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3 毫秒
1.
赖世桂 《草业科学》2002,19(10):58-60
随着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发展,石质坡面快速绿化技术已成为一项新的研究课题,由深圳市万信达园林草业有限公司承建的漳龙高速公路九砂溪石质边坡的生态建植,采用了喷混植生新技术,建立了灌草结合的复合生态模式,实现了石质边坡生态绿化的中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漳龙高速公路九砂溪石质边坡的生态治理技术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赖世桂 《草业科学》2002,19(7):58-60
随着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发展,石质坡面快速绿化技术已成为一项新的研究课题,由深圳市万信达园林草业有限公司承司的漳龙调整公路九砂溪石质边坡的生态建植,采用了喷混植生新技术,建立了灌草结合的复合生态模式,实现了石质边坡生态绿化的中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选取适宜在兰州地区生长的乡土地被植物:拧条(Caraganaspp.)、黑麦草(Lolium perenne)、骆驼篷(Peganum harmala)、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红豆草(Onobrychisviciaefolia)为恢复植被材料,总用量30g/m^2,组成比例为拧条:黑麦草:骆驼篷:高羊茅:红豆草=2:3:2:1:2,对兰州市九州开发区石峡口公路边坡进行防治。结果显示,岩石高边坡喷射施工15d,草种全部发芽破土;30d植被覆盖度达95%,植物生长良好,两个月植被盖度达100%。经过一年的生长,边坡均未出现植被混凝土脱落等现象,原来的石质坡面已被覆盖,边坡绿化效果显著,适合在兰州及其周边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南部道路边坡生态治理的实践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0  
中国西部道路基础建设,是国家西部开发工程投资的重点,对西部经济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总结我国西南部高速公路堑边坡类型、特点及生态治理模式,应用喷混植生新技术绿化治理石质坡面,并作出规模示范。从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与布局的立体性出发,提出以草为主,乔灌草结合,恢复破坏边坡自然生态植被,以促进公路边坡的稳定性,提高边坡绿化的中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河道整治工程中灌草植物应用研究浅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道边坡结构的破坏, 加剧了河坡生态环境恶化。采用生物护坡,尤其是栽植灌木和草本,可明显改善边坡的水土保持能力。植物发达的根系通过锚固作用和加筋作用有效地提高坡面的稳定性。种植植物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恢复边坡的生态功能,增加其抗侵蚀能力。灌木和草本是用于护坡的主要植物,现阶段用于护坡的灌草大多是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的植物种。不同土壤、气候条件及不同地区和地域适宜种植的灌草植物不同,因此采用种植灌草护坡应根据当地环境条件选择适宜植物,否则很难成功。分析阐述了植物的生态作用及护坡机理,并总结了在河道整治工程中主要使用的部分灌草种。最后列举了一些适应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环境的护坡灌草,以期为护坡工程中灌草植物的选用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类芦对重建边坡防护植被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深圳市使用类芦进行生态护坡的山体坡面上,分别选取生长时间为1~8年的区域采样调查,对类芦的应用状况及生长情况进行了比较,并对不同生长年限的类芦生物量进行了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类芦在最初使用的前4年群落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能起到控制侵蚀和稳定坡面的作用,并可改善生境,为其他物种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坡耕地极易发生土壤侵蚀,由此带来的水土流失及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制约了丘陵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坡面构建植物篱或过滤带可通过植物、土壤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增强土壤入渗、拦截径流和泥沙、过滤氮磷及污染物,是预防坡耕地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本文在整理分析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不同植物篱和过滤带对径流、泥沙、氮、磷,以及污染物的阻控效果,分析了该技术阻控效果的影响因素,并深刻阐述了植物篱对水土流失的阻控机理,最后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建议,以期为植物篱或过滤带技术的理论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为丘陵地区耕地可持续利用、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和景观更新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坡体采用生态石笼护坡技术,边坡挂网技术和混合喷播技术;石壁采用喷混植生技术,引入适宜矿山复绿的植物品种,并借鉴国外相关领域的成功经验,结合采石场的具体情况,尽可能的变废为宝,在生态恢复的基础上发展多种产业,以求获得更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高速公路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总结了国内外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的研究现状和常用的边坡防护技术,提出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有机结合的生态防护是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的重要措施.同时指出了我国高速公路边坡的生态恢复在技术模式、植物选择、施工与养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建立适用于不同路域的生态恢复模式、选用乔灌草有机搭配的乡土植物、加强有效监督机制与后期养护和环境评估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技术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高速公路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总结了国内外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的研究现状和常用的边坡防护技术,提出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有机结合的生态防护是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的重要措施。同时指出了我国高速公路边坡的生态恢复在技术模式、植物选择、施工与养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建立适用于不同路域的生态恢复模式、选用乔灌草有机搭配的乡土植物、加强有效监督机制与后期养护和环境评估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神延铁路石质边坡生态治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神延铁路石质边坡采用草灌结合,用卡氏植树法在边坡上先栽植灌木,然后覆土撒播混合草种与灌木种,建立复合生态模式,实现了铁路石质边坡绿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样线法对吉林黄泥河自然保护区3种鼬科动物冬季生境选择进行研究,共设置20条样线,记录了40个利用样方和40个对照样方。在每个样方内测定海拔、坡度、坡向、坡位、隐蔽级、郁闭度、灌丛盖度、树胸径、人为干扰距离、林型、裸岩、雪深和倒木共计13类生态因子。运用Bailey's置信区间法分析坡向、坡位、林型、裸岩、倒木等5个名词型变量;利用非参数检验中的2个独立样本Mann-Whitey U检验,分析海拔、坡度、隐蔽级、郁闭度、灌丛盖度、树胸径、人为干扰距离、雪深8个数量型变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分析了13个因子对3种鼬科动物冬季栖息地选择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鼬科动物喜欢在阳坡、半阴半阳坡、中坡位的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活动,对倒木和裸岩表现出明显选择性;对灌丛盖度的选择差异极显著(P <0. 01),对不同坡度和郁闭度的选择差异显著(P <0. 05);在主成分分析中,前4个主成分中的累积贡献率达到64. 859%,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30. 933%,主要反映利用样方的林型、海拔、雪深和人为干扰距离的影响,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14. 757%,主要反映利用样方的树胸径和隐蔽级影响。3种鼬科动物主要选择食物丰富度高、隐蔽程度高和可以减少能量消耗的地区作为冬季栖息地。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广州市瀛洲生态公园的河涌进行生态治理,在一段河涌的边坡上对35种草本植物进行了筛选试验.经过4个月的观测,发现有13个种综合表现最好,12个种表现较好,10个种表现较差.其中前25个表现好和较好的种都可用于河涌的景观改造或生态护坡目的.  相似文献   

14.
对天山北坡放牧条件下的绢蒿草地进行野外调查,以探讨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多样性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绵羊放牧过程中形成了明显的放牧强度梯度,草地利用率适中。通过除趋势对应分析 (DCA)将放牧区内的植物群落划分为8个类型,各类型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显著差异,且群落间存在异质性;2)采用除趋势对应典范分析法(DCCA)中的前项选择,对所获取的9个环境因子进行筛选,最终土壤有机质含量、粪便量、放牧强度、凋落物生物量、海拔、坡向等6个环境因子成为决定物种分布和群落结构组成的主导因素。DCCA排序结果反映出了实际的生态意义,有机质、放牧强度、粪便量在第一排序轴有明显的梯度变化,而坡向和凋落物则在第2轴上呈现出明显梯度变化,物种和群落也沿着上述环境要素的梯度变化而依次分布,很好地解释了放牧条件下绢蒿荒漠草地物种、群落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边坡生物防护研究现状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我国边坡生物防护研究现状的分析,为边坡绿化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指明研究方向。同时让边坡绿化工作者了解我国的边坡生物防护的基本情况及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选择陕北黄土丘陵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4个典型群落,进行群落调查与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测定,探索天然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的结构组成、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该地区的植被恢复提供指导。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组成主要集中在菊科、禾本科、豆科和蔷薇科,这4大科植物在该区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区天然群落组成较为简单;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在各立地均有分布,且重要值相对较大,为各个群落的优势种或者亚优势种;植物的生活型中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其次是半灌木,再其次是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灌木植物所占的比例最少;相同坡向不同坡位的群落较为相似;不同立地条件下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大小与各立地的水分条件关系密切。植被盖度、坡度、海拔高度和坡向对多样性产生影响,主要是通过直接影响土壤含水量实现的。土壤含水量是影响植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最为关键的生态因子,是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关键性因子。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岩质边坡植被恢复初期喷播基材养分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京承三期高速公路岩质边坡植被恢复工程为依托,研究了2种厚层基材在喷播第1年的养分动态变化,其中基材A泥炭∶种植土为9∶1,基材B种植土∶植生基质为6∶4。研究结果表明,2种基材的pH值变化很小,表明酸碱性在植被恢复第1年变化较小;基材A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各值在7月份达到最低,养分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可能与基材A坡面以草本植物为主有关,前期草本植物生长迅速,养分需求大,而夏季草本植物生长停滞甚至退化,枯草层分解贡献一部分养分;基材B养分变化趋势不同,除有效磷在7月份有增加外,其他养分表现为随生长时间持续下降。方差分析表明,2种基材养分变化差异显著(P<0.05);不同时间同一基材养分差异不显著。2种基材不同的变化趋势,认为除了与基材组成中泥炭和有机质分解有关外,与坡面的草本植物与灌木植物也有关。研究基材养分动态的变化,对改进基材的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废弃采石场的景观设计与生态治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废弃采石场生态治理工程只注重边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边坡设计也以恢复工程技术和植被选择为主,对工程的景观设计重视不够。在分析了废弃采石场景观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以舟山市某一废弃采石场复绿工程为例,提出了废弃采石场景观设计的思路和生态治理的具体方案。3年的景观实施效果表明:该生态治理工程营造出层次丰富的生态景观和人造景观,为废弃矿山的景观设计和生态治理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9.
深圳地区道路边坡植物配置及群落建植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建设产生了大量的道路边坡。恢复和重建道路边坡的生态植被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深圳的生物气候特点和道路边坡特点,结合大量道路边坡生态工程实践,总结了深圳地区道路边坡植物配置及群落建模技术。提出根据生物气候的地带性,道路边坡环境的适应性,植物形态共生的互补性,以及生态景观的统一性,以灌木为主,以豆科植物为主,以地方乡土种源为主,多科属、多品种结合,构建乔、灌、草、藤、蕨立体群落。  相似文献   

20.
草地畜牧业是改变岩溶地区贫穷面貌的首选产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湖南省石漠化及草地石漠化的分布,大多分布在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贫困地区,这些地区环境恶化,经济落后,财政紧张,人均收入低,石漠化现状严峻.分析了石漠化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对城步县发展奶业的情况进行了介绍,结果表明草地畜牧业是改变岩溶地区贫穷面貌的首选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