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种不同生长型芦苇(大型芦苇、中型芦苇、小型芦苇)在一天中最大的光合速率和呼吸率基本相同,但全天的平均值完全不同,光合速率的平均值是大芦苇最高,中芦苇次之,小芦苇最低,而呼吸速率的平均值则是小芦苇最高,大芦苇次之,中芦苇最低。三种芦苇在中午时均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以小芦苇光俣午休最为严重,大芦苇最轻。在光合午休期间,小芦苇的气孔导度明显下降且伴随着细胞间隙CO2浓度的降低及气孔限制值的增加,说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新疆北疆平原荒漠地区三种不同生长型芦苇叶片的水势、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并分析了这些生理过程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一天中小芦苇的水势最高中芦苇次之,大芦苇最低。三咱芦苇的水势中午明显下降,以小芦苇的水势下降幅度最大,大芦苇水势的下降幅度最低,蒸腾速率无论是一天听最高值,还是全天的平均值均以大芦苇最高,中芦苇次之,小芦苇最低。中芦苇和小芦苇的所孔导度对一天中环境因素变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扎龙湿地异质生境对芦苇显微结构的影响,以生长在湿地内5种生境(即极旱、旱生、湿生、水生、盐碱)的芦苇叶片为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观测,对芦苇叶片叶脉、表皮毛、气孔、叶肉细胞的细胞壁、叶肉细胞的叶绿体等形态结构、数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芦苇为了更好适应各自的生境,其叶片表面形态结构和叶肉细胞均发生了一系列可塑性改变,其中极旱、旱生、盐碱芦苇在适应其极端生境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气孔数量减少、保卫细胞壁增厚、气孔下陷,并在叶片表面形成高密度的表皮毛等途径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对水分缺乏和盐碱生境的适应能力;极旱、旱生、盐碱芦苇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大多呈长梭形,体积相对较小,而湿生、水生呈圆形或椭圆形,体积较大,几乎占据整个细胞。说明不同生境中发生的形态和结构的可塑性改变是其趋异适应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4.
植硅体是一种新兴的植被、环境和气候代用指标,被广泛应用于古生态学和考古学中,其作为古植被和古气候指标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代植物植硅体形态研究。例如,画眉草亚科(Eragrostoideae)植物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均能发育成形态和大小相近的短鞍型植硅体,迄今为止有关其详尽的形态对比研究比较少。本研究描述了5种画眉草亚科植物和芦苇的茎叶和花穗产生的短鞍型植硅体的形态,并测量了植物不同部位产生的短鞍型植硅体的长度和宽度。结果表明:除小画眉草(Eragrostis minor)花穗短鞍型植硅体无凹边外,大部分短鞍型植硅体形态相似;进一步引入形态参数区分,画眉草亚科植物茎叶短鞍型植硅体的底长平均为(11.9±2.3)μm,鞍长平均为(8.1±1.9)μm,宽度平均为(12.2±2.7)μm,芦苇茎叶短鞍型植硅体底长平均为(11.9±2.2)μm,鞍长平均为(7.9±1.1)μm,宽度平均为(11.2±1.6)μm,表明画眉草亚科植物和芦苇茎叶的短鞍型植硅体形态测量数据重合,且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然而,小画眉草花穗短鞍型植硅体底长平均为(8.3±1.0)μ...  相似文献   

5.
不同生境芦苇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分析了分布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芦苇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1)单位面积地上部生物量以沼泽芦苇为最高,沙丘芦苇次之,过渡带芦苇较低,盐化草甸芦苇最低;碳水化合物总量沙丘芦苇>沼泽芦苇>过渡带芦苇>盐化草甸芦苇;粗蛋白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盐化草甸芦苇、沙丘芦苇、沼泽芦苇、过渡带芦苇。(2)4种生境芦苇的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中均含有18种天然氢基酸,其中10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因生境条件不同而备有差异。但总氨基酸及结构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在10%以上。由此得出,4种生境芦苇利用价值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沙丘芦苇、沼泽芦苇、过渡带芦苇、盐化草甸芦苇。  相似文献   

6.
邱天 《草业科学》2014,31(2):300-305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在松嫩平原生存的历史久远而且分布广泛, 通过查阅文献, 本文分析了芦苇在松嫩平原特有的气候、土壤环境下形成的一系列生物学和生态学及遗传学特征, 具体表现在形态解剖结构和光合、抗性生理特征, 根茎的多种生物功能, 抵抗盐碱、干旱和低温的能力, 基因流, 克隆间、种群间的遗传差异, 表型可塑性、繁殖策略的可塑性以及生长调节和物质分配策略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乌梁素海芦苇资源的生产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乌梁素海芦苇资源丰富,富营养化的湖西养育着茂盛生长的芦苇。芦苇是造纸等工业原料,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建群植被,合理开发利用芦苇资源是发展地方经济的一大优势。但,在利用的同时必须重视科学的利用,管理、建设与保护,让资源永续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8.
河西走廊绿洲–荒漠过渡带植被生长与健康状况对绿洲的稳定性起决定性作用。本研究选取有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天然分布的湿地和盐碱生境设置样地,调查湿生芦苇和盐生芦苇种群空间分布格局,采用6种聚集指标和Iwao模型,综合分析不同取样尺度及不同高度级芦苇种群的分布格局与聚集强度,为研究种群个体行为、种群扩散型提供一定信息。结果表明:湿生芦苇和盐生芦苇种群在取样面积为4、8、16、20、40和100 m2的6个尺度上均为集群分布,其中湿生芦苇聚集程度大于盐生芦苇,盐生芦苇有一定的随机分布趋势,表明湿生生境较盐碱生境更有利于增加芦苇种群聚集强度。湿生芦苇和盐生芦苇各自在不同取样尺度间聚集程度相当。湿生芦苇种群各高度级聚集程度均大于盐生芦苇,且尤以Ⅴ级和Ⅵ级湿生芦苇老龄阶段聚集强度最大。盐生芦苇Ⅱ、Ⅲ、Ⅳ、Ⅵ高度级有一定的随机趋势,但在Ⅰ、Ⅴ高度级无随机趋势。湿生生境水分不再是芦苇生长的限制因子,种群聚集度比较高;盐生生境由于水盐胁迫,土壤水分亏缺和较高的含盐量成为芦苇种群发展的限制因子,芦苇为了满足自身对水分、养分的需求,有随机分布的倾向,进而获得较大的空间及资源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骨形态发生蛋白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迄今为止,已有30多个骨形态发生蛋白被确定。BMP15基因是卵母细胞表达的一种分泌型信号分子,具有推动卵泡生长,阻止黄体早熟的作用。笔者对BMP15基因的结构和功能、BMP15基因多态性和基因定位、BMP受体种类及BMP受体信号转导机制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0.
骨形态发生蛋白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迄今为止,已有30多个骨形态发生蛋白被确定。BMP15基因是卵母细胞表达的一种分泌型信号分子,具有推动卵泡生长,阻止黄体早熟的作用。笔者对BMP15基因的结构和功能、BMP15基因多态性和基因定位、BMP受体种类及BMP受体信号转导机制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理论研究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创性的论述了芦苇的生长与土壤ph值,阴阳离子含量的关系及实行两次打草可以延长牧草生长期,能充分发挥再生草的生长优势,提高芦苇的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河西走廊绿洲-荒漠过渡带植被生长与健康状况对绿洲的稳定性起决定性作用.本研究选取有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天然分布的湿地和盐碱生境设置样地,调查湿生芦苇和盐生芦苇种群空间分布格局,采用6种聚集指标和Iwao模型,综合分析不同取样尺度及不同高度级芦苇种群的分布格局与聚集强度,为研究种群个体行为、种群扩散型提供一定信息.结果表明:湿生芦苇和盐生芦苇种群在取样面积为4、8、16、20、40和100 m2的6个尺度上均为集群分布,其中湿生芦苇聚集程度大于盐生芦苇,盐生芦苇有一定的随机分布趋势,表明湿生生境较盐碱生境更有利于增加芦苇种群聚集强度.湿生芦苇和盐生芦苇各自在不同取样尺度间聚集程度相当.湿生芦苇种群各高度级聚集程度均大于盐生芦苇,且尤以Ⅴ级和Ⅵ级湿生芦苇老龄阶段聚集强度最大.盐生芦苇Ⅱ、Ⅲ、Ⅳ、Ⅵ高度级有一定的随机趋势,但在Ⅰ、Ⅴ高度级无随机趋势.湿生生境水分不再是芦苇生长的限制因子,种群聚集度比较高;盐生生境由于水盐胁迫,土壤水分亏缺和较高的含盐量成为芦苇种群发展的限制因子,芦苇为了满足自身对水分、养分的需求,有随机分布的倾向,进而获得较大的空间及资源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不同干湿交替频率对芦苇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嫩平原西部芦苇沼泽是集多种环境特征于一体的生态系统,少降雨、土壤盐碱化导致湿地大面积萎缩退化。水是湿地结构和功能发挥的最关键因子,影响着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植被以及其他生物种群。为了节约和有效利用水资源,本文将干湿交替(35%的田间持水量和10cm的淹水层分别界定为本文的干和湿状态)应用在芦苇的发育过程中,分析芦苇不同发育期对水分的需求特征,以及其生长和光合生理响应,地上和地下器官对无机离子的吸收和积累。通过在生长季末对芦苇株高、光合特征、地上地下器官生物量和离子含量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与长期干旱和湿润条件相比,在芦苇适当的发育阶段实施1、2和4次干湿交替,可有效提高芦苇的生物量和光合速率,并积累较少的盐离子。随着干湿交替的频次增加,芦苇受干旱或者淹水单次胁迫的时间越少,不仅缓解了极端水分条件对芦苇的影响,而且促进了其生长发育。在芦苇生长发育前期补水(6、7和8月份),能显著促进芦苇的增长和生物量积累,光合能力显著增强,并且芦苇器官中含有较少的Na+。其中用水量较少的2次干湿交替(C2)和4次干湿交替(D2)有利于盐碱湿地芦苇的高产和高质培育。在芦苇生长后期补水的地上器官积累更多的Na+,因此可考虑在8、9月份向退化的盐碱芦苇草甸灌水,利用收割芦苇地上生物量,作为去除土壤钠盐离子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地区芦苇草地的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对青海省柴达木地区芦苇草地的类型,面积,形态,生理特征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柴达木地区芦苇草地资源提出了保护、改良,培育和利用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纤毛虫的生物学基础与危害鱼类的常见种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虫对人类、畜禽和鱼类是一种持续性威胁。研究寄生虫病既需与病理学、临床学科密切联系.又需熟悉寄生虫的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因此,了解并熟悉寄生虫的发生发展规律、生活史以及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从而达到控制它们的生长、发育.以便彻底消灭之。寄生虫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过去,是以较大篇幅研究论述寄生虫各个种的形态结构和生活史,如今,已应用电子显微镜研究其亚微结构.应用新技术研究寄生虫的体外培养、体内寄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寄生虫的营养和生理学等,而已进一步发展到寄生虫染色体组型分…  相似文献   

16.
普安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Bloch))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鲫鱼属,银鲫亚种[1],是分布于贵州省普安县青山镇一带独特的高原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个鲫鱼地方种,1991年经上海市水产研究所鉴定为天然雌核发育鲫鱼,有A、B、C 3个不同类型,它们在主要形态特征、生长速度上各不相同,A型比B型生长速度快44.8%~146.6%,较C型快558.6%;B型比C型快241.4%)。普安银鲫A型鱼  相似文献   

17.
松嫩平原不同生境芦苇生殖分株的异速生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秀香  杨允菲 《草业学报》2012,21(4):313-318
通过乳熟后期大样本随机取样,对松嫩平原季节性积水的单优种芦苇群落和旱地生境羊草+芦苇群落的芦苇生殖分株数量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种生境除花序长和花序生物量外,分株高、构件生物量、分株生物量、生殖生长比率和构件生物量分配间均达到显著差异。2种生境绝对数量性状中花序生物量变异系数最高,分别为57.73%和49.87%;相对数量性状中生殖分配的变异系数最高,分别为36.17%和39.44%。株高与花序长呈正相关,但与生殖生长比率呈负相关趋势。在构件生物量分配关系中,生殖分配和生产分配、生产分配和茎生物量分配均呈极显著的幂函数异速生长关系。揭示了不同生境条件下芦苇较强的调节生殖分配能力,体现了植物个体生长与生殖策略。  相似文献   

18.
球形病毒的管状结构在形态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在球形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中出现的管状结构粒子的形态特征,深刻地分析了两者之间存在的相关性,阐明了管状结构在病毒形态发生中的作用:“管状结构是球形病毒在组装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中间型,是一种多聚病毒,是一种在病毒增殖过程中,高效,简捷的组装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科尔沁沙地冷蒿种群有2种明显形态差异的个体即直立型和匍匐型2种生长表现型植株。为深刻理解冷蒿种群在沙漠化植被恢复过程中的生态学意义,对不同生长型个体的地上和地下部分的形态特征和繁殖特性,及冷蒿种群的扩散现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2种表现型冷蒿在枝高、枝条分化、花序数、地下根系等个体形态上均表现出差异性;直立型冷蒿地上部分的高度及平均单株地上生物总量均优于匍匐型冷蒿,匍匐型冷蒿生物量主要集中于靠近基部的0~10cm 处;通过对匍匐型冷蒿的克隆能力调查发现,被沙埋后大多数冷蒿产生分株数在10株以下,分株扩散距离主要在10~20cm 以内;冷蒿枝条被沙埋后其生根数量及长度与当季的降雨量有极大关系,而枝条被沙埋后产生分株对冷蒿种群扩散起着重要的作用;直立型冷蒿主要以种子方式进行繁殖,且种群扩散方向与当地风向有关。  相似文献   

20.
这里介绍一种最经济、保温最好、使用时也没有任何缺点的保温草,就是芦苇和荻子等顶端生长的缨须。芦苇、荻子生长低洼地区和各河沿岸,每年严寒的冬天来临、蜂群需要保温的时候,它们已成熟和收割了,毛茸茸的缨须,除了打成鞋供人们过冬穿外,一般都作废物处理。用它给蜂群作保温最理想不过了。去年冬天我开始采用的,今春检查情况很好,蜂群很少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