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发生原因 鸭营养性胚胎病主要是种鸭饲料配制不当,种鸭及其所产种蛋缺乏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或种鸭生殖器官疾患或代谢功能失调而引起。表现为胚胎发育不良,严重时造成死胚。程度较轻的,虽然可以孵出雏鸭,但体质较弱,如果其缺乏的养分能够及时从育雏饲料中得到充分补足,多数可以逐渐成为健康雏鸭,否则成活率很低。  相似文献   

2.
2008年8月初.山西省长子县某鸭场所养的种鸭和雏鸭突然出现采食量下降甚至拒食的症状,鸭群整体精神萎靡.嗜睡.羽毛蓬松。有的鸭出现转圈或头颈摇晃等神经症状.雏鸭粪便稀薄.呈灰白色或灰绿色。经询问技术人员得知.发病鸭都是采食新配饲料,而采食原有饲料的鸭并未出现任何的不良症状。新配饲料除玉米和以前的饲料来源不同外.其余的饲料原料均相同。  相似文献   

3.
1发生原因本病主要是种鸭饲料配制不当,种鸭及其所产种蛋缺乏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或种鸭生殖器官疾患或代谢功能失调而引起。表现为胚胎发育不良,严重时造成死胚。程度较轻的,虽然可以孵出雏鸭,但体质较弱,如果其缺乏的养分能够及时从育雏饲料中得到充分补足,  相似文献   

4.
一发病原因饲料中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不足是该病的原发性病因。30日龄以内雏鸭发生缺乏症是由于产蛋种母鸭日粮中缺乏维生素A所致。当产蛋种母鸭日粮中缺乏维生素A时,雏鸭出壳后7~14日龄便开始出现症状。若产蛋种母鸭  相似文献   

5.
鸭啄癖症是圈养鸭群中有时会见到的现象。啄癖种类较多,包括啄肛、啄趾、啄羽、啄蛋等现象。引起啄癖的原因很多,管理不当,如鸭舍饲养密度过大、运动量不足,饲料单一造成蛋白质缺乏或饲料中缺乏含硫氨基酸,饲料中矿物质和维生素不足,长时间不喂给食盐,饲喂时间不固定,以及运动场过小,圈舍内通风不良,光线过强等都会造成啄癖症的发生。1 鸭常见的啄癖症1.1 啄肛这是养鸭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种啄癖。雏鸭多是在拉稀时,而鸭舍内又缺少饮水,其他雏鸭就啄拉稀雏鸭的肛门,啄破出血后,更多的雏鸭又去啄,常常会导致死亡。成鸭多见于母鸭产蛋,肛门外翻…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 B_2在体内起着调节细胞氧化还原过程的作尉,当雏禽维生素 B_2缺乏时,会影响生物氧化的正常进行,引起体内物质代谢障碍,出现一种麻痹瘫痪的趾弯曲症状。当饲粮中维生素 B_2严重缺乏时,有时可能未有麻痹弯趾现象,雏禽已告死亡。现将某鸭场雏鸭缺乏维生素 B_2的情况介绍如下。一、发病经过某鸭场从某市购进鸭苗2100只,进行大群平地饲养。饲料组成:10天龄内是玉米  相似文献   

7.
鸭病毒性肝炎简称鸭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的一种以肝脏呈现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烈性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主要感染鸭,不感染鸡、鹅,一年四季、不同品种、性别的鸭均可感染。健康鸭通过接触被患病毒性肝炎鸭和带毒鸭污染的饲料、水、垫草、车辆等传染而流行发病,也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雏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1周龄内的雏鸭病死率可高达95%,而1月龄以上的鸭则很少发病死亡。因饲养管理不善、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鸭舍阴湿、鸭群拥挤等均可促使本病  相似文献   

8.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ler,RA)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等多种禽类,多发于2~7周龄的雏鸭,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鸭疫里氏杆菌血清型众多,已经公开报道的就达25种之多,不同血清型的RA菌株、同一血清型不同源的RA分离菌株,其致病性存在差异,且不同血清型的菌株之间缺乏免疫交叉保护能力。剖检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等为特征,死亡率为1%~80%,有的甚至高达90%以上。耐过的鸭生长迟缓,增重减慢。由于该病常常导致大批幼鸭发病、死亡以及生长迟缓、饲料报酬显著下降,而且该病难以扑灭,在发病鸭场持续存在,引起不同批次的幼鸭感染发病,因此被认为是造成宁波地区养鸭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9.
鸭疫里氏杆菌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及雏火鸡等多种禽类,2~7周龄的雏鸭和雏鹅多发,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由于该病常常导致大批幼禽发病、死亡以及生长迟缓、饲料报酬显著下降,而且该病难以扑灭,往往在发病禽场持续存在,引起不同批次的幼禽感染发病。因此,该病对养禽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能及早诊治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病原分离及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7周龄的雏鸭,引起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1],雏鸭常常大批发病和死亡,发病鸭生长迟缓、饲料报酬显著下降。该病难以扑灭,在发病鸭场持续存在,引起不同批次的幼鸭感染发病。目前鸭疫里默氏杆菌  相似文献   

11.
刘霞  于申业  于阿芳  王妮 《中国家禽》2005,27(12):32-32
该养殖户于2004年10月初从某种鸭场购进1日龄的雏鸭20000只,使用某饲料公司生产的雏鸭料饲喂,3~4天后雏鸭上喙和鸭蹼逐渐出现水泡,7~8天后上喙开始上翻、缩短、变形,仅1周时间全群30%的鸭发病。由于本病发生后鸭采食困难,病鸭消瘦,少数鸭出现死亡,大群鸭采食减少,增重缓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调查,同期,周围养殖户饲养的雏鸭凡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饲料都有发病,而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饲料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12.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播极快的急性病毒病,病鸭或带毒鸭从粪便中排毒。污染饲料、饮水等,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本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1—2天内发病率可达50%以上)死亡率高(在新发病区死亡率可达50%以上)的特点,同时,饲养管理不良,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等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出血性败血性传染病,是危害鸭和其他家禽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也是幼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2~8周龄的雏鸭,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严重。目前,本病已成为世界性疾病,广泛分布于养鸭发达的地区。该病常导致大批鹅鸭发病和死亡,病愈水禽生长迟缓,饲料报酬显著下降,而且该病难以扑灭,在水禽饲养场常持续存在,引起不同批次的水禽发病,增加了养户对该病的防治费用。1发病情况2005年9月来,某养鸭户购进2000只蛋用雏鸭,…  相似文献   

14.
<正>雏鸭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中毒性疾病,是由于雏鸭误食了被黄曲霉毒素或寄生曲霉污染了的饲料而引起。黄曲霉毒素主要对肝脏造成损害,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临床上以肝功能障碍、全身出血、消化机能紊乱、腹水、神经症状为特征。各种畜禽均可发生本病,尤其以雏鸭最为敏感,表现为与雏鸭病毒性肝炎相类似的神经症状,并出现大量死亡,容易被误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1发病情况广西桂平市某养殖场2014年4月初购进近  相似文献   

15.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播迅速的病毒性疾病。其特点是病鸭日龄小、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临床表现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炎。本病常给鸭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内的雏鸭。成年鸭也可感染,但不发病,而是此病的带毒者。被病毒污染的鸭舍、饲料、饲养用具、水、人员、车辆等都可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鸡与鹅都有抵抗力。有人用本病毒给1日龄和1周龄的雏火鸡接种,引起发病,出现本病症状、病变和血清中和抗体,并能从雏火鸡中分离出病毒。通过咽和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传染来源主要是患病雏鸭及带毒成年鸭,病愈康复鸭的粪便中,能够继续排毒1~2个月。鸭蛋内不传递病毒。此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多数在冬季或早春暴发。  相似文献   

16.
我市某畜禽良种场饲养的600羽雏鸭,25日龄时突然发生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发病150羽,死亡68羽。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雏鸭曲霉菌病。经药物治疗和环境消毒控制了病情,现将发病和治疗情况报道如下:1饲养情况该场雏鸭是以白天散放和夜间入舍的方式饲养,舍内地面潮湿,用具不洁净,食槽内常有剩余的饲料,因而常有一层灰白色覆盖物。雏鸭1天饲喂3次。饲料为自配料,常有板结的小团块,且见带有红色或淡绿色的霉变物。2临床症状病鸭精神沉郁、消瘦、羽毛松乱,两眼半闭或全闭;行动…  相似文献   

17.
鸭的传染性浆膜炎是由致病性血清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不同类型疾病的总称,是以危害幼龄鸭为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细菌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引起鸭的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关节炎、干酪性输卯管炎和脑膜炎等多种临诊病症。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发病鸭或带菌鸭是主要传染源,主要经过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鸭群拥挤,鸭舍通气不良,地面潮湿、积粪过多、氨气太重、饲料营养差及维生素缺乏和管理不良均是发病诱因。发病率与死亡率都很高,在一般情况下主要发生于1~8周龄的雏鸭,是这几年我市鸭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8.
刘九生 《中国家禽》1999,21(6):34-34
母鸭日粮中维生素B1缺乏时,所产种蛋孵化出的雏鸭可发生维生素B1缺乏症,多见于胚胎发育的后期及出壳后2~3d内的雏鸭。如果雏鸭日粮缺乏维生素B1或饲养方法不合理,则雏鸭群常在20日龄前后出现症状,如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就会造成大批死亡。1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9.
1提高种鸭育成均匀度应从育雏抓起1.1将每个育雏圈内的雏鸭数一致,使饲料投放量准确,雏鸭采食量相对一致。否则便会造成雏鸭采食不均而造成个体间生长速度差异。1.2一些个体较小或体质较弱的雏鸭应分开饲喂,适当增加饲料量,促使其体质尽快恢复。待其生长速度与...  相似文献   

20.
雏鸭衰竭症的主要表现有:叫声不息,烦躁不安,精神萎靡,食欲减少甚至废绝,体重下降,逐渐消瘦,继而陆续死亡。1发病原因主要是科学育雏管理经验缺乏和环境条件过差,如饲养密度过大,光照强度过大或时间过长,饲料中蛋白含量低以及饮水量太少或水质差等均可导致雏鸭的新陈代谢处于负平衡状态,使之逐渐衰竭死亡。此期间由于雏鸭体质差,易感染传染病和其他一些疾病,而加大死亡率。2预防措施2.1做好育雏准备工作备足垫料(网上育雏不用垫料),充分晒干,如以稻草作垫料,还要切成3~5厘米长。清洗鸭舍和各种工具,并进行彻底消毒,在雏鸭入舍前12小时,开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