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鹿源多杀巴氏杆菌荚膜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Carter苹膜群鉴定法将分离于我国鹿的38株多杀巴氏杆菌鉴定为三个苹膜型,其中B型占68.4%,A型占18.4%,D型占5.3%,3株未能确定型,占7.9,证实荚膜B型是我国鹿多杀巴氏杆菌流行的主要血清群。  相似文献   

2.
副鸡嗜血杆菌分离鉴定血清学定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展我省有鸡传染性鼻炎流行,采集试验样品305份,分离得副鸡嗜血杆菌102株,分离率33.4%。根据Page的凝集试验分型方案,对102株副鸡嗜血杆菌分别与A,B,C三种标准血清定型,有64株菌定为A型占62.7%,其余38株为C型占37.3%。从流行地区的型别分布来看,有6个地区是A型和C型均有流行占37.5%,A型或C型单独流行的地区各有5个,各占31.25%。研究结果对研制  相似文献   

3.
北极狐出血性肠炎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排血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濒死期育成北极狐肠内容物中分离到 5 株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各株菌的 37℃ 8 小时厌气肉肝汤纯培养上清液 02m l小鼠尾静脉注射,12 小时内 100% 死亡。生理生化鉴定证实分离菌为产气荚膜杆菌( B.aerogenescapsulatus)。血清定型结果表明,分离的 5 株菌均为 A 型产气荚膜杆菌。以饲喂狐的变质鱼浸出液静脉注射小鼠引起死亡,并从该浸出液中也分离到 A 型魏氏梭菌,证实该病的发生是饲料传播。  相似文献   

4.
天津地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株血清型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Carter氏荚膜型鉴定方法和琼脂扩散试验,对天津地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型进行鉴定。结果16株分离菌中11株为A:1(4),4株为A:1(3,4),1株为-:1(4)表明引起天津地区禽霍乱的致病菌与国内报道的以A:1型为主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1059(8:A型)和C48.1(5:A)对营养的需要较高,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不良,相比之下,C48-1比P1059生长更差,但在胰蛋白胨肉汤和加5mL/L血清的普通培养基中两株菌均生长丰盛;两株菌的生长曲线显示,C48-1在对数生长期的繁殖速度较快,最高菌数略低,但衰落期细胞死亡速度较慢;对培养基中NaCl含量的要求,C48-1为0~2.7%,P1059为0.9%~2.1%;  相似文献   

6.
地处安宁河中游的西昌市某种鸭场因混合暴发感染鸭瘟、鸭霍乱,于18天内该场发病死亡建昌种鸭1419只,病死率达87.6%。对分离的15株多杀性巴氏菌经血清学鉴定均属CarterA群,其中13/15株为A:5型,占86.7%,2/15株为A:2型占13.3%;用抗鸭瘟血清与双抗处理过的病料进行中和后接种试验鸭,结果6/6只保护。  相似文献   

7.
采用Carter荚膜群鉴定法对分离于我国黑鹿、白唇鹿、斑马和赤大袋鼠的56株多杀巴氏杆菌进行荚膜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B型占78.6%(44/56),h型占14.3%(8/56),D型占3.6%(2/56),另有2株未能确定型,占3.6%(2/56)。其中荚膜B型是斑马、黑鹿和白唇鹿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主要血清群,荚膜A型是赤大袋鼠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主要血清群。黑鹿和白唇鹿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均存在2个血清群。  相似文献   

8.
不同血清型鸭疫里氏杆菌分离株的部分特性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国外已报道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anatipestifer,RA)已存在21个血清型(1~21)[1,2,3]。我国也已发现多个血清型RA,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参考菌株,除1型和2型被明确外,其它血清型未能指定编号,但被分成几类,并暂时命名为CAU3、CAU4和CAU5型,以便与1型和2型相区别;另外还有少量分离株不属于1、2、CAU3、CAU4、CAU5型[4]。为使血清型命名标准化,本试验以1~19型鸭疫里氏杆菌参考菌株为标准,采用本菌分型的常用方法,对国内分离株进行了研究,并…  相似文献   

9.
从广西各地患禽巴氏杆菌病急性死亡的鸡、鸭肝脏分离出56株禽巴氏杆菌强毒株,经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试验鉴定,从中选出15株典型禽巴氏杆菌菌株。Carter荚膜抗原分型鉴定,15株菌均为荚膜A型,间接血凝滴度为1∶160~1∶640。通过毒力和免疫原性测定,从中选择毒力较强、免疫原性较好的B25、B26、B273菌株进行人工致弱,其中B26菌株在0.1%裂解全血马丁汤中,通过物理诱变方法致弱,即在传代过程中,把培养温度由37℃逐渐提高到45℃,每12h传1代而成功致弱,传至1200代时,毒力显著减弱,且仍保持其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培养特性,从而获得了禽巴氏杆菌B26-T1200弱毒菌株  相似文献   

10.
用提取的 A 型产气荚膜梭菌 α毒素包涵体免疫 B A L B/c 小鼠后, 取小鼠脾细胞与 S P2/0 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和克隆化,经间接 E L I S A 筛选,共获得 1 A8、1 C3、1 D5、1 D8、1 F1、1 H1 和 2 E3 7 株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 M c Ab)的杂交瘤细胞株。经鉴定,7 株 M c Ab 的 Ig 亚类有 Ig G1(1 D8)、 Ig G3(1 A8、1 C3 和 2 E3)和 Ig M(1 D5、1 F1 和 1 H1)。细胞培养上清和腹水抗体效价分别为 1∶512~1∶1 024 和 1∶106 ~1∶108 。尤为重要的是,2 E3 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 M c Ab 不仅能够中和 α毒素的磷脂酶 C活性和溶血活性,而且能够对致死性腹腔感染小鼠产生良好的被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某些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从湖北省10余个先后暴发以气囊炎,心胞炎,肝周炎为主要症状的鸡场中分离到病菌,经培养,生化鉴定确认为大肠杆菌,对其中22株血清型鉴定,有8株为O78,占待检株的37.4%,2株为O58/138,占待检株的9.1%,O2,O7,O11,O22,O57,O60,O147各一株,5株未定型。  相似文献   

12.
甲鱼暴发性传染病的病原分离及治疗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15例表现为“红底板”、“红脖子”、“烂甲”的患病甲鱼肝脏分离到9株无荚膜、无芽胞、革兰氏阴性、β溶血的短杆菌,经理化特性鉴定均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嗜温有动力菌群,其中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7株,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2株。从A.sobria和A.caviae各选一代表菌株(JA-1和JA-2)分别感染健康鲫鱼均引起发病和死亡,其LD50分别为4.3×105、5.5×107,并回收到该2种菌。在该2种菌培养上清中存在1种具有溶血活性的毒素。以JA-1和JA-2为菌种制成混合菌苗,在应用由黄芪、有机锗制成的免疫增效剂后,再用混合菌苗免疫家兔,制得的多价高免血清(效价达1∶512)与庆大霉素、恩诺沙星进行了治疗对比试验。结果,高免血清治疗自然病甲鱼109只,全部治愈;庆大霉素、恩诺沙星分别治疗自然病甲鱼72只和84只,平均治愈率分别为88%和84%。  相似文献   

13.
从478份现场牛尿样中分离钩端螺旋体,结果表明,稀释法接种优于过滤后接种。第1、2、3稀释管污染率分别为41.1%、24.4%和17.4%;培养阳性率分别为1.2%。3.3%和0%。可见第2管结果最佳。来自江西、湖南和浙江的478份牛尿样中分离出15株钩端螺旋体,阳性率为3.1%。其中江西上高县牛尿培养阳率最高,达6.2%。13株钩体鉴定了血清群。5Jc004,5Jc098,5Jc148,5Jc1  相似文献   

14.
犀牛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突然死亡的犀牛肠管中,分离到一株套氧菌,经鉴定为致病性A型产气荚膜梭菌。该菌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在血平皿套氧培养,产生双环溶血的菌落,用产毒培养基培养,其上清液静脉注射0.2ml可致死小白鼠。证明该菌是造成犀牛死亡的病原。血清中和试验结果中A型产气荚膜梭菌,该分离物鉴定为致病性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  相似文献   

15.
猪源致病性链球菌分群鉴定及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应用间接血凝(IHA)试验和环状沉淀试验对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和辽宁等省送检的病料中分离的猪源致病性链球菌63株进行了血清学分群鉴定,两法的结果是一致的。鉴定同C群40株,D群8株,E群11株,R群4株。采用以上两法对鄂,湘,处的20个猪场随机抽样的414份不同猪群的血清进行链球菌九特异性抗体检测,在IHA法中的阳性率:C群52.90%,D群14.73%,E群18.36%,R群4.35%,环状球  相似文献   

16.
用SP2/0骨髓瘤细胞与以羊源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可溶性抗原免疫的Ball/c鼠脾细胞融合,经克隆和筛选后获得8株分泌抗SPA的杂交瘤细胞株,即3A4,1IC2,2B3,2C2,2E3,3E6,3F10和2C2。亚类鉴定为IgG1(3A4,3E6,1C2,3F10和3C2),IgG2b(2C2),IgG3(2E3),IgG总(2B3)。免疫双扩散法显示2C2腹水及2B3,2C2,2E3培养上清粗提物与  相似文献   

17.
对鹅源腺病毒株Y81G4基因组两则末端序列测定和比较,鉴定其其ITR区。Y81G4株ITR全长为125bp,远长于其它禽1、2、3群腺病毒ITR长度。在Y18G4株ITR中有一些腺病毒ITR序列特征:(1)S’-C(A/T)(A/T)NTCAT-现毒典型起始序列;(2)9~13bp存在腺病毒科共的(A/T)T(A/T)ATA保守序列;(3)在ITR区37~42bp出现的GNGGCG保守序列;(4)  相似文献   

18.
从湖北10余个先后暴发以气囊炎、心胞炎、肝周炎为主要症状的鸡场中分离到致病菌,经培养、生化鉴定确认为大肠杆菌。对其中22株血清型鉴定,有8株为O_(78),占待检件的37.4%,2株为O_(68)/138,占待检株的9.1%,O_2、O_7、O_(11)、O_(20)、O_(57)、O_(60)、O_(147),各一株,5株未定型。  相似文献   

19.
用ELISA测定了8株抗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VD/MDV)单克隆抗体(McAb)的抗原结合位点,通过ELISA相加试验证实,8株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位点大多数比较接近,其中5A5与5C2,5A9与5F11,以及5D7、5C9、2G3、4E6四株所识别的抗原位点相同或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20.
用ELISA测定了8株抗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VD/MDV)单克隆抗体(McAb)的抗原结合位点,通过ELISA相加试验证实,8株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位点大多数比较接近,其中5A5与5C2,5A9与5F11,以及5D7、5C9、2G3、4E6四株所识别的抗原位点相同或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