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比较不同冷冻保存方法和冷冻保护剂对小鼠耳皮肤成纤维细胞冷冻-解冻复苏后细胞存活率、48h贴壁率和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筛选适宜的小鼠耳皮肤成纤维细胞冷冻保存方法和冷冻保护剂。结果表明,以100mL/L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冷冻保护剂进行小鼠耳皮肤成纤维细胞冷冻保存时,方法3处理组解冻复苏后细胞存活率和培养48h细胞贴壁率均高于方法2处理组(P>0.05),并分别极显著高于方法1和方法4。采用方法3进行冷冻保存时,以100mL/L DMSO作为冷冻剂的细胞贴壁率显著高于100mL/L甘油(GL)组(P<0.05),且冷冻解冻后的细胞呈现正常的分裂增殖生长模式。因此,宜选择100mL/L胎牛血清(FBS)+100mL/L DMSO+DMEM作为冷冻保护液,采用方法3进行小鼠耳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冷冻保存。  相似文献   

2.
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牛胎儿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方法和生长特征,并对培养细胞的冷冻保存和复苏进行了观察.采取组织块培养法进行原代培养,在接种第5天到第6天成纤维细胞生长旺盛;用0.25%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培养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用液氮冷冻法保存传代细胞,解冻后持续传代至第12代仍生长良好,第8代细胞冻存前和复苏后的活率分别为97.0% 和94.3%,无显著差异(P>0.05);分离纯化的胎牛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曲线都正常;成功地建立了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系.该细胞可经多次传代培养和冷冻保存.  相似文献   

3.
波尔山羊耳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与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波尔山羊耳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包括分离纯化和生长特征,同时还研究了成纤维细胞的冷藏和冷冻保存.结果表明,波尔山羊耳成纤维细胞贴壁生长,一般经历潜伏期、指数增生期和平台期;4℃体外冷藏时间为5 d;冷冻保存时4℃平衡1 h、-80℃过夜,然后直接投入液氮中,解冻后培养得到61.6%的贴壁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野牦牛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效果,研究了组织保存方法、原代培养方法、培养液类型、添加细胞生长因子和冷冻保存液配方对野牦牛体细胞分离培养与传代的作用。结果表明,PBS、D/F12和TCM199适合野牦牛皮肤组织的保存,D/F12和TCM199培养液适合组织块培养,组织块成活率达到(86.29±4.62)%,组织块法适合野牦牛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D/F12培养液培养野牦牛成纤维细胞效果较好,群体倍增时间和平台期密度分别为38.47 h和2.075×106/mL,正常二倍体核型百分率为84.33%;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产生了较明显的促增殖作用,平台期细胞密度明显增加;2种冷冻保存液(D/F12添加胎牛血清和二甲亚砜及胎牛血清添加二甲亚砜)均能用于野牦牛细胞冷冻,细胞存活率分别是87.33%和89.00%。  相似文献   

5.
牛、羊成纤维细胞的冷冻与冷藏保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体外培养的布尔山羊和黄牛耳组织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 ,进行了哺乳动物体细胞的冻存与冷藏试验。结果表明 ,牛、羊的耳成纤维细胞在液氮中冻存 4 8h或冷藏 19d(4℃ )后再接种培养 ,仍能正常贴壁与生长。本试验筛选出一种简单易行的细胞冻存方案。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培养体系对胎牛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及用牛血清白蛋白代替血清培养胎牛成纤维细胞的可行性。利用M199、DMEM、α-MEM、DMEM/F124种培养体系通过组织块贴壁培养对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液进行筛选,以α-MEM组细胞生长状况较好。分别用含2、4、6、8、10mg/mL BSA的α-MEM培养液对胎牛成纤维细胞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5种浓度的BSA对原代培养时细胞开始游离出组织块的时间影响不明显,均在培养后的48h有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混合游离出,但在传代培养时,胎牛成纤维细胞在8mg/mL BSA浓度的α-MEM中贴壁率较高。结果表明:培养胎牛成纤维细胞时,可用BSA代替血清,较适宜的培养体系为含8mg/mL BSA的α-MEM培养液。  相似文献   

7.
梅花鹿鹿茸间充质层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冷冻保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梅花鹿鹿茸间充质层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取梅花鹿鹿茸生长顶端间充质层组织,分离间充质层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及冷冻保存。结果表明:在含10%胎牛血清(FBS)的DMEM培养基中,鹿茸间充质层细胞能进行短期体外培养,培养的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培养7 d可长至汇合。以含5%二甲基亚砜(DMSO)和10%FBS的DMEM为冻存液,经梯度降温后冻存,间充质层细胞复苏后存活率较高。在4℃条件下,间充质层组织在含10%FBS的DMEM中可保存7 d。  相似文献   

8.
牛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与冻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牛皮肤组织块直接培养法,得到牛皮肤细胞的原代培养物,再用酶消化法和反复贴壁法处理,能够纯化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冻存是通过选用6种分别含有二甲基亚砜(DMSO)、甘油(GL)及乙二醇(EG)的保护液,以相同的冻前处理方法,对牛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缓慢冷冻,冰箱预冷平衡1-2h,逐步投入液氮(-196℃)中保存,再经37℃水浴解冻,Hanks液脱保护剂,以贴壁率评价冻存效果。结果表明,20%DMSO保护液对牛皮肤成纤维细胞表现出较好且稳定的冷冻保护效果,其平均贴壁率达87.9%。  相似文献   

9.
为体外培养纯化出稳定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试验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取妊娠后期或泌乳期的荷斯坦奶牛乳腺组织,分离乳腺腺泡,用组织块法体外培养奶牛乳腺细胞,应用差时胰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别纯化出来,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细胞的纯度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纯化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多为多角形,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仁清晰可见,多呈鹅卵石样或铺路石样生长,并可分泌乳滴,角蛋白-18反应阳性,波形蛋白反应阴性;纯化的奶牛乳腺成纤维细胞多为长梭形,呈旋涡状或放射状生长,角蛋白-18反应阴性,波形蛋白反应阳性;经纯化后2种细胞的纯度均可达95%以上,可满足后续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耳缘组织细胞的分离培养和保存,在细胞水平上保存兰州黑白花奶牛的种质资源。方法:采用植块法培养兰州黑白花奶牛的耳缘组织原代细胞,经传代扩大培养后在液氮中冷冻保存,并对保存的耳缘组织细胞系进行了复苏活力、形态、生长特性、微生物和内、外源病毒因子检查。结果:兰州黑白花奶牛耳缘组织植块培养时第4天可见细胞从植块边缘生长,第6天消化传代后生长变快,形态以上皮型为主。冷冻保存的兰州黑白花奶牛耳缘细胞系复苏活力达95%,生长良好,生长曲线呈近"S"型,最大增殖浓度3.36×10~5/ml,对数生长期倍增时间为24 h,无菌、支原体和内、外源病毒因子检查为阴性。结论:成功建立了兰州黑白花奶牛耳缘组织细胞系,使这一物种的种质资源在细胞水平上得以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11.
温湿度对黑水虻繁殖率及幼虫转化鸡粪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山东地区冬季黑水虻成虫繁殖的最佳温湿度环境以及幼虫对新鲜鸡粪的转化效率,对不同饲养温度和湿度下黑水虻虫蛹羽化率、平均产卵量和虫卵孵化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幼虫增重、料虫比、干物质转化率以及采食速度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水虻虫蛹在本试验条件下均能正常羽化(P>0.05);27℃、30℃温度条件下与24℃相比均极显著提高了成虫的平均产卵量(P<0.01),人工加湿与自然湿度相比也有显著提高(P<0.05);33℃虫卵孵化率最低,27℃和30℃孵化效果好;人工加湿显著提高了27℃、30℃和33℃虫卵孵化率(P<0.05);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平均产卵量和虫卵孵化率均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P<0.05)。研究结果显示,黑水虻幼虫的增重为72.16 mg,料虫比8.79,干物质转化率为33.28%,采食速度在接虫后第5天最快,达到8.98 mg/h。  相似文献   

12.
A cohort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livestock-wildlife interface areas of Zambia to determine cattle mortality and commercial off-take rates among adult cattle as well as factors influencing them. A total of 416 animals from 43 herds were followed up for one year and animals were individually identified and their fate was indicated as sold, slaughtered, dead or present as appropriate. The overall mortality incidence risk was estimated at 7.5%. Cattle in Kazungula were at a greater risk of dying compared to those in Blue Lagoon and Lochnivar. Annual off-take was estimated at 13.7% (8.1–19.3%), unadjusted values, and 16.4% (8.1–24.5%) after adjusting for sampling fraction in primary sampling units (herds) and area stratification. Area variations were observed with Kazungula recording the highest in both instances, which was attributed to a contagious bovine pleural pneumonia (CBPP) outbreak. Herd size and gender were observed to influence cattle mortality rates. Cattle in the middle-sized herds (50–150 cattle) recorded high mortality rates (OR = 3.91) compared to smaller herds (10–50) and so were females compared to males (OR = 4.16).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showed that cattle death was influenced by managerial factors and that off-take rates tend to increase in the face of disease outbreaks.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分析了自动挤乳系统中挤乳次数以及挤乳时间段对乳成分的影响。20头实验牛选自日本酪农学园大学附属农场,分娩天数为10~300d,每2周采牛奶样一次,每次连续72h,采样30ml。研究表明产乳量随着挤乳次数的增加而增加r= 0.63(P<0.01)。挤乳次数与乳中干物质率的相关系数r= 0.25,差异不显著。而与无脂干物质率的相关系数r= 0.33,差异显著(P<0.05),并且与乳脂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1(P<0.05),与乳糖率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 0.53(P<0.01)。与乳蛋白率之间无相关性r= 0.15。但是在回归方程式的2次式中,两者之间有着极显著的相关性r=0.45(P<0.01)。一天的挤乳次数在3~4次时乳蛋白率最大。挤乳时间段与乳成分之间无相关性r= 0.01- 0.11。经t检验,乳中干物质率在下午(12~18点)时最高,上午(6~12点)及深夜(0~6点)较低。无脂干物质率和乳蛋白率在晚上(18~0点)高,上午及深夜低。乳糖率在晚上和深夜高,上午和下午低。与此相对,乳脂率在上午和下午高,深夜低。  相似文献   

14.
京西百花山区六种植物群落凋落物及土壤呼吸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LI-8100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对京西百花山区6种植物群落夏季土壤呼吸作用的昼夜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6种植物群落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成明显的单峰曲线,高峰值一般出现在13∶00~16∶00之间,最低值出现在03∶30~07∶30之间;不同植物群落土壤表层凋落物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率在6.62%~40.83%之间;土壤CO2日释放量以野艾蒿群落最高,其值为254880μmol·m-2·d-1,刺槐群落最低,其值为190944 μmol·m-2·d-1;凋落物CO2日释放量油松群落最大,达91368μmol·m-2·d-1,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率为40.83%,而杂类草群落最低,日释放量只有13608μmol·m-2·d-1,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率仅为6.62%.相关分析表明,土壤表层凋落物呼吸速率与凋落物厚度、蓄积量成正相关关系(n=6,P<0.05),而与凋落物有机质含量无明显的相关性;土壤呼吸速率与环境因子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与土壤表层(5cm)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n=48,P<0.001),而与近地面气压和CO2浓度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松嫩草地虎尾草光合与蒸腾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松嫩平原盐碱化草甸上的虎尾草叶片光合与蒸腾作用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且在午间12时均达到最高峰。单因子相关分析得出,虎尾草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光强呈显著正相关。蒸腾速率与光强、叶面温度、大气温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生态因子中,光强是影响虎尾草叶片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完善中国南方地区鸡场公鸡精液的保存技术、提高精液的利用率,本试验研究了在低温(4 ℃)保存的条件下,不同的保存时间(0、4、8、24 h)、不同的稀释液配方(原精液、配方Ⅰ和配方Ⅱ)对精液的精子活力变化以及人工输精繁殖效果的影响。选用33周龄黄鸡母鸡192只、公鸡42只,192只母鸡依笼号分为12组(3种处理精液×4个保存时间),每组16只母鸡,公鸡不分组。统一采精后用两种不同稀释液稀释、低温(4 ℃)保存至0、4、8、24 h后观察精子活力,并对母鸡输精,分组收集鸡蛋,对各组受精率、出雏率、健雏率进行比较分析,以原精液低温保存作为对照。结果显示,两种稀释液组的精子低温(4 ℃)保存4、8、24 h,其精子活力极显著高于原精液组(P<0.01),配方Ⅱ组精子的活力高于配方Ⅰ组(P>0.05);两种配方稀释液组的精液低温(4 ℃)保存4 h,输精受精率高于原精液组(P<0.05);两种配方稀释液组的精液在低温(4 ℃)保存8 h,输精受精率极显著高于原精液组(P<0.01)。表明这两种精液稀释液更有利于精液保存,经稀释后的精液可以显著提高受精率,可为中国南方鸡场种公鸡精液保存技术的完善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GnRH对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存活数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厂化猪场,繁殖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提高猪群数量和质量的前提条件,产仔数的多少,标志着猪场繁殖水平的高低,但由于工厂化猪场存在各方面条件因素,尤其是国外引进猪种(长白、大约克、杜洛克、汉普夏),常出现母猪不孕,产仔数少,存活率低,死胎多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试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给发情母猪肌肉注射,以期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本实验在四平市种猪场随机选出23头母猪,分为2组,第一组为实验用13头母猪,分两个剂量注射,7头母猪注射剂量为2mL(含GnRH100μg),6头母猪注射4mL(含GnRH200μg)。另一组10头母猪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结果表明:实验组受胎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80%)。用药母猪产仔存活率也出现增高,实验组平均窝产仔数为10.33头,产活仔数为9.42头,产仔存活率为91.2%,对照组平均产仔数为8.75头,产活仔数为7.0头,产仔存活率为80%。  相似文献   

18.
以棉花和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以现存量、生长速率(G, cm/cm3·d)、死亡速率(M, cm/cm3·d)和生死之比(R)为基本参数,采用微根管技术对棉花和苜蓿细根的生长、死亡以及周转进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内,棉花平均细根现存生物量为8.025 mm/cm3,2011年苜蓿为14.830 mm/cm3,高于2012年苜蓿(8.026 mm/cm3),棉花细根G和M分别为0.056和0.011 mm/(cm3·d),2011年苜蓿分别为0.026和0.007 mm/(cm3·d),2012年分别为0.041和0.028 mm/(cm3·d)。棉花G变化趋势为5月底-7月中旬迅速下降,7月中旬到9月初上升,此后下降,2011和2012年苜蓿G变化趋势一致,分别在6月中旬-7月中旬和8月初-9月初形成峰值。棉花和苜蓿M相似,均是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降低,此后开始增加,在生长季末达到最大。R在生长季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但棉花在生长季末R>1,苜蓿则是R<1。用最大细根现存量和平均细根现存量估算得到细根周转率不同,以平均细根现存量得到细根周转率比以最大细根现存量增加了22%。通过对棉花和苜蓿细根比较研究,棉花和苜蓿在不同季节细根现存生物量和生长动态不同,棉花呈单峰曲线,苜蓿呈双峰曲线,而棉花和苜蓿死亡动态则是随着季节变化持续升高,同时棉花以较高的周转速率满足了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除疾病以外对母猪死胎,木乃伊胎的影响因素。方法,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胎次,配种月份、产仔月份、产活仔数、总产仔数、木乃伊胎率和死胎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死胎的回归分析中,产活仔数、木乃伊胎率和总产仔数3个因素被选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其OR值分别为:36.266、0.030和0.002。在木乃伊胎进行回归分析中,分娩月份、产活仔数、死胎率和总产仔数4个因素被选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其OR值分别为:1.092,0.404,0.227,2.561。结论:死胎的发生与环境温度、胎次无回归关系,木乃伊胎与分娩时环境温度或临近分娩时的环境温度有正回归关系,死胎和木乃伊胎都与产活仔数有负回归关系,与总产仔数有正回归关系,互相进入对方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20.
对青藏高原东部亚高寒草甸退化草地及河西走廊弃耕地上常见物种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的种子萌发、幼苗出土及幼苗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亲代进行了去雄蕊和去花瓣处理延迟了子代幼苗的出土时间,同时,处理组的种子萌发率、幼苗返青率、叶面积及地上生物量都显著降低,但出苗率显著增加,此外,这些性状受亲代处理与家系间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表明露蕊乌头幼苗生长特性有很强的遗传变异,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2)即将进入繁殖期的幼苗主要性状不受家系的影响,表明母本对露蕊乌头苗期性状的影响在不同阶段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