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整合子——基因盒系统与细菌多重耐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合子是近年来在细菌中发现的一种可移动性基因元件。细菌通过整合子——基因盒系统能捕获外来耐药基因,在整合子中形成多种耐药基因的组合、排列,是细菌耐药性播散的机制之一,是导致耐药基因在细菌间水平播散的重要原因。就整合子的发现与分类,基因盒结构与种类,整合子对基因盒的捕获与表达,整合子与细菌耐多重耐药的关系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整合子是近年来在细菌中发现的一种可移动性基因元件.细菌通过整合子--基因盒系统能捕获外来耐药基因,在整合子中形成多种耐药基因的组合、排列,是细菌耐药性播散的机制之一,是导致耐药基因在细菌间水平播散的重要原因.就整合子的发现与分类,基因盒结构与种类,整合子对基因盒的捕获与表达,整合子与细菌耐多重耐药的关系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细菌在抗生素的选择压力下耐药菌株不断产生,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整合子是加快临床耐药菌株产生的重要原因.它是细菌基因组中可移动的遗传物质,通过位点特异性重组捕获外源基因盒(gene cassettes) 并使之表达,同时整合子可位于质粒、染色体或自身作为转座子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参与转移,使细菌的耐药性在病原菌中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4.
整合子-基因盒系统与细菌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整合子 基因盒系统在细菌中能捕获外来耐药基因,是细菌耐药性传播的机制之一。整合子携带着重组的基因盒插入到转座子或接合质粒中,在不同的细菌间运动而传播耐药性;同时一个整合子可以捕获多个基因盒,使细菌产生多重耐药性,细菌产生多重耐药性的能力取决于它们捕获新的抗生素耐药基因的能力。整合子是一种遗传因素,编码一个位点特异重组酶(IntI)负责基因盒在 attI位点的插入,同时整合子也提供一个启动子(Pant)负责基因盒耐药基因的表达。文章对整合子 基因盒的结构、种类、耐药基因盒的表达及耐药基因的获得和传播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Ⅰ型整合子-耐药基因盒对弯曲菌耐药性产生和传播的影响,本研究针对前期实验分离得到的312株弯曲菌,检测其Ⅰ型整合子流行情况及耐药基因盒结构,对整合子-耐药基因盒阳性菌株采用自然转化法和化学消除法进行接合消除研究,采用药敏纸片法检测其耐药变化。结果显示:本研究中312株弯曲菌Ⅰ型整合子的流行率为18.6%,15株菌携带有aadA1耐药基因盒;采用自然转化法进行转化试验,自然转化成功率为40%(6/15),自然转化子能够检测出完整I型整合子结构,转化子获得整合子结构后能够产生耐药性;15株弯曲菌经过0.1%SDS化学处理后其耐药基因盒消除,耐药率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化学消除能够在一定程度消除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但其携带的耐药基因盒能够随着转化使敏感菌株获得耐药性。本研究为家禽养殖生产过程控制耐药性细菌的产生和传播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来自禽养殖场的季铵盐抗性菌进行分离及鉴定,并通过分析第一类整合子特性来探讨整合子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生化鉴定耐药菌,采用K-B法研究菌株对10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PCR法扩增一类整合酶基因和内部的基因盒,电泳检测后测序。结果显示:22株菌全部对至少3种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Ⅰ类整合子检测全部阳性,检出率为100%。对其基因盒进行扩增,只有11株检测含有耐药基因盒,其序列分析显示多对甲氧苄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Ⅰ类整合子广泛存在于禽养殖环境菌中,其对细菌多重耐药的产生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来自禽养殖场的季铵盐抗性菌进行分离及鉴定,并通过分析第一类整合子特性来探讨整合子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生化鉴定耐药菌,采用K-B法研究菌株对10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PCR法扩增一类整合酶基因和内部的基因盒,电泳检测后测序.结果显示:22株菌全部对至少3种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Ⅰ类整合子检测全部阳性,检出率为100%.对其基因盒进行扩增,只有11株检测含有耐药基因盒,其序列分析显示多对甲氧苄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Ⅰ类整合子广泛存在于禽养殖环境菌中,其对细菌多重耐药的产生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临床革兰阳性菌感染中的检出率居首位,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耐药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并且多重耐药菌株也在不断增加。分析和阐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机制对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传播至关重要。整合子-基因盒系统能够识别外源性基因盒,通过位点特异性重组捕获或切除耐药性基因盒使捕获的耐药性基因盒表达,在细菌间耐药基因的扩散和多重耐药性的产生中起到重要作用。文章主要综述了整合子-基因盒系统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获得性耐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抗生素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使许多细菌引起的疾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与细菌耐药性(特别是多重耐药现象)的产生有一定的相关性。产生耐药的机制十分复杂,耐药性主要由染色体或耐药质粒(R质粒)介质,R质粒可通过接合、转化、转导等方式在不同菌株之间传递,使敏感菌成为耐药菌,造成了R质粒的流行。R质粒的传递使得耐药性在细菌间广泛播散,又使一部分体内正常菌群成为耐药基因库,大大增加了治疗和预防的困难。  相似文献   

10.
宠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与整合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宠物源(犬、猫)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其与细菌携带的整合子的关系,采用CLSI (2010)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菌对15种抗生素的体外敏感性,以确定菌株的耐药性特点;采用PCR方法检测分离菌中Ⅰ、Ⅱ、Ⅲ型整合酶基因,用HinfⅠ核酸内切酶酶切和DNA序列分析技术确定整合子阳性菌株所携带的耐药基因盒类型;采用SPSS软件分析整合子基因盒系统与菌株多重耐药的相关性.结果显示82株临床分离宠物源大肠杆菌耐药现象严重,对氨苄西林、链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超过了65%.82株菌中有60株含Ⅰ类整合子,阳性率73.17%,其中有57株(95%)整合酶阳性菌株扩增出可变区,共检测出5种耐药基因盒组合形式:dfrA15、aadA22、dfrA16+aadA2、dfrA17+aadA5、dfrA12+orfF+aadA2,未检出Ⅱ、Ⅲ型整合子.通过SPSS软件分析,Ⅰ型整合子阳性菌株的多重耐药率比阴性菌株的多重耐药率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整合子与细菌多重耐药的发生有相关性.本试验证明Ⅰ型整合子普遍存在于宠物源大肠杆菌临床菌株中,1型整合子与宠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密切相关,在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耐药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据统计,全球畜禽饲用抗生素在2010年超过了6 300万千克~([1])。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在人类选择性使用抗生素的压力下,导致细菌耐药基因的快速转移和耐药菌株的急剧增加。为了减轻和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基因水平上解析细菌产生耐药性以及耐药性传播的分子机制。由于细菌自身染色体天然存在的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12.
奶牛子宫内膜炎大肠杆菌耐药性及其与整合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阐明奶牛子宫内膜炎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其与细菌携带整合子之间的关系,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药物对各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以确定菌株的耐药性;运用PCR方法检测细菌携带Ⅰ类整合子的情况。结果:所有菌株对头孢噻呋、呋哺唑酮以及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较低,均小于35%,而对磺胺类和抗菌增效剂的耐药率较高,均在97%以上;57株大肠杆菌中有21株携带Ⅰ类整合子,阳性率为36.8%,且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均为多重耐药菌株(耐8种以上抗菌药物);整合子阳性菌株对链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四环素、土霉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整合子阴性菌株。结果表明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与整合子携带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整合子与细菌多重耐药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细菌的多重耐药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其耐药机制、耐药基因的传播与转移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近来研究表明,细菌中存在一种能捕获和表达基因的遗传单位———整合子在细菌获得耐药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整合子编码一个整合酶负责基因盒在重组位点attⅠ和attC上的插入及切除,同时整合子也提供一个启动子(Pant)负责基因盒耐药基因的表达。整合子携带着重组的基因盒插入到转座子或接合质粒中,在不同的细菌间运动而传播耐药性,同时一个整合子可以捕获多个基因盒,对细菌多重耐药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现就整合子的结构、类型、基因盒的种类与表达及其与细菌多重耐药性的有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细菌耐药性又称抗药性,系指细菌对于抗菌药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疗效就明显下降.耐药性根据其发生原因可分为获得耐药性和天然耐药性.自然界中的病原体,如细菌的某株也可存在天然耐药性.当长期应用抗生素时,占多数的敏感菌株不断被杀灭,耐药菌株就大量繁殖,代替敏感菌株,而使细菌对该种药物的耐药率不断升高.目前认为后1种方式是产生耐药菌的主要原因.为了保持抗生素的有效性,应重视其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兽医学报》2017,(3):438-442
为了了解宁夏地区牛源大肠杆菌中Ⅰ型整合子-基因盒携带情况及其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在获得245株大肠杆菌对16种抗菌药耐药情况的基础上,采用PCR技术对菌株的Ⅰ型整合子-基因盒进行扩增,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Ⅰ型整合子检出率为14.29%;35株Ⅰ型整合子阳性菌株中32株菌扩增出7种类型的基因盒插入区片段,以介导甲氧苄啶和氨基糖苷类耐药的dfrA和aadA为主,基因盒排列dfrA17-aadA5和dfrA7较为流行,并且dfrA7为国内首次从牛源性大肠杆菌中发现。分析表明宁夏地区牛源大肠杆菌中Ⅰ型整合子目前还不是很流行,菌株的多重耐药表型与Ⅰ型整合子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1抗生素滥用带来的问题 1.1抗生素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产生耐药性 动物体内的某种抗生素可通过畜产品、水、土壤等传递给人类,导致人体产生大量耐药菌株.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细菌的耐药性逐年增加,使一些抗生素(如青霉素等)疗效降低,甚至无效。目前,这一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随着饲料业、养殖业抗生素的不断应用,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兽医治疗细菌性疾病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穿梭或交叉用药,而使耐药菌株不断出现,此外,饲料中尤其是高档饲料中,添加大量高档抗生素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导致动物长期低剂量采食抗生素,使体内大量细菌产生耐药性并不断向环境中排放,造成环境中耐药菌数量大幅度上升,由耐药菌引发的疾病也显著增加。有的甚至加至治疗量,导致一旦猪群发生细菌性疫病即到很难找到有效治疗药物的地步。由于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而导致抗生素疗效下降,细菌病危害加重。专家指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居高不下,而且耐药菌产生之快、传播之迅速、耐药率与耐药水平之高是以前少有的。如果说以前抗生素的神奇功效令我们对许多传染病信心百倍的话,那么进入90年代已经出现了令我们手足无措的困境。特别是近两年,医学和兽医临床上又出现了超强耐药、多重耐药性病原菌,危害更加严重,几乎到了无药可用的地步。因此,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畜健康的重要因素,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耐药大肠埃希菌中整合子的流行情况和分子特性,用K-B法分析134株耐药大肠杆菌的药敏情况,并应用PCR方法检测其整合酶基因(intI)和整合子基因盒。结果显示:117株(87.3%)菌株为整合子阳性。表明细菌的多重耐药性与整合子携带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19.
中草药对细菌耐药质粒的消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养殖中常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引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关注。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主要与质粒有关,质粒能够将耐药基因传递给环境中的其他细菌,进而引起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本文就细菌耐药现状、细菌耐药性与质粒关系、中草药对细菌耐药质粒的消除效果、中草药消除耐药质粒的机理、存在的问题、中草药对耐药质粒消除的展望这些方面进行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20.
细菌基因盒-整合子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盒是小的可移动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通常整合到整合子中转录;整合子是保守、可移动的转座子样DNA元件,可以整合耐药基因在细菌之间水平传播,对于细菌间耐药基因的扩散和多重耐药性的产生起重要作用。从基因盒-整合子系统的概念提出以来,新型整合子不断被检出,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目前公认的有Ⅰ、Ⅱ、Ⅲ三类整合子,其中以Ⅰ类整合子检出最多,研究也最为细致。此文对基因盒-整合子系统的起源、结构、分类、表达、生物学检测及其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