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宁夏部分奶牛场(牧场、养殖小区)采集94份临床型乳房炎乳样、70份隐性乳房炎乳样,并分离鉴定出4株非脱羧勒克菌,其中临床型乳房炎分离出1株、隐性乳房炎分离出3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4株非脱羧勒克菌均对链霉素、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头孢类药物敏感;对磺胺类、林可胺类药物则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通辽地区奶牛乳房炎优势性病原菌,试验对30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奶样进行细菌分离,经血液琼脂平板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及药敏试验共分离到14个菌株,最终鉴定为无乳链球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临床上常用的链霉素及磺胺类药物均已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及麦迪霉素表现出较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春夏季临床型乳房炎主要病原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情况,对兰州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临床型乳房炎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试验通过常规的细菌分离培养方法对110份乳样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并用16S rDNA手段进行鉴定,对鉴定出的主要病原菌通过K-B纸片药敏试验进行耐药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病原菌包括大肠杆菌(35.5%)、金黄色葡萄球菌(16.1%)、无乳链球菌(14.0%)、停乳链球菌(7.5%)、乳房链球菌(3.2%)。耐药检测结果表明,5种主要病原菌对青霉素G、阿莫西林表现出高度耐药,对链霉素、红霉素表现为中度耐药,对庆大霉素、四环素表现为轻度耐药,而对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卡那霉素和氟苯尼考表现为敏感。本试验旨在为该牛场控制和治疗乳房炎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查明甘肃省某奶牛场发生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并选择治疗用敏感药物,随机无菌采集了6份临床型病牛乳样和1份大罐乳样,采用划线分离、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同时采用K-B法测定主要分离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从临床型乳房炎乳样中分离鉴定出大肠埃希菌、芽胞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3种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率最高,为66.67%;从大罐奶样中也分离出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肠埃希菌对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吩、杆菌肽、红霉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为29%~100%;对诺氟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头孢哌酮等药物敏感。说明此次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和芽胞杆菌,而且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具有多重耐药性。根据检测分析结果,给奶牛场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下降,病情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5.
通过鉴定引起成都某奶牛场隐性乳房炎的病原,并分析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从20头患隐性乳房炎奶牛中收集奶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从6份奶样中分离出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30%,未鉴定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停乳链球菌等。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菌株对17种药物敏感,对7种中介,对8种耐药。研究结果为该奶牛场隐性乳房炎药物防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调查江苏地区某奶牛场乳房炎细菌感染类型及抗生素耐药性,于2017年11月份苏北某奶牛场采集577份患有临床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乳样,细菌分离鉴定后,用药敏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从乳样中共分离出636株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球菌、大肠杆菌等。结果表明:凝固酶阴性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而对其他常用抗生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凝固酶阳性球菌对大部分药物具有高敏感性,而对链霉素和卡那霉素敏感性低;大肠杆菌对于环丙沙星等敏感性高,而对链霉素、红霉素则表现为耐药。本试验结果为牧场更好地防控奶牛乳房炎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相关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查清铁门关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种类及筛选出敏感药物,提高乳房炎的防治效果,从铁门关地区规模牛场和散养户采集乳房炎奶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生化鉴定。选择部分中药、抗生素和乳头药浴液分别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K-B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对主要病原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从166份乳样中共分离出12种267株细菌,其中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2.2%)、大肠杆菌(占25.5%)、停乳链球菌(占12.4%)、无乳链球菌(占9.4%)。临床型乳房炎病例中72.9%为混合感染,隐性乳房炎病例中88.5%为单独感染。体外抑菌试验中,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氟苯尼考对4种主要病原菌敏感,洗必泰的最低抑菌浓度最小。试验结果可为铁门关地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六种中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昌黎地区29头外观健康正常的奶牛乳样116份,经CMT(加利福尼亚乳房炎试验)诊断出阳性病例并从阳性乳样中分离鉴定出其中的优势菌;再用连翘、当归、金银花、王不留行、蒲公英、川芎等中药提取物对该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引起该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经诊断患有该病的奶牛为15例,患病阳性率为51.7%,116个乳样中有30个为阳性,对应乳区阳性率为25.9%;试验中所选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以750 mL/L醇提的连翘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了摸清上海和河北地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克雷伯菌的分离率及其耐药情况,对采集自上海和河北两地的乳房炎患病奶牛乳样进行克雷伯菌的分离培养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并选择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对分离得到的克雷伯菌进行药敏试验。经革兰染色、镜检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采集自上海地区的100份乳房炎患病奶牛乳样中有18份乳样存在克雷伯菌,分离率为18%;采集自河北地区的100份乳房炎患病奶牛乳样中有14份乳样存在克雷伯菌,分离率为14%;且上海和河北地区2017年下半年乳房炎患病奶牛乳样中克雷伯菌分离率均高于上半年。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分离得到的克雷伯菌对所测试的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单一耐药菌株占21.88%,多重耐药菌株占53.13%,全部敏感的菌株占12.50%。由该试验结果可以得出,上海、河北地区奶牛发生的乳房炎是与克雷伯菌感染有关;且分离得到的克雷伯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在动物生产和兽医临床上应及时监控克雷伯菌的流行趋势和耐药性变迁,并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其病因复杂,难以防制,给奶牛饲养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作者通过对某奶牛场的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从105份样品中共分离出76株细菌,经培养特性、染色镜检、生化鉴定等试验,鉴定出无乳链球菌58株,占分离菌的76.32%;大肠杆菌18株,占分离菌的23.68%。本试验结果表明,无乳链球菌是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其次是大肠杆菌。这为奶牛乳房炎的防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study, the milk samples of 1 021 cows in eight dairy farms in Eastern Hebei Province were collected and detected with LMT reagent and somatic cell count for subclinical mastitis. Pathogenic bacteria in subclinical mastitis positive milk sample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60.63%(619/1 021) of the sampled cows were diagnosed with subclinical mastitis, and mixed infections accounted for 88.21%(546/619) of the cases. In addition, 82 strains of 14 specie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ubclinical mastitis positive milk samples, including 36 strains of Staphylococcus(43.90%), 33 strains of Streptococcus(40.24%), 8 strains of Enterobacteriaceae(9.76%) and 5 strains of Corynebacterium(6.10%),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proved that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are the main pathogenic bacteria causing bovine subclinical mastitis in Eastern Hebei Province.  相似文献   

12.
通过LMT法、乳汁pH检验法和体细胞直接计数等方法相结合,对冀东地区3个大型奶牛场、8个奶牛养殖户选取的1 021头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流行病学调查与病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60.63%(619/1021),乳房炎阳性乳样品中细菌分离率达88.21%(546/619)。从543头隐性乳房炎患牛的阳性乳区乳样中分得细菌共4类14种菌82株,其中葡萄球菌36株,占43.90%;链球菌33株,占40.24%;肠杆菌类8株,占9.76%;棒状杆菌5株,占6.10%。冀东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  相似文献   

13.
青海地区奶牛无乳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乳链球菌是导致奶牛乳房炎的常见病原菌之一,为了掌握青海地区无乳链球菌的流行情况及常用药物的敏感性,从而为本地区更好的预防与治疗奶牛乳房炎提供保障。本试验在青海地区16个奶牛场共采集258份乳房炎乳样,经革兰氏染色与绵羊鲜血琼脂培养基培养纯化,获得疑似链球菌137株;随后经玻片法血浆凝固酶试验、CAMP试验、生化试验与动物致病性试验对无乳链球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37株链球菌中含有无乳链球菌42株,分离率为30.7%;经K-B纸片扩散法对无乳链球菌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无乳链球菌主要对头孢类高度敏感,对氧氟沙星、磺胺类、氨苄青霉素与阿米卡星中度敏感。  相似文献   

14.
奶牛乳房炎类型与病原菌感染之间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 2 858份不同类型乳房炎奶样的细菌学检验 ,结果分得细菌共 2 4种 31 38株 ,其中分离鉴定出与乳房炎有密切关系的病原菌 1 2种 1 96 8株 ,病原菌检出率为 6 2 .72 %,各种类型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的区系分布总的趋势是一致的 ,绝大部分是以无乳链球菌为主 ,其次是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乳房链球菌等。但不同类型之间、同一类型不同等级之间及隐性乳房炎泌乳期和干奶前之间奶样的细菌分布和细菌种类有所不同。乳房炎的轻重与病原菌检出率呈正相关。奶牛乳房即使在健康的状态下也存在着带菌现象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一起群发性急性临床型奶牛乳房炎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致病性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乳房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混合感染引起,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小鼠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三株菌对兽医临床常用抗生素均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制定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措施,对天水地区6个不同奶牛场50份乳房炎奶样,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共分离得到3类106株细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菌、沙雷菌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为24.5%。同时比较了不同治疗方法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乳房炎,其治愈率高,见效快。  相似文献   

17.
用兰州乳房炎试验(LMT)对来自西安市某个牛场的76份奶样作隐性乳房炎检验,并对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该牛场的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为33%,阳性乳样中细菌检出率为93.4%。阴性乳样中病原菌检出率为28%,在检出的94株细菌中,共有5种菌22株是与乳房炎有关的病原菌。其中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占病原菌总数的90%以上。是引起该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初步摸清青海省部分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本研究采集了青海省5个规模化奶牛场共142份样品,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生化实验及耐药性检测。发现在5个规模化奶牛场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乳房炎发生。鉴定结果显示,在142份样品中共检出大肠杆菌20株,检出率为14.08%(20/142);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检出率为4.23%(6/142);链球菌2株,检出率为1.41%(2/142)。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高度敏感,对头孢他啶、丁胺卡那比较敏感,对青霉素、链霉素等其他药物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他啶较敏感,对其他药物耐药。链球菌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敏感,对其他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19.
利用THB固体培养基和色素培养基初步筛选出奶牛乳房炎中无乳链球菌,以分离的12株疑似菌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分析,结合选择培养的生理生化特性对分离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2株疑似菌中有8株为无乳链球菌.  相似文献   

20.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原检测与小白鼠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以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的2个奶牛场隐性乳房炎患牛为试验对象,共分离鉴定出21种91株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其中葡萄球菌28株(30.78%),链球菌21株(23.07%),杆菌25株(27.48%),其他细菌17株(18.67%)。对主要病原菌通过动物试验确定致病力较强的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氏菌和大肠杆菌。同时对17大类主要病原菌共30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在奶牛隐性乳房炎中应用较多的青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对常见致病菌几乎无效,而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头孢噻肟、阿米卡星则显示出较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