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根据GenBank登录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外膜蛋白(OmpA)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了直接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方法。10倍梯度稀释RA菌株制备DNA模板测定方法的灵敏度,结果可在8.0×103CFU/mL浓度下特异地检测出目的菌,最低能检测到RA的DNA模板为8.0拷贝/μL;对鸭源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建立的实时荧光定时PCR方法特异性强。用RA菌株人工感染雏鸭,感染后定时采集咽喉拭子、泄殖腔拭子、心血、肝脏、肺脏、脑,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对脏器进行病原菌分离。结果表明,1/10半数致死量接种组,感染后8 h从心血、肝脏、脑组织检测到RA核酸,16 h后全部试样呈阳性;24 h首先从肝脏分离到RA,心血、肝脏、肺脏、脑组织均分离出RA。心血和脏器RA实时荧光定量PCR阳性检出率为63.8%(51/80),RA分离率为28.8%(23/80)。10个半数致死量接种组,1 h即可从咽喉拭子、心血和肝检测到RA核酸,5 h全部样品为阳性;5 h从肺和脑分离到RA。RA人工感染鸭的心血、肝脏、肺脏、脑实时荧光定量PCR阳性检出率为86.3%(69/80),RA分离率为60%(48/80)。用加热裂解法提取样品RA DNA只需30 min,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A只需2 h,适用于RA的快速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种鸭引进隔离检疫、活鸭及其产品国内市场和进出口检验检疫。  相似文献   

2.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A)引起雏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多发于2-8周龄雏鸭。患鸭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流泪、鼻分泌液增多、呼吸困难、下痢、共济失调和头颈震颤;病变特点是呈现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及眼结膜炎等。  相似文献   

3.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anatipestifer,RA)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RA感染也称为鸭疫巴氏杆菌感染和鸭传染性浆膜炎。1~8周龄鸭易感,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脑膜炎等病变为特征,是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本文综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在我国的研究进展。1流行情况鸭疫巴氏杆菌感染最早于1932年在美国报道,以后发现RA感染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养鸭国家和地区李康然(1996),张大丙等(1998)。我国于1982年由郭玉璞教授首次报道本病鲍国连等(1999),北京…  相似文献   

4.
鸭传染性浆膜炎也被称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感染家鸭、野鸭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为主要病理特征,感染鸭多出现食欲废绝、精神不振、站立不稳等神经症状,严重阻碍病鸭的生长。鸭疫里默氏杆菌主要感染1~8周龄雏鸭,其中尤以10~30日龄的雏鸭最为易感,近年来随着我国鸭饲养量的不断增加,鸭传染性浆膜炎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有研究发现一旦感染鸭群发病率可高达70%,死亡率可高达80%,因此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危害当前养鸭业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一种更加准确、敏感的鸭疫里默氏杆菌检测方法,根据鸭疫里默氏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2对巢式PCR引物,在完成最佳反应条件筛选、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的基础上,建立巢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巢式PCR对1、2、10、X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16S rRNA都能扩增出特异性片段,而对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沙门菌、鸭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组不能扩增出特异性片段,DNA最小检测量为0.392 fg/μL,是常规PCR的1 000倍.该巢式PCR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通用的优点,可用于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的检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分离菌株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6.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发病特点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起的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的接触传染性疾病。该病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征、鸭疫巴氏杆菌病等。主要侵害1~8周龄的幼鸭,尤以2~3周龄的雏鸭最易感,常引起大批幼鸭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7.
我国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感染引进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RA感染也称为鸭疫巴氏杆菌感染和鸭传染性浆膜炎,1-8周龄鸭易感,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脑膜炎等病变为特征,是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本文综述鸭疫里墨氏杆菌病在我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间接免疫组化法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和抗原定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应用鸭源血清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RA)作为抗原。免疫兔制备兔抗RA的IgG。建立了检测雏鸭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的间接免疫酶组织化学法。该法检测大肠杆菌(O1、O8、O79、O138)、鸭沙门氏菌、多杀性巴氏杆菌(5:A)感染发病死亡雏鸭组织。不出现阳性反应,而检测RA感染发病死亡雏鸭组织出现特异性阳性反应;检测RA人工发病死亡雏鸭。可在心脏、肝脏、肺脏、肾脏、十二指肠、盲肠、直肠、脾脏、法氏囊、胸腺、胰脏、脑和腺胃检测到RA抗原,RA抗原分布于细胞浆、组织间隙和血液;检测RA人工感染病例与RA肝脏分离符合率为100%,检测临床可疑病例的血清1型RA的阳性率(92.96%)比细菌分离率(75.12%)高。该法具有特异、直观和敏感的特点,可用于雏鸭RA人工感染和临床感染的诊断、检测及RA抗原定位和RA致病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 erella anatipestifer,RA)主要侵害2~7周龄雏鸭,也可侵害雏鹅、雏火鸡以及野鸡等多种雏禽。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已成为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可引起感染鸭发生急性或慢性败血症、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及干酪性输卵管炎、结膜炎、关节炎;该病的发病率在5%~90%,病死率高达80%。RA最早发现于1904年,我国自1982年郭玉璞等从北京郊区鸭场分离到RA以来,广东、福建、上海、四川、广西、江苏、河南、河北等地均相继报道了本病。1材料与方法1.1病料采集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的19个鸭场采集发病…  相似文献   

10.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诱发的,是一种禽类的接触传染病,一旦感染会引起多种疾病,给养鸭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故而加强疾病防控技术的研究具有很大现实意义。RA的血清型繁杂,并且不同血清型菌株之间缺少交叉免疫保护,易感染1-8周龄鸭,发病雏鸭会出现重度纤维素性肝周炎、心包炎等。感染RA的发病率高达90%,死亡率约为75%。本病在全球都有分布,是制约养鸭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本文将RA病相关防控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猪瘟疫苗病毒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能够快速定量检测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病毒含量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GenBank登录的25株猪瘟病毒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基因组全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在其高度保守的5′端非编码区设计1对针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特异性引物,扩增片段为245 bp,且不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以及其他猪源病毒发生非特异性反应。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对16份猪瘟脾淋苗和细胞苗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102拷贝/μL的总RNA即能得到特异性扩增,在107~102拷贝/μL线性范围内有良好的扩增曲线,并与兔体定型热反应有良好的相关性。该法具有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好等优点,可望取代传统的兔热法用于猪瘟疫苗生产过程中的效价测定及指导疫苗的配制,也为猪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2.
检测伪狂犬病毒gB基因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NAMAN软件对GenBank登录的伪狂犬病病毒(PRV)各毒株gB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选择其保守区域设计合成特异性的引物和TaqMan探针,同时利用普通PCR技术扩增获得全长的伪狂犬病毒gB基因,并克隆到pMD20-T载体上作为阳性标准品。通过对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伪狂犬病病毒的荧光定量PCR技术。该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可靠性。对制备的pMD-gB阳性标准品的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伪狂犬病毒TaqMan荧光定量PCR最低检测极限可达1.50×102拷贝/反应;同时相比于普通PCR方法其灵敏度高100~1 000倍以上,并且重复性好。在对60份临床样品的检测中,荧光定量PCR不仅检出了普通PCR检测为阳性的样品,且检出了2份普通PCR未检出的样品,进一步证实了该方法快速、灵敏性好,可用于PRV感染的早期快速定量检测和肉类食品进出口检疫。  相似文献   

13.
数量遗传学在家蚕育种上的应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萍 《蚕学通讯》2005,25(3):17-22
通过查阅家蚕经济性状遗传研究文献,概括叙述了数量遗传学在家蚕数量性状常规研究、品种稳定性分析、抗性遗传研究、饲料效率遗传研究及QTLs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及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14.
Comparison of subchondral bone density determined by 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CT) with gross and histopathologic changes have not been made in horses. 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if mean quantitative CT density and mean voxel standard devia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presence and severity of osteochondral lesions in the palmar aspect of the distal third metacarpal bone in racing horses. Metacarpophalangeal joints from nine racehorses were imaged using CT and scored for gross damage. Four-millimeter-thick sagittal and 30 degrees palmar dorsal plane sections were cut, decalcified and stained with hematoxylin and eosin from the distal third metacarpal bone. Microscopic osteochondral lesions and subchondral remodeling were scored on a scale of 0-3. Percent subchondral bone, expressed as the ratio of bone volume to tissue volume, was also measured. Mean quantitative CT density and mean voxel standard deviation were measured from three-dimensional models of CT images comparable with histologic sections. Mean quantitative CT density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lesion severity or number of lesions. A weak correlation between mean quantitative CT density and gross score was found, but mean quantitative CT density was not predictive for gross score. Mean voxel standard deviation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gross or histopathologic measures, but was predictive of mild osteochondral lesions. Results support the association of subchondral remodel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almar metacarpal lesions. However, there was not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mean quantitative CT density or mean voxel standard deviation and histopathologic lesions of the distal third metacarpal bone.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对牧草适应性的定量化研究,以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牧草生长的气候适宜度、牧草种或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理论为依据,确定了牧草适应性影响因子,并采用模糊逻辑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其隶属函数;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的支持下,建立了数据库并形成了牧草适应性的GIS产品.通过这些研究,得出了牧草适应性的定量化定义.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通过快速定量不同发酵时期下发酵豆粕中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数量,以解决豆粕发酵过程品质监控的瓶颈难题,建立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根据解淀粉芽孢杆菌DNA解旋酶A亚基(gyrA)基因及16S核糖体RNA(16S rRNA)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出3对引物,利用常规PCR筛选出1对特异性引物,并以该引物的扩增产物构建的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检验,核酸水平抗干扰验证及豆粕对检测敏感度的干扰验证,最后对发酵的豆粕样品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1)以gyrA基因设计的引物构建的质粒标准品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2)该方法检测解淀粉芽孢杆菌核酸和菌液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02 copies/μL和103 CFU/mL;3)该方法组内变异系数在0.76%~3.27%,组间变异系数在0.34%~1.88%,均低于5%,说明重复性良好;4)含有与不含副干酪乳杆菌核酸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Ct值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该方法不受检样中其他微生物的核酸干扰;5)该方法对豆粕中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检测限为104 CFU/mL,比纯菌液最低检测敏感度(103 CFU/mL)降低了1个数量级(但不影响该方法的实际检测应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在不同发酵时期发酵豆粕样品中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发酵0 d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数量为9.33×10^5 copies/g,发酵至5 d接种菌数量为4.16×10^8 copies/g。由此可见,本试验建立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快速定量发酵豆粕中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数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二化性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分析家蚕部分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得知:家蚕的幼虫生命率、虫蛹率、万蚕收茧量、全茧量、茧层量等性状具有显性效应,无上位性效应;茧层率性状既具有显性效应又具有上位性效应.系统间遗传分量和基因频率有的性状较一致,有的性状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8.
Comparative, quantitative disease responses to intranasal chlamydial infection in susceptible mice and others vaccinated either intraperitoneally or intranasally three weeks previously are recorded. Resistance to challenge was confirmed in both vaccinated groups being manifest by reduced mortality, inhibited growth and survival of the organism, and increased lung macrophage response  相似文献   

19.
松嫩平原羊草种群生殖分蘖株的数量特征及其定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在松嫩平原羊草籽实的乳熟-成熟期,对翻耙样地和封育样地的羊草生殖蘖进行取样调查.结果表明,在同一生境条件下,生殖蘖株高、穗序长、节间长、穗节数和生殖生长比率5个性状较均匀整齐,籽实数、结实率、小花数和小穗数的生态可塑性较大.生殖蘖高度与穗序长、节间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生殖生长比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穗序长与节间长、穗节数、小穗数和小花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穗节数与小穗数和小花数、小穗数与小花数、籽实数与小花数和结实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羊草生殖蘖数量特征的生态可塑性及其相互间的定量关系,揭示了羊草生殖蘖个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协调发展规律.小花数随小穗数、籽实数随小花数和结实率在2个样地呈异速增长,是翻耙样地羊草生殖蘖籽实产量远大于封育样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牧草价值综合评价的定量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模糊数学集合理论为基础,试用综合评判法,建立了牧草价值综合评价的因素层次结构、等级标准和数学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吉林省西部天然草地28种野生牧草做了实际牧草价值的定量化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灵敏、能以定量化形式反映牧草价值大小,有益于不同牧草种质的评定、比较和筛选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