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梁素海芦苇资源的生产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乌梁素海芦苇资源丰富,富营养化的湖西养育着茂盛生长的芦苇。芦苇是造纸等工业原料,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建群植被,合理开发利用芦苇资源是发展地方经济的一大优势。但,在利用的同时必须重视科学的利用,管理、建设与保护,让资源永续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新疆北疆平原荒漠地区三种不同生长型芦苇叶片的水势、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并分析了这些生理过程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一天中小芦苇的水势最高中芦苇次之,大芦苇最低。三咱芦苇的水势中午明显下降,以小芦苇的水势下降幅度最大,大芦苇水势的下降幅度最低,蒸腾速率无论是一天听最高值,还是全天的平均值均以大芦苇最高,中芦苇次之,小芦苇最低。中芦苇和小芦苇的所孔导度对一天中环境因素变  相似文献   

3.
三种不同生长型芦苇(大型芦苇、中型芦苇、小型芦苇)在一天中最大的光合速率和呼吸率基本相同,但全天的平均值完全不同,光合速率的平均值是大芦苇最高,中芦苇次之,小芦苇最低,而呼吸速率的平均值则是小芦苇最高,大芦苇次之,中芦苇最低。三种芦苇在中午时均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以小芦苇光俣午休最为严重,大芦苇最轻。在光合午休期间,小芦苇的气孔导度明显下降且伴随着细胞间隙CO2浓度的降低及气孔限制值的增加,说  相似文献   

4.
三种生长型芦苇形态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分布于新疆北疆平原荒漠区的三种生长型芦苇的形态特征及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生长型芦苇由于生境的不同造成了它们形态结构的显著差异,这对于它们各自适应其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松嫩平原不同生境芦苇生殖分株的异速生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秀香  杨允菲 《草业学报》2012,21(4):313-318
通过乳熟后期大样本随机取样,对松嫩平原季节性积水的单优种芦苇群落和旱地生境羊草+芦苇群落的芦苇生殖分株数量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种生境除花序长和花序生物量外,分株高、构件生物量、分株生物量、生殖生长比率和构件生物量分配间均达到显著差异。2种生境绝对数量性状中花序生物量变异系数最高,分别为57.73%和49.87%;相对数量性状中生殖分配的变异系数最高,分别为36.17%和39.44%。株高与花序长呈正相关,但与生殖生长比率呈负相关趋势。在构件生物量分配关系中,生殖分配和生产分配、生产分配和茎生物量分配均呈极显著的幂函数异速生长关系。揭示了不同生境条件下芦苇较强的调节生殖分配能力,体现了植物个体生长与生殖策略。  相似文献   

6.
河西走廊绿洲-荒漠过渡带植被生长与健康状况对绿洲的稳定性起决定性作用.本研究选取有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天然分布的湿地和盐碱生境设置样地,调查湿生芦苇和盐生芦苇种群空间分布格局,采用6种聚集指标和Iwao模型,综合分析不同取样尺度及不同高度级芦苇种群的分布格局与聚集强度,为研究种群个体行为、种群扩散型提供一定信息.结果表明:湿生芦苇和盐生芦苇种群在取样面积为4、8、16、20、40和100 m2的6个尺度上均为集群分布,其中湿生芦苇聚集程度大于盐生芦苇,盐生芦苇有一定的随机分布趋势,表明湿生生境较盐碱生境更有利于增加芦苇种群聚集强度.湿生芦苇和盐生芦苇各自在不同取样尺度间聚集程度相当.湿生芦苇种群各高度级聚集程度均大于盐生芦苇,且尤以Ⅴ级和Ⅵ级湿生芦苇老龄阶段聚集强度最大.盐生芦苇Ⅱ、Ⅲ、Ⅳ、Ⅵ高度级有一定的随机趋势,但在Ⅰ、Ⅴ高度级无随机趋势.湿生生境水分不再是芦苇生长的限制因子,种群聚集度比较高;盐生生境由于水盐胁迫,土壤水分亏缺和较高的含盐量成为芦苇种群发展的限制因子,芦苇为了满足自身对水分、养分的需求,有随机分布的倾向,进而获得较大的空间及资源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洞庭湖洪道洲滩上种植多年生黑麦草,研究了消灭芦苇的方法及措施,为洪道洲滩消灭芦苇生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河西走廊绿洲–荒漠过渡带植被生长与健康状况对绿洲的稳定性起决定性作用。本研究选取有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天然分布的湿地和盐碱生境设置样地,调查湿生芦苇和盐生芦苇种群空间分布格局,采用6种聚集指标和Iwao模型,综合分析不同取样尺度及不同高度级芦苇种群的分布格局与聚集强度,为研究种群个体行为、种群扩散型提供一定信息。结果表明:湿生芦苇和盐生芦苇种群在取样面积为4、8、16、20、40和100 m2的6个尺度上均为集群分布,其中湿生芦苇聚集程度大于盐生芦苇,盐生芦苇有一定的随机分布趋势,表明湿生生境较盐碱生境更有利于增加芦苇种群聚集强度。湿生芦苇和盐生芦苇各自在不同取样尺度间聚集程度相当。湿生芦苇种群各高度级聚集程度均大于盐生芦苇,且尤以Ⅴ级和Ⅵ级湿生芦苇老龄阶段聚集强度最大。盐生芦苇Ⅱ、Ⅲ、Ⅳ、Ⅵ高度级有一定的随机趋势,但在Ⅰ、Ⅴ高度级无随机趋势。湿生生境水分不再是芦苇生长的限制因子,种群聚集度比较高;盐生生境由于水盐胁迫,土壤水分亏缺和较高的含盐量成为芦苇种群发展的限制因子,芦苇为了满足自身对水分、养分的需求,有随机分布的倾向,进而获得较大的空间及资源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洞庭湖洪道洲滩种植黑麦草的生长状况及灭芦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继成  李朝菊 《中国草地》2000,(3):39-41,F003
在洞庭湖洪道洲滩上种植多年生黑麦草,研究了消灭芦苇的方法及措施,为洪道洲滩消灭芦苇生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干湿交替频率对芦苇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嫩平原西部芦苇沼泽是集多种环境特征于一体的生态系统,少降雨、土壤盐碱化导致湿地大面积萎缩退化。水是湿地结构和功能发挥的最关键因子,影响着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植被以及其他生物种群。为了节约和有效利用水资源,本文将干湿交替(35%的田间持水量和10cm的淹水层分别界定为本文的干和湿状态)应用在芦苇的发育过程中,分析芦苇不同发育期对水分的需求特征,以及其生长和光合生理响应,地上和地下器官对无机离子的吸收和积累。通过在生长季末对芦苇株高、光合特征、地上地下器官生物量和离子含量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与长期干旱和湿润条件相比,在芦苇适当的发育阶段实施1、2和4次干湿交替,可有效提高芦苇的生物量和光合速率,并积累较少的盐离子。随着干湿交替的频次增加,芦苇受干旱或者淹水单次胁迫的时间越少,不仅缓解了极端水分条件对芦苇的影响,而且促进了其生长发育。在芦苇生长发育前期补水(6、7和8月份),能显著促进芦苇的增长和生物量积累,光合能力显著增强,并且芦苇器官中含有较少的Na+。其中用水量较少的2次干湿交替(C2)和4次干湿交替(D2)有利于盐碱湿地芦苇的高产和高质培育。在芦苇生长后期补水的地上器官积累更多的Na+,因此可考虑在8、9月份向退化的盐碱芦苇草甸灌水,利用收割芦苇地上生物量,作为去除土壤钠盐离子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芦苇种群生产与分配的季节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江平原芦苇湿地在5~10月的生长季节中,种群不同构件生物量季节动态变化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叶鞘和叶的生物量最大值分别出现在6月、7月;而茎秆生物量和芦苇种群地上部生物量最大值则出现在8月;地下部根状茎的生物量变化与上述截然相反,最大值出现在生长季节始、末期,7月生物量最小;不定根生物量在8月达到最大值;同化器官和非同化器官生物量的比值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相关分析表明,芦苇种群地上部生物量和地下部生物量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芦苇湿地是我国湿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生态作用是其他湿地植物不可相比的.我国人工栽培管理芦苇已有50多年的历史,芦苇生长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都有较大增长.随着栽培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苇田内部小气候发生了较大改变,芦苇各种病害有逐年加重趋势.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芦苇病虫害的调查研究,提出其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胡开银 《蜜蜂杂志》2007,27(6):42-43
江河湖泊边,常生长着大面积的芦苇.芦苇林里,有众多的野生蜜粉源植物,如紫云英等.每年的4月中下旬,正是紫云英流蜜期,芦苇管理部门租用飞机对芦苇进行施药,施用的药物都是高毒、高残留的有机磷类,如久效磷等.因此造成的蜜蜂中毒事件频频发生,养蜂人深受其害,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14.
张掖市东环路湿地景观设计与生态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天然湿地是城市景观单元中最重要的近自然空间,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协调湿地的自然生态功能与经济、文化功能之间的关系,成为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研究针对张掖市东环路天然芦苇湿地改造规划项目,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遵循城市湿地景观建设的原则,依据历史足迹和自然特色,以"苇影浅溪"为主题,通过湿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营造出具有西北荒漠绿洲城市特有的芦苇湿地景观,成为城市污水处理及观光、休憩、健身、垂钓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对建成后的芦苇湿地景观带芦苇生长动态和水质分析结果表明,芦苇密度、株高和地上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31.29%、16.27%和21.83%;对水体污染物的去除能力表现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规律,在夏季芦苇旺盛生长时期,对COD、TN、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7.70%、80.96%、68.38%和66.25%。  相似文献   

15.
不同生境芦苇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分析了分布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芦苇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1)单位面积地上部生物量以沼泽芦苇为最高,沙丘芦苇次之,过渡带芦苇较低,盐化草甸芦苇最低;碳水化合物总量沙丘芦苇>沼泽芦苇>过渡带芦苇>盐化草甸芦苇;粗蛋白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盐化草甸芦苇、沙丘芦苇、沼泽芦苇、过渡带芦苇。(2)4种生境芦苇的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中均含有18种天然氢基酸,其中10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因生境条件不同而备有差异。但总氨基酸及结构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在10%以上。由此得出,4种生境芦苇利用价值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沙丘芦苇、沼泽芦苇、过渡带芦苇、盐化草甸芦苇。  相似文献   

16.
松嫩平原不同旱地生境芦苇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4  
芦苇是世界广布植物。在松嫩平原不同旱地生境,芦苇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在草甸、沙地和碱斑生境,芦苇光合“午休”现象是气孔限制因素所致,低洼生境则由叶肉光合能力下降所致。芦苇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以碱斑生境最高,以长期受到林荫影响的沙地生境最低。4个旱地生境芦苇的光响应曲线具有相同的规律性变化,均可用二次方程定量刻画。芦苇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与生境土壤条件无关,只与光照条件有关。在长期林荫影响下的沙地生境,芦苇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较低。  相似文献   

17.
极端干旱区旱生芦苇叶水势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荒漠过渡带干旱环境下的旱生芦苇为研究对象,结合对气象因子、土壤水盐和芦苇叶水势的实地监测资料,分析了不同地下水埋深下芦苇叶水势的日变化特征,研究了影响芦苇叶水势变化的主导环境因子,揭示了反应芦苇叶水势变化的环境因子的指示性和指示阈值。结果表明,1)地下水埋深越下降,芦苇叶水势的日变化单峰趋势越不明显,表现为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2)随着地下水埋深的下降,0~11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逐渐减小,芦苇水平根分布深度逐渐下移;3)在极端干旱区,芦苇的生存策略为“较高的土壤水分有利于芦苇群落的扩展,较低的土壤水分则促进单棵芦苇的生长”。4) 土壤含水率和气温是影响干旱区旱生芦苇叶水势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芦苇生长的适宜土壤水分范围为10%~20%,(18.07±5.28)%的土壤含水率和(33.48±1.44)℃的气温为影响芦苇叶水势发生变化的临界阈值,土壤含水率>(18.07±5.28)%和气温<(33.48±1.44)℃时,芦苇叶水势不发生显著变化。该研究可为减轻芦苇受旱程度、维持芦苇正常生长、及时补充水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芦苇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生长于盐碱低洼沼泽地和江河沿岸。具有耐盐碱、耐水涝,适应性强、产量高的特点。我国芦苇资源十分丰富,成塘面积就达1500多万亩,是牲畜的重要青饲料。青芦苇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牲畜很喜欢吃,尤其适于喂养奶牛。据分析,青芦苇中含有很多以葡萄糖为主的各种糖类和淀粉。在幼嫩的芦苇中含有各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类,特别是苇叶中含有维生素 C0.1—0.15%,每百克苇叶中还含有8—10毫克胡萝卜素。芦苇营养成分(对于芦苇的%)如下表: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芦苇对育肥期和田羊生长性能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本研究选取75只6月龄、体重为(30.59±3.36)kg的和田羊,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0、10%、20%、30%和40%芦苇水平,每组15只,试验期75 d。结果发现,20%和40%芦苇添加组的干物质采食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20%芦苇添加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10%、30%和40%芦苇添加组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出10.09%、5.64%和10.87%,但差异不显著(P> 0.05);20%芦苇添加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均较高;各组的饲料单位成本与饲料总成本随着芦苇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芦苇添加组的增重收益均高于对照组,10%芦苇添加组的经济效益最高。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20%芦苇时干物质采食量、日增重及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均较好;考虑到饲料投入成本,日粮中添加10%芦苇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地区拥有丰富的天然芦苇资源,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可以作为饲料助力畜牧产业发展。本文围绕芦苇青贮关键技术、协同技术和饲喂技术等方面论述了芦苇青贮技术,为促进芦苇饲料化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