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刍动物尿素中毒是因反刍动物误食尿素化肥或采食过量尿素添加剂,尿素在动物瘤胃中脲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产生大量氨,氨通过瘤胃壁吸收进入血液、肝脏等组织器官而引起急性氨中毒,血氨浓度的增高导致眼球、肌肉震颤,痉挛,共济失调等一系列的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2.
1 中毒原因 当牛采食过量尿素后,因尿素分解成氨的速度大于氨被合成菌体蛋白的速度,并超过肝脏的解毒能力时,过量的氨进入血液、肝脏,使血氨浓度增高而侵害神经系统,就会发生尿素中毒.  相似文献   

3.
尿素在瘤胃内快速水解成氨可引起氨中毒。因此,限制了反刍动物利用尿素作为非蛋白氮来源合成微生物蛋白。Males 等(1979)和 Owens 等(1980)虽然作了许多尝试,企图研制一种“释放氨缓慢的尿素”(Slow-releaseurea),但大多数产品不是释放氨太快,就是与氮结合得十分紧密(即只释放少量氨)。Allam 等(1980)描述了利用尿素酶以试管法测定尿素糖蜜混合物释放氨的速度,他们发现尿素糖蜜混合物加热(80℃)1.5小时或加压(0.5公斤/厘米~2)10分钟,可导致混合物氨  相似文献   

4.
尿素用于反刍动物营养,迄今已有百年历史,但尿素在瘤胃里很容易溶解,溶解后被瘤胃内脲酶迅速降解为氨,这样就可能导致动物氨中毒。尿素要被瘤胃细菌有效地用作合成菌体蛋白的氮源,氨就必须从尿素中缓慢释放。当脲酶活性足够时,氨的释放速度实际上就是尿素溶解于瘤胃液中的速度。人们一直在探求尿素降解缓释技术,其中尿素包被技术具有成本低、简单实用的优点。本试验选用聚乙烯醇  相似文献   

5.
段玉  张拴林 《饲料工业》2006,27(21):51-53
早在1900年左右就有人在反刍动物营养中利用尿素作为蛋白质补充料。尿素分解产生氨和二氧化碳,微生物利用氨作为氮源营养,将其和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合成菌体蛋白,最后被消化分解为氨基酸而被机体吸收利用。但如果微生物分解尿素产生氨的速度超过微生物的利用速度时,不仅影响瘤胃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且动物会出现氨中毒。尿素直接应用,其特殊的异味以及释放氨的速度太快,利用率低、危险性大。由于这方面的原因,尿素等非蛋白氮(NPN)在畜牧业上的推广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使用尿素时应有适量的、易分解的碳水化合物。为提高尿素产品的利用率和安全性,最理想的方法是在尿素被采食进入瘤胃后,控制和减缓氨的释放速度,使瘤胃内维持最适的氨浓度.从而防止氨中毒和提高尿素利用率闭。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尿素缓释技术。目前.尿素缓释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6.
(一)中毒原因(机理)当牛采食过量尿素后,因尿素分解成氨的速度大于氨被合成菌体蛋白的速度,并超过肝脏的解毒能力时,过量的氨进入血液、肝脏,使血氨浓度增高而侵害神经系统,就会发生尿素中毒.  相似文献   

7.
尿素的实用意义较大,在生产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但是,直接饲喂尿素也存在一些弊端,特别是在饲料混合不均匀或尿素添加过量时,因为氨在瘤胃中的释放速度是瘤胃微生物对其利用速度的4倍。为了使反刍动物能更好地利用尿素,并使其瘤胃微生物利用氨与尿素释放氨同步,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尿素缓释技术在反刍动物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一) 如何开发新的饲料资源,促进畜牧业发展,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要,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重视。人们用工业产品和付产品生产浓缩饲料、化学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多年。到现在为止,已发现了尿素、尿素衍生物、酰氨和铵盐可以作为反刍动物的蛋白来源,其中尿素,缩二脲已投入生产使用。用非蛋白氮代替蛋白质饲料饲喂反刍动物,首先必须解决氨中毒的问题。用非蛋白氮——尿素喂牛,尿素在瘤胃里分解成氨,氨再合成微生物蛋白,在第四胃消化和吸收。但如果尿素分解速度太快,瘤胃中的氨  相似文献   

9.
<正>尿素可在牛瘤胃中脲酶的作用下被分解,当瘤胃p H达8左右时,脲酶的活力特别旺盛,可使多量的尿素在短时间内被分解成氨,当氨量超出瘤胃微生物合成氨基酸、蛋白质的限度时,被瘤胃壁迅速吸收进入肝脏。进入肝脏的氨超过肝脏的解毒能力时,则氨进入外周血液,当血氨浓度达到2%时即出现中毒症状,而当血氨浓度达5%以上时则病畜死亡。在饲喂牛过程中,由于农户在秸秆氨化处理中尿素添加过多或尿素  相似文献   

10.
非蛋白氮饲料的开发与应用非常有前景,既可以解决人畜粮食之争,还可以稳定蛋白饲料来源,为奶牛的高产稳产奠定基础.但是尿素的适口性差,氨在瘤胃中的释放速度过快,容易引起氨中毒,从而限制了它的使用.可以用尿素缓释产品减慢氨的释放速度,在保证安全的同时提高尿素的利用率,减少氨的排出,大大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1.
尿素代替日粮中部分蛋白质,可以降低成本,若使用得当,效益会很可观.一般地,尿素取代日粮中总氮量的25%左右效果为最好.饲喂过多时,即尿素分解成氨的速度大于氨被合成菌体蛋白的速度,并超过肝脏的解毒能力时,过剩的氨进入血液中,就会发生尿素中毒.  相似文献   

12.
不同非蛋白氮在牛瘤胃中氨释放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持续瘤胃模拟装置测定了尿素、双缩脲、磷酸脲、豆饼、糊化淀粉、羟甲基脲的氨释放规律,尿素氨的释放速度及快,而羟甲基脲氨的释放太慢、双缩脲、磷酸脲、糊化淀粉尿素氨的释放规律与豆饼的相接近。  相似文献   

13.
利用尿素饲喂反刍家畜已有多年历史。尿素喂牛可代替部分蛋白质饲料,降低成本。但尿素在瘤胃作用下迅速分解,氨量急剧增加,造成微生物利用氨合成菌体蛋白速度慢于分解,部分氮排出体外而浪费,严重时由于氨大量进入血液后则引起中毒。为获得一种在瘤胃中缓慢释放氨的非蛋白氮,国外曾提出了许多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利用尿素与异丁醛的缩合物二尿  相似文献   

14.
耕牛尿素中毒是由于耕牛采食尿素量过多、搅拌不均匀、饲喂方法不当等引起。其发病机理主要为尿素在瘤胃内产生大量的氨,瘤胃中的微生物不能够完全利用多余的游离氨,而被瘤胃壁吸收进入血液,当血液的氨超过一定量时,引起耕牛尿素急性中毒,如不及时医治,会导致耕牛死亡。笔者在临床  相似文献   

15.
在奶牛日粮中添加尿素可节约蛋白饲料的使用量,降低饲养成本。但尿素在瘤胃中降解过快,容易引起氨中毒,极大地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尿素缓释技术可通过降低氨的释放速率而提高氮的利用率。本文综述了尿素常用的缓释技术、应用效果,旨在为缓释尿素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尿素的氮含量较高,粗蛋白含量是豆饼的6~7倍,用尿素作为非蛋白氮饲料来替代部分蛋白质,饲喂反刍兽在畜牧业生产中早已进行,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尿素容易分解,产生大量的氨,过量的氨被机体直接吸收,引起体液酸碱平衡失调,导致尿素中毒.  相似文献   

17.
尿素在反刍动物饲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尿素饲料开发利用现状尿素在非蛋白氮(NPN)饲料中利用广泛。目前NPN种类很多,主要有:醋酸铵、碳酸氢铵、乳酸铵、氨基甲酸铵、缩二脲、氰基胍、谷酰铵、甘氨酸、天冬酰胺、甲酸铵、异丁叉二脲、羟二甲基脲、硝酸铵、硫酸铵、磷酸脲、乙烯尿素、硬脂酸尿素、甲醛尿素、糊化淀粉尿素、无机盐尿素舔砖、尿素精料等,这些NPN及尿素产品在瘤胃中被微生物分解成氨的速度比尿素低,提高了饲用安全性和利用率。2 反刍动物利用NPN的机理瘤胃微生物的脲酶将NPN分解成氨等,氨是瘤胃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质的重要来源。Bloomfie…  相似文献   

18.
尿素及非蛋白氮是由于饲喂的饲料中混加尿素及非蛋白氮化合物添加剂后,在牛瘤胃内释放大量的氨所引起。在临床上以强直性痉挛和呼吸困难为主征。其实质是高氨血症,即氨中毒。1病因尿素0.5kg相当于粗蛋白质1.3~1.4kg,多作为反刍动物的饲料添加剂,若饲喂量过大(如每天每头牛超过100g)、饲喂方法不当(如尿素溶解于水中,以及未经过适应阶段便突然大量饲喂)。或在喷洒尿素等化肥的草场上放牧等,都有可能引发氨中毒。非蛋白氮化合物,特别是铵盐,如硝酸铵、硫酸铵、氢氧化铵等含量较高的中性速效化肥,由于保管不善,被牛误食,也可发生氨中毒。此外,…  相似文献   

19.
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这里主要是指简单含氮化合物如尿素、二缩脲和氨盐等。这些含氮化合物均可被瘤胃细菌用作合成菌体蛋白的原料,其中以尿素应用最为广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尿素通常在进入瘤胃后经过2小时,即几乎完全被水解成氨。由于尿素在瘤胃中分解太快,而微生物来不及吸收,一部分游离的氨则进入血液,很容易造成氨中毒。  相似文献   

20.
尿素是一种优质含氮肥料,往往作为牛的蛋白质补充饲料在养牛业中应用。但如果饲喂方法不合理、误食过多尿素,或者饮用含有尿素的水,都能够导致尿素中毒。当牛食入过多的尿素,会在瘤胃发生分解,生成大量的氨,导致瘤胃微生物无法及时利用,多余的氨就会进入血液,造成血氨浓度急剧升高,从而出现发病。如果病牛及时被发现并尽快采取治疗,通常愈后良好;如果未被及时发现或者治疗不当,就会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