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嘉城  方香玲  南志标 《草业科学》2022,38(8):1513-1524
镰刀菌(Fusarium spp.)是多种重要农作物的病原体,不仅可造成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严重损失还可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或植物寄主体内产生一系列被称为镰刀菌毒素的次生代谢产物.这些毒素一方面作为致病因子与镰刀菌对宿主植物的致病力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可导致家畜生产性能下降和相关病症的出现,进而影响农业生态系统并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鉴于镰刀菌毒素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及其对家畜和人类的毒性作用,目前已有较多关于镰刀菌侵染粮食作物后产生毒素种类的研究,但关于镰刀菌侵染豆科牧草后产生的毒素种类以及毒素在镰刀菌对豆科牧草致病力方面作用的研究则较少.本文对引起主要粮食和饲料作物病害的常见镰刀菌物种产生的主要毒素,以及这些毒素对植物、家畜和人类的危害进行了综述,并对豆科牧草中镰刀菌毒素的研究前景及意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豆科牧草尤其是三叶草属和紫花苜蓿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植物雌激素因化学结构与动物雌激素相似而发挥雌激素和抗雌激素的生物学功能。在畜牧生产中,适量的植物雌激素具有促进家畜生长以及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作用,但家畜采食过多,则会引起家畜特别是反刍家畜繁殖功能的紊乱。然而,豆科牧草的植物雌激素含量在植物生育期变化幅度大,且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如植物、生态和栽培管理等,这些因素可能提高或降低豆科牧草的植物雌激素含量,因此了解这些因素对豆科牧草植物雌激素含量的影响,可以在畜牧生产中利用植物雌激素有利的作用和避免不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尖孢镰刀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孢镰刀菌是一种主要的土传病原真菌,可侵染100多种具有重要价值的作物,包括经济作物、园艺作物、食用豆类以及豆科牧草等,引发作物枯萎导致根腐病。该菌从根部侵染植物,在植株全生育期均可引起植株发病,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尖孢镰刀菌遗传多样性复杂,根据植物寄主已被细分为100多种专化型,同一专化型又可分为不同生理小种。通过植物寄主、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等方面综述了尖孢镰刀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农业生产中尖孢镰刀菌的检测及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豆科牧草的植物雌激素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科牧草尤其是三叶草属和紫花苜蓿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植物雌激素因化学结构与动物雌激素相似而发挥雌激素和抗雌激素的生物学功能.在畜牧生产中,适量的植物雌激素具有促进家畜生长以及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作用,但家畜采食过多,则会引起家畜特别是反刍家畜繁殖功能的紊乱.然而,豆科牧草的植物雌激素含量在植物生育期变化幅度大,且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如植物、生态和栽培管理等,这些因素可能提高或降低豆科牧草的植物雌激素含量,因此了解这些因素对豆科牧草植物雌激素含量的影响,可以在畜牧生产中利用植物雌激素有利的作用和避免不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镰刀菌毒素对动物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镰刀菌是污染粮食和饲料的主要真菌菌属之一,可产生多种高毒性、低分子量的代谢产物,如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T-2毒素等,这些毒素严重威胁动物和人类的健康。摄入镰刀菌毒素可对动物造成多种毒性作用,包括生殖毒性、免疫毒性、肠道毒性、肝肾毒性、细胞毒性及致癌性等。不同类型镰刀菌毒素引起的毒性作用不尽一致,且不同毒素间存在互作效应。为此,本文对单一或混合镰刀菌毒素毒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为镰刀菌毒素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豆科牧草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豆科牧草的属间、属内、种间与种内均存在着巨大的遗传变异,利用这种变异,通过育种与选择,已培育出可良好地适应广泛的环境与管理条件的品种,遗传操作为此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豆科牧草固氮方面,对固氮过程、氮向伴生禾草的传送途径及残余氮对后继农作物的价值均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包括施氮、采摘策略和影响混播草地中禾本科-豆科牧草平衡的胁迫等相互作用因素均已给予了阐明。在禾草/白三叶草草地为基础的家畜生产系统中,氮素的损失及其对环境产生的不良作用低于大量施氮的禾草草地系统。与禾草相比,豆科牧草无是用作放牧、青贮或用作干草,其物理、化学和解剖学等方面的特性均可增加家畜的嗜食性和自由采食量。由于豆科牧草的营养价值、可利用营养成分和采食特征,在单一豆科牧草或豆科牧草比重较大的禾草-豆科牧草混播草地上采食的不同种类、不同类型家畜的个体生产性能均优于在禾草草地上采食者。值得注意的是浓缩单宁在动物营养中的有益作用,这类单宁存在于诸如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和冠状岩黄芪(Hedys-crum coroharium)等植物中,其防止家畜患膨胀病,通过使较多的氨态氮到达小肠而提高氮的利用,并减轻绵羊肠道中线虫的作用。显然,培育含浓缩单宁的转基因豆科牧草是植物育种者现阶段的主要目标之一。此外,豆科牧草亦有许多其他用途,例如,在葡萄园中用作保护性植被,禾谷类作物的下层植被和为制药业提供次生化合物等。豆科牧草以其植物多态性和花朵的颜色等亦在美化景观和自然保护区中发挥着作用。可以预见,豆科牧草的作用在温带可持续农业中的作用将会增加,充分发掘现有的知识和相关研究成果,及有效的技术将是未来豆科牧草利用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7.
方香玲  张彩霞  南志标 《草业学报》2019,28(12):169-183
紫花苜蓿(简称苜蓿)是我国和世界种植面积最大最重要的豆科牧草。由镰刀菌引起的根腐病(称为镰刀菌根腐病)是苜蓿生产上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严重影响该牧草的产量和品质,导致草地衰败和利用年限缩短。镰刀菌作为一类重要的土传病原真菌,一直是苜蓿根腐病研究的热点。由于镰刀菌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且苜蓿为多年生牧草,导致苜蓿根腐病的防治尤为困难。从苜蓿镰刀菌根腐病的分布与危害、病原种类与生物学特性、侵染源及发病规律、镰刀菌对苜蓿的致病性及致病机理、苜蓿品种对镰刀菌的抗病性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阐述苜蓿镰刀菌根腐病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苜蓿镰刀菌根腐病后续研究及其防治新方法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紫花苜蓿根腐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紫花苜蓿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但苜蓿根腐病成为紫花苜蓿大面积推广的一个主要的限制因素。苜蓿根腐病的病原主要是镰刀菌,其中的尖孢镰刀菌、茄镰刀菌、燕麦镰刀菌等被认为是侵染根部的真菌中的优势种。生物技术是当前植物抗根腐病育种中的一个应用热点,它具有目的性强、育种效率高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紫花苜蓿(简称苜蓿)是我国和世界种植面积最大最重要的豆科牧草。由镰刀菌引起的根腐病(称为镰刀菌根腐病)是苜蓿生产上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严重影响该牧草的产量和品质,导致草地衰败和利用年限缩短。镰刀菌作为一类重要的土传病原真菌,一直是苜蓿根腐病研究的热点。由于镰刀菌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且苜蓿为多年生牧草,导致苜蓿根腐病的防治尤为困难。从苜蓿镰刀菌根腐病的分布与危害、病原种类与生物学特性、侵染源及发病规律、镰刀菌对苜蓿的致病性及致病机理、苜蓿品种对镰刀菌的抗病性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阐述苜蓿镰刀菌根腐病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苜蓿镰刀菌根腐病后续研究及其防治新方法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霉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种类繁多。目前有记载的约选3600种以上其中大部分对人类和动将有益.可利用它来生产面包、馒头.抗生素等物品而其中的50多种霉菌(如曲霉菌、镰刀菌、毒霉菌、麦角菌等等)对畜禽和人类有害因为它们能产生毒素,统称为霉菌毒素,霉菌毒素存在于自然界的每个角落.对畜禽和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牛伊宁  南志标 《草业科学》2012,29(9):1422-1427
针对陇东黄土高原作物-家畜系统中家畜饲草质量和供给数量不足的现状,对饲草作物的生产力进行了研究。试验种植了8种饲草作物包括饲料玉米(Zea mays)、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湖南稷子(Echinochloa crusgalli var.frumentacea )、谷子(Setaria italic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cv.6625 )、燕麦(Avena sativa)和多年生饲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以及玉米、高粱和谷子混合后种植的和草(当地传统的饲草作物,是家畜的主要饲草来源,以收获植物营养体为主)。饲草作物采用轮作序列:玉米-箭筈豌豆-燕麦轮作(MVO)、苏丹草-箭筈豌豆-燕麦轮作(SVO)、湖南稷子-箭筈豌豆-燕麦轮作(PVO)、谷子-箭筈豌豆-和草轮作(MVM)和多年生苜蓿连作。结果表明,玉米的产量最高,达到9.5 t·hm-2·a-1,苏丹草(5.8 t·hm-2·a-1)次之,燕麦(5.4 t·hm-2·a-1)和湖南稷子(4.0 t·hm-2·a-1)的产量依次降低,谷子的产量是3.7 t·hm-2·a-1,苜蓿为3.4 t·hm-2·a-1,和草的产量最低,是2.1 t·hm-2·a-1;轮作系统中,产量顺序依次为MVO轮作系统(7.4 t·hm-2·a-1)>SVO轮作系统(5.6 t·hm-2·a-1)>PVO轮作系统(4.8 t·hm-2·a-1)>苜蓿(3.4 t·hm-2·a-1)>MVM轮作系统(2.9 t·hm-2·a-1)。在生产实践中,春季饲草作物饲料玉米、苏丹草和湖南稷子适合在当地生长,夏季饲草作物燕麦在当地表现良好,值得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青饲料是家畜的重要饲用资源,其适口性好,富含营养素。合理利用青饲料,可以提高家畜养殖生产效益,降低养殖成本。但是,青饲料作物中的一些成分或者在某些条件下的分解、转化产物都会对动物产生毒害作用,从而引起饲料的卫生与安全问题。青饲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硝酸盐、亚硝酸盐、生氰糖苷、光敏物质、草酸盐、马铃薯素以及一些牧草中的毒素。对青饲料中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种类及特征进行介绍,对由这些物质引起的动物中毒病的发病机理和救治方法进行综述,在该基础上探讨了青饲料安全饲喂技术,以期为提高青饲料在家畜养殖中的科学饲喂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岑慧连  唐祈林 《草业科学》2016,33(3):535-539
为了解我国西南地区种养殖业与饲用作物种植的发展情况,本研究基于《中国农业年鉴数据库》,查阅了1981-2012年近30年的资料,结合资料和西南地区的实情,对西南四省农区近30年来种植业、农牧比例以及养殖业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该区发展饲用作物、调整种植业结构提供科学依据。西南地区种植业仍是以粮食为主导,经济作物其次,饲用作物种植偏低,畜牧业仍是养猪为主,草食牲畜在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4.
饲草作物是指为增加土壤肥力,防止土壤侵蚀,累积和保护土层,增加土壤养分和含水率以及提高土壤质量而种植的植物。饲草作物为农田土壤提供了诸多益处,其还有助于增加和维持土壤中的微生物多样性。本文对多种饲草作物对土壤特性的作用,如土壤含水量、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碳固存、土壤硝态氮淋失、土壤水分和土壤健康等进行综述。饲草作物的选择通常取决于其自身对土壤的作用,其他考虑因素还包括天气条件,播种时间,是否为豆科植物以及杀灭饲草作物的时间和方法。研究表明,饲草作物也可用于减缓气候变化,抑制作物中的杂草,增加可交换的营养物质如Mg2+和K+,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另外,覆盖作物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杀灭覆盖作物的方法,其可能成为病原体的寄主,饲草作物的再生性以及短期收益不明显。尽管有一些局限,饲草作物仍被认为可以明显改善土壤整体健康状况,为主栽作物提供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优质牧草品种引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从俄罗斯引入的49个牧草品种进行试种筛选试验.通过2年试验初步认为适于当地的高产优质豆科牧草品种为02-29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禾本科牧草品种为02-27无芒雀麦Bromus inennis;适于岗坡瘠薄土壤的禾本科牧草品种为02-14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适于低湿易涝地的禾本科牧草品种为02-23草芦Phalaris arudinacea;适于饲喂猪、鹅等家畜的多汁、高产一年生牧草品种为02-47欧洲菘蓝Isatis indigotica.  相似文献   

16.
真菌毒素是真菌在食品或饲料中生长所产生的代谢产物,这些低分子质量化合物既是天然存在的,同时也是无法避免的。真菌通过两种途径进入食物链,一方面可以直接从受真菌毒素污染的植物性食品成分进入食物链;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食物中产毒真菌生长的间接污染进入食物链。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成熟的玉米、谷物、大豆、高粱、花生和饲料作物中。食用受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或饲料会对人和动物造成急性或慢性毒性。真菌毒素除了有直接食用受霉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和饲料造成的不良影响外,还有因为摄入动物源性食品,如肉类、牛奶或鸡蛋,含有真菌毒素的残留物或代谢物而引起的公众健康问题。目前虽然已经鉴定出超过400种真菌毒素,但食物中广泛存在的6种毒素: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呕吐毒素及T-2毒素,已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持续的食品安全问题。该论文总结了6种真菌毒素的毒性,重点分析了近年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这几种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总结分析去展望其在真菌毒素检测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粮食消费量出现降低和对畜产品需求量出现增加的现象并存,但优质饲料的缺乏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两用(粮用和饲用)作物增加了冬季饲料供应,其已成为一些国家或地区农业生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于农牧交错区)。梳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两用作物生产和利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重点概述的内容有:1)两用作物的利用背景;2)两用作物的概念;3)代表性地区;4)饲草、籽粒产量和经济收益;5)动物利用和畜产品等。同时,对当前两用作物生产系统中面临的问题和应对举措进行了展望,包括:1)播种时间和播种量的选择;2)放牧或刈割后的氮肥管理;3)作物放牧或刈割的适宜生育期;4)种质资源的选择等。总体而言,两用作物生产管理(包括放牧时间、施氮量、播种量和放牧强度等)不当增加了籽粒产量降低的风险,但基于农业生产系统的综合效益,作物以两用的形式进行生产和利用是有利可图的。  相似文献   

18.
雷玉明  张建文 《草地学报》2006,14(3):284-286
经田间采集、分离培养、室内鉴定及致病性测定。本文报道了寄生于菊科Compositae和桑科Moraceae等9种草本植物上的3种尾孢菌及其病害:蒿褐斑病(C ercospora artenmisiae Y.L.Guo&Y.Jiang)、蓟褐斑病(Cercospora cirsii Ellis&Everh.)和草褐斑病(Cercospora humuligena Y.L.Guo&L.Xu)。上述病害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属国内3种新病害,其中9种草本植物为国内新纪录寄主。并对每一种病害的症状和病原形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