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刊辑2017年1月17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获悉,此前我国发射的神舟十一号飞船搭载着由兰州牧药所提供的紫花苜蓿试管苗,随飞船进入太空,在轨运行33天后,试管苗成功返回地面,紫花苜蓿太空试管苗试验获得成功。据牧草航天育种课题组主持人杨红善介绍,由太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畜牧科学研究院日前透露,该院已与中国航天部航天育种中心达成协议,国家一级保护猪种——荣昌猪精液将搭载神舟六号飞船飞上太空。届时,动物遗传育种专家在荣昌猪的遗传基因研究上有望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中国猪业》2005,(3):9-9
2005年5月25日,据重庆市畜牧科学研究院负责人透露,该院已与中国航天部航天育种中心达成协议,国家一级保护猪种——荣昌猪精液将搭载神舟六号飞船飞上太空。届时,动物遗传育种专家在荣昌猪的遗传基因研究上有望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近日,中科院研究员刘敏专程来到山东省宁阳县.代表中科院将意大利番茄等23个经航天搭载返回的蔬菜种子移交给伏山镇太空育种基地。此次中科院向宁阳县移交的23个品种是从1996至2008年间通过返回式卫星及神舟飞船系列搭载的各类太空种子代表,有太空西红柿、辣椒王、大豆等.  相似文献   

5.
9月16日12时16分,搭载神舟三号飞船的乌鸡蛋孵出的“太空乌鸡”,产下了第一枚“太空蛋”,完成了由蛋到蛋的生命周期。这枚“太空蛋”重27克,蛋的长轴为43.8毫米、短轴33毫米。科研人员将把实验继续进行下去。太空乌鸡生蛋了  相似文献   

6.
航天诱变育种是以高科技返回式卫星为平台的新兴育种方法,其目的是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使种子遗传信号发生改变,地面种植后,获得有益突变体,选育新种质、新材料和培育新品种的植物育种技术。航天育种已在小麦(Triticum aestivum)、水稻(Oryza sativa)、辣椒(Capsicum spp.)、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等农作物及蔬菜上被广泛应用,且已通过国家或省级鉴定了72个品种,我国的航天育种走在世界前列,但牧草航天育种尚处于初始阶段,主要集中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方面的相关研究。本文简要阐述紫花苜蓿航天诱变研究的自身特点,以及目前我国紫花苜蓿航天诱变研究进展,并提出当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航天育种及其在药用植物上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航天育种又称空间诱变育种或太空育种.是指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卫星、飞船或高空气球)将植物种子或器官送入太空.利用空间宇宙射线、微重力(10^-6-10^-13g)、高真空、超洁净和交变磁场等特殊环境.诱导植物变异.再返回地面进行选育、筛选植物优良品种的育种新技术。航天育种开创了育种新途径。除了应用于农作物、蔬菜、园艺花卉等植物种子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外。在林业、牧草、药用植物、水产动物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也已经启动.且前景广阔。笔者仅就航天育种及其在药用植物上的应用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饲料广角》2005,(11):49-50
国家一级保护猪种——荣昌猪,其精液在今年秋季将搭我神舟六号飞船抵达太空,经微重力和宇宙射线影响,有望改写史无前例的育种方式。  相似文献   

9.
太空微重力、强辐射、高真空及多因素复合效应的空间环境,为诱变育种创造了传统育种无法比拟的特殊诱变源[1]。李社荣等报道中国自1987年开始利用返地卫星搭载植物种子,至2006年初,已成功进行了20多次植物种子的搭载试验,涉及粮食、棉花、油料、蔬菜、花卉、牧草等13大类,500多个品种,育成了一批优质、高产、多抗、早熟的作物新品种或新品系,并筛选出了一些罕见的具有利用价值的突变体材料,有些已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使太空育种备受关注[2,3]。中药航天育种起步较晚,王志芬、高文远等报道已搭载的药用植物包括桔梗、红花、藿香、甘…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了"实践八号"航天育种卫星搭载羊草种子后的萌发及根尖细胞学效应。结果表明:太空诱变后羊草种子的萌发能力降低,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太空诱变促进了羊草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活动,分裂指数较对照增加24.17%;太空诱变使羊草根尖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产生微核、染色体断片、染色体粘连、落后染色体、游离染色体等畸变类型。其中,单微核是主要的核畸变类型,染色体断片为主要的染色体畸变类型。"实践八号"卫星搭载对羊草根尖细胞有明显的诱变效应。  相似文献   

11.
牧草的航天诱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诱变育种是近十几年来快速发展的农业高科技新领域,将高科技的空间技术与常规农业育种相结合,是一项高创新性育种方法,其目的是利用空间诱变技术选育植物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我国的航天育种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已在农作物、蔬菜及花卉上广泛应用,且已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鉴定了70多个品种,牧草航天育种尚处于初始阶段,目前主要集中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方面的相关研究.为此,简要阐述了航天诱变育种的定义、机理和特点,介绍了紫花苜蓿、燕麦、猫尾草、红三叶、白三叶、黄花矶松、红豆草和沙打旺等几种牧草航天诱变研究的自身特点,以及目前我国牧草航天诱变研究进展,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2.
早期抽薹和根腐病严重影响当归的栽培成效,为了探寻航天搭载对当归SP_1代成药特性的诱变效应,将当归种子搭载“长征七号”和“神舟十一号”飞船,在太空分别历时22 h和33 d,返回地面后大田有机育苗栽培。结果表明:与对照(CK)种子相比较,神舟33 d和长征22 h处理的当归种子育成SP_1种苗移栽后返青率分别显著提高24.0%和14.9%。成药期CK返青株早期抽薹率和死株率高达40.2%和26.8%,33 d和22 h群体的早期抽薹率较CK分别极显著提高29.7%和21.4%,死株率分别显著降低26.8%和16.0%,种苗成药率各处理依次为33 d(26.0%)>22 h(21.4%)>CK(20.8%);33 d和22 h群体株高、株幅和茎粗始终极显著高于CK,单株叶片数与CK相当;当归阿魏酸含量依次为22 h(0.12%)>33 d(0.11%)>CK(0.10%),浸出物含量依次为33 d(57.90%)>CK(54.10%)>22 h(51.30%)。说明航天搭载当归种子在诱导有利变异的同时也可诱导不利于生产的变异,但创造了抗逆性强的优异变异群体,奠定了新品种选育的宝贵种质资源,并拓展了新品种选育途径;根病和早期抽薹是造成当归成药率很低的主要原因,迫切需要对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和选育改良。  相似文献   

13.
卫星搭载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反应(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空育种具有变异多、幅度大、高产、优质、早熟及抗病力强等特点,是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农业育种技术于一体的农业育种新途径。以不同时期株高为指标,对3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卫星搭载效应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对于中苜一号,幼苗期卫星搭载株高显著低于地面对照,分枝期和初花期则相反,搭载后株高显著增加;对于龙牧803,卫星搭载后幼苗期和分枝期的株高显著增加,初花期则表现为无显著差异;对于敖汉苜蓿,卫星搭载植株在3个时期的株高都显著高于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卫星搭载的生物学效应因品种和时期而异,这可能是由不同紫花苜蓿品种间诱变敏感性的差异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畜牧业》2019,(2):23-23
近日,从国家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获悉,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培育的“中天1号紫花苜蓿”通过新品种审定,登记为育成品种。“中天1号紫花苜蓿”质优、丰产,多叶率、产草量、营养价值高,适宜在西北内陆绿洲灌区、黄土高原以及华北等相同气候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航天诱变育种是以高科技返回式卫星为背景的新型育种方法,以搭载于我国“神舟三号”飞船的4个紫花苜蓿材料:德宝、德福、阿尔冈金、三得利,种植而成的当代(SP1)试验材料为研究对象。连续观测记载,初步确定了突变类型和单株,并进行了集团分类,大致分为以下7种类型:多叶单株(6株)、大叶单株(11株)、速生单株(14株)、白花突变单株(1株)、抗病单株(7株)、早熟单株(7株)和矮生、分蘖性强单株(2株),所选单株已分别挂牌标记。不同品种经航天诱变表现出不同的突变类型,德宝、德福以生长速度较为显著、三得利以多叶变异较为显著、德福以叶面积增大较为显著,可见航天诱变并非盲目、无规律变异,而与品种自身特性相关联,同时变异材料的遗传稳定性有必要下一步在分子标记和后续世代田间继续观测中进行确认。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2008年通过神舟7号运载火箭搭载的老芒麦种质为研究对象,以同批未诱变材料为对照,形态学变异研究表明航天诱变对老芒麦牧草生产性能相关指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生产性能评价获得3份产量高于对照的老芒麦优异种质SAG0304-8、SAG0304-6和SAG0304-10以及1份不育单株,为老芒麦新品种选育提供了有价值的中间材料。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将于2005年10月份,由神舟六号飞船携带约40g猪的精液到太空飞行,这是首次将动物的精子送至太空的试验,以前的太空育种试验只是携带植物的种子。重庆畜牧科学院(the Congqing Academy of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CAAHS)已经和中国航空科技集团(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定了合同。  相似文献   

18.
航天育种是近十几年来快速发展的农业高科技新领域,已经变成一种主要的诱变育种方法。本研究以航天搭载的紫花苜蓿种子为基础材料,选育出我国第一个航天诱变多叶型紫花苜蓿新品种“航苜1号”。为验证该品种的生产性能,在兰州进行生产性能的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多叶性状使航苜1号叶量比对照增加5.72%;干草产量(14237.5 kg/hm2)比对照提高13.26%;第一茬和第二茬草开花初期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0.08%和18.42%,分别高于对照2.97%和5.79%;18种必需氨基酸为12.32%,高于对照1.57%;微量元素明显优于对照品种。多叶率与其他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多叶率和草产量、粗蛋白、氨基酸总量呈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该品种具有多叶率高、产草量高和营养含量高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航天搭载紫花苜蓿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以及引物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航天育种的变异频率高、变异幅度大、有益变异多、稳定性强,优势明显。依据正交试验设计原理,设计了用正交试验和细调正交试验来确定航天搭载紫花苜蓿SSR-PCR反应体系中各成分的浓度,从dNTP、Taq酶、Pri mers、Mg2+4种因素对航天搭载紫花苜蓿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得到适合航天搭载紫花苜蓿SSR-PCR最佳反应体系,即25μL的反应体系中含有dNTP 0.2 mmol/L、TaqDNA聚合酶2U、引物0.7μmol/L、Mg2+2.5 mmol/L、以及10×buffer和60 ng模板DNA。在试验确定最佳反应体系基础上,对17对SSR引物进行筛选,选出6对扩增条带信号强、背景清晰的引物。  相似文献   

20.
以紫花苜蓿品种甘农3号(G3)、和田(HT)、陇东(LD)为材料,研究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生根粉(ABT)对苜蓿微扦插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2mg/L NAA处理下的G3紫花苜蓿试管苗生根率达100%,且具有较高的生根数(8),最大根长(17.5cm),株高和叶片数也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P0.05);0.1mg/L NAA处理下的和田紫花苜蓿试管苗的根系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其他处理,生根率为100%,具有较高的生根数(7),最大根长(29.6cm),株高和叶片数也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P0.05);0.2mg/L NAA处理下的陇东紫花苜蓿试管苗的根系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其他处理,生根率100%,并具有较高的生根数(7),最大根长(10.2cm),株高和叶片数也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P0.05)。因此,在设置的浓度梯度下,甘农3号和陇东紫花苜蓿微扦插试管苗生长的最适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是0.2mg/L NAA,适于和田紫花苜蓿的是0.1mg/L NA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