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斑点叉尾鮰为对象,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酵母培养物[达农威水产益康(DVAQTM)]对其幼鱼成活、生长和饲料系数的影响。基础饲料蛋白含量为32%,赖氨酸含量为需要量的85%(斑点叉尾鮰赖氨酸在饲料蛋白质中的适宜含量5.1%),其余必需氨基酸均满足其需要量,分别向基础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0.03%0、.06%和0.12%,且基础饲料中减少一定量的玉米,制成试验饲料,进行为期12周的生长试验。试验在水族箱(75 L)中进行,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10尾鮰幼鱼(平均体重为4.5 g)。研究结果表明0,.06%和0.12%添加组鮰成活率均为100%,略高于对照组(97%)。0.06%添加组鮰幼鱼增重率较对照组平均提高19%,饲料系数降低13%。0.12%添加组较对照组增重率平均提高22%,饲料系数降低15%。因此,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可提高斑点叉尾鮰幼鱼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2.
黄颡鱼幼鱼的赖氨酸需要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饲料中赖氨酸水平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营养成分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进而确定黄颡鱼幼鱼的赖氨酸需要量,试验设计6种等氮等脂的饲料(粗蛋白质45.00%,粗脂肪7.00%),饲料中晶体赖氨酸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0.30%、0.60%、0.90%、1.20%和1.50%,实测各饲料中赖氨酸水平分别为1.58%、1.89%、2.15%、2.41%、2.67%和2.90%。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2.00 g左右的黄颡鱼幼鱼3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进行为期12周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58%组黄颡鱼幼鱼的成活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黄颡鱼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着赖氨酸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在赖氨酸水平为2.41%时具有最大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以1.58%组最低,显著低于除2.15%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饲料中赖氨酸水平对黄颡鱼幼鱼的肥满度、肝体比和内脏比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赖氨酸水平对全鱼和肌肉干物质、粗脂肪含量以及肌肉粗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全鱼和肌肉粗灰分含量以及全鱼粗蛋白质含量(P0.05),全鱼和肌肉粗灰分含量均以2.41%组最低,全鱼粗蛋白质含量以2.41%组最高。饲料中赖氨酸水平对黄颡鱼幼鱼全血中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影响(P0.05),对血清中总胆固醇、葡萄糖含量及谷草转氨酶活性亦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和甘油三酯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通过线性模型分析得出黄颡鱼幼鱼对饲料中赖氨酸的需要量为2.61%(相当于饲料蛋白质的5.80%)。  相似文献   

3.
黑鲷幼鱼赖氨酸需求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初体重(9.13±0.09)g的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幼鱼3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分别投饲赖氨酸水平实测值为2.08%、2.52%、2.88%、3.25%、3.68%和4.05%的等氮等能日粮.试验期为8周,观察日粮赖氨酸对黑鲷生长性能,体组成以及消化能力的影响,并确定其适宜的赖氨酸需求量.结果表明,当饲料中的赖氨酸水平从2.08%上升到3.25%,黑鲷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着饲料赖氨酸水平升高而升高(P<0.05),此后则出现降低的趋势.赖氨酸低水平组(2.08%和2.52%)饲料效率较其他组低(P<0.05),其余各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饲料赖氨酸水平从2.08%上升到3.25%,蛋白质沉积率有显著提高(P<0.05),此后趋于稳定.存活率与肝体比与赖氨酸水平无关.全鱼蛋白质含量随饲料赖氨酸水平增加而增加,脂肪含量则呈现下降趋势;各组间的灰分和水分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总必需氨基酸和赖氨酸含量随着饲料赖氨酸水平升高而增加,但是在赖氨酸添加水平最高组这两个指标均有所降低(P<0.05).随着饲料赖氨酸含量增加,血清胆固醇含量、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呈下降趋势,赖氨酸含量为3.68%时均达最低值,而对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赖氨酸含量为3.25%时,干物质和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最高,而脂肪消化率的最高值出现在3.68%赖氨酸的饲料组.试验结果还表明,黑鲷幼鱼胃、前肠和中肠的蛋白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饲料中赖氨酸水平的增加而升高(P<0.05),过高的饲料赖氨酸水平则会降低蛋白酶活性,各组间的胃、前肠和中肠的脂肪酶活性先下降后升高(P<0.05),饲料赖氨酸水平对黑鲷幼鱼胃、前肠和中肠的淀粉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使用曲线模型,根据试验黑鲷幼鱼的增重率同饲料中赖氨酸水平的相关性得出其赖氨酸需要量为3.28%,占饲料蛋白质的8.63%.  相似文献   

4.
军曹鱼幼鱼对蛋氨酸的需要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体重为(14.7±0.3)g的军曹鱼(Rachycentroncanadum)幼鱼225尾,平均分成5组,分别饲喂含蛋氨酸为0.69%、0.92%、1.15%、1.38%和1.61%的等氮等能精制饲料。经56d饲养后,以增重率为指标,一元二次回归分析表明,军曹鱼对饲料中蛋氨酸的适宜需要量为2.67g/100gCP。并通过鱼体的必需氨基酸模式推算出其它必需氨基酸需要量(g/100gCP)分别是:赖氨酸7.58、精氨酸7.22、亮氨酸6.37、异亮氨酸2.71、苯丙氨酸4.09、组氨酸2.00、苏氨酸4.66、缬氨酸3.83。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饲料氨基酸平衡程度对框镜鲤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本试验选取630尾初始体重(53.29±1.64)g的框镜鲤(Cyprinus carp L)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饲以7种饲料。用鱼粉为主要蛋白源配制对照组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3%),同时在植物蛋白源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蛋氨酸和赖氨酸配成6种等氮(31%粗蛋白质)等能(17 MJ/kg)的不同氨基酸平衡程度(0.7649、0.7048、0.7220、0.7370、0.7591、0.7780、0.8008)的饲料,饲养8周,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赖氨酸和蛋氨酸的添加,即随着饲料必需氨基酸平衡关联度的增加,各试验组框镜鲤平均增重率显著增加(P0.05),当饲料必需氨基酸平衡关联度增加到0.7591(4组)时,框镜鲤生长率提高35.86%,生长离散降低3.25%;当饲料必需氨基酸平衡关联度增加到0.7780(5组)时,框镜鲤的白肌蛋白质显著高于对照组;当饲料必需氨基酸平衡关联度增加到0.7370(3组)时,框镜鲤的白肌脂肪、赖氨酸和必需氨基酸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当通过饲料中添加赖氨酸和蛋氨酸调节必需氨基酸的平衡关联度为0.7591时,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可降低1.56%,降低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相同饲料配方体系下2个生长阶段——幼鱼和育成鱼阶段团头鲂对饲料中脂肪的需要量。以进口鱼粉、酪蛋白为蛋白质源,以大豆卵磷脂、豆油为脂肪源,在等蛋白质(粗蛋白质含量为30%)的条件下,配制脂肪水平(实测值)分别为3.06%、4.38%、5.89%、7.45%、8.78%、10.13%的6种半纯化饲料。幼鱼和育成鱼阶段试验分别以初始均重为(34.98±0.47)g/尾、(102.05±2.31)g/尾的团头鲂为试验鱼,以不同脂肪水平的试验饲料在池塘网箱中分别养殖85、56 d。同一生长阶段下,每种饲料为1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2个生长阶段团头鲂的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均在饲料脂肪水平为8.78%时达到最高值;饲料系数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均在饲料脂肪水平为8.78%时达到最低值。在相同的饲料配方体系下,团头鲂全鱼粗蛋白质含量表现为幼鱼阶段<育成鱼阶段,粗脂肪含量则表现为育成鱼阶段>幼鱼阶段。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2个生长阶段团头鲂全鱼粗蛋白质含量总体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粗脂肪含量则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增加,显示出与饲料脂肪水平具有正相关关系。以增重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作为评价指标,经过回归分析可知,幼鱼阶段团头鲂对饲料中脂肪的需要量为8.18%~8.89%,育成鱼阶段团头鲂对饲料中脂肪的需要量为9.03%~9.47%。  相似文献   

7.
红鳍东方鲀幼鱼赖氨酸需求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红鳍东方鲀幼鱼对饲料赖氨酸的需求量。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晶体赖氨酸配制成6种等氮等脂饲料(赖氨酸水平分别为1.65%、2.58%、3.18%、4.01%、4.80%、5.52%)。将体重(13.83±0.63)g红鳍东方鲀幼鱼随机放入18个养殖桶(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桶30尾鱼),在室内流水系统中进行67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赖氨酸水平的提高,红鳍东方鲀的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当赖氨酸水平为4.80%时达到最高,显著高于1.65%赖氨酸组(P<0.05);1.65%赖氨酸组鱼体粗脂肪含量、肝体比和脏体比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随着饲料赖氨酸水平的提高,肝脏和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4.80%和5.52%赖氨酸组显著高于1.65%赖氨酸组(P<0.05)。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二次回归曲线分析,得出红鳍东方鲀幼鱼对饲料赖氨酸需求量为3.83%,占饲料蛋白质的7.66%。  相似文献   

8.
卵形鲳鲹幼鱼的赖氨酸需求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设计6个不同赖氨酸水平的饲料组(赖氨酸的实际含量分别为2.28%、2.46%、2.63%、2.73%、2.95%、3.28%),旨在探讨卵形鲳鲹幼鱼对赖氨酸的需求量.每个网箱(1.0m×1.0m×1.5m)投放卵形鲳鲹幼鱼[平均初始体重为(14.78±0.41) g]20尾,每组饲料3个重复,每天饱食投喂2次(0...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赖氨酸和其他必需氨基酸对1~18日龄黄羽肉鸡屠宰性能、肉品质和屠体外观的影响。选取810只1日龄健康雄性肉鸡,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设置3个赖氨酸水平(0.89%、1.05%、1.20%)和3个其他必需氨基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水平(低水平:0.66%蛋氨酸+0.58%苏氨酸+0.16%色氨酸;中水平:0.78%蛋氨酸+0.68%苏氨酸+0.19%色氨酸;高水平:0.90%蛋氨酸+0.78%苏氨酸+0.22%色氨酸)。试验期为18 d。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随机选取2只鸡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屠宰性能、肉品质和屠体外观等指标。结果表明:1)赖氨酸对腹脂重具有显著影响(P0.05),1.05%赖氨酸水平组的腹脂重显著低于0.89%和1.20%赖氨酸水平组(P0.05)。其他必需氨基酸对腹脂重具有显著影响(P0.05),中、高其他必需氨基酸水平组的腹脂重显著低于低其他必需氨基酸水平组(P 0.05)。赖氨酸和其他必需氨基酸交互作用对胸大肌重、鸡翅重以及胸大肌比重具有显著影响(P0.05),赖氨酸水平为1.05%,蛋氨酸水平为0.78%,苏氨酸水平为0.68%,色氨酸水平为0.19%时,胸大肌比重最大。2)1.05%和1.20%赖氨酸水平组的胸肌剪切力显著低于0.89%赖氨酸水平组(P0.05)。其他必需氨基酸对肉色的黄度(b*)值具有显著影响(P0.05),低其他必需氨基酸水平组肉色的b*值显著高于中、高其他必需氨基酸水平组(P0.05)。赖氨酸和其他必需氨基酸交互作用对胸肌pH具有显著影响(P0.05)。3)赖氨酸对胸肌水分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0.89%和1.05%赖氨酸水平组的胸肌水分含量显著高于1.20%赖氨酸水平组(P0.05)。赖氨酸和其他必需氨基酸及二者交互作用对毛孔密度无显著影响(P0.05)。4)赖氨酸对鸡冠长度和重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1.05%赖氨酸水平组的鸡冠长度和重量显著高于0.89%赖氨酸水平组(P0.05)。其他必需氨基酸对鸡冠厚度、长度、高度和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综合屠宰性能和屠体外观指标,适合1~18日龄黄羽肉鸡的饲粮氨基酸水平为:1.05%赖氨酸、0.78%蛋氨酸、0.68%苏氨酸、0.19%色氨酸。  相似文献   

10.
北京红鸡产蛋后期蛋氨酸、赖氨酸需要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研究北京红鸡产蛋后期(49~66周龄)蛋氨酸、赖氨酸的需要量 ,并讨论能量因素对二者的影响。采用2×3×3三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 ,两个代谢能水平10.9、11.5MJ/kg;三个蛋氨酸水平( %)0.28、0.34、0.40 ;三个赖氨酸水平( %)0.6、0.7、0.8 ;粗蛋白水平为15 %。采用Y=aX2 +bX +c模型拟合产蛋量得出在高低代谢能日粮中总蛋氨酸的日需要量分别为461和434mg,可消化蛋氨酸的日需要量分别为347和371mg;总赖氨酸日需要量分别为933和864mg,可消化赖氨酸日需要量为748和695mg。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在不同硒源及硒水平下,研究其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幼鱼的生长性能、免疫酶活性和全鱼及脊椎骨硒含量的影响,确定斜带石斑鱼幼鱼对饲料中硒的最适需要量以及相对生物学利用率。选取810尾初重为(8.99±0.03)g的斜带石斑鱼幼鱼,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分别以亚硒酸钠(Se-S)和蛋氨酸硒(Se-Met)为硒源,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0.3、0.6、0.9和1.2mg/kg的硒。基础饲料硒水平为0.48mg/kg,Se-S添加组饲料硒水平分别为0.82、1.15、1.32和1.79mg/kg;Se-Met添加组饲料硒水平分别为0.81、1.18、1.51和1.94mg/kg。养殖周期为10周。结果表明:1)饲料中不同硒水平对斜带石斑鱼幼鱼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斜带石斑鱼幼鱼的成活率(SR)和饲料系数(FCR)无显著影响(P>0.05)。以Se-S为硒源,当饲料硒水平为1.15mg/kg时,WGR和SGR最高;以Se-Met为硒源,当饲料硒水平为1.18mg/kg时,WGR和SGR最高。2)斜带石斑鱼幼鱼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及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受到饲料硒水平的显著影响(P<0.05)。3)鱼体和脊椎骨硒含量均随着饲料中硒水平的增加而呈线性升高,且脊椎骨硒含量低于鱼体。综上所述,分别以Se-S和Se-Met为硒源,SGR为评价指标,斜带石斑鱼幼鱼对饲料中硒的最适需要量分别为0.98和1.01mg/kg。在本试验条件下,斜带石斑鱼幼鱼Se-Met的生物利用率比Se-S高,相当于Se-S的112.5%。  相似文献   

12.
长×荣杂交猪体蛋白沉白觉积模型及氨基酸需要量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荣二元杂交猪为研究对象,通过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测定了试验猪20~35、35~50、50~80、80~100 kg阶段的生产性能和胴体无脂瘦肉生长指数(胴体无脂瘦肉沉积速度).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猪全期日增重平均为762 g,平均日采食量2 153 g,饲料报酬(F/G)2.787,各生产性能公母间差异不显著(P > 0.05);日增重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ADG(g/d)=293.03+15.1BW-0.1 034BW2(R2= 0.9988);试验猪全期胴体无脂瘦肉生长指数为227 g/d;体蛋白沉积模型Y(g/d)=72.211-1.5275BW+0.0648BW2-0.0005BW3(R2= 0.955) ;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模型Y(mg/d)= 8 665.41-183.3BW+7.7788BW2-0.0612BW3+36BW0.75,据此模型推算出20~50、50~80、80~100 kg阶段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9.67、13.63和11.61 g/d,总赖氨酸需要量为11.12、15.76和13.42 g/d,真可消化赖氨酸按占风干日粮的百分比表示为0.61 %、0.56 %和0.41 %,总赖氨酸需要量按占风干日粮的百分比表示为0.70 %、0.64 %和0.47 %,其他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按NRC(1998)推荐的理想蛋白模式及各种表示方法的转换系数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探讨鱤幼鱼对晶体氨基酸的利用效果,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鱤幼鱼赖氨酸的需求量.试验设计7组等氮饲料,其中对照组饲料蛋白质源全部为结合蛋白(鱼粉和酪蛋白),试验组饲料在对照组饲料的基础上利用晶体氨基酸替代部分酪蛋白,并通过添加不同水平的L-赖氨酸盐酸盐使赖氨酸水平在1.9%~4.5%之间(0.5%的梯度).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2.36±0.08)g的鱤幼鱼378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尾鱼),每组随机饲喂1种试验饲料.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使用晶体氨基酸替代部分酪蛋白后,鱤幼鱼的生长性能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3.46%和3.94%组的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45%、2.95%、3.46%和3.94%组的饲料系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的干物质、蛋白质和脂肪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鱤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干物质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肝胰脏脂肪酶活性,血清总蛋白、总胆固醇含量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随饲料赖氨酸水平的升高而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上所述,鱤幼鱼可以利用饲料中的晶体氨基酸,利用效果与饲料氨基酸组成的平衡性有关;以增重率为指标,通过二次曲线模型得出鱤幼鱼赖氨酸需求量为饲料干重的3.40%(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为饲料干重的46%).  相似文献   

14.
为了验证NRC(1998)生长模型对我国长×荣二元杂交仔猪的适用性并确定其氨基酸需要量,试验选用体重约10kg的长×荣公猪和母猪各15头,通过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测定其生产性能、胴体无脂瘦肉生长指数及胴体成分,结合杨飞云等(2002)20~100kg长×荣生长肥育猪的试验结果,建立日增重与体重、胴体无脂瘦肉生长指数与体重、体蛋白沉积速度与体重之间的回归方程。根据胴体无脂瘦肉生长指数与体重的回归方程以及无脂瘦肉的蛋白质沉积系数和蛋白质沉积的赖氨酸需要系数,建立长×荣杂交猪赖氨酸需要量的数学模型,利用此数学模型预测10~20kg长×荣杂交猪的氨基酸需要量,并用全胴体法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显示:①根据NRC(1998)生长模型,用胴体分离法建立10~100kg长×荣杂交猪赖氨酸需要量的数学模型为: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mg/d)=-0.0515BW3+5.5412BW2-16.904BW+5189.6+36BW0.75,据此模型计算10~20kg长×荣杂交猪的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为6.28g/d,总赖氨酸需要量为7.26g/d;按占风干日粮百分比表示的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为0.69%,总赖氨酸需要量为0.80%。其它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按NRC(1998)推荐的理想蛋白氨基酸模式中各种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比例计算;②用全胴体法测得10~20kg长×荣杂交猪的赖氨酸沉积速度为5.32g/d,?  相似文献   

15.
草鱼幼鱼对缬氨酸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体重(9.5±0.3)g的草鱼幼鱼,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以花生仁粕、酪蛋白及明胶为蛋白质源,分别饲喂缬氨酸水平为7.3~22.3 g/kg的6组等氮半精制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为32%),经70 d的生长试验研究其日粮缬氨酸的最适需求量.试验结果表明:日粮缬氨酸水平对草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肌肉RNA/DNA比率、鱼体常规成分组成、消化酶活性、肝胰脏谷草-谷丙转氨酶和谷氨酸脱氢酶活性以及血液学指标都有显著的影响(P<0.05).随日粮缬氨酸水平的增加,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及肌肉RNA/DNA比率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均在16.3 g/kg组达到最大值(P<0.05).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肌肉RNA/DNA比率为基础对饲料缬氨酸水平进行二次回归分析,确定草鱼幼鱼日粮(32%粗蛋白质)缬氨酸适宜需要量分别为15.6、15.1及16.0 g/kg(日粮基础)或48.8、47.2及50.0 g/kg(日粮蛋白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黄姑鱼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以确定黄姑鱼幼鱼饲料中发酵豆粕替代鱼粉的适宜比例。试验首先以秘鲁鱼粉、豆粕、小麦蛋白粉为主要蛋白质源,鱼油、大豆油和大豆卵磷脂为主要脂肪源,配制含45%鱼粉的基础饲料,然后以发酵豆粕替代基础饲料中0(FSM0组,作为对照组)、10%(FSM10组)、20%(FSM20组)、30%(FSM30组)、40%(FSM40组)和50%(FSM 50组)的鱼粉,并在除对照组外的各组饲料中添加适量赖氨酸和蛋氨酸,以保持各组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的一致,共配制6种等氮(蛋白质水平为50%)等脂(脂肪水平为12%)的试验饲料。选取初始体重为(31.24±0.02)g的黄姑鱼幼鱼3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养殖试验持续8周。结果表明:FSM10、FSM20和FSM30组黄姑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FSM40和FSM50组黄姑鱼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黄姑鱼幼鱼的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酵豆粕替代不同比例鱼粉对黄姑鱼幼鱼的肝体比、脏体比和肥满度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FSM40和FSM50组黄姑鱼幼鱼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且FSM50组黄姑鱼幼鱼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FSM10组(P0.05)。FSM50组黄姑鱼幼鱼肝脏中IGF-Ⅰ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各指标,本试验条件下,发酵豆粕替代饲料中20%~30%的鱼粉较为适宜,过高的替代比例会降低黄姑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性别对长白×荣昌(以下简称长×荣)仔猪赖氨酸需要量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约10kg的长×荣杂交猪30头(公母各半),通过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测定其生产性能和胴体无脂瘦肉生长指数,结合杨飞云等(2002)20~100kg长×荣生长肥育猪的试验结果,建立胴体无脂瘦肉生长指数与体重的回归方程。根据该方程及无脂瘦肉的蛋白质沉积系数和蛋白质沉积的赖氨酸需要系数,建立不同性别长×荣杂交猪的赖氨酸需要量模型,利用此模型预测10~20kg不同性别长×荣杂交猪的赖氨酸需要量。试验结果显示:根据NRC(1998)生长模型的参数,用胴体分离法建立10~100kg长×荣杂交猪的赖氨酸需要量模型为:公猪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mg/d)=-0.0531BW3+5.7592BW2-22.522BW+5255.6+36BW0.75,母猪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mg/d)=-0.0499BW3+5.3233BW2-11.286BW+5123.5+36BW0.75;据此模型计算10~20kg长×荣公猪和母猪的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6.308g/d、6.258g/d,总赖氨酸需要量为7.264g/d、7.197g/d;按占风干日粮百分比表示,公猪和母猪的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689%、0.693%,总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793%、0.797%;用NRC(1998)生长模型胴体分离法估测的10~20kg不同性别长×荣杂交猪的赖氨酸需要量相近,说明性别对长×荣仔猪赖氨酸需要量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 2种数学模型估测了 3~ 6周龄雌性肉仔鸡不同衡量指标下的赖氨酸需要量。基础日粮由玉米、豆粕、花生粕、玉米蛋白粉等组成 ,含代谢能 (MEn) 12 73MJ/kg ,粗蛋白 18 8% ,蛋氨酸 0 4 4 % ,赖氨酸 0 7%。试验日粮赖氨酸设 5个处理水平 (0 7% ,0 85 % ,1 0 % ,1 15 % ,1 30 % )。每处理设 6个重复 ,每重复 10只鸡。试验末分别检测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生化指标并采用折线模型和指数模型估测满足不同生产目标的赖氨酸需要量。结果表明 :赖氨酸水平对 3~ 6周雌性肉仔鸡日增重 (ADWG) ,饲料转化效率 (FCR) ,全净膛率 (CYR) ,胸肌率(BMR) ,腹脂率 (AFR)有显著影响 (P <0 .0 5 )。按不同衡量指标得出赖氨酸需要量估测值不同 ,其大小顺序为 :满足最大ADWG需要 <满足最大BMR需要 <满足最大CYR需要 <满足最佳FCR需要 <满足最低AFR需要。按折线模型估测 ,满足ADWG、BMR、CYR、FCR和AFR的总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 :0 88% ,1 0 1% ,0 99% ,0 91% ,1 0 5 % ;按指数模型估测则分别为 0 96 % ,1 15 % ,1 17% ,1 0 5 % ,1 33%。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壳寡糖(COS)对黄河鲤鱼血液参数的影响,试验以体重为(30±5)g的黄河鲤鱼幼鱼为研究对象,将240尾鲤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饲料中添加壳寡糖含量分别为0、0.2%、0.4%、0.6%、0.8%、1.0%,试验周期为9周,分别在第3,6,9周对黄河鲤鱼幼鱼进行尾静脉采血,测定各项血液参数。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壳寡糖后,鲤鱼幼鱼血液中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以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有所升高;随着养殖周期的增加,0.6%浓度添加组鲤鱼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明显降低。说明饲料中添加壳寡糖可以使黄河鲤鱼幼鱼携氧能力显著提高,代谢能力增强,健康指数增加。根据本试验结果建议添加的最适浓度为0.6%。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玉米脱水酒精糟及其可溶物(DDGS)含量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720尾初重为(13.00±0.01)g的大菱鲆幼鱼,随机分为8个组,每个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D3、D6、D9、D12组为不加酶对照组,分别饲喂以玉米DDGS替代基础饲料中3%、6%、9%、12%鱼粉的试验饲料;D3+、D6+、D9+、D12+组为加酶试验组,分别饲喂以玉米DDGS替代基础饲料中3%、6%、9%、12%鱼粉并添加木聚糖酶(活性为120 163U/g,添加量为20g/t)和纤维素酶(活性为13 424U/g,添加量为300g/t)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9周。结果表明:大菱鲆幼鱼饲喂相同玉米DDGS含量的饲料时,加酶试验组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均高于不加酶对照组,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各组大菱鲆幼鱼摄食率以及全鱼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肥满度、肝体比和脏体比也无显著差异(P0.05)。大菱鲆幼鱼饲喂相同玉米DDGS含量的饲料时,加酶试验组的干物质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均高于不加酶对照组,其中D9+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较D9组显著升高(P0.05),D3+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较D3组显著升高(P0.05),D12+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较D12组显著升高(P0.05)。大菱鲆幼鱼饲喂相同玉米DDGS含量的饲料时,加酶试验组大菱鲆幼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均较不加酶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血清丙二醛的含量较不加酶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在不同玉米DDGS含量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提高了大菱鲆幼鱼对饲料的利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