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采食水平下肉羊氮沉积和尿中嘌呤衍生物(PD)的排出规律.试验选用12只平均体重为(41.3±2.8)kg的杜寒杂交绵羊公羔,随机平均分为3组,按照自由采食、自由采食量的70%和自由采食量的40%3个干物质采食水平饲喂,试验期为12d,其中预试期7d,正试期5d.结果表明:随着饲粮采食水平的降低,营养物质消化率均显著上升(P<0.05),粪氮和尿氮排出量均显著降低(P<0.05),沉积氮与摄入氮之间存在线性相关(R2=0.92).尿中PD排出量和微生物氮(MN)产量均随采食水平的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嘌呤氮指数(PNI)与氮沉积率和氮吸收率均表现出相同变化趋势.由此可见,PD排出量与可消化有机物采食量(DOMI)以及MN产量之间均存在线性相关,相关方程分别为y=21.41X-1.81(R2=0.94)和Y=0.91X+2.57(R2=0.94);PNI能够将氮平衡和PD排出量有机结合起来,用于评价饲粮氮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探讨牦牛尿中嘌呤衍生物(PD)排出量对饲粮氮水平的响应规律,并基于此估测了瘤胃微生物氮(MN)产量,以期为高寒牧区牦牛的科学饲养提供参考。选取4头体重[(192±12)kg]相近、年龄(3岁)相同的去势公牦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将牦牛分为4组,各组饲粮氮水平分别是1.03%、1.95%、2.85%和3.76%,每组1头;试验分为4期,每期21 d,包含15 d的预试期和6 d的正试期。结果表明,牦牛尿中PD主要由尿囊素和尿酸组成,尿囊素/PD和尿酸/PD分别为0.69~0.76、0.23~0.30,黄嘌呤与次黄嘌呤的含量极少。当饲粮氮水平升高时,尿中PD、尿囊素、尿酸以及马尿酸排出量均线性增加(P0.05),而尿酸/PD和嘌呤氮指数(PNI)均线性降低(P0.05)。瘤胃细菌嘌呤碱基(RNA当量)含量、瘤胃细菌氮含量以及瘤胃MN产量都随着饲粮氮水平升高而线性增加(P0.05),但饲粮氮用于合成MN的效率[即瘤胃MN/食入氮(NI)]却线性降低(P0.05)。基于尿中PD排出量(mmol/d)和瘤胃MN产量(g/d)与NI(g/d)之间良好的线性关系,构建了如下数学模型:PD=0.58NI+18.28,MN=0.18NI+22.18。综合得出,当牦牛饲粮氮水平为2.85%时,牦牛瘤胃M N产量最大,为42.60 g/d,而PNI以及饲粮氮用于合成M N的效率却在低氮(1.03%)条件下达到最高,这一结果揭示了牦牛对低氮饲粮中氮素营养高效利用的特点,解释了牦牛对青藏高原饲料营养匮乏的适应性的营养机理。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哈萨克羊育肥羊在以低质粗饲料条件下,增加饲粮瘤胃降解蛋白质(RDP)水平对瘤胃微生物氮(MN)合成量和氮沉积量的影响。选取体重为(30.0±2.8)kg的哈萨克羊育肥羊公羔3只作为试验动物,分别饲喂RDP水平为7.94%(TMR1)、9.02%(TMR2)、10.10%(TM R3)的3种饲粮。按照3×3拉丁方试验设计进行试验,共3期,每期预试期10 d,正试期5 d。全部收集粪尿,测定尿中嘌呤衍生物(PD)排出量、瘤胃MN合成量和转化效率。结果表明:3种饲粮的干物质及有机物的采食量及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TM R3的氮沉积量、尿中PD排出量及瘤胃M N的合成量均显著高于TM R1和TM R2(P0.05)。饲粮RDP水平与MN合成量/瘤胃表观可消化有机物(RADOM)采食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2=0.999 4,P=0.010 9)。M CP的转化效率不受饲粮RDP水平影响(P0.05)。结果提示,低质粗饲料条件下,将饲粮RDP水平由7.94%提高至10.10%,能够提高哈萨克育肥羊氮沉积量,促进瘤胃MCP的合成,但未能显著提高MCP的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4.
限饲对东北梅花鹿消化代谢及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选取4只体况相近的3岁东北梅花鹿公鹿,采用4×4拉丁方设计,饲喂同一种日粮,分4个不同限饲水平A(2.5kg/d)、B(2.0kg/d)、C(1.5kg/d)、D(1.0kg/d),利用尿嘌呤衍生物法并结合消化代谢试验,测定限制饲喂条件下东北梅花鹿尿嘌呤衍生物组成及排出量,可消化干物质和可消化有机物进食量与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PD)的关系及各种营养物质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尿中嘌呤衍生物包括49%~56%尿囊素、35%~38%尿酸、6%~15%黄嘌呤和次黄嘌呤;限饲条件下,东北梅花鹿尿中嘌呤衍生物、肌酐酸排出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消化干物质DDM(Ir=0.8592,n=16,P<0.001)和可消化有机物DOMI(r=0.8605,n=16,P<0.001)与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量(PD)均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限饲使可消化干物质、可消化有机物质进食量和粗蛋白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使干物质、有机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及钙、磷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降低(P<0.05);限饲对尿氮和粪氮排出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而显著影响氮沉积量(P<0.05),且随饲喂量降低,氮沉积逐渐减少,当饲喂量降到D水平时,出现了氮的负平衡,表明氮的摄入量已不能满足梅花鹿维持需要,需要动用内源氮来满足自身维持需要。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肉羊在不同日粮精粗比条件下氮沉积和尿嘌呤衍生物的排出规律。选择12只体况健康的9月龄、体重(47.21±3.35)kg杜×寒杂交绵羊公羊,试验日粮为12种不同精粗比的全混合颗粒饲料,采用12×4不完全拉丁方设计,进行4期消化代谢试验,试验每期19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5 d,采用全收粪、尿法。结果表明:随日粮精粗比的提高,尿氮排出量和氮沉积量均显著提高(P<0.05),日粮精粗比对粪氮排出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氮沉积量与氮采食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R2=0.72,P<0.05);尿中尿囊素排出量和总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均随日粮精粗比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尿囊素、尿酸、黄嘌呤和次黄嘌呤排出量占总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的比例变化范围分别为69.92%~84.76%、2.89%~7.58%和9.39%~25.04%。日粮精粗比对粪氮与尿氮有不同的影响,对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影响显著;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与尿氮排出量存在着线性相关,相关方程为Y=0.429X+0.324(R2=0.85)。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高淀粉饲粮时不同瘤胃降解淀粉水平对奶牛泌乳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氮平衡的影响。选用10头荷斯坦经产奶牛[平均泌乳天数为(214±38)d,平均乳产量为(26.2±2.4)kg/d,平均体重为(727±65)kg]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2组,每组5头。试验设计2种不同瘤胃降解淀粉水平的试验饲粮,分别为瘤胃降解淀粉水平为62.3%(占总淀粉的百分比)的低瘤胃降解淀粉水平饲粮(L-RDS)和瘤胃降解淀粉水平为72.1%(占总淀粉的百分比)的高瘤胃降解淀粉水平饲粮(H-RDS)。采用交叉试验设计,试验分为2期,过渡期7 d,每期试验21 d,其中适应期14 d,采样期7 d。结果显示:1)相比L-RDS组,H-RDS组有机物和淀粉的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有升高趋势(P=0.07),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2)相比L-RDS组,H-RDS组尿素氮及它们占摄入氮比例有降低趋势(P=0.09),摄入氮、乳氮、粪氮、尿氮和沉积氮及它们占摄入氮比例无显著变化(P0.05),尿中总嘌呤衍生物排出量和微生物蛋白产量亦无显著变化(P0.05)。3)饲粮瘤胃降解淀粉水平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乳产量和乳成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以上结果可知,饲喂高淀粉饲粮时不同瘤胃降解淀粉水平影响饲粮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对泌乳性能和氮平衡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育成期雌性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以确定育成期雌性水貂饲粮中蛋白质和脂肪的适宜水平。采用2×3因子试验设计,设32%(L)、36%(H)2个蛋白质水平与10%(L)、20%(M)、30%(H)3个脂肪水平,共配制6种试验饲粮。按照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将6种试验饲粮分别命名为LL、LM、LH、HL、HM和HH。选取90只60日龄健康雌性水貂,随机分成6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LH组水貂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最高,显著高于LL和HL组(P0.05),并且随着饲粮脂肪水平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以LH组最低;30%脂肪水平组水貂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低于20%脂肪水平组(P0.01);料重比随着饲粮脂肪水平的增加而升高,30%脂肪水平组极显著低于10%和20%脂肪水平组(P0.01)。LL和HL组水貂的干物质消化率、脂肪消化率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HH组水貂的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LL、LH和HL组(P0.05)。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蛋白质消化率和脂肪消化率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升高;10%脂肪水平组的干物质消化率和蛋白质消化率极显著低于20%和30%脂肪水平组(P0.01);随着饲粮脂肪水平的增加,脂肪消化率呈升高趋势;碳水化合物消化率则以30%脂肪水平组最低,极显著低于10%和20%脂肪水平组(P0.01)。水貂食入氮以HM组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粪氮排出量以HL组最高,显著高于LH和HH组(P0.05);尿氮排出量以LH组最低,而氮沉积和氮生物学效价则以LH组最高。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由32%增加到36%,食入氮和尿氮排出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氮生物学效价则显著降低(P0.05)。20%脂肪水平组食入氮最高,极显著高于30%脂肪水平组(P0.01);粪氮排出量和尿氮排出量均以30%脂肪水平组最低,与10%和20%脂肪水平组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随着饲粮脂肪水平的增加,氮沉积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氮生物学效价呈升高的趋势。综合各项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当饲粮蛋白质水平为32%、脂肪水平为20%~30%时,育成期雌性水貂生长性能最佳,且能够降低尿氮排出量,提高水貂对饲粮蛋白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青年母水牛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量的变化规律,试验选取3头24月龄左右、体重相近的青年瘘管母水牛,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饲喂3种不同采食水平的试验日粮.结果表明:随着采食水平的降低,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呈递增趋势(P<0.05);粪氮(P<0.01)、尿氮(P<0.05)呈递减趋势;尿中嘌呤衍生物的排出量显著降低(P<0.05),且与微生物氮估测值之间有显著的回归关系:Y=3.542 7X-25.285 0(R2=0.990 7;n=3),Y=6.209 3X+7.567 9(R2=0.990 7;n=3;P<0.05),与可消化有机物干物质采食量之间也有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Y=6.209 3X+7.567 9(R2=0.996 1;n=3;P<0.05);肌酸酐的排出量稳定在40 mmol/d左右,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燕麦干草不同限饲水平对藏羊尿中嘌呤衍生物(purine derivative,PD)、肌酐和马尿酸排出量的影响,为估测藏羊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及揭示氮代谢机制提供依据。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选取5只体况体重相近(45±2)kg、健康的20月龄去势公藏羊,随机分为4组(其中1组为2只藏羊),分限饲试验和绝食试验两阶段进行。4个限饲水平分别被设定为自由采食量(voluntary intake,VI)的30%、50%、70%和90%,试验正试期采用全收尿法以测定藏羊尿中每天嘌呤衍生物的排出量。结果表明:(1)随着限饲水平的降低,马尿酸、PD及各组分排出量线性升高(P0.05),而肌酐排出量不受影响(P0.05)。(2)限饲期,PD、马尿酸排出量均与可消化有机物采食量(digestible organic matter intake,DOMI)线性正相关(P0.05)(3)利用尿中PD与DOMI所建立的模型估测藏羊内源PD排出量为0.09mmol/(kg BW0.75·d)。(4)绝食期,藏羊内源PD排出量为0.11mmol/(kg BW0.75·d)。结果提示,限饲水平与马尿酸、PD及各组分排出量呈负相关(P0.05),但与肌酐排出量无相关性(P0.05);根据PD与DOMI建立的模型估测出内源PD排出量与内源PD实际排出量接近,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3头牦牛施以皱胃瘘管手术,以酵母RNA为嘌呤碱基供体,连续注射4期,以期测定牦牛吸收嘌呤的回收率,为尿嘌呤衍生物估测牦牛瘤胃微生物氮产量的模型积累数据.结果表明,牦牛皱胃连续注射酵母RNA可使尿囊素(564~1 426 μmol/kg BW0.75)、总嘌呤衍生物(purine derivative,PD)排出量(629~1 507 μmol/kgBW0.75)及尿囊素占总PD比例线性提高(0.90~0.95)(P<0.01);嘌呤碱基注射水平对尿酸、肌酐及尿氮排出量影响不显著(P>0.05).回归分析发现,牦牛皱胃嘌呤注射量(X,mmol/d)与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Y,mmol/d)间存在线性关系:Y=0.85X+33.02 (R2 =0.96,P<0.001),牦牛吸收嘌吟在尿中的回收率为85%.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取3头24月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母水牛,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饲喂象草22.93kg+精料1.19kg/d(处理A)、象草18.63kg+精料2.07kg/d(处理B)和象草14.33kg+精料2.96kg/d(处理C)3种不同精粗组合的试验日粮。结果表明:随着精料水平的上升,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呈递增趋势(P<0.05);粪氮和尿氮呈递减趋势(P<0.05);氮平衡和能量消化率明显增加(P<0.01);尿中PD的排出量显著升高(P<0.05);肌酸酐的排出量稳定在40mmol/d左右,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杜寒杂交绵羊在不同日粮精粗比条件下可消化有机物采食量和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的相关关系.选择12只体况健康的9月龄杜寒杂交绵羊公羊(47.21 kg±3.35 kg),试验日粮为12种不同精粗比的全混合颗粒饲料,采用12×4不完全拉丁方设计,进行4期消化代谢试验,每期19d,其中预饲期14d,正试期5d,采用全收粪、尿法.结果表明:随日粮精粗比例的升高,可消化有机物采食量显著升高(P<0.05);干物质、有机物和蛋白质消化率均与干物质采食量存在正线性相关(R2=0.45,P<0.05;R2=0.50,P<0.05;R2=0.64,P<0.05);随日粮精粗比例升高,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显著升高(P<0.05),尿囊素、尿酸、黄嘌呤和次黄嘌呤排出量占总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的比例变化范围分别为69.92%~84.76%、2.89 %~7.58%和9.39%~25.04%.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与可消化有机物采食量存在线性相关(P<0.05),相关方程为Y=13.03X+0.62(R2=0.80).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在玉米秸为粗饲料条件下,比较羊驼与绵羊对2种精粗比饲粮干物质采食量、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环境和总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等方面的差异。试验选用1岁左右羊驼[体重(25.8±4.7) kg]与绵羊[体重(28.3±5.8) kg]各4只,试验采用有重复的2×2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精粗比为5∶5(MS)和7∶3(LS)的饲粮。结果表明:1)羊驼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低于绵羊(P<0.01),羊驼对粗脂肪、磷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绵羊(P<0.01);羊驼瘤胃戊酸、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以及pH极显著高于绵羊(P<0.01),而乙酸含量显著低于绵羊(P<0.05);羊驼总嘌呤衍生物、尿酸和尿囊素排出量与绵羊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羊驼对MS饲粮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LS饲粮(P<0.01),绵羊对MS饲粮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LS饲粮(P<0.05);羊驼MS饲粮干物质、钙、磷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LS饲粮(P<0.01)。羊驼饲喂MS饲粮瘤胃中pH、异丁酸含量极显著高于LS饲粮(P<0.01),丙酸含量显著高于LS饲粮(P<0.05);绵羊饲喂MS饲粮瘤胃中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极显著高于LS饲粮(P<0.01),丁酸含量极显著低于LS饲粮(P<0.01);羊驼饲喂MS饲粮瘤胃中乙丙比显著低于LS饲粮(P<0.05)。2种动物总嘌呤衍生物和尿囊素排出量在2种饲粮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羊驼饲喂MS饲粮时尿酸排出量显著高于LS饲粮(P<0.05)。综上所述,在玉米秸为粗饲料条件下,羊驼与绵羊对2种精粗比饲粮干物质采食量、瘤胃环境以及表观消化率和总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建立肉用绵羊饲粮营养物质消化率和代谢能(ME)的预测模型。选用66只体重为(45.0±2.0)kg的体况良好的杜泊×小尾寒羊F1代杂交肉用羯羊,随机分为11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测定11种不同粗饲料组成的饲粮的营养物质含量,通过物质代谢试验和气体代谢试验测定这11种饲粮的营养物质消化率、消化能(DE)及ME,在分析饲粮营养物质含量、可消化营养物质、DE和ME的基础上,筛选出最佳估测因子并建立估测方程。结果表明:饲粮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总能(GE)消化率与饲粮中CP、GE和OM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与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饲粮NDF消化率与饲粮中DM、OM、CP、GE含量达到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与NDF含量达到极显著正相关(P0.01)。利用饲粮中营养物质含量对ME进行估测的最佳方程为ME=-49.593+0.594OM-0.107NDF(R2=0.949,P0.01)。由此得出,饲粮营养物质消化率、ME与营养物质含量均有较强的相关性,可通过营养物质含量对饲粮的营养物质消化率、ME进行合理估测。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锌含量及其互作效应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铜、锌和氮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3×3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别在基础饲粮(不添加铜、锌)基础上添加3个水平(0、15和30 mg/kg)的铜(以硫酸铜形式)和3个水平(0、150和300 mg/kg)的锌(以硫酸锌形式)。选用(60±3)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雄性水貂108只,随机分成9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60 d。结果表明:1)饲粮铜含量对水貂平均日增重(P=0.069)和料重比(P=0.058)有影响趋势。以平均日增重为响应指标,通过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估测育成期水貂铜、锌适宜含量分别为51和117 mg/kg时,此时水貂可以获得最大平均日增重14.10 g。2)饲粮铜含量对水貂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19),对铜的表观消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01);饲粮锌含量对水貂粗脂肪和铜的表观消化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铜、锌含量的互作效应对水貂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铜的表观消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02)。3)饲粮铜含量对水貂铜的摄入量、粪铜和尿铜的排出量以及铜沉积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01);饲粮铜、锌含量的互作效应对铜沉积量有显著影响(P=0.019),对粪铜的排出量有极显著影响(P=0.001)。饲粮锌含量对水貂锌的摄入量、粪锌和尿锌的排出量以及锌沉积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01);饲粮铜、锌含量的互作效应对锌代谢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铜、锌含量以及二者的互作效应对水貂氮代谢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综合试验结果得出,饲粮中铜、锌含量分别为51、117 mg/kg时,育成期水貂可以获得最大平均日增重;饲粮中铜含量为39.83 mg/kg时,育成期水貂对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较高,对锌的表观消化率和锌的代谢没有产生显著影响;饲粮锌铜比例大于40时,会降低育成期水貂铜的表观消化率和铜沉积量。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脂肪水平饲粮对雌性水貂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及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初产水貂1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水貂。4组水貂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45%,脂肪水平分别为10%(F10组)、14%(F14组)、18%(F18组)和22%(F22组)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配种至产仔。结果表明:饲粮脂肪水平对水貂干物质和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随着饲粮脂肪水平的升高,脂肪消化率呈上升趋势,其中F18、F22组显著高于F10组(P0.05)。饲粮脂肪水平对水貂日采食量和日食入氮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着饲粮脂肪水平的升高,日采食量和日食入氮量均呈下降趋势。饲粮脂肪水平显著影响日粪氮和尿氮排出量及日氮沉积量、氮生物学效价(P0.05)。其中,F18组日粪氮和尿氮排出量最低,氮生物学效价最高。F14和F18组配种率、产仔率、窝产活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综合各项指标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水貂妊娠期饲粮蛋白质水平为45%时,饲粮的适宜脂肪水平为14%~18%,并且适宜饲粮脂肪水平能够提高水貂对蛋白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包被蛋氨酸(coated methionine,CM)和包被叶酸(coated folic acid,CFA)对杜寒杂交二代公羔生长性能、养分消化代谢及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采用2×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试验因素为按照试验动物体重添加CFA(0 mg,CFA-或4 mg·(kg·d)~(-1),CFA+)和CM(0 g,CM-或0.1 g·(kg·d)~(-1),CM+)。将40只体重相近((30.08±1.34) kg)的4月龄杜寒杂交二代公羔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CM-CFA-)、基础日粮+CFA 4 mg·(kg·d)~(-1)(CM-CFA+)、基础日粮+CM 0.1 g·(kg·d)~(-1)(CM+CFA-)、基础日粮+CFA 4 mg·(kg·d)~(-1)+CM 0.1 g·(kg·d)~(-1)(CM+CFA+)。试验期8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70 d,在试验期结束前10 d开展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CFA显著提高了1~30 d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P0.05),而添加CM仅显著提高了1~30 d饲料转化率(P=0.036),对1~30 d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CFA、CM显著提高了杜寒杂交二代公羔31~60 d和1~60 d平均日增重及相应阶段饲料转化率(P0.05),二者对1~60 d饲料转化率具有显著互作效应(P=0.007);2)饲粮添加CFA显著提高了干物质、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饲粮添加CM有提高有机物表观消化率的趋势(P=0.066)及增加干物质消化率的趋势(P=0.095),二者对养分消化率无显著互作效应(P0.05);3)饲粮添加CFA、CM显著降低了尿能排出量,显著提高了能量消化率和代谢率(P0.05);通过显著降低粪氮、尿氮及总排泄氮(P0.05),从而显著提高了氮的表观消化率和沉积氮水平(P0.05),且二者同时添加对减少氮排泄、提高氮消化率有显著互作效应(P0.05);4)饲粮添加CM、CFA显著提高嘌呤衍生物的尿排泄量,提高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P0.05)。饲粮添加CM、CFA提高干物质和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改善总能消化率和代谢率,增加氮表观消化率和氮沉积量,促进杜寒杂交二代公羔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3头牦牛施以皱胃瘘管手术,以酵母RNA为嘌呤碱基供体,连续注射4期,以期测定牦牛吸收嘌呤的回收率,为尿嘌呤衍生物估测牦牛瘤胃微生物氮产量的模型积累数据。 结果表明,牦牛皱胃连续注射酵母RNA可使尿囊素(564~1 426 μmol/kg BW0.75)、总嘌呤衍生物(purine derivative, PD)排出量(629~1 507 μmol/kg BW0.75)及尿囊素占总PD比例线性提高(0.90~0.95)(P<0.01);嘌呤碱基注射水平对尿酸、肌酐及尿氮排出量影响不显著(P>0.05)。回归分析发现,牦牛皱胃嘌呤注射量(X,mmol/d)与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Y,mmol/d) 间存在线性关系:Y=0.85X+33.02 (R2=0.96,P<0.001),牦牛吸收嘌呤在尿中的回收率为85%。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采用日粮调控来探究不同精粗比的日粮对育肥前期的延边黄牛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的影响。选择4头年龄及体质量相近(300±15)kg的延边黄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精粗比为30∶70、40∶60、60∶40和70∶30的育肥前期基础日粮。试验分为4个阶段,每阶段20 d,预试期15 d,正试期5 d收集样品。结果表明:干物质、有机物和粗蛋白采食量随着日粮精料水平的提高而线性增加(P0.01),而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采食量随日粮精料水平的提高而线性降低(P0.01);随着精粗比的提高,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有机物及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随着日粮精料水平的提高差异不显著(P0.05);总嘌呤衍生物排出量和尿囊素随着精粗比的提高呈升高的趋势(P0.05或P0.01)。由此可知,提高日粮精料比例能增加试验牛干物质、有机物和粗蛋白采食量,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采食量则相应减少;并且有效的提高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可利用氮含量。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氮水平对牦牛体内不同部位氨态氮和尿素氮浓度的影响,以期了解牦牛机体对氮胁迫的适应性响应,并构建粗蛋白质进食量估测模型。采用4×4拉丁方设计,选取4头体重[(192±12)kg]相近的3岁去势健康牦牛。分4个试验期,每期21 d;4头牦牛分成4组,每组1头,分别饲喂4个氮水平的饲粮[以粗蛋白质水平(干物质基础)计,分别为6.45%、12.18%、17.81%和23.49%]。结果表明,1)瘤胃液氨态氮(RNN)、血浆尿素氮(PUN)、唾液尿素氮浓度以及尿中尿素氮(UUN)、尿中氨态氮日排泄量均随着饲粮氮水平的升高而极显著增加(P<0.01);瘤胃液尿素氮(RUN)浓度有随着饲粮氮水平升高而增加的趋势(P<0.10)。2)RNN、RUN和PUN浓度(mg/d L)以及UUN日排泄量(g/d)与牦牛饲粮蛋白质摄入水平密切相关,可建立以下估测牦牛粗蛋白质进食量(CPI,g/d)和可消化粗蛋白质进食量(DCPI,g/d)的模型:CPI=174.102+840.096RNN-3.068RNN2,CPI=185.818+47.744RNN+22.258RUN;DCPI=36.037UUN0.712,DCPI=-0.789+8.375UUN+101.275PUN。综上,饲粮氮水平对牦牛体内氨态氮和尿素氮浓度具有广泛的影响,由此建立的估测模型可为牦牛的放牧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