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别从中药活性成分对耐药菌的抑制作用、中药对细菌耐药性的消除和逆转作用,以及中药遏制耐药菌的应对策略三个方面来阐述中药对抗细菌耐药性的作用,为应对耐药菌的中药研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信息管理平台,采用信息化技术优化多重耐药菌监测的功能,改善人为判定的繁琐。在检验科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整合细菌与抗生素的关系知识库,开发智能多重耐药菌监测功能。最终完成智能多重耐药菌监测的功能并投入使用,实现智能监测细菌与抗生素结果,判定多重耐药菌属性。智能多重耐药菌监测功能对提高工作效率,为临床提供多重耐药菌标本信息及病区分布,加强多重耐药菌隔离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浅析细菌耐药的社会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耐药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细菌耐药呈现出耐药菌多,耐药水平高,耐药机理复杂的特点。细菌耐药性是对人类智慧又一次严峻的挑战。耐药细菌感染导致病程延长、药费增加、死亡率增加,给畜牧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因耐药而加剧滥用抗生素导致动物性食品药物  相似文献   

4.
细菌的耐药性(I)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雷连成 《中国兽药杂志》2002,36(11):41-44,49
耐药菌的危害已遍及全球,耐药性问题成为世界性的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从耐药现状,耐药性的形成机制,耐药性的发展和传播,耐药性的控制,耐药性监测方法和耐药研究的意义六个方面对细菌耐药性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
大肠埃希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引起畜禽患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的选择压力可以引起其对药物的抗性,而且耐药广泛、耐药机制复杂,给疾病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主要包括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菌产生灭活酶或者钝化酶、靶点结构改变、主动外排泵、质粒介导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等。论文介绍了我国部分地区畜牧业中大肠埃希菌耐药现状、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以及应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的策略,以便了解耐药大肠埃希菌的传播特点,为防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产生和临床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鸡源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性和耐药情况,本试验采集蛋鸡新鲜粪便60份(雏鸡36只/产蛋鸡24只),通过分离培养、VITEK2 Compact生化鉴定、特异性基因PCR扩增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菌株进行了菌种鉴定、耐药表型、耐药基因以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从粪便样本中共分离出48株肺炎克雷伯菌;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大观霉素、四环素、氟苯尼考、磺胺异噁唑和复方新诺明表现出高度耐药,耐药率范围为50.00%~100.00%,对奥格门丁、庆大霉素、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程度较低,耐药率范围为14.58%~27.08%,对黏菌素和美罗培南敏感;75.02%的菌株表现为多重耐药,最高表现为8重耐药,占10.42%。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48株肺炎克雷伯菌共检出aadA1、tetA、oqxA、oqxB、blaTEM和qnrB 等6种耐药基因,以及entB、wabG、uge和kfuBC 等4种毒力基因,本试验结果可为临床用药、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和健康养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性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耐药(尤其多重耐药)现象的出现,给我国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可分为原发性和获得性.大肠埃希菌外排泵功能增强、膜通透性下降均可以导致多重耐药的产生,而质粒、整合子/基因盒系统等可移动的遗传因子在多重耐药性的传播上有着重要作用.此外,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使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强大的抵抗力.文章从上述几个方面阐述大肠埃希菌产生多重耐药的形成机制,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8.
细菌耐药是一个严重的世界性难题。目前大肠埃希氏菌呈现多重耐药趋势,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困难。大肠埃希氏菌染色体中存在多重耐药操纵子(maroperon),该操纵子编码的蛋白产物MarA可通过对数个远程基因的调控,影响大肠埃希氏菌细胞膜通透性、主动外排泵系统,形成大肠埃希氏菌  相似文献   

9.
沙门菌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由于在食用动物中使用抗生素造成沙门菌多重耐药性增加,耐药菌可通过被污染的食品或直接与动物接触而使人感染.细菌多重耐药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认为主要方式是通过细菌之间的基因水平传播从环境中获得耐药基因,并已证实整合子是耐药基因储存和转移的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10.
细菌的耐药性(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耐药菌的危害已遍及全球,耐药性问题成为世界性的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从耐药现状、耐药性的形成机制、耐药性的发展和传播、耐药性的控制、耐药性监测方法和耐药研究的意义六个方面对细菌耐药性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在圈养大熊猫中的耐药性不断上升,甚至出现多重耐药情况,对大熊猫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可能导致出血性肠炎、泌尿道感染等多种疾病。随着大熊猫数量的增加和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显著。其致病机制涉及荚膜、脂多糖、菌毛及铁载体等多个因素,共同参与了该菌的定植和侵袭过程。从传统培养到现代分子检测,针对大熊猫肺炎克雷伯菌的病原鉴定和诊断技术变得简便快速、可靠性逐渐凸显。目前,积极开展抗菌药物研发,寻找新的治疗方案,探索中药和植物提取物等替代治疗方式,抑制细菌生长并减缓耐药性发展势在必行。笔者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大熊猫肺炎克雷伯菌病原生物学特性、耐药现状及诊断和防治方法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回顾和分析,为进一步控制和延缓耐药菌株的出现,以及耐药性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大熊猫源肺炎克雷伯菌的防控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细菌的耐药性(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耐药菌的危害已遍及全球,耐药性问题成为世界性的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从耐药现状、耐药性的形成机制、耐药性的发展和传播、耐药性的控制、耐药性监测方法和耐药性研究的意义六个方面对细菌耐药性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对临床分离的猪源大肠埃希氏菌耐药基因进行初步定位。采用常规细菌分离培养、16S rRNA PCR扩增和序列测定方法从江西省3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子宫脓液中分离鉴定病原菌,并通过质粒提取、转化大肠埃希氏菌DH5α感受态细胞及药敏试验对临床分离株的耐药基因进行初步定位。结果显示,分离鉴定到3株大肠埃希氏菌,其中JX-22分离株仅对氧氟沙星、大观霉素敏感,JX-26分离株仅对链霉素、氧氟沙星等4种药物敏感,JX-28分离株仅对氧氟沙星等3种药物敏感,均为多重耐药菌;3株大肠埃希氏菌均可纯化到分子质量大小不一的质粒。分离株、质粒转化菌及大肠埃希氏菌DH5α感受态细胞药敏试验对比结果显示,3株大肠埃希氏菌的耐链霉素、林可霉素、甲硝唑、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大观霉素、丁胺卡那基因,JX-22和JX-26分离株的耐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和复方新诺明基因,JX-22分离株的耐头孢曲松基因,JX-28分离株的耐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诺氟沙星基因均定位于细菌质粒上;JX-28分离株的耐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和复方新诺明基因,JX-22分离株的耐诺氟沙星基因和JX-26分离株的耐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基因均定位于其染色体上;3株分离株均无氧氟沙星耐药基因。本试验初步确定3株多重耐药猪源大肠埃希氏菌的大部分耐药基因定位于质粒上,为进一步研究猪源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机理和有效控制措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和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现象已成为当今人们极为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大肠埃希菌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中,极易产生耐药性,目前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已十分严重,其耐药性呈进行性增长,对于预防和治疗带来了潜在的危机.文章对抗菌药物的应用历史、耐药性发展状况、细菌的耐药现状、耐药机制及耐药性产生的原因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大肠埃希菌多重抗生素耐药主要是由多重耐药调节基因和外输泵共同作用产生的。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调节子是广泛存在于肠杆菌科细菌染色体上的抗生素多重耐药调节中心,是大肠埃希菌耐药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多重抗生素耐药问题,很多专家和学者对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调节子和外输泵的耐药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开发多重抗生素耐药基因消除剂和外输泵抑制剂,或增加外输泵抑制基因的表达,将成为从根本上解决多重抗生素耐药问题的最好方法。文章对大肠埃希菌AcrAB、AcrAB-Tolc,Mar和膜孔蛋白Ompf、Ompc等多重抗生素耐药调节子的组成、功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猪场环境大肠埃希菌耐药质粒消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耐药质粒消除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其他生理特性的影响,参考前期试验分离出的8株携带aac(6')-Ib质粒耐药基因的大肠埃希菌的药敏试验.选取1株耐药性最强菌株用高温及SDS进行耐药质粒消除,PCR检测aac(6')-Ib基因.结果显示,耐药质粒成功消除,耐药性消失,且细菌在不含抗生素条件下培养,耐药性消除状态可稳...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甘肃某地区奶牛运动场环境中主要耐药性细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试验采用抗性平板筛选法分离、纯化耐药菌后再通过16S rRNA鉴定;采用PCR方法检测6类22种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结果显示,两年两个奶牛运动场(A和B)分离出不同种属的耐药菌共665株,经16S rRNA PCR鉴定主要为大肠杆菌、屎肠球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其中耐药性大肠杆菌数量最多(398株),A牛场耐药菌数两年相比增长28.50%,B牛场耐药菌数量持平;通过对样品进行10类药物筛选耐药菌结果显示,耐药率前3位的分别为糖肽类(11.13%,74/665)、四环素类和磺胺类(10.98%,73/665)及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10.23%,68/665)。采用PCR方法对样品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发现,两年两个奶牛运动场的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基本相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B、qnrS的携带率分别为10.81%和83.78%,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Sul2和Sul3的携带率分别为100%、100%和56.76%,糖肽类耐药基因VanA、VanBVanC的携带率分别为78.38%、100%和100%,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tetB、tetC、tetM、tetO、tetL的携带率分别为100%、100%、100%、100%、81.08%和75.68%,KPC、NDM、aac(6')-Ⅰb-cr耐药基因的携带率分别为32.43%、29.73%及24.32%,未检出qnrC、tetK、tetW、VIMOXA耐药基因。携带耐药基因与GenBank中登录参考株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8%~99%。甘肃地区奶牛运动场中耐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且携带相应耐药基因,奶牛运动场中碳青霉烯类及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与上年结果相比数量增加,各相关单位人员应对其加强奶牛场中耐药菌的监测,临床治疗中应合理用药,以降低环境中耐药菌转移给人类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指130株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头孢噻吩、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的耐药表型进行研究。结果大肠杆菌及沙门菌对β-内酰胺类耐药率较高:头孢噻吩83.5%、头孢他啶63.4%。敏感率较高的:头孢曲松93.2%、亚胺培南97%、头孢吡肟100%。采用本实验室建立的三重PCR方法,检测β-内酰胺类药物CTX-M、SHV和TEM耐药基因,TEM的检出率最高82%(82/130),SHV的检出率34%(34/130)、CTX-M检出率23%(23/130)。耐药基因和耐药性比较表明,大肠杆菌及沙门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符合率较高,能很好的反映细菌耐药情况并给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鸡源性沙门菌分离株多重耐药情况与转座子及耐药基因的携带关系,采用K-B纸片法对23株鸡源性沙门菌分离菌株进行10种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应用PCR对分离菌株进行转座子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23株分离株中有10株对2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属于多重耐药株,其中四环素-氨苄西林-甲氧苄啶-诺氟沙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是主要多重耐药谱;10株多重耐药菌中有8株分别携带不同种的转座子(tnpA、tn1721、tnp513、IS26),其中以转座子tnpA、tn1721和IS26的检出率最高,耐药基因中以blatem-1、tetA和tetB的检出率最高,携带转座子多的菌株中耐药基因检出率较高且耐药谱广。结果表明沙门菌多重耐药性与转座子的携带之间关系密切,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张靖菊  刘静  徐飞 《中国畜牧兽医》2020,47(11):3739-3748
肯塔基沙门菌(Salmonella Kentucky)是继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后又一与人类肠道疾病相关的沙门菌血清型,因其获得和传播耐药性的能力较强而逐渐引起关注。该血清型沙门菌按照多位点序列分型分得的众多亚型中,ST198血清亚型具有易获得耐药突变的基因组岛的特性,21世纪以来不断进化,除获得常见抗菌药物耐药基因外,还相继获得对氟喹诺酮类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并扩散全球,造成临床上难以治疗的病例而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作者整理了肯塔基沙门菌的进化历程,着重阐述肯塔基沙门菌关于氟喹诺酮类及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情况及耐药机制,以期为中国沙门菌的实验室防控监测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