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取秦川牛血液DNA样品,PCR扩增后,通过非变性PAGE电泳获得基因型,然后进行测序确定微卫星的基因型,研究Y-STR微卫星位点UMN0929、UMN0108、UMN0920I、NRA124、UMN2404、UMN0103在秦川牛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结果发现,176头无亲缘关系的秦川牛,公牛中在6个Y-STR基因座均有遗传多态。UMN0929、UMN0108、UMN0920、INRA124、UMN2404、UMN0103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5、2、2、5和4,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4、0.57、0.18、0.11,0.10、0.10、0.35、0.35、0.10,0.25、0.75,0.24、0.76,0.10、0.35、0.33、0.12、0.10,0.17、0.14、0.35、0.34;基因多样性分别为0.61、0.73、0.38、0.36、0.73、0.71;共发现了51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4。表明UMN0929、UMN0108、UMN0920、INRA124、UMN2404和UMN0103 6个微卫星位点在秦川牛群体中有遗传多态性,在秦川牛的起源研究和个体识别以及亲子鉴定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南7品种黄牛Y染色体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西南地区7个黄牛品种81头公牛在4个Y染色体特异微卫星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发现4个微卫星中只有2个,即UMN2404和UMN0103具有多态性,UMN2404具有普通牛(104、91 bp)和瘤牛(120、110和85bp)所特有的单倍型,UMN0103也呈现出能够区分普通牛(155、140 bp)和瘤牛(1361、25 bp)的单倍型,2个标记对不同品种或个体的鉴别一致率达到100%。通过对UMN2404和UMN0103的分析揭示了西南地区黄牛中普通牛和瘤牛Y染色体的分布频率,瘤牛Y染色体单倍型频率(72.8%)显著高于普通牛(27.2%)。普通牛Y染色体单倍型频率在西藏牛(100%)和迪庆牛(81.8%)中占有优势;而瘤牛单倍型在西南地区其他牛种群中占有优势(76.5%~100%)。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甘肃高山细毛羊的遗传多样性,为地方山羊品种的选种、选育及保种工作奠定基础.本研究选取位于绵羊第25号染色体上的微卫星标记BMS1714和INRA61,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微卫星标记BMS1714和INRA61在甘肃高山细毛羊上呈现多态性.BMS1714基因座有10个等位基因,其片段大小在121~138 bp之间;BMS1714基因座多态信息含量(PIC)、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杂合度(He)分别为0.714,4.029,0.731.INRA61基因座有11个等位基因,其片段大小在279~292bp之间;INRA61基因座的PIC、Ne、He分别为0.776,5.127,0.809.由此表明,微卫星位点BMS1714和INRA61在甘肃高山细毛羊上均为高度多态位点,可用于甘肃高山细毛羊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旨在利用微卫星技术检测晋南牛、郏县红牛、鲁西牛和秦川牛四大地方黄牛的牛群遗传多样样及遗传结构。采用16个微卫星DNA标记对4个牛群进行检测分析。16个微卫星DNA标记中,除HEL9位点在所有牛群中呈单态外,其他15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8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067 6个。BM1818为低度多态(PIC=0.083 0,PIC0.25),其余位点均为高度多态(PIC0.5),其中HUAT24多态性最大(PIC=0.727 5)。4个牛群共检测到80个等位基因,其中晋南牛为63个,郏县红牛为65个,鲁西牛65个,秦川牛68个。在IDVGA46位点,仅有晋南牛有B等位基因,而在TGLA44位点,仅有晋南牛没有B等位基因。4个牛群的平均表观杂合度为0.385 2,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40 3,平均杂合度为0.578 0。晋南牛在NJ树上单独聚为一支,与鲁西黄牛、郏县红牛及秦川牛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809 3、0.759 8、0.807 1。结果表明,晋南牛遗传资源独特,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是一个生长进化上较为封闭的群体。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甘肃高山细毛羊的遗传多样性,为地方绵羊品种的选种、选育及保种工作奠定基础,选取位于绵羊第25号染色体上的微卫星标记BMS1714和INRA61,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BMS1714基因座有10个等位基因,PCR扩增片段大小在121~138 bp之间;优势等位基因为138,优势基因型为138/138;多态信息含量(PIC)、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杂合度(He)分别为0.714、4.029和0.731。INRA61基因座有11个等位基因,PCR扩增片段大小在279~292 bp之间;优势等位基因为286,优势基因型为286/286;PIC、Ne、He分别为0.776、5.127和0.809。因此,甘肃高山细毛羊超细毛品系微卫星位点BMS1714和INR A61均呈现高度多态,这两个位点可用于甘肃高山细毛羊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选用西门塔尔牛、夏洛来牛、利木赞牛、安格斯牛、晋南牛、秦川牛、鲁西牛作为实验动物群体。分析了7个肉牛群体中8个微卫星位点(BM8125、RM113、TEXAN2、FCB48、INRA027、IDVGA37、BMS2137、ILSTS098)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变异。结果显示:8个位点中的前6个位点在7个群体中呈高度多态性,根据这8个微卫星多态性在8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绘制的系统聚类图,能比较准确地反映这7个牛群体的地理分布和它们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7.
试验探讨了2个与HSP70基因连锁的微卫星座位与牛运输应激性状的关联分析。选择120头12月龄、体重250 kg左右的健康西门塔尔杂种肉牛进行运输应激试验,并根据牛基因组遗传图谱,选择23号染色体上与HSP70基因连锁的微卫星座位BMS468和BM1258检测其在西门塔尔杂种肉牛样本群体中的多态性,采用最小二乘拟合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微卫星座位与运输应激性状部分指标之间的关联效应。结果显示:微卫星座位BMS468共检测到5个等位基因(128、134、140、146、154 bp),优势等位基因为128和134 bp,有效等位基因数(Ne)、多态信息含量(PIC)和遗传杂合度(He)分别为3.66、0.68和0.73,遗传多态性较高,关联分析显示与运输后7 d平均日增重和发病率显著相关,其中128/128 bp基因型个体的运输后7 d平均日增重最大(P < 0.05),134/128 bp基因型个体的发病率最低(P < 0.05);微卫星座位BM1258座位共检测到6个等位基因(99、101、103、113、117、119 bp),优势基因为101 bp,Ne、PIC和He分别为4.30、0.73和0.77,遗传多态性较丰富,关联分析显示,其与发病率显著相关,其中99/99 bp基因型个体的发病率最低(P < 0.05)。综上所述,2个微卫星座位可作为牛运输应激性状的潜在遗传标记,为开展牛抗运输应激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从分子水平上探究夏南牛的父系遗传多态性、群体遗传结构及起源。[方法]采用直接测序、荧光微卫星分型方法。[结果]通过2个Y-SNPs标记(UTY-19和ZFY-10)分析发现,32头夏南牛属于普通牛Y2单倍型组,所占频率为100%。通过2个Y-STRs位点(INRA189和BM861)的遗传多态性分析,发现32头夏南牛在2个Y-STRs标记中均无多态性,INRA189标记只有102bp等位基因,BM861标记只有158bp等位基因。结合Y-SNP与Y-STRs的分型结果,判定夏南牛只有1种Y染色体单倍型(Y2-102-158),其Y染色体单倍型多样度为0。[结论]夏南牛只有Y2普通牛父系起源且父系遗传基础稳定、单一,这与夏南牛的培育历史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采用mtDNA和微卫星DNA两种标记方法,对夏南牛与13个黄牛群体的179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间的亲缘关系及母系起源分析。通过测定14个黄牛群体179条mtDNA D-loop区序列,共发现124个变异位点和60种单倍型,表明14个黄牛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夏南牛群体mtDNA D-loop区序列共发现49个变异位点和7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Hd)为0.732±0.017,其单倍型多样度较中国地方牛种低,中国黄牛具有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测定9个具有高度多态性的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数(Na)、平均杂合度(H)和多态信息含量(PIC),表明9个微卫星位点在60个夏南牛个体中共发现47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229~6.584。总群体的PIC和H分别为0.608~0.798和0.695~0.837,夏南牛的PIC和H分别为0.692和0.715,夏南牛的遗传多样性较中国黄牛低,中国黄牛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外来牛种,这一结果和群体间mtDNA D-loop区研究结果一致。构建的NJ系统进化树显示14个黄牛群体主要起源于普通牛和瘤牛,夏南牛受瘤牛的影响更大,具有瘤牛和普通牛的种质特征。本研究为夏南牛遗传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和选育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试验探讨了2个与HSP70基因连锁的微卫星座位与牛运输应激性状的关联分析。选择120头12月龄、体重250kg左右的健康西门塔尔杂种肉牛进行运输应激试验,并根据牛基因组遗传图谱,选择23号染色体上与HSP70基因连锁的微卫星座位BMS468和BM1258检测其在西门塔尔杂种肉牛样本群体中的多态性,采用最小二乘拟合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微卫星座位与运输应激性状部分指标之间的关联效应。结果显示:微卫星座位BMS468共检测到5个等位基因(128、134、140、146、154bp),优势等位基因为128和134bp,有效等位基因数(Ne)、多态信息含量(PIC)和遗传杂合度(He)分别为3.66、0.68和0.73,遗传多态性较高,关联分析显示与运输后7d平均日增重和发病率显著相关,其中128/128bp基因型个体的运输后7d平均日增重最大(P0.05),134/128bp基因型个体的发病率最低(P0.05);微卫星座位BM1258座位共检测到6个等位基因(99、101、103、113、117、119bp),优势基因为101bp,Ne、PIC和He分别为4.30、0.73和0.77,遗传多态性较丰富,关联分析显示,其与发病率显著相关,其中99/99bp基因型个体的发病率最低(P0.05)。综上所述,2个微卫星座位可作为牛运输应激性状的潜在遗传标记,为开展牛抗运输应激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