的病毒病有血液型脓病和中肠型脓病,秋蚕期血液型脓病尤为严重。这些病毒病一般都在五龄期第2~3日发生,迟的在上蔟前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