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分析提升生物安全措施对猪场主要疫病防控及生产性能的影响,在宁化县某猪场进行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提升,在提升前后随机采集血清、病料样品进行抗体和病原核酸检测及生产性能记录。结果表明,猪场提升生物安全措施后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口蹄疫等主要疫病免疫抗体合格率提高4.0%~10.8%(P<0.05);病原种类减少2种,病原核酸阳性率下降16.8%~30.4%不等(P<0.05),无共同感染病例;母猪配种受胎率提高6.8%、年产胎次提高0.25胎、平均每头母猪胎次产健仔数增加2.91头、平均断乳窝重提高9.8 kg,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下降8.2%和4.1%。可见,猪场提升生物安全措施对主要疫病防控有显著效果,同时提高了猪群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
随着散养户的退出和规模化猪场的增加,我国养猪业已迈入规模化饲养时代。长期以来猪场实行的连续式繁殖生产模式,造成了不同繁殖状态的母猪混养,不同时间断奶的仔猪同舍混养,保育舍与生长育肥舍无法实现猪群的全进全出。不同日龄猪的混养会增加疫病交叉感染风险,猪舍不能彻底消毒,严重影响猪场内部的疫病防控效果。通过研究母猪对不同生殖激素调控的应答效应及其机制,优化母猪定时输精程序,结合同期分娩等技术,建立了母猪批次化生产工艺,制定了相应生产技术规范和生物安全水平,本文重点解说了生产效率最高的四周批次化生产方案。  相似文献   

3.
刘向东 《猪业科学》2022,39(6):52-54
近年来,受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影响,我国养猪业正面临着重大升级变革,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猪场迅速崛起,随之而来的批次化生产管理模式在猪场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养猪生产效率。所谓的批次化生产即依托现代生物技术,依据猪群规模大小,将母猪群分批次进行同期发情配种、同步分娩以及同期断奶,执行同批次全进全出的节律性生产,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标。与传统的每天都要进行断奶、查情配种、上产床的生产模式相比,批次化生产模式优势明显。同一批次母猪的全进全出管理可减少疫病传播的风险,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猪场的生物安全。批次化生产可以节约人力等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此外,批次化生产还可以提升母猪的生产成绩,同期分娩和断奶可以提高仔猪的整齐度。总而言之,批次化生产一方面可以提高母猪繁殖效率、仔猪整齐度和猪场生物安全等级,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和疾病发生风险,从而有利于提高猪场的整体经济效益。然而,想要做好批次化生产仍需要把握关键的生产管理要素。  相似文献   

4.
李涛  牛鹏飞 《猪业科学》2023,40(6):51-53
后非洲猪瘟时代,批次生产已然成为中国养猪行业的主流生产模式。在生物安全防控方面,批次化生产管理既有利于猪场外部生物安全,也有利于猪场内部生产安全,保障了猪场的生产效益。在经济效益方面,批次化生产管理既可以提高人均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又可以做到精准营养管理降低饲养成本。从批次化生产模式上看,不同批次类型有着不同的特点,大批次生产不仅在母猪场有着非常高的生物安全防控效果和出售断奶仔猪优势,在下游育肥场也有着非常高的饲养管理优势。下游育肥场由于栏舍饲养头数原因,每个单元需要混养2~3批的上游仔猪,在同一个饲养环境中会出现仔猪日龄、体重差距过大,导致饲养管理困难和疾病抗体水平不一致的情况。本文对5周批生产的优劣式及实施要点进行一次浅谈。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国内外母猪同期发情、定时输精、妊娠诊断和同期分娩等繁殖调控技术的研究突破和现代养殖理念的日趋进步,通过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示范应用,精准式和简约式母猪批次化生产逐渐推广。但我国不仅受地理条件制约,总体热应激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而且各类疫病防控形势错综复杂,尤其是部分猪场生产管理水平较差,导致生产效能难以有效提升。因此把握批次化生产关键要素,提高猪场管理水平,仍是实现均衡生产,提升养殖整体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王怀禹 《猪业科学》2020,37(4):58-60
随着中国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养猪生产正在从劳动密集型的连续生产方式过渡到智能化、批次化养猪的管理新模式,与之相伴而来的是猪新旧疫病的不断发生,其仍然是养猪生产面临的重大挑战,尤其是近两年非洲猪瘟防控形势非常严峻,猪场在疾病防控、生物安全方面遇到了新挑战。批次化生产模式可以使传统连续饲养方式造成的疫病传播得到阻断,在养猪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综述了批次化生产的概念、批次化生产在猪场疫病净化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牛贤云 《猪业科学》2021,38(6):34-37
批次化管理应用最早源自工业批次化管理,应用在畜牧业逐渐转化成母猪等畜禽批次化生产管理。母猪生产批次化管理是利用生物技术,根据母猪群大小进行批次生产,达到同期发情、同时排卵、同时配种和同时分娩的目的,是一种提高猪场母猪群繁殖性能的高效管理体系。近两年来非洲猪瘟给中国生猪养殖行业造成巨大损失。由于母猪批次化生产对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效益提高、降低成本等方面与母猪连续生产模式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所以母猪批次化生产在全国得到迅速推广。  相似文献   

8.
批次化生产是欧美等畜牧业发达国家开发的一种工厂化养猪模式,近年来我国也在逐渐推广应用,它显著提升了猪场生产效率与生物安全,尤其对当前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产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简述了母猪批次化生产的研发历史,并综述了其技术优势、关键技术以及我国目前研发、应用情况,以期提高我国母猪批次化生产水平,促进养猪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母猪生产批次化管理是利用生物技术,使母猪群发情、排卵、配种和分娩同步化,按技术组织批次生产,大幅提升母猪群繁殖性能的高效管理体系。本文通过对石河子某猪场实施批次化生产管理前后的变化,阐述批次化生产管理对猪场生产所带来的影响。猪场生产批次调整之后,猪场的工作人员减少2名,月均人工费用由34 000元降至26 500元,节省7 500元,一年可以节省人工费用90 000元;猪场的分娩率由原来的86.3%提高到89.8%,增加了3.5个百分点;窝均产仔数由11.3头增加到11.8头,增加了0.5头;尤其是窝均健仔数由原来的9.73头增加到现在的10.6头,增加了0.87头;PSY由20.4提升到24.3,增加了3.9;20kg仔猪成本(元/头)由原来的429元降到401元,降低28元。结果表明,该场在实施批次化生产以后,不仅减少了猪场的人工费用,还可以通过各项生产指标的提升,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更是提高了猪场的生物安全系数。因此,本文的研究可为其他同等规模猪场的批次化生产调整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猪场生物安全管理是完善的猪场疫病防控体系,是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优化的、全面的用于生猪生产和疫病防控的系统工程,是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预防猪疫病发生的生产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用来避免病原体进入猪群或猪场的外部生物安全和当病原体已存在时防止疫病在猪群内或猪场内向未感染猪散布或向其他猪场散布的内部生物安全。加强猪场生物安全管理是实现疫病控制、净化的重要途径。当前,非洲猪瘟、猪瘟、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控制和净化是我国猪病防控的重中之重,必须依靠严格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以及疫苗的强化免疫,同时配合科学的监测才能实现有效控制和净化。  相似文献   

11.
猪场生物安全体系与生产效果李勤建(湖北省总口农场任湾猪场433104)猪群有良好的健康保护与免疫生态是集约养猪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猪群保健与免疫往往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疫病复杂、生产效果差,任湾猪场1990年建场以来,母猪繁殖障碍,疾病多,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的不断推进,猪场生物安全越来越重要。全进全出是猪场生物安全的关键环节,批次化生产作为全进全出的基础,在现代养猪场中越来越重要。本文根据连续生产模式下1 000头基础母猪猪场栋舍和栏位情况,结合猪场消毒程序,进行批次化生产设计,旨在通过改变生产模式,达到生产平衡,提高养猪场生物安全和劳动效率。  相似文献   

13.
猪场疫病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的建设,离不开猪场良好的日常管理,二者密不可分。生物安全防控体系主要包括猪场选址/布局、日常消毒防疫、车流/猪流/人流和物流的管理、免疫程序制定与监测、疾病清除与净化、改变管理模式、疫病控制新策略等。要经常对员工进行生物安全方面的培训,让员工了解透彻并遵循相应制度,生物安全各方面都很重要,一处没做好,整个体系就变得很脆弱,这很符合木桶理念。  相似文献   

14.
<正>母猪批次化生产是根据猪场母猪繁殖生产周期和批次间隔将母猪群分成若干批次,对各批次参繁母猪采用繁殖同步化调控技术,实现同期发情、配种和分娩,使猪场实现“全进全出”批次化生产目标的母猪高效繁殖生产管理体系。近几年,受到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影响,生猪产业的生物安全面临极大挑战,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迅速兴起,传统的连续式生产模式逐渐被批次化生产管理模式替代,  相似文献   

15.
<正>围产期母猪问题属于世界性难题,对母猪、饲养员、猪场、养猪行业等危害大,解决围产期母猪问题涉及到饲养管理、母猪营养、疾病防控、环境控制、品种遗传、母猪繁殖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如何突破围产期母猪问题,成为广大养猪人共同的期待,笔者将从应激氧化、产程过长、疲劳抑郁、食欲不振、恶露持久、饲养管理、营养饲料等方面解读。1制约围产期母猪问题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6.
<正>批次生产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提出,但一直未被广泛应用。近几年,鉴于我国猪场疫病防控压力和粗放式管理的现状,全进全出、批次生产的概念再次走入人们的视线,而2010年以来猪流行性腹泻和伪狂犬等疫情的暴发,使得批次生产成为养猪生产工艺的热门话题。母猪生产批次化是利用生物技术,根据母猪群规模按计划分群并组织批次生产,是一种母猪繁殖的高效管理体系,也是实现猪场全进全出生  相似文献   

17.
正猪场生物安全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包含寄生虫),降低猪场猪只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机会和切断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的一切措施。规模化猪场采取集约化、工厂化的生产模式,饲养密度大,比较容易爆发疫病,正因为如此,猪场的生物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探讨的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措施包括猪场选址与建设、猪场消毒工作、猪场免疫与抗体水平监测、全进全出生产制度、病死猪与粪尿等的无害化处理以及生物管制等几个方面。1猪场选址与建设一个猪场要实现健康可持续  相似文献   

18.
猪场生物安全制度执行情况决定着猪场是否能正常生产经营。详解如何落实猪场的消毒、隔离、免疫保健、疫病控制、无害化处理、兽药管理、免疫流程管理、血清抗体抽检标准等工作,对保障猪场的生产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倪兴军 《中国猪业》2021,16(4):83-86
随着我国养猪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猪场疫病及环境污染问题日趋呈现严重化和复杂化态势。规模化猪场构建科学规范的生物安全综合防控体系是有效解决猪场疫病发生、环境污染及经济效益下滑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养猪场的场址选择、规划布局、引种检疫、消毒工作、免疫程序、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入手,阐述了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综合防控体系的构建要点,为养猪场疫病防控、生态改善和生物安全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免疫和用药是猪场生存的两大支柱,免疫和用药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猪场运营的成败,这就要求猪场定期做抗体检测及药敏试验,但在现实生产中,人们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笔者在长期的养猪发展和疫病防控工作中深刻认识到猪场定期做抗体检测及药敏试验的必要性及其注意事项,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