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猪小肠抗菌肽Cecropin P1对猪呼吸道菌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猪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猪致病性大肠杆菌、化脓性链球菌7株猪呼吸道常见菌为实验菌,检测猪小肠抗菌肽对常见的猪呼吸道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猪小肠抗菌肽对这7株呼吸道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对化脓性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为明显,最小抑菌浓度均为49.5μg/m L,对猪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也有较为明显的抑菌活性,而对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98μg/m L。当前在抗生素大量使用导致细菌产生广泛的耐药性的情况下,抗菌肽以其具有抗菌谱广、无毒、稳定性高、不易产生耐药性且在体内无残留等优点,使抗菌肽抑菌活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定了水溶性氟哌酸的抗菌性能及抑菌浓度。其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禽巴氏杆菌2.5μg/ml,猪丹毒杆菌是2.0μg/ml(相当于1.5μg/ml 氟哌酸);猪链球菌、禽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禽沙门氏菌是1μg/ml(相当于0.615μg/ml 氟哌酸)。接种细菌量和牛血清成分对本品抑菌浓度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阿莫西林与硫酸黏菌素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本试验选择139株奶牛乳房炎临床分离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阿莫西林、硫酸黏菌素单用及其联合用药对以上3种主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阿莫西林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MIC范围分别为:2.0~512.0μg/m L、0.125~128.0μg/m L和0.125~1.0μg/m L;硫酸黏菌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MIC范围分别为0.5~8.0μg/m L、32.0~128.0μg/m L和64.0~1 024.0μg/m L。二者联用后,对20株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FIC平均值分别为0.91、0.85、1.25,对所有菌株的FIC平均值为0.93。结果表明,阿莫西林对链球菌高度敏感;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适度敏感;硫酸黏菌素对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大肠杆菌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的敏感性较低。阿莫西林与硫酸黏菌素联用后,对3种受试菌主要呈现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观察艾叶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乙型伤寒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采用二分法和牛津杯法分别测定艾叶水提液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艾叶提取液浓度为2,1,0.5和0.25 g∕m L时,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和乙型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差异显著(P0.05);在浓度为2,1 g∕m L时,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为高敏,对大肠杆菌和乙型伤寒沙门氏菌均表现为中敏;3种细菌的MIC均为0.125 g∕m L。说明艾叶水提液对3种菌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略优于大肠杆菌和乙型伤寒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5.
苍术油对四种细菌最小抑菌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元龙  逯月  付剑 《水禽世界》2007,(11):37-38
本研究通过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了苍术油对大肠杆菌(44102)、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3)、枯草芽孢杆菌(63501)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苍术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17.2μg/ml、625μg/ml和312.5μg/ml,而对沙门氏菌没有任何抑菌作用。研究证明苍术油对部分细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磺胺间甲氧嘧啶(SMM)与恩诺沙星(EFs)联合用药对黄羽肉鸡常见病原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了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SMM对3种病原菌的MIC值分别为256、1 024、256μg/m L;EFs对3种病原菌的MIC值分别为32、16、2μg/m L。SMM与EFs联合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大肠杆菌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呈现协同作用,对沙门氏菌呈现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验测定了松乳菇菌丝体胞内多糖与胞外多糖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巴氏杆菌常见5种病源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两种多糖对葡萄球菌、链球菌抑菌效果不明显,胞内多糖对大肠杆菌效果也不明显,胞外多糖和胞内多糖对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胞外多糖是25和150mg/ml,胞内多糖是50和200mg/ml;对大肠杆菌的MIC和MBC分别为:胞外多糖50和100mg/ml;对巴氏杆菌的MIC和MBC分别为:胞外多糖12.5和50mg/ml,胞内多糖100和150mg/ml。  相似文献   

8.
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畜禽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畜禽主要致病菌的敏感性,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畜禽主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病原性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鸡巴氏杆菌、猪巴氏杆菌和链球菌对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敏感,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畜禽主要致病菌的MIC为0.0279μg/mL~3.575μg/mL,MBC为0.055μg/mL~7.11μg/mL。  相似文献   

9.
以食品行业常见细菌和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稀释法和滤纸片法测定了茶多酚对一些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茶多酚对供试细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100)均为0.9μg/mL,而对铜绿假单胞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100)为1.3μg/mL;而茶多酚对供试的黄曲霉、点青霉和黑根霉均无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对氟苯尼考和替米考星在5种常见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联合药敏试验中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和替米考星单独使用时对各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5~4μg/m L和1~8μg/m L,二者联合后的部分抑菌指数(FIC)介于0.375~0.75,表现出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体外培养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用复方聚维酮碘油乳剂和聚维酮碘溶液进行抑菌和杀菌实验,测定这两种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来考察野生动物外用药复方聚维酮碘油乳剂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显示,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复方聚维酮碘油乳剂的MIC依次为5 g/L、10g/L、5g/L、1.25g/L,聚维酮碘溶液的MIC依次为2.5g/L、10g/L、10g/L、5g/L;复方聚维酮碘油乳剂的MBC依次为5g/L、10g/L、5g/L、1.25g/L,聚维酮碘溶液的MIC依次为2.5g/L、10g/L、10g/L、5g/L。结果表明,复方聚维酮碘油乳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均优于聚维酮碘溶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要低于聚维酮碘溶液,对沙门氏菌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相同。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黄连生物碱的抑菌活性,采用高速逆流色谱(HSCCC)法分离黄连生物碱,K-B法检测其抑菌活性,测其对敏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从黄连中分离出黄连碱、掌叶防己碱、小檗碱、表小檗碱,提取率分别为44.41%、36.72%、68.54%、18.3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分别为10.00、29.50、21.00和12.50 mm;对无乳链球菌分别为11.40、27.50、14.00和15.50 mm;对粪肠球菌、大肠杆菌O157等均无效;黄连碱、表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的MIC和MBC均分别为136.36、272.73μg/mL;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62.18、136.36μg/mL,对无乳链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136.36、272.73μg/mL;掌叶防己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的MIC和MBC均分别为62.18、136.36μg/mL。结果表明:用HSCCC制备生物碱,省时、方便,4种生物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作用明显,对其余试验菌无效。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板黄口服液对畜禽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通过体外试验观察药物对禽巴氏杆菌、鸡葡萄球菌、鸡白痢沙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牛巴氏杆菌、牛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板黄口服液对鸡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25 mg/m L,对牛巴氏杆菌、禽巴氏杆菌、鸡白痢沙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牛大肠杆菌的MIC均为250 mg/m L。说明板黄口服液对禽巴氏杆菌、鸡葡萄球菌、鸡白痢沙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牛巴氏杆菌、牛大肠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地锦草总黄酮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醇提法从地锦草中提取其主要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滤纸片法对3种浓度(0.4、0.8、1.6mg/ml)的地锦草黄酮提取液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地锦草黄酮提取液对巴氏杆菌、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较强,1.6mg/ml的黄酮提取液对巴氏杆菌、沙门氏菌的抑菌直径分别达到(22.0±1.0)mm、(26.0±2.0)mm,随着黄酮浓度的增加,其抑菌作用也增强。地锦草黄酮对巴氏杆菌、沙门氏菌的MIC分别为0.625mg/ml、1.25mg/ml,地锦草黄酮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旨在测定利福昔明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病原菌抗菌活性,为评价防治子宫炎疗效提供体外依据。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利福昔明对河南3个牛场60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子宫液分离的主要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临床常用的土霉素进行对比。结果,利福昔明对葡萄球菌的MIC在0.015~32μg/m L之间,对链球菌的MIC在0.015~16μg/m L之间,对大肠杆菌的MIC为2~32μg/m L之间,对化脓隐秘杆菌的MIC在0.25~4μg/m L之间,对其他细菌的MIC50和MIC90均为16μg/m L。土霉素对葡萄球菌的MIC在1~64μg/m L之间,对链球菌的MIC为0.5~64μg/m L,对大肠杆菌的MIC为2~8μg/m L;对化脓隐秘杆菌MIC为0.5~8μg/m L,对其他细菌的MIC为4~64μg/m L。结果表明,利福昔明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原菌有较强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作用优于革兰阴性菌,且对大部分病原菌的抗菌活性优于土霉素。  相似文献   

16.
冰川棘豆提取物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冰川棘豆提取物对金色葡萄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无乳链球菌、埃希氏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酵母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醇类提取物中酸化氯仿部分、碱化乙酸乙酯部分、碱化正丁醇部分及TMPD对金色葡萄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无乳链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埃希氏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酵母没有抑制作用。冰川棘豆的蒸馏水提取物对供试菌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纸片扩散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验证了乙酰甲喹注射液对畜禽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效果。纸片扩散法结果表明,乙酰甲喹注射液对禽大肠杆菌、猪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鸡巴氏杆菌、链球菌、绿脓杆菌高度敏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度敏感。试管二倍稀释法结果表明,乙酰甲喹注射液对畜禽主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004~0.036μL/mL,最小杀菌浓度为(MBC)为0.009~0.036μL/mL。该研究结果表明,乙酰甲喹注射液对常见的病原菌有较好的抗菌效果,适合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8.
本次实验采用试管溶液二倍稀释法测得沙拉沙星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25μg/m L和1.0μg/m L,安普霉素对两种菌的MIC值为2.5μg/m L和0.63μg/m L。试验分别以1MIC、2MIC、4MIC并设置一组空白对照组,然后将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不同浓度的抗生素短暂接触后1.5h,采用千倍稀释法清除抗生素,然后与未处理的对照组比较细菌恢复再生长时间,按公式PAE=T-C计算结果。结果显示在1MIC时,单用沙拉沙星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AE分别为0.92士0.28h、1.15士0.31h,而沙拉沙星与安普霉素联合应用在1MIC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AE分别为1.68士0.26h,1.45士0.25h,比较可以得出,两种药联合应用可有效延长PAE。再者,两种药联用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药物浓度为2MIC和4MIC的PAE分别为为2.05±0.35h、2.13±0.27h和3.47±0.32h、2.47±0.34h。可得PAE大小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并推测其最佳接触时间为4h左右。  相似文献   

19.
硫酸头孢喹肟的体外抗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硫酸头孢喹肟(Cefquinome)属第4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特点。本试验测定了硫酸头孢喹肟对5种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显示:该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包括无乳和停乳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抗菌活性较强,其最小抑菌浓度(MIC)范围分别为1~2、≤0.031~0.25、≤0.031~0.125、≤0.031~0.5、≤0.031μg/mL。  相似文献   

20.
旨在测定利福昔明对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利福昔明对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利福昔明对19株大肠杆菌的MIC值为8~16μg/m L,对25株葡萄球菌的MIC值为0.002~0.06μg/m L,对18株链球菌的MIC值为0.06~2μg/m L。大部分临床分离菌的MIC值与标准菌的相近,表明分离菌株对利福昔明较为敏感,提示利福昔明对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