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为研究益生茵双茵混合发酵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本研究以麦麸、豆粕、玉米粉为基质,纳豆芽孢杆菌和啤酒酵母为试验菌株,采用固态发酵的技术,对其发酵过程中的活茵数和营养物质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发酵后纳豆芽孢杆茵数为1.74×1010cfu/g,啤酒酵母数为1.76×109 cfu/g,蛋白酶活力达到3361.3 U/g,α-淀粉酶活力达到200 U/g,粗蛋白质含量比发酵前增加了2.6%,肽和氨基酸舍量均为发酵前的2倍.  相似文献   

2.
不同氧需求特性菌株在模拟肠道厌氧条件下的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3种典型的不同氧需求特性益生菌在模拟肠道条件下的增殖情况,为益生菌在动物生理条件下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将冻存的丁酸梭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活化后,初始菌数分别为104、106、106 cfu/ml,接种至相应的培养基中,维持pH值,置于厌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每隔特定时间测定一次菌数,直至菌数不再变化时停止检测,作菌株生长曲线。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维持在106数量级,几乎不能生长繁殖;地衣芽孢杆菌由106数量级增殖到108数量级,在培养20 h时接近增殖高峰;丁酸梭菌由104数量级迅速增殖到108数量级,在培养12 h时接近增殖高峰。由试验可以得出:丁酸梭菌更适合动物肠道厌氧环境,可在动物肠道迅速大量增殖代谢,最大限度发挥益生作用。  相似文献   

3.
复合微生物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液体发酵制备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和嗜酸乳杆菌的菌种,将3种微生物按一定比例接种于豆粕进行固态发酵,采用单因素法对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和嗜酸乳杆菌的配比为(2:1:1)×109,接种量为10%,含水量为45%,采用好氧48 h、厌氧24 h的固态发酵工艺,发酵产物中总菌数可达2.18×109 cfu/g,乳酸含量达2.51%,多肽含量达19.22%,其中88.94%的多肽分子量小于2300 Da。  相似文献   

4.
丁酸梭菌作为一类厌氧异养生存的杆状芽孢杆菌科细菌,同时也作为一种肠道的益生菌,可以有效提高畜禽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和畜禽自身的抵抗力,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畜禽养殖的经济效益,是一种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微生态制剂。本文就丁酸梭菌的培养和发酵工艺,应用和发展趋势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丁酸梭菌作为一类厌氧异养生存的杆状芽孢杆菌科细菌,同时也作为一种肠道的益生菌,可有效地提高畜禽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畜禽自身的抵抗力,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提高畜禽养殖的经济效益,是一种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微生态制剂。试验研究对丁酸梭菌的培养和发酵工艺,应用和发展趋势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通过将单因素、Plackett-Burman(PB)筛选与响应面分析3种方法相结合来优化产纤维素酶菌株3X-10产芽孢发酵条件。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PB试验确定了影响菌株芽孢产量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响应面法确定当发酵时间为67 h、接种量为7.00%、装液量为61 mL/250 mL时菌株的芽孢产量达到最大,为3.22×10~9cfu/mL,较优化前的8.07×10~8cfu/mL增加了2.99倍。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 ,优化凝结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5 g/L、小麦麸皮10 g/L、氯化铵7.5 g/L、豆粕粉7.5 g/L、Na Cl 5 g/L、Mn SO4·H2O 0.3 g/L、K2HPO4·3H2O 1 g/L,最适装液量为35 m L。此条件下经摇瓶培养,菌种数可以达到2.20×109cfu/m L,芽孢数为2.02×109 cfu/m L。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1株饲用益生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7(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7,B.amyloliquefaciens B7)为研究对象,为了增强其在液态条件下的发酵水平,提高其芽孢发酵工艺优化效率,拟采用测定芽孢吡啶二羧酸(dipicolonic acid,DPA)浓度的方法来代替传统的平板芽孢计数法,以探讨此测定方法在芽孢发酵优化工艺中的可行性。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对菌株产孢有显著促进作用的因子,进一步通过正交优化试验确定蛋白胨、玉米粉、大米蛋白粉和Mn2+组合的最优水平。结果表明,发酵液中的芽孢浓度与测定的DPA荧光强度呈线性相关,在蛋白胨20 g/L、玉米粉10 g/L、大米蛋白粉20 g/L、Mn2+1.0 mmol/L时发酵48 h,检测到DPA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其相应的芽孢浓度达到7.0×109 CFU/mL。与实验室常用的LB培养基相比,芽孢浓度提高了3.3倍;与工业生产用培养基相比,芽孢浓度提高了2.2倍。本研究为芽孢杆菌发酵过程中芽孢浓度测定提供了一种快速方法,为工业菌株B.amyloliquefaciens B7的发酵提供了一种成分简单且高产芽孢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优化丁酸梭菌发酵培养基组分。采用均匀试验设计与响应面分析方法联用,以丁酸梭菌生物量为优化指标,研究不同发酵条件和发酵培养基组分对其影响,探索最优的发酵工艺参数。结果显示,通过均匀试验设计从16种发酵培养基中筛选得到4种高度显著性组分,分别为葡萄糖、酵母浸粉、磷酸氢二钾、氯化钙,进一步经响应面分析对4种组分进行优化组合,得到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15%、淀粉0.34%、蛋白胨2.05%、酵母浸粉2.65%、麸皮0.23%、玉米浆0.21%、磷酸二氢钾0.64%、磷酸氢二钾0.75%、硫酸镁0.006%、硫酸锰0.001 5%、氯化钙0.018%、氯化钠0.52%、硫酸亚铁0.018%、碳酸钙0.42%。研究表明,两种方法联用优化后所测得的丁酸梭菌生物量达到18.1×108 CFU/mL,与初始培养基相比提高了2.42倍。  相似文献   

10.
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对一株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发现,当培养基中豆粕液为20 g/L,葡萄糖浓度为5 g/L,玉米粉浓度为2 g/L时,在接种量为5 %的情况下,采用此种配比的发酵培养基37 ℃培养24 h,活菌数最高,可达4.0×109 CFU/mL.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筛选一株地衣芽孢杆菌M109(Bacillus licheniformis M109)进行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筛选出最佳碳源和氮源的培养基,并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其最佳的碳氮比。为了继续提高地衣芽孢杆菌M109的发酵水平,研究其在发酵过程中的生长曲线、pH和溶氧(DO)水平的变化曲线,通过对发酵过程中生长参数的测定,优化了地衣芽孢杆菌M109最佳的接种量和最适pH。结果发现,溶氧限制是地衣芽孢杆菌M109生长的关键因素;在限定通风量的条件下,通过调节搅拌转速的方法来提高培养基中的溶氧水平,提高发酵密度;通过流加培养基的方法也能提高地衣芽孢杆菌M109的发酵水平。因此,通过对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优化,使地衣芽孢杆菌M109的发酵水平由最初的1.0×109 CFU/mL提高到1.2×1010 CFU/mL,芽孢形成率为88%。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探究丁酸梭菌液体发酵龙眼多糖的最佳发酵工艺,并确定发酵前后多糖变化情况。单因素试验初步评价龙眼多糖添加量(5%、10%、20%、30%、40%)、发酵时间(10、12、14、16、18 h)、接种量(1%、2%、3%、4%、5%)和初始pH(5.0、6.0、7.0、8.0、9.0)对丁酸梭菌活菌量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并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发酵前后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龙眼多糖含量20%、接种量3%、发酵时间16 h、初始pH为7.0;影响顺序为发酵时间>初始pH>龙眼多糖添加量>接种量;添加龙眼多糖发酵的丁酸梭菌活菌量较不添加龙眼多糖增长了2.8倍(P<0.01),总多糖含量比发酵前提高了464.65 mg/mL(P<0.01),说明添加龙眼多糖对丁酸梭菌发酵的活菌数有促进作用,发酵后产生了新的多糖。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HN(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HN)固体发酵菌体的方法 ,本试验就固体发酵的不同底物(麸皮、玉米粉,豆粕,大豆粉),添加物质(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类),料水比,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干燥方法,激活特性等因子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探索菌体形成的最佳培养条件和使用方法。结果表明:在以麸皮为底物,温度28℃,料水比为1∶0.8,添加外源物质为可溶性淀粉0.2%,蛋白胨0.2%, KH2PO40.1%, MgSO4·7H2O 0.03%所形成的固体培养条件下进行48 h的发酵,解淀粉芽孢杆菌的菌数可达3.99×1010cfu/g以上,明显高于液体菌剂4.17×109cfu/mL。固体菌剂干燥过程中的菌数和含水量极显著相关(P 0.01),干燥后的菌剂再进行二次发酵,菌数可达3.72×1010cfu/g。  相似文献   

14.
选用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乳酸菌等菌最优培养基,各菌种经培养后分别接种到以耳叶牛皮消二级浆为原料的发酵培养基中。设计不同发酵条件: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复合微生物制剂添加量为自变量,分别测定不同发酵条件下发酵液中粗蛋白质的含量,从而分析出耳叶牛皮消二级浆的最佳发酵条件。试验表明,耳叶牛皮消二级浆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24?h、复合微生物制剂接种量为1.5%。固态复合微生物制剂的有效活菌总数为3.09×109?g-1,理化指标:蛋白质2.78?g、酸度56.9°T、脂肪2.35?g。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62?CFU/mL、大肠杆菌<28?MPN/100mL、致病菌数未检出。产品具有耳叶牛皮消特有气味,细腻清爽,黏稠均匀。 [关键词]耳叶牛皮消二级浆|复合微生物|发酵|工艺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黄芪提取物的最佳培养基以及防腐剂对枯草芽孢杆菌存活率的影响,试验采用正交设计对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并进行了扩大培养试验;用单因子试验法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存活率。结果表明:培养基黄芪生药含量为0.5 g/mL,每100 mL培养基中含豆粕2.0 g、玉米2.0 g、麸皮2.5 g时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最多,可达到8.34×10~8cfu/mL,芽孢率大于90%。与摇瓶培养相比,发酵罐培养可以明显提高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1.86×10~9cfu/mL。发酵液中添加一定量的防腐剂,经长时间保存后枯草芽孢杆菌的存活率均较高,约为95%。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体外法探讨丙酸杆菌不同添加剂量对瘤胃发酵及日粮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5个添加水平(0、3.0×104、3×105、3×106、3.0×107cfu/mL)分别添加到1.5 g(干物质)日粮(玉米秸秆50%+混合精料50%)中,在体外混合荷斯坦奶牛瘤胃液和磷酸缓冲液(1∶2)共90 mL,在39℃厌氧培养24 h。结果表明:丙酸杆菌对瘤胃pH、瘤胃氨态氮浓度、体外干物质、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消化率影响不显著,但有降低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的趋势;3×105、3×106cfu/mL有降低产气量的趋势;显著提高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量、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并显著降低乙酸∶丙酸值。结果显示奶牛日粮中添加丙酸杆菌能提高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丁酸量,降低乙酸∶丙酸比值,但有降低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的趋势,因此丙酸杆菌在转变奶牛瘤胃发酵向丙酸型发酵上具有良好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黄芪提取液发酵枯草芽孢杆菌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黄芪提取液发酵枯草芽孢杆菌的工艺流程,将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液以1%的比例分别接入含黄芪提取液浓度为100%、90%、80%、70%、60%、50%、40%、30%的液体培养基中,置于37℃温箱中进行培养,分别取24h、48h、72h的培养物检测菌液数量、芽孢形成率和OD值。对初筛的培养基配方选取接种量、pH、温度和摇床转速4个条件进行正交试验观察影响发酵的主要因素并进行发酵罐大量培养。结果表明:含60%黄芪提取液芽孢数量最高可达1.70×109,芽孢形成率99%,OD值为2.961。正交试验结果优化条件为接种量10%,pH9.0,温度37℃,转速250r/min,发酵罐培养结果48h即可发酵结束,芽孢数量比摇瓶培养高5倍左右。  相似文献   

18.
p H是影响生物反应器高效发酵生产粪链球菌的关键因素,粪链球菌生长的适宜p H范围为6.3~7.5。本试验对粪链球菌的发酵过程进行了p H调控与非调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p H非调控,发酵10 h,发酵液p H下降至4.67,菌体生长受到抑制;发酵14 h,发酵液中活菌数达到4.4×109cfu/m L。p H调控,间歇流加Na OH溶液,维持发酵液p H 6.3~7.8,能提高菌体细胞耗氧量,增加蔗糖的分解代谢速率,解除菌体生长抑制,延长菌体的对数生长期;发酵16 h,活菌数达到7.3×109cfu/m L,较非调控提高了65.9%。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来增强泌乳牛对饲料的利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酵母培养物能刺激纤维分解菌活力,改善纤维的消化率,调节奶牛瘤胃乙酸与丙酸的比例,从而达到对瘤胃发酵的调控,改善泌乳性能;丁酸梭菌在动物肠道内可以促进动物肠道有益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增殖和发育,抑制肠道内有害菌和腐败菌的生长、繁殖,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减少肠毒素的产生;同时,丁酸梭菌的主要代谢产物丁酸是肠道上皮组织细胞再生和修复的主要营养物质;另外,丁酸梭菌对多种饲用抗生素有较强的耐受性,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降解霉变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AFB1),该研究选用具有降解AFB1功能的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干酪乳杆菌、丁酸梭菌,利用响应面回归设计获得最佳的降解AFB1的益生菌组合。结果表明,当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干酪乳杆菌、丁酸梭菌的活菌数为1×10~6、1×10~6、1×10~4、1×10~6CFU/g时,在37℃发酵霉变玉米4 d后,使AFB1的降解率达到59.18%(P0.05),该研究对提高霉变饲料的饲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