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全舍饲、放牧+补饲12月龄龙陵黄山羊背最长肌的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共检出23种脂肪酸,其中有15种相同脂肪酸;两组间α-亚麻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差异极显著(P0.01);肉豆寇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脂肪酸总量、单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差异显著(P0.05);其余脂肪酸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两组间所含脂肪酸的种类及含量不同;放牧+补饲组饲养方式所得羊肉营养价值更高;龙陵黄山羊肉膻味小。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舍饲和放牧补饲两种饲养方式对武冈铜鹅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200羽1周龄武冈铜鹅,随机分成2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20羽鹅。第1组为放牧补饲组,第2组为全舍饲组。试验为期63 d。结果表明:两种饲养方式对2~4周龄武冈铜鹅生产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但5~10周龄第2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第1组(P0.05),全程料重比和死淘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第1组胸肌和腿肌水分含量显著高于第2组(P0.05),而第1组胸肌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第2组(P0.05),腿肌和胸肌中粗脂肪、肌苷酸和氨基酸含量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第1组相比,第2组每只鹅可增加利润7.49元。结果提示,武冈铜鹅采用全舍饲饲养可提高生产性能和饲养效益。  相似文献   

3.
选择健康无病、体重相近、年龄6月龄左右的努比亚黑山羊公羊30只,随机分为放牧补饲育肥和全舍饲育肥2组,育肥期65d后进行屠宰测定和肉品质分析。结果显示,屠宰率、净肉率以及羊肉中蛋白质、粗脂肪、18种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等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脂肪酸中的油酸含量舍饲组(43.6%)高于放牧补饲组(38.35%)5.25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而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放牧补饲组均显著高于舍饲组(P0.05);羊肉中微量元素铁含量放牧补饲组较舍饲组高47.02%,两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铜含量放牧补饲组较舍饲组高64.71%,两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努比亚黑山羊采取放牧补饲育肥和全舍饲育肥方式羊肉主要营养指标相当,其中放牧补饲育肥羊肉中所含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营养物质更丰富。山羊适度放牧补饲育肥是目前一种可行的育肥模式。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2月龄滩羊羔羊脂肪和肌肉组织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试验选择24只体重接近、健康的刚出生的滩羊羔羊随机分成舍饲和放牧组,每组滩羊羔羊各12只,放牧组羔羊随放牧哺乳母羊饲养,舍饲组随舍饲哺乳母羊饲养,于2月龄时屠宰取膈肌、股二头肌、背最长肌、尾部脂肪、肾周脂肪和皮下脂肪,用气相色谱仪测定脂肪酸含量。试验结果表明:(1)在肌肉组织的脂肪酸中,与放牧组相比,舍饲组滩羊膈肌中棕榈酸、花生酸、反式油酸的含量显著提高(P < 0.05)|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的含量极显著提高(P < 0.01),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甲酯(EPA)、二十二碳六烯酸甲酯(DHA)的含量极显著降低(P < 0.01)。股二头肌中肉豆蔻酸、棕榈酸、亚油酸的含量极显著提高(P < 0.01),α-亚麻酸的含量极显著降低(P < 0.01)。背最长肌中花生酸的含量显著降低(P < 0.05),花生四烯酸的含量显著提高(P < 0.05)|棕榈酸、反式油酸的含量极显著提高(P < 0.01),α-亚麻酸、EPA、DHA的含量极显著降低(P < 0.01)。(2)在脂肪组织的脂肪酸中,与放牧组相比,舍饲组滩羊尾部脂肪的硬脂酸、反式油酸、亚油酸的含量极显著提高(P < 0.01),α-亚麻酸含量极显著降低(P < 0.01)。肾周脂肪的硬脂酸、反式油酸、亚油酸含量极显著提高(P < 0.01),α-亚麻酸含量极显著降低(P < 0.01)。皮下脂肪的肉豆蔻酸、花生酸、α-亚麻酸的含量极显著降低(P < 0.01)。综上,不同饲养方式滩羊羔羊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的脂肪酸含量不同。 [关键词] 滩羊羔羊|饲养方式|肌肉组织|脂肪组织|脂肪酸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阐明在极端寒冷缺氧的西藏羌塘高原,放牧和舍饲2种饲养方式对西藏山羊背最长肌肉品质、抗氧化指标及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将同一时间出生的50只、平均初生重23 kg的雄性羔羊平均分配到完全放牧组和舍饲组饲养1年,每组25只。每组随机挑选5只西藏山羊屠宰,采集背最长肌分析肉品质、抗氧化指标及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舍饲组屠宰重(21.84 kg)极显著高于放牧组(14.71 kg);舍饲组山羊的肌间脂肪含量高于放牧组(P<0.01),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放牧组西藏山羊肌肉的pH和剪切力低于舍饲组(P<0.05),熟肉率和失水率高于舍饲组(P<0.05);放牧组肌肉中豆蔻酸(C14:0)、棕榈酸(C16:0)、十六碳烯酸甘油三酯(C16:1 n9)、油酸(C18:110c)和油酸(C18:112c)低于舍饲组(P<0.05),支链豆蔻酸(C14:0 iso)、十四碳烯酸(C14:1)和共轭亚油酸(9c,13t CLA)含量高于舍饲组(P<0.05)。综上所述,2种不同的饲养系统不会引起动物屠宰后肌肉内的氧化反应差异,放牧条件下西藏山羊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增加,从而提高羊肉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6.
试验采用舍饲、放牧+补饲及放牧的饲养方式,对30头24月龄牦牛进行育肥试验研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舍饲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达到484.83 g,放牧+补饲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达到358.27 g,对照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达到117.11 g,舍饲组与放牧+补饲组及对照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对比,差异显著(P0.05);放牧+补饲组与对照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采用舍饲及放牧+补饲的育肥方式,显著提高育肥牦牛的增重效果,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蚕沙水平对扬州鹅仔鹅生长性能、肌肉品质、营养成分以及硫胺素、肌苷酸、氨基酸等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探讨仔鹅饲粮中蚕沙的适宜添加水平。选取330只1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扬州鹅公鹅,随机分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1只。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Ⅱ、Ⅲ、Ⅳ、Ⅴ组)分别饲喂添加3%、6%、9%、12%蚕沙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从仔鹅11日龄至70日龄。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Ⅳ组和Ⅴ组显著降低了仔鹅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提高了料重比(P0.05)。2)饲粮中添加蚕沙显著降低了仔鹅胸肌肉色和腿肌剪切力(P0.05),且均呈一次线性关系(P0.05)。3)饲粮添加蚕沙显著提高了仔鹅胸肌、腿肌水分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仔鹅胸肌、腿肌粗蛋白质、粗脂肪的含量(P0.05)。Ⅳ组腿肌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Ⅴ组胸肌和腿肌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饲粮添加蚕沙显著提高了仔鹅胸肌、腿肌硫胺素含量(P0.05),对胸肌、腿肌中肌苷酸和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知,饲粮添加适量蚕沙对仔鹅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常规养分含量以及肌苷酸、氨基酸等风味物质含量没有不良影响,并具有改善肌肉嫩度,提高硫胺素含量的作用。在生产实践中仔鹅饲粮中蚕沙的添加水平不宜超过6%。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放牧野牛 (31月龄 )、舍饲野牛 (18月龄 )、放牧肉用母牛 (4~ 7岁 )、舍饲阉牛 (18月龄 )、自由放牧的母驼鹿 (3~ 5岁 )的背最长肌 (L D)、半腱肌 (ST)和冈上肌 (SS)中及鸡胸部肌肉中脂肪酸百分含量和胆固醇浓度 (n=10 )。脂类通过毛细气液色谱法 (GL C)进行分析。放牧野牛的总饱和脂肪酸 (SFA)极显著高于舍饲野牛 (P<0 .0 1) ,放牧肉牛冈上肌中总饱和脂肪极显著于舍饲阉牛冈上肌中总饱和脂肪酸。驼鹿和放牧野牛中的 SAT肌肉类似(P<0 .0 5 )。在背最长肌中 ,驼鹿和放牧野牛的多不饱脂肪酸 (PUFA)含量最高 (P<0 .0 1) ,舍饲野牛各块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 (P<0 .0 1)。放牧野牛和放牧肉用母牛背最长肌和半腱肌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极显著地高于舍饲野牛或阉牛。放牧饲养动物的 n- 3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舍饲动物或鸡胸部的 n- 3脂肪酸含量 (P<0 .0 1)。鸡胸部 n-6脂肪酸含量极显著地高于野牛、肉牛或驼鹿肌肉中的 n- 6脂肪酸含量 (P<0 .0 1)。驼鹿的 n- 6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野牛或肉牛的 n- 6脂肪酸含量 (P<0 .0 1) ,然而放牧饲养动物半腱肌中的 n- 6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舍饲动物半腱肌中 n- 6脂肪酸含量。放牧肉用母牛背最长肌中共轭亚油酸(CL A ,18∶ 2顺 - 9,反 - 11)  相似文献   

9.
研究旨在探讨日粮添加菊苣对扬州鹅生长、物质转化、肉品质、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菊苣饲养至第5周后鹅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日粮中添加菊苣降低了鹅对整个摄入物质的利用率,平均为74.57%,比对照组降低了1.02%;处理组和对照组物质同化效率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日粮中添加菊苣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鹅对精饲料的摄入和转化;日粮中添加菊苣降低了胸肌和腿肌中水分、蛋白质、脂肪、肌苷酸、系水力和p H值等指标,增加了胸肌和腿肌肉色指标,胸肌和腿肌嫩度指标变化趋势相反;日粮中添加菊苣对胸肌和腿肌的氨基酸组成影响很小;日粮中添加菊苣可以提高胸肌和腿肌中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胸肌和腿肌中亚麻酸含量均是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在胸肌的提高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探讨饲粮 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例对扬州鹅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 160只健康、体重接近的 21日龄扬州鹅,随机分成 4组,分别饲喂 n-6/n-3PUFA比例为 12∶1、9∶1、6∶1及 3∶1的饲粮,于 70日龄时取胸肌和腿肌,进行脂肪酸组成的测定。结果表明:1)在胸肌中,亚油酸的含量 9∶1组显著高于 3∶1组(P<0.05),而与其他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α-亚麻酸的含量 3∶1组显著高于 6∶1和 9∶1组(P<0.05),极显著高于12∶1组(P<0.01)。2)在腿肌中,亚油酸的含量 12∶1和 6∶1组均显著高于 3∶1组(P<0.05),而与9∶1组无显著差异(P>0.05);α-亚麻酸的含量 3∶1组显著高于 6∶1组(P<0.05),极显著高于12∶1和 9∶1组(P<0.01)。综上所述,鹅肌肉中 n-6/n-3PUFA比例随饲粮中该比例的下降而下降,并以 3∶1组最低,但除 12∶1组的腿肌 n-6/n-3PUFA比例较高外,其他各组比例均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适于人体健康的(6∶1)~(10∶1)的比例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对南方农区舍饲育肥和农田放牧饲养下的波徐杂交羊、波尔山羊和徐淮山羊3个类群的6月龄羔羊进行屠宰性能测定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舍饲育肥饲养的波徐杂交羊(Ⅰ)和波尔山羊(Ⅱ)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GR值等指标极显著优于舍饲徐淮山羊(Ⅲ)和农田放牧杂交羊(Ⅳ)(P0.01);舍饲育肥饲养的羔羊与农田放牧饲养的羔羊在肌肉失水率、熟肉率和嫩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舍饲育肥羔羊的肌肉保水力有增加趋势,肌肉嫩度也得到一定提高;农田放牧饲养方式有助于提高羔羊肌肉的红度(P0.05);两种饲养方式饲养的羔羊的肌肉在常规营养成分粗蛋白质、灰分和水分含量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肌内脂肪含量上舍饲育肥方式更具优势(P0.05),其风味和多汁性更佳;在肌肉中氨基酸含量方面,农田放牧杂交羔羊(IV)肌肉中17种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舍饲的各个组(P0.05),舍饲的3个组中,波徐杂交羔羊(I)和波尔山羊羔羊(II)肌肉中17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徐淮山羊羔羊(III),但差异不显著(P0.05),I组与II组之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肌肉中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舍饲育肥饲养的羔羊肌肉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及羊肉风味优于放牧加补饲的羔羊(P0.05)。在不同类群方面,同在舍饲育肥条件下,波尔山羊和波徐杂交羊比徐淮山羊表现出较高的胴体品质(P0.05)和肌内脂肪含量(P0.05),但肉色的红度值低于徐淮山羊(P0.05),其他指标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比较70日龄太罗鹅(太湖鹅♂×罗曼鹅♀)、罗太鹅(罗曼鹅♂×太湖鹅♀)、浙罗鹅(浙东白鹅♂×罗曼鹅♀)、罗曼鹅(纯种)和太湖鹅(纯种)的肉品质(肌苷酸、肌内脂肪、氨基酸和脂肪酸),为肉鹅杂交配套系选育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鹅(公母比为1:5),子一代70日龄时每组取体型相近的6只进行屠宰。结果表明:罗曼鹅与太罗鹅胸肌中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浙罗鹅(P<0.05);浙罗鹅胸肌中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1);太罗鹅和浙罗鹅腿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太罗鹅和罗曼鹅胸肌与腿肌必需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且太罗鹅鲜味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1);太罗鹅和浙罗鹅胸肌亚油酸、亚麻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杂交鹅腿肌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极显著高于纯种鹅(P<0.01);太罗鹅和浙罗鹅胸肌和腿肌必需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本研究表明浙罗鹅和太罗鹅肉品质总体优于其他3组。  相似文献   

13.
栽培草地生产系统肉羊舍饲生产利弊共存。本研究通过对比舍饲与放牧补饲条件下的肉羊屠宰及肉质性能,旨在探究肉羊优质高效生产的模式。选取80只体况相当的6月龄育肥小尾寒羊,随机分为两组(全舍饲组和放牧补饲组),每组40只。其中舍饲组(HF)于圈舍内以全混合颗粒饲料饲喂,剩料10%的方式进行饲养。放牧补饲组(GS)白天于红豆草草地进行放牧,夜晚归牧后于圈舍进行补饲,补饲饲料与舍饲组相同。在90 d育肥试验结束后,从每个试验组选取6只接近该组平均体重的试验羊用于屠宰试验。研究发现不同饲养方式下,小尾寒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滴水损失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GS组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面积均极显著高于HF组(P<0.01);GS组与HF组相比总不饱和脂肪酸(TUFA)、总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GS组γ-亚麻酸(C18:3n-6)含量高于HF组(P<0.05)。HF组小尾寒羊背最长肌中缬氨酸含量低于GS组(P<0.05),其余氨基酸含量则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相较于全舍饲,放牧补饲可提升小尾寒羊肉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4.
牦牛低海拔舍饲是解决藏区草畜矛盾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促进冷季牦牛生长发育,改善牦牛肉品质。旨在探讨低海拔区域开展牦牛舍饲模式对牦牛生长发育、屠宰性能、肌肉品质以及血清指标的影响,初步探索低海拔舍饲影响牦牛肌肉品质的可能因素。选用10头36月龄体重、体况相近的健康公牦牛,随机均分为舍饲组与放牧组,舍饲组于广汉农区(海拔:600 m)进行全舍饲育肥,放牧组于红原县牦牛科技园区(海拔:3500 m)按传统模式天然放牧,试验期150 d。结果表明,舍饲牦牛增重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其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和净肉率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舍饲组背最长肌食用品质显著改善:亮度(L~*)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熟肉率和肌内脂肪(IMF)含量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剪切力显著低于放牧组(P0.05);舍饲组背最长肌营养品质显著改善:粗脂肪(EE)含量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舍饲组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含量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饱和脂肪酸(S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反式脂肪酸(TFA)含量均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鲜味氨基酸(FAA)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血清指标分析结果显示,舍饲组血清中血糖(GLU)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含量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β-羟基丁酸(BHBA)含量极显著低于放牧组(P0.01);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活性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活性显著低于放牧组(P0.05)。由此可见,通过冷季低海拔舍饲可达到牦牛生长肥育的效果;可激活牦牛血清中脂沉积相关酶活性,促进肌肉中脂肪的合成与沉积,改善牦牛肉食用品质及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荒漠草原放牧与舍饲对滩羊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将39只3月龄滩羊公羔分为荒漠草原放牧组(GZ)、限时放牧4 h补饲组(TG)和舍饲组(SF)3组,测定滩羊的屠宰性能与肉品质指标.结果显示:SF组滩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和肉骨比显著优于TG组,TG组滩羊除肉骨比和净肉率外,显著优于GZ组(P<0.05);3种饲养模式滩羊的肉色、pH、剪切力、滴水损失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但SF组的蒸煮损失显著低于GZ组与TG组(P<0.05);TG组与GZ组滩羊肌肉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C18?3n3,C20?5n3,C22?6n3,C18?2n6,C20?3n6,C20?4n6等含量显著高于SF组(P<0.05),且n-6/n-3脂肪酸比例显著低于SF组(P<0.05).综上表明,荒漠草原放牧会提高滩羊肌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但会提高滩羊肌肉的蒸煮损失,降低滩羊的屠宰性能,而限时放牧补饲可以较大程度保留滩羊肌肉脂肪酸组成,同时提高滩羊的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16.
饲养方式对滩羊羔羊肌肉及脂肪组织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饲养方式对滩羊羔羊肌肉和脂肪组织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择24只健康且体重相近(14.16 kg±0.58 kg)的2月龄滩羊羔羊随机分成舍饲组和放牧组,每组12只,于4月龄屠宰取其背最长肌、股二头肌、膈肌、皮下脂肪、肾周脂肪、尾部脂肪,用气相色谱仪测定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①在肌肉组织饱和脂肪酸中,与放牧组相比,舍饲组滩羊羔羊股二头肌丁酸、棕榈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膈肌辛酸、月桂酸、肉豆蔻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肌肉组织不饱和脂肪酸中,与放牧组比较,舍饲组滩羊羔羊背最长肌棕榈油酸、花生四烯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γ-亚麻酸、α-亚麻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二十碳五烯酸(EPA)、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极显著提高(P<0.01);股二头肌花生四烯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十七碳一烯酸、α-亚麻酸、EPA、n-3 PUFA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膈肌棕榈油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②在脂肪组织饱和脂肪酸中,与放牧组比较,舍饲滩羊羔羊皮下脂肪十一碳酸、十五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十三碳酸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肾周脂肪葵酸、肉豆蔻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丁酸、硬脂酸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尾脂十一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脂肪组织不饱和脂肪酸中,与放牧组比较,舍饲滩羊羔羊皮下脂肪十八碳二烯酸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肉豆蔻油酸、棕榈油酸、γ-亚麻酸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肾周脂肪十八碳一烯酸、α-亚麻酸、n-3PUFA含量显著提高(P<0.05),肉豆蔻油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十七碳一烯酸、二十碳二烯酸、十八碳二烯酸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尾脂肉豆蔻油酸、棕榈油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十八碳二烯酸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综上,不同饲养方式对滩羊羔羊肌肉和脂肪组织脂肪酸含量存在一定影响,舍饲滩羊羔羊股二头肌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及肾周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放牧滩羊羔羊。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环县绒山羊冬季饲养效果,把6月龄的子午岭黑山羊羔羊和辽宁绒山羊(♂)×子午岭黑山羊(♀)杂种一代羔羊(简称F1代羔羊)作为试验对象,以环县农民群众传统采用的饲养模式——放牧加少量补饲(简称"放牧+补饲")作为对照,采用全舍饲方式对两个试验群体进行60d的育肥试验,综合测定绒山羊羔羊的生长结果、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指标,计算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两个试验群体内,全舍饲组的育肥末重、育肥期增重、平均日增重、胴体重和屠宰率均极显著高于"放牧+补饲"组(P0.01)。子午岭黑山羊羔羊全舍饲组的平均日增重、胴体重和屠宰率分别是102.5g、10.75kg和47.66%,分别较"放牧+补饲"组提高了87.2g、3.46kg和12.54%。F1代羔羊全舍饲组的平均日增重、胴体重和屠宰率分别是117.2g、11.71kg和49.62%,分别较"放牧+补饲"组提高了96.7g、4.16kg和13.83%。全舍饲组的失水率和嫩度显著低于"放牧+补饲"组(P0.05),其它肉品质指标在全舍饲和"放牧+补饲"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子午岭黑山羊羔羊和F1代羔羊全舍饲组的纯收入较"放牧+补饲"组同类型羔羊分别提高了110.2和75元。因此,较传统饲养模式,全舍饲育肥能够明显增加环县绒山羊羔羊冬季生长效果和产肉性能,改善部分肉品质,显著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荒漠草原放牧与舍饲对滩羊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将39只3月龄滩羊公羔分为荒漠草原放牧组(GZ)、限时放牧4 h补饲组(TG)和舍饲组(SF)3组,测定滩羊的屠宰性能与肉品质指标。结果显示:SF组滩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和肉骨比显著优于TG组,TG组滩羊除肉骨比和净肉率外,显著优于GZ组(P<0.05);3种饲养模式滩羊的肉色、pH、剪切力、滴水损失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但SF组的蒸煮损失显著低于GZ组与TG组(P<0.05);TG组与GZ组滩羊肌肉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C18?3n3,C20?5n3,C22?6n3,C18?2n6,C20?3n6,C20?4n6等含量显著高于SF组(P<0.05),且n-6/n-3脂肪酸比例显著低于SF组(P<0.05)。综上表明,荒漠草原放牧会提高滩羊肌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但会提高滩羊肌肉的蒸煮损失,降低滩羊的屠宰性能,而限时放牧补饲可以较大程度保留滩羊肌肉脂肪酸组成,同时提高滩羊的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主要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绒山羊羯羊肌肉理化指标的影响。从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的4月龄断奶羔羊群中选择30只去势公羔(羯羊)进行放牧补饲,每只补饲300 g玉米;从淘汰群中选择30只与放牧补饲组日龄相近的羯羊进行舍饲育肥,并按照试验设计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结束时,每组选择6只接近平均体质量的羯羊屠宰。结果表明:舍饲育肥和放牧补饲羯羊的肌肉肉色、p H、失水率、嫩度、剪切力、熟肉率和大理石花纹间差异不显著(P0.10),说明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羯羊进行短期舍饲育肥与放牧补饲相比,对肌肉理化指标无显著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20,(2):54-59
为阐明在极端寒冷缺氧的西藏羌塘高原,放牧和舍饲2种不同饲养方式对半同胞西藏绒山羊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和胃肠道组织发育的影响,将同期出生的50只羔羊平均分配到完全放牧和舍饲条件下饲养1年,随机挑选10只绒山羊(n=5),采集血液、瘤胃和小肠样品评估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显示:山羊血清中尿素氮、高密度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白蛋白、总胆固醇和葡萄糖的含量在舍饲组中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高密度胆固醇舍饲组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06);舍饲组中磷含量和镁含量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2种饲养条件免疫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舍饲组瘤胃背囊乳头高度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8),舍饲组瘤胃背囊乳头宽度极显著低于放牧组(P<0.001);小肠绒毛宽度、隐窝深度和肌层厚度受饲养环境影响较大。提示:冬季牧草干枯时期补饲精饲料可有效提高养殖效率,保证放牧条件下西藏绒山羊的机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