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1病原体及流行情况鱼类细菌性烂鳃病的病原是柱状曲杆菌。该病一般在水温15℃以上时发生,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鲫、鲢、鲂、鳙,鱼或成鱼均可发生此病。由于致病菌的宿主围很广,野杂鱼类也都可感染,因此,容易染和蔓延。本病常与赤皮病和细菌性肠炎并发。  相似文献   

2.
(一)测水温定投饵量一般说,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为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饵量,使鱼吃好、长得快、少生病。具体方法:早春时节,当水温上升到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每次喂量为当日存塘草鱼、鳊体重的3%~5%,然后逐渐增加。5月份以后,当水温上升到15~20℃,喂草量可增加到当日存塘草鱼、鳊体重的50%,7~9月份,当水温上升到25℃时,日投草量可稳定为存塘草鱼、鳊体重的80%。以后随着水温下降,投草量亦要相应减少。(二)测水透明度定施肥量池塘养鱼适宜水体透明度为25~30厘米。透明度过低,说明…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静水法测定了不同温度及急性温度突变对菲律宾蛤仔耗氧率的影响,分别在5个恒定温度(15、20、25、30和35℃)以及4个急性温度突变(分别由25℃突变至15、20、30和35℃)条件下测定了菲律宾蛤仔的耗氧率。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菲律宾蛤仔的耗氧率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在温度为15~30℃内时,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达到35℃时耗氧率开始下降。方差分析表明,耗氧率在15℃时最低,与20℃组和35℃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30℃时耗氧率最大,与25℃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15℃和20℃组(P<0.05)。温度突变后菲律宾蛤仔耗氧率相比于恒温状态下均出现不同程度提高,说明温度骤变环境下菲律宾蛤仔要消耗更多的能量。  相似文献   

4.
温度和水分对中华羊茅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室内盆栽法对不同温度和水分互作条件下中华羊茅幼苗生长的形态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设定4个土壤水分梯度(80%,65%,50%和35%FWC,FWC为田间最大持水量)和3个生长温度(15,20和25 ℃)来模拟自然生长条件来探究适宜中华羊茅幼苗生长的温度和土壤水分条件。结果表明,中华羊茅在25 ℃、65%水分条件下的出苗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和水分处理(P<0.05),而对照和其他水分处理的幼苗株高在20 ℃条件下均显著高于15和25 ℃处理(P<0.05);3种温度下中华羊茅幼苗的茎粗在65%水分条件下均达到最大,在35%水分条件下最小,且与其他水分处理差异显著(P<0.05);在15和20 ℃条件下,中华羊茅幼苗的叶宽、组织含水量、株高胁迫指数和干物质胁迫指数均在65%水分条件下最大,在35%水分条件下最小,而在25 ℃条件下,其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降低而逐渐减小,且在80%水分条件下达到最大;3种温度下中华羊茅幼苗的根冠比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降低而逐渐增大,其在35%水分条件下最大,且显著大于对照和其他水分处理(P<0.05);20 ℃条件下,中华羊茅幼苗的根长在35%水分条件下最大,而在15和25 ℃条件下,其根长在50%水分条件下最大,且均与对照和其他水分处理差异显著(P<0.05)。因此,由结果得出20 ℃温度和65%水分条件最适于中华羊茅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黄帚橐吾是高寒草甸分布广泛的毒杂草,研究黄帚橐吾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适宜条件对探索黄帚橐吾在青藏高原的扩散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和水分梯度,比较黄帚橐吾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情况与幼苗的生长状况,以探讨黄帚橐吾种子和幼苗对温度和水分胁迫的耐受能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黄帚橐吾种子在30℃条件下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在15℃、20℃和25℃时仍维持相对较高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胚根长在20℃时具有最高值,胚芽长则在25℃时具有最高值。随着渗透势的降低,黄帚橐吾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和胚芽长均逐渐降低,其中在-0.3MPa条件下,黄帚橐吾的发芽率和胚根长与对照(0MPa)相比差异不显著,在-1.2MPa条件下,黄帚橐吾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和胚芽长相比-0.9MPa而言均有少量的回升。综上所述,黄帚橐吾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可以耐受较大的温度变化范围(15℃~30℃)以及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这为其种群的维持和更新提供了保证,也部分解释了黄帚橐吾在青藏高原得到快速扩散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柱状黄杆菌是柱形病的病原体,可感染全球的淡水鱼类。自然和养殖条件下的海水鱼类以及观赏鱼类也可感染发病。全世界每年由柱形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极其严重。文章回顾和总结了柱状黄杆菌的发现、病理变化、超微结构特点和血液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近况,对柱状黄杆菌的分离鉴定、柱形病的爆发条件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柱状黄杆菌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五倍子能预防鱼类烂鳃病,但作用剂量不明确。为探明五倍子的推荐使用剂量,该研究从体内、体外两方面考查了不同剂量五倍子对病原菌抑制效果和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五倍子对草鱼烂鳃病预防效果的影响。将五倍子煎液以40、60、80、100 mg/kg剂量加入Shieh琼脂选择培养基,涂布柱状黄杆菌,培养72 h并计数,计算抑菌率;选择健康的草鱼幼鱼240尾,分为4个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3个试验组分别添加1%、2%、4%五倍子进行投喂,用柱状黄杆菌悬液向鱼缸连续泼洒3 d攻毒,饲养56 d后测定血清、肠、肝胰脏溶菌酶活力及血清补体C3、IgM含量。结果表明,80~100 mg/kg的五倍子抑菌效果明显,100 mg/kg能完全抑菌;2%五倍子剂量组肝胰脏溶菌酶活力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因此,五倍子在草鱼饲料中推荐添加剂量为2%。  相似文献   

8.
以体质量为(100.0±10.0) g的尼罗罗非鱼为研究对象,设置生长最适宜组(28℃)和高温应激组(35℃)2个处理水平,暂养7 d后分别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统计累计死亡率,并于细菌感染后24、48、72、96、120 h,采集组织检测HSP70基因表达水平,探讨高水温下无乳链球菌感染罗非鱼过程中HSP70的作用机制,为制定控制无乳链球菌病的合理策略提供数据支撑。试验结果表明,LD50攻毒试验中,28℃组试验尼罗罗非鱼在感染后48 h内没有死亡,感染120 h的累计死亡率为20%;而35℃组试验罗非鱼在感染24 h后累计死亡率就达到13.3%,在感染120 h后累计死亡率达到53.3%。各组织中,HSP70基因的表达随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鳃中24 h的表达量为最高,鱼脾、肠和肝中48 h的表达量为最高。说明水温35℃组无乳链球菌感染的罗非鱼累计死亡率显著高于28℃组,水温28℃组和35℃组的HSP70基因的表达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9.
研究旨在探究草鱼膨化饲料中不同糖脂比(CHO:L)对大规格草鱼[(1 061.33±12.49) g]生长性能和形体指标的影响。试验设计了4个等氮(粗蛋白30%)等能(12.5 k J/g)不同糖脂比处理组(30%小麦、1.4%豆油,糖脂比6.49组;25%小麦、2.4%豆油,糖脂比4.94组;19%小麦、4.1%豆油,糖脂比3.42组;14%小麦、5.8%豆油,糖脂比1.93组)和等氮(粗蛋白30%)略低能量(11.5 k J/g)的(14%小麦、3%豆油,糖脂比3.11组)试验组,共5个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放置25尾鱼,并进行6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可消化能水平下,随着饲料中糖脂比例不断降低,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不断升高,饲料系数下降,并在糖脂比1.93组,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肥满度达到最高,说明饲料能量分配在脂肪上比较与分配在糖类上更有助于该规格草鱼的生长;在相同的可消化能(12.5 k J/g)水平下,不同糖脂分配对草鱼的肝体比和成活率没有显著的影响。1 000 g左右草鱼对饲料脂肪的利用率高于淀粉。研究表明,同样的可消化能水平下,能量分配在脂肪上比分配在淀粉上更有助于草鱼的生长;从糖脂比3.42组和糖脂比1.93组的生长结果比较来看,豆油小麦在草鱼上的比价关系:1%的豆油相当于3%的小麦。  相似文献   

10.
姜黎  田长彦 《草业科学》2023,(3):674-679
当前干旱区荒漠植物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种群存在自我更新障碍,荒漠区很少见到幼苗,水分和温度可能是荒漠区造成自我更新障碍的两个主要的生态因素。本研究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在不同温度下(20℃/5℃、25℃/10℃、30℃/15℃和35℃/20℃),研究干旱胁迫(0、5%、10%、15%、20%、30%PEG)对盐爪爪种子发芽特征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旨在探索盐爪爪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与其原生境温度和干旱条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对盐爪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显著影响(P<0.01),其中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在30℃/15℃条件下达到最高,该温度可作为盐爪爪种子发芽特性和幼苗生长时期最适宜的温度;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对其种子萌发产生显著影响(P<0.05),在30℃/15℃下,高浓度(>15%PEG-6000)溶液对盐爪爪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也随之增强,低浓度的PEG-6000溶液(5%)对盐爪爪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略有促进作用,适当的干旱胁迫有利于盐爪爪幼苗的生长,使出苗整齐。  相似文献   

11.
不同饲料制粒条件和保存时间对益生菌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试验研究了制粒过程和保存时间对益生菌活力的影响,将8株益生菌分别制成单一菌制剂,与无抗生素42~49龄肉鸡全价料混合,分别在0.1Mpa,65℃(A)、0.2Mpa,70℃(B)、0.3Mpa,75℃(C)3种条件下制粒。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和温度的不断提高,活菌含量不同程度下降,但在A条件下,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链球菌、啤酒酵母的死亡率较低,分别为2.69%、0.00%、26.2%、8.95%;说明该制粒过程对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链球菌、啤酒酵母的影响比较小,适合制粒;而干酪乳杆菌(52.1%、88.2%、99.8%)、植物乳杆菌(99.5%、99.5%、99.9%)、粪链球菌(99.9%、100%、100%)、产朊假丝酵母(95.7%、99.6%、100%)在A、B、C条件下的死亡率均比较高。对适合制粒益生菌的保存试验发现,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啤酒酵母在90d的保存期内死亡率分别为2.40%、1.50%、3.50%,而乳链球菌在90d内保持下降趋势,45d后活菌含量急剧下降,到90d时死亡率达到93.7%,说明该菌株对环境的抗逆性较差。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海乳草种子为材料,通过设置有无光照(光照周期为12h,光照强度为7200lx,12h黑暗)7种恒温和3种变温(5℃、10℃、15℃、20℃、25℃、30℃、35℃;10~20℃、15~25℃、25~35℃)筛选海乳草种子适宜的萌发条件,在此条件上模拟干旱及设置不同盐碱梯度,通过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探讨不同盐碱和干旱胁迫对海乳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海乳草种子萌发属于光促型,在有光条件下,25℃或20~30℃萌发效果最好,并且变温有助于发芽;(2)海乳草种子的活力及生活力均随渗透势升高呈下降趋势,-0.735MPa渗透处理下,其种子几乎不发芽;(3)不同渗透势即不同盐碱浓度对海乳草种子萌发初期影响显著,随盐碱浓度升高,种子的发芽力及生活力均逐渐降低。低渗处理(-0.46Mpa)下,Na2CO3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NaCl,且随渗透势升高抑制效果加重。  相似文献   

13.
李跃  袁庆华 《草业学报》2015,24(4):127-131
通过恒温箱和温室试验,探索了不同的保湿时间和温度对苜蓿锈菌孢子堆密度的影响以及不同培养温度对病害潜育期的影响。19℃下保湿(相对空气湿度100%)一定时间,再在25℃下生长15 d,可见保湿时间在12~48 h处理中植株叶片上孢子堆密度高于4~8 h。不同保湿温度下,保湿(相对空气湿度100%)24 h,再在25℃下生长15 d,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保湿温度的升高,孢子堆密度先逐渐增加,在19℃左右达到最大,之后逐渐降低。19℃下,100%相对湿度下保湿24 h,然后分别置于15,20,25,30和35℃下生长,只有35℃下不发病,其余温度下潜育期分别为11,10,7和7 d;培养温度在25和30℃下的孢子堆密度显著高于15和20℃;培养温度对孢子堆显现时间的长短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由柱状屈挠杆菌引起的鱼鳃腐烂的疾病,叫细菌性烂鳃病,此病严重危害着渔业生产。本病多在春天发生,最主要的传染源是带菌鱼,以及被病原细菌污染的水或池塘淤泥。在本病流行季节,病鱼不断在水中散布病原菌,鱼体与病原菌直接接触便可发病,特别容易感染的是鱼鳃受伤(如受机械损伤、被寄生虫寄生等)的鱼。本病主要危害青鱼、草鱼,从鱼苗种到成鱼都可受害。此外,鲤鱼、鲫鱼、鲢鱼、编鱼、团头朝、金鱼等也能受害。一般地说,水温在15℃以上时,本病开始发生,在水温15℃~30C之间,水温越高越容易发生和流行,使自致死时间也越短、经…  相似文献   

15.
水温的选择白来航母鸡在通霄16个小时未接触饮水后,未见对0、20或35℃的二种饮水中任一种有显著的偏好,而无论舍温高低如何(见表5a)。然而在8小时内,有规律地每隔一小时有15分钟任意饮水,在各种舍温(5、20及25℃)条件下,鸡饮(?)5℃水时的饮水量显著地减少。仅在35℃的舍温下,母  相似文献   

16.
试验初步研究了玉米、小麦和木薯对草鱼幼鱼摄食后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试验共有15%、30%和30%水平无油(不加豆油)的玉米和小麦、15%、20%水平的木薯等8种饲料,每种饲料投喂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草鱼,草鱼初重(4.62±0.35)g,养殖期76d。养殖结束后,禁食试验鱼24h,然后投喂各试验组饲料,在投喂前(0h)及投喂后1、2、3、4、8h和12h,分别测定各组鱼血糖、血脂(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结果显示:(1)各组试验鱼摄食后血糖水平均迅速升高,在3~4h达到峰值,12h后血糖水平仍高于禁食状态;血脂含量均在1h内迅速升高至峰值,在随后的1~2h内迅速降低,在2~4h内有回升趋势。(2)相同添加水平下,玉米、木薯组试验鱼的血糖峰值比小麦组高;木薯组血脂四项峰值最高,小麦组其次,玉米组最低。(3)随着玉米、小麦、木薯添加水平的提高(15%~30%、15%~20%),各试验组草鱼血糖、血脂峰值升高;且高水平组血糖含量达峰值后下降速度较低水平组缓慢。(4)与正常水平相比,无油组草鱼血糖、血脂的峰值均有所下降。试验结果表明:(1)草鱼幼鱼对玉米、小麦、木薯的利用是有限的,更适于利用低水平的玉米、小麦和木薯。(2)饲料碳水化合物一定的条件下,驯养时间延长,鱼体血糖峰值出现的时间将会提前。(3)草鱼对木薯的利用能力低于玉米、小麦。  相似文献   

17.
夏季饮水温度和圈舍使用风扇对绵羊福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健康的小尾寒羊36只,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只,研究了水温和风扇因素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血清指标、运动量、生理参数的影响。人工设置环境分别为:A组,暴晒+饮水水温35℃;B组,饮水水温25℃;C组,饮水水温15℃;D组,风扇(3.5 m/s)+饮水水温10℃。结果表明,饮用冷水和风扇因素对试验羊的生产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血清学指标显示,第30天D组血清皮质醇浓度显著低于A、B组(P<0.05);第4周C、D组的运动量显著高于A、B组(P<0.05),A组直肠温度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整个试验期D组的呼吸频率极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因此,夏季采用凉水和风扇能部分改善小尾寒羊的福利。  相似文献   

18.
不同温度和基质含水量对垂盆草建植初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蕾  江海东  田娜  杭峰  马琳 《草业学报》2008,17(3):59-64
在模拟的环境下,研究了不同昼夜温度(35/30,30/25和25/20℃)和基质含水量(基质最大持水量的90%,70%和50%)对垂盆草种植初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25和25/20℃下,垂盆草新生芽数、最大根长、最大芽长、干物重、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的表现均优于35/30℃。在相同温度下,90%和70%的基质含水量比50%的更有利于垂盆草建植初期的生长,但在50%的含水量下叶绿素含量最高。适宜的温度可以降低水分需求,以温度为30/25℃,基质含水量为70%的组合综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湘杂芒3号种子的萌发特性,在不同温度(10℃、15℃、20℃、25℃、30℃、35℃)、不同光照时间(明/暗时间:0h/24h、6h/18h、12h/12h、18h/6h、24h/0h)、不同水分含量(5%、10%、15%、20%、25%)和不同播种深度(0mm、3mm、5mm、10mm、15mm、20mm)条件下对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高和胚根长等相关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湘杂芒3号最适萌发温度为25℃,最适光照时间为0h/24h(明/暗),即无光照;最适萌发水分含量为10%;播种深度对湘杂芒3号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影响显著,种子宜浅播。  相似文献   

20.
黑水虻幼虫处理规模化猪场粪污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黑水虻幼虫在不同温度下处理不同含水量猪场粪污的效果,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25℃、28℃和30℃三种饲养温度,将育肥舍干清粪含水量调整为70%、75%和80%后接种4日龄幼虫,以不接种幼虫的不同含水量粪便作为对照,比较不同处理条件下幼虫的体重和体长变化、粪便减重率、猪粪形态和臭味变化。数据分析显示,处理中含水量为75%的粪便内幼虫体重、体长和粪便减重率高于含水量70%组(P0.05)。同时发现,同样含水量条件下28℃和30℃组处理粪便的效率优于25℃组,在第3~7天28℃组和30℃组间幼虫体重和体长差异不显著(P0.05),在9天之后30℃组幼虫体重显著低于28℃组(P0.05),但组间体长差异并不显著(P0.05)。在第9天(含水量70%和75%组)或第11天(含水量80%)后,幼虫停止生长,粪便臭气强度明显降低且减重明显。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8℃~30℃、粪便含水量为75%时猪场育肥舍粪污处理效率较高,粪便在第10天后即可结束处理。该方法具有操作步骤简单、处理成本低、易于推广运用等优点,可在降低畜禽粪污排放成本和减少养殖污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