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2017年起,我国主要养鹅地区雏鹅群暴发了以关节和内脏器官尿酸盐沉积为特征的雏鹅痛风,相关研究表明引起此次雏鹅痛风的病原是一种新型鹅星状病毒(GoAstV)。近年来,GoAstV在我国雏鹅群广泛流行,给我国养鹅业造成极大损失。本文将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疫苗研究进展以及综合防控措施对雏鹅痛风进行阐述,以期为小鹅痛风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禽痛风病是由于尿酸产生过多和(或)排泄障碍,进而在各器官和关节组织中形成尿酸盐结晶的一种代谢病。笔者接诊了一例雏鹅痛风病病例,临床症状较典型,解剖症状与关节型痛风和内脏型痛风又有区别,在皮下组织、肌肉组织中出现了尿酸盐沉积,现报道如下;并对禽痛风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1发病情况2016年9月17日,某养鹅户带5只雏鹅到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求诊。主诉:8月30日  相似文献   

3.
雏鹅痛风发病原因及其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鹅痛风是近年造成肉鹅养殖严重损失的新问题,主要表现为血尿酸升高,尿酸盐晶体在内脏表面和关节部位沉积等,病死率较高。通过行业调研并结合试验研究,可以确认雏鹅痛风的发生与日粮蛋白水平过高、肠道微生态紊乱、孵化与育雏环境差、星状病毒等病原感染、饮水量下降等因素有关。雏鹅痛风综合性预防措施包括:均衡日粮营养水平、抑制肠道有害菌群滋长、孵化严格消毒切断病菌传播途径、改善育雏环境降低病菌环境浓度、防止饮水不足等。  相似文献   

4.
2017年1月,广西某养殖场饲养的雏鹅出现精神沉郁、羽毛蓬松、关节肿大、爬地不起等症状,陆续出现死亡。该鹅群从5日龄开始发病,至13日龄送检时累计发病率为40%,死亡率为40%;经剖解发现,关节表面及周围组织、大腿内部、肋骨等部位和其他内脏器官均有尿酸盐沉积病变。根据此次病禽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雏鹅暴发混合型痛风。  相似文献   

5.
雏鹅痛风是近年造成肉鹅养殖严重损失的新问题,主要表现为血尿酸升高,在内脏器官表面和关节内尿酸盐结晶沉积等,发病率和病死率都高.根据调研及试验研究,揭示雏鹅痛风病的发生与日粮蛋白水平过高、肠道菌群紊乱,种蛋污染病原、孵化与育雏环境不良造成病原传染感染,育雏温度太低、鹅苗打堆饮水量降低导致的尿酸盐结晶析出等有关.据此提出包...  相似文献   

6.
<正>鹅痛风也称为尿酸盐沉积症,是由于采食大量的高蛋白饲料以及代谢紊乱,导致体内生成过多的尿酸盐,并以盐的形式在关节囊和内脏表面沉积。临床上的主要特征是关节肿大,走动缓慢,跛行,排出白色稀粪,关节腔以及脏器内沉积大量的尿酸盐,一般分成关节型和内脏型。1病因分析1.1营养比例不合理正常情况下,鹅日粮中蛋白质水平适宜控制在15%,但如果饲料中含有过高水平的蛋白质,就会导致沉积在血液中尿酸盐含量增多,超过机体正常能够排泄的  相似文献   

7.
一起皖西白鹅内脏型合并关节型痛风的病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一起雏鹅痛风病例。对患鹅进行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并分析了饲料成分。结果发现,雏鹅共有2300只,5日龄起发病,死亡率19.6%。患鹅食欲下降或废绝,排白色稀便,跛行甚至腿瘫,跗关节肿大,严重者死亡。病理剖检发现患鹅关节腔、内脏表面、肾脏和输尿管内有白色尿酸盐沉积。饲料粗蛋白含量为20.5%。与同群未发生临床痛风鹅相比,患鹅血清尿酸、尿素氮和肌酐显著升高(P0.05),而乳酸脱氢酶无显著差异(P0.05)。患鹅肝组织有坏死灶和炎性浸润,肝细胞索紊乱,肝细胞脂肪变性;肾组织内可见许多结晶,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空泡变性、脱落,肾小球萎缩;心肌结构紊乱、有炎性浸润,心肌纤维间距增大。未发生临床痛风鹅的内脏也发生较轻微的病变,血清尿酸值较高,处于亚临床状态。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解和实验室检查,判断该起鹅痛风是由饲喂高蛋白饲料,同时缺乏青绿饲料引起的内脏型痛风合并关节型痛风。  相似文献   

8.
一例鹅痛风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鹅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蛋白质代谢障碍,是由于饲料中高蛋白高钙,舍内湿度过大、运动不足导致体内产生大量尿酸或尿酸盐蓄积,同时不能迅速排出体外,使尿酸盐沉积在关节腔及各脏器的表面。临床上表现为运动迟缓,腿、翅关节肿胀,厌食,腹泻等。近些年养鹅户数量虽然增加,但饲养方面的科学性仍然较为落后,多数养殖户饲养过程常以肉鸡料或肉鸭料进行饲喂,饲料利用率低,同时蛋白过量常导致雏鹅痛风。现将一例鹅痛风诊治情况介  相似文献   

9.
雏鹅痛风病主要由新型鹅星状病毒引起,临床特征为内脏器官和关节有尿酸盐沉积。耐过鹅体重减轻、生长缓慢,易继发细菌感染,给养鹅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就近年来对雏鹅痛风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该病的后期研究及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鹅痛风也叫尿酸盐沉积症,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近年来趋于高发状态,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通过对一例雏鹅急性内脏型痛风病例进行分析,以期指导养殖者科学养殖,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1.
破解禽的痛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禽痛风又称尿酸盐沉着症,是由于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障碍导致血液中尿酸含量显著升高,进而以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关节软骨、关节周围、胸腹腔及各种脏器表面和其他间质组织中的一种常见普通病。临床上以病禽行动迟缓、腿与翅关节肿大、厌食、跛行、衰弱和腹泻为特征。根据尿酸盐在体内沉积部位不同,可分为内脏型痛风和关节型痛风。其病理特征是血液中尿酸水平增高,病理剖检时见到关节表面或内脏表面有大量白色尿酸盐沉积。该病多发生于鸡,尤其是用高蛋白质饲料饲喂的肉用仔鸡更易发生,也可见于火鸡、水禽,鸽偶尔也发生。据调查.禽痛风一旦在群体中发生,死亡率高达30%,又因其呈慢性经过,病禽长期拒食、生产停顿,给养禽业带来极大危害,故掌握该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2.
家禽痛风是指禽血液中尿酸盐大量蓄积,不能迅速排出体外,进而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胸腹腔、各种脏器表面和其他间质组织的一种代谢病,可分为内脏型与关节型痛风。临床上以运动迟缓、关节肿大,厌食、衰竭和腹泻为特征。  相似文献   

13.
<正>肉鸡痛风是由肉仔鸡体内蛋白质代谢紊乱和肾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以尿酸和尿酸盐在内脏器官或关节大量沉积为特征,也称尿酸盐沉积症或尿石症。其病理表现为血液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家禽痛风是指血液中蓄积过量尿酸盐不能被迅速排出体外而引起的高尿酸盐血症。其病理特征为血液尿酸盐水平增高,尿酸盐在关节囊、关节软骨、内脏、肾小管及输尿管和其它间质组织中沉积。临床上可分为内脏型痛风(visceralgout)和关节型痛风(articulargout)。主要表现为厌食、衰竭、腹泻、  相似文献   

15.
<正>痛风是核酸蛋白质代谢障碍,在体内产生大量尿酸或尿酸盐,沉积于内脏器官或关节腔而形成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常引起畜禽生长不良甚至造成死亡。近年来,为了加快雏鹅生长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长期超量使用高蛋白高钙饲料,使雏鹅频频发生痛风症,给养殖场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以一起雏鹅痛风症的诊疗做简要介绍,供广大养殖户参考。1发病基本情况广饶县一新上养殖户饲养的700余只28日龄雏鹅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鹅养殖业蓬勃发展,但雏鹅痛风发病率日益升高,严重威胁着养鹅业的发展.该病以内脏、关节腔内充满白色尿酸盐沉积为主要临床特征,但病因复杂,危害较大且目前尚无特效药/疫苗 [1].本文从病因、临床症状、诊断、发病机理、防治方面全面综述该病,为鹅健康养殖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禽痛风是由于家禽体内蛋白质代谢障碍产生大量的尿酸或肾脏受损伤导致尿酸及尿酸盐排泄障碍,大量尿酸及尿酸盐在肝脏、胃肠、肠系膜、心脏、输尿管、肾脏等脏器的表面或间质中沉积,也可在关节腔、关节囊等处蓄积.在临床上,根据禽痛风的症状特点及病变类型将禽痛风分为关节型痛风和内脏型痛风.目前,对家禽痛风还无特效治疗方法,常导致家禽生产性能降低和家禽死亡,给养禽场(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通过对某鸡场禽痛风发生的病因调查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探索禽痛风发生的原因和机理,为临床防治痛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痛风又称为尿酸素质(uratic diathesis)、尿酸盐沉积症和结晶症,是由于嘌呤核苷酸代谢障碍,尿酸盐形成过多和/或排泄减少,从而造成尿酸大量蓄积于血液,血液尿酸水平增高,使得关节囊、关节软骨和软骨周围组织、内脏和其他间质(特别是肾小管和输尿管)尿酸盐沉积的一种代谢病[1].  相似文献   

19.
痛风也称尿酸盐沉着症,是一种由于摄入过量核蛋白,蛋白质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体内大量尿酸盐沉积的疾病.临床上以关节肿大、跛行、衰弱和腹泻为特征.  相似文献   

20.
鹅痛风诊治     
正鹅痛风多为蛋白质代谢异常引起的一种疾病,病鹅主要表现为体内尿酸盐大量生成并沉积。该病可分成内脏型和关节炎型两种,前者一般是7~28日以内的幼龄鹅易发,后者以养殖后期的鹅易发。1发病原因导致鹅痛风的有营养因素、中毒因素和传染因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