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确诊昆明市东川区某养鹅场疑似葡萄球菌感染鹅群的致病原因,采集发病鹅的脑组织、肿胀关节脓液及肝脏等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从病料中分离到1株细菌,分离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形成光滑、湿润、无色、表面凸起的圆形菌落,在血琼脂平板上能产生β溶血,镜检呈革兰氏阳性葡萄串状;生化鉴定结果符合金黄色葡萄球菌反应特征;分离菌16S rRNA扩增序列分析表明,其匹配度最高的均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各株系的16S rRNA序列,综合研判分离菌株为鹅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显示,该菌株对头孢噻肟、阿米卡星等敏感,对强力霉素、庆大霉素等中度敏感,对氨苄西林、大观霉素等具有耐药性;该分离菌株接种试验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该场鹅群感染的致病因素之一,该分离菌对多种抗菌药具有耐药性,应引起重视。研究结果为该地区鹅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近年来河南省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于2017年采集河南漯河和中牟地区疑似伪狂犬病发病养殖场送检的脑组织病料,通过细胞盲传、噬斑纯化、间接免疫荧光试验、Western blotting和透射电镜技术进行病毒分离鉴定。TCID_(50)法测定分离毒株的病毒滴度、生长曲线,通过小鼠感染试验测定分离毒株对小鼠的致死性。对gB、gC和gE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并与参考毒株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对PCR鉴定阳性的病料在PK-15细胞盲传后,两份病料在6代内均出现细胞病变,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噬斑纯化和透射电镜技术,成功分离鉴定了两株PRV,分别命名为HeN-LH株及HeN-YM株。分离毒株在PK-15细胞上的生长曲线显示,HeN-LH和HeN-YM株在感染后36 h病毒滴度分别可达10~(8.35)和10~(6.63) TCID_(50)/mL。用不同浓度的病毒接种小鼠,结果显示,HeN-LH和HeN-YM株LD_(50)分别为10~(2.13)及10~(3.25) TCID_(50)。对gB、gC和gE基因全长扩增测序后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两株PRV毒株与Bartha、Fa和Ea等经典株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而与2011年以来国内不同省份分离的PRV变异株亲缘关系较近。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显示,与其他变异株相似,gB、gC和gE基因均发生了多个氨基酸的变异,且在特定的位点存在特征性的氨基酸插入和缺失。本研究成功分离鉴定了两株PRV变异株,分离株对小鼠均表现出一定的致病性,本试验结果可为河南省伪狂犬病的防控工作和疫苗株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8株来自新疆发病绵羊和健康绵羊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LM)分离株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及相关性,本实验对8株LM分离株进行小鼠致病力检测、多重PCR谱系鉴定、血清型鉴定及InlA基因的PCR-RFLP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绵羊与临床发病绵羊中分离的LM分离株对小鼠具有相同的致病性;除1株临床分离株为血清型4b和谱系Ⅰ外,其余7株均为血清型1/2a和谱系Ⅱ;5株健康绵羊分离株的毒力基因InlA的PCR-RFLP复合基因型均为E型,而3株临床发病绵羊中的分离株为C型或B型。两种不同来源LM在小鼠致病性血清型及谱系上具有一致性及相关性,但其毒力基因InlA存在多样性。初步揭示健康绵羊携带的LM可以经内源性感染而发生李氏杆菌病,表明内源性感染是造成绵羊李氏杆菌病流行的一种传染方式。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河北昌黎地区某养殖场貉呼吸道疾病引起死亡的病因,本研究从送检的貉病料肺脏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并对分离株进行形态学观察、16S rRNA序列测序及全自动细菌生化鉴定仪鉴定,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分离株的分型、人工感染小鼠试验及药敏试验等。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为非K1/K2型肺炎克雷伯菌,并将其命名为CLKp18;该分离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多株肺炎克雷伯菌参考株同源性均高达99%。Vitek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结果表明,该菌株与肺炎克雷伯菌鉴定标准相似度为99%。人工感染小鼠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小鼠在攻毒后6 h开始出现临床症状。无菌取出死亡小鼠的肺脏、肝脏、脾脏及肾脏,划线涂板,均可分离到该菌,表明该分离株感染小鼠后,能侵入到小鼠体内多个组织器官,引起不同程度的病变,尤以肝脏和肺脏病变较为明显,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为2.17×10~7 CFU。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单环内酰胺类、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磺胺类及大部分头孢类耐药,但对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敏感。本研究结果确定了引起本次貉呼吸道症状疾病的致病菌为非K1/K2型肺炎克雷伯菌,且该分离株有较强的致病性和多重耐药性。本研究为临床治疗由该菌引起的貉肺炎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貉源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河北昌黎地区某养殖场貉呼吸道疾病引起死亡的病因,本研究从送检的貉病料肺脏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并对分离株进行形态学观察、16S rRNA序列测序及全自动细菌生化鉴定仪鉴定,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分离株的分型、人工感染小鼠试验及药敏试验等。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为非K1/K2型肺炎克雷伯菌,并将其命名为CLKp18;该分离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多株肺炎克雷伯菌参考株同源性均高达99%。Vitek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结果表明,该菌株与肺炎克雷伯菌鉴定标准相似度为99%。人工感染小鼠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小鼠在攻毒后6 h开始出现临床症状。无菌取出死亡小鼠的肺脏、肝脏、脾脏及肾脏,划线涂板,均可分离到该菌,表明该分离株感染小鼠后,能侵入到小鼠体内多个组织器官,引起不同程度的病变,尤以肝脏和肺脏病变较为明显,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2.17×10~7 CFU。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单环内酰胺类、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磺胺类及大部分头孢类耐药,但对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敏感。本研究结果确定了引起本次貉呼吸道症状疾病的致病菌为非K1/K2型肺炎克雷伯菌,且该分离株有较强的致病性和多重耐药性。本研究为临床治疗由该菌引起的貉肺炎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鉴定引起冀北地区养殖场中奶/肉犊牛腹泻的病原菌并分析其生物学特征,本研究于2022-2023年采集冀北地区养殖场患腹泻病奶/肉犊牛腹泻的肛拭子、粪便及病料组织273份,采用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PCR方法对志贺菌(Shigella)进行分离鉴定,采用人工感染小鼠试验、玻板凝集试验、PCR法和K-B药敏纸片法分别检测志贺菌的致病性、血清型、毒力基因,用人工感染小鼠试验和改良寇氏法测定其优势血清型代表株的半数致死量(LD50);采用RT-PCR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 BRV)、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 BCoV)、牛诺瓦病毒(bovine norovirus, BNoV)和牛纽布病毒(bovine nebovirus, BNeV)5种病原检测。结果表明,5种病毒性病原检测为阴性;从采集的病料组织中分离得到94株志贺菌,其中52株志贺菌引起小白鼠发病与致死,为致病性志贺菌,对小鼠致死率在40%以上;52株致病性志贺菌中以福氏志贺...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6,(2):106-109
从江西省吉安市某规模化养猪场发病仔猪关节液中分离得到1株革兰阳性链球菌,对其进行菌落形态观察、生化鉴定以及16S rRNA序列分子测序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和健康小鼠的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根据分离菌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结合16S rRNA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判定为链球菌属的停乳链球菌类马亚种(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subsp.equisimilis),并命名为JXJASD-1株。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阿莫西林、头孢拉定、利福平表现较高的敏感性,对强力霉素、青霉素G中度敏感,而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磺胺异噁唑表现出耐药性;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小鼠有强致病性。本结果将对江西省仔猪停乳链球菌类马亚种病的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鸡源血清4型禽腺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兽医学报》2017,(6):1036-1040
山东、河北等华北地区12个肉鸡养殖场出现了以心包积液、出血性肝炎为特征的疾病,从采集的病料中进行病毒分离鉴定。本研究对分离的毒株进行PCR扩增、血凝试验、ELD_(50)测定、Hexon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以及人工感染试验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抗体水平检测等一系列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毒株不能凝集鸡和鸭的红细胞,但能够凝集大鼠的红细胞,ELD_(50)为10-3.17/0.2mL。组织学变化显示肝细胞纤维化和脂肪变性,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心肌纤维水肿、颗粒变性。对临床采集的血清检测结果显示发病鸡群抗体水平为阳性,发病鸡群中的健康鸡阳性率为40%(40/100),表明鸡群中存在隐性感染。将分离株的Hexon基因组与已发表的血清4型禽腺病毒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该分离株与印度株在同一个分支上,同源性在99.6%以上,而与韩国、欧洲、美洲株同源性较远。用分离的毒株感染15日龄的雏鸡能引起心包积液、肝脏出血、肾脏肿大等病变。上述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血清4型禽腺病毒。  相似文献   

9.
2010年11月沈阳市一奶牛小区奶牛发生猝死,在病料中分离到1株有荚膜、芽孢的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分离菌株在绵羊血琼脂平板上培养后能形成溶血圈。根据发病奶牛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生化试验结果鉴定出该分离菌株为一株魏氏梭菌;动物回归试验证实,该菌菌株可致小白鼠发病死亡,并从试验致死的小鼠病料中分离到了与死亡奶牛病料相一致的细菌。从而确诊这起奶牛猝死是由魏氏梭菌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了解黄河三角洲地区猪源链球菌病的发病率和发病特点,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猪链球菌病的科学防控提出建设性建议,开展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猪源链球菌病发病特点及分析研究工作,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纯化、生化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病原菌的毒力试验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对猪链球菌与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三种病毒性疾病混合感染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到46株猪源链球菌,阳性率为24.9%;分离株对小鼠均具有高致病性,存在较高程度的耐药性和多重耐药现象;不同阶段生猪的链球菌与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