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流行特点1.1分布猪瘟病毒分布在猪全身各种体液和各脏器内,以脾脏、淋巴结含量最高,病猪的尿、粪便和各种分泌物都含有多量的猪瘟病毒。病毒既可水平传播又可垂直传播,水平传播的发生主要是猪瘟病毒在易感猪之间水平传递而引起,易感猪吃了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或没经高温处理的泔水而引起发病;垂直传播是带毒怀孕母猪可经胎盘感染胚胎引起死胎、畸形胎以及流产,存活的仔猪在  相似文献   

2.
陈国荣 《兽医导刊》2020,(4):114-114
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发的在猪群内部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此类病毒除了在猪群内部传播,还会在很多动物之间进行传播。目前由于养猪业的不断发展,使得非洲猪瘟的发病率大幅度增加。非洲猪瘟具有非常强烈的发病时间较短发病热的特征,一般情况下一旦猪群内有猪患有非洲猪瘟,猪圈里的所有猪都将会有可能患上猪瘟病毒,这种病毒的传播不论年龄与品种,而且猪一旦传染此病毒,基本上都面临死亡的威胁。本文就非洲猪瘟的基层防控工作做出简单研究。  相似文献   

3.
常用于检测猪瘟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免疫组化和病毒分离培养.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先后建立了一系列检测病毒蛋白的ELISA方法以及病毒基因组的RT-PCR方法.标记疫苗是目前猪瘟疫苗发展的趋势.目前已经完成E2亚单位标记疫苗及重组活疫苗效率的测定,均能显著减少疫苗免疫猪群中猪瘟病毒的水平及垂直传播,同时通过血清学方法能区分疫苗免疫猪与自然感染猪.标记疫苗的使用对于猪瘟的控制和消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1流行病学1.1传染源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家猪、野猪(包括病猪、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和钝缘软蜱为主要传染源。1.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或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物(餐厨剩余物、饲料、饮水、圈舍、垫草、衣物、用具、车辆等)传播,消化道和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经钝缘软蜱等媒介昆虫叮咬传播。  相似文献   

5.
吴桃芬 《兽医导刊》2016,(4):127-128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病毒在传播和感染的同时也发生不同程度的突变,从而使得传统疫苗的效果减弱,甚至已无法防控猪瘟疫情.针对目前的形势,研究并开发新型猪瘟疫苗是攻克疫情的关键.及时了解和熟悉新型猪瘟疫苗的研发进展对疫情的防治和预防十分重要,为此本文将猪瘟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猪瘟病毒持续感染与猪瘟预防控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研究证明,在自然条件下,猪瘟病毒持续感染通常是在免疫力较低的情况下,由于环境中的病毒反复感染产生的,由于感染猪还有一定的免疫力,病毒虽然可以在其体内局部存留,但还不足以引起猪发病.一般情况下,感染猪虽然持续带毒,但不表现临床症状,然而却可以不断向外排毒,再次感染其他猪,污染环境;带毒的种猪可以通过母猪的胎盘和公猪的精液传播给仔猪,造成仔猪的先天免疫耐受,导致疫苗免疫失败.实验还证明,即使在良好的免疫状况下,反复多次人工感染猪瘟强毒也可造成持续感染.由此可见,猪瘟病毒持续感染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据公开资料显示,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以高热、网状内皮系统出血和高死亡率为特征。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家猪、野猪(包括病猪、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和钝缘软蜱为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接触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或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物——泔水、饲料、垫草、车辆等传播,消化道和呼吸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经钝缘软蜱等媒介昆虫叮咬传播。  相似文献   

8.
朱中平  朱敏  彭尧 《中国猪业》2021,16(4):69-72
让非洲猪瘟病毒不接触到猪是一个理想的防控非洲猪瘟的策略,但在万一非洲猪瘟病毒突破围墙、“铁桶”屏障进入猪场的情况下,决不可“坐以待毙”,必须预先“以猪为本”筑起一道物理性、生物性防控屏障,使得“非洲猪瘟病毒+猪≠非洲猪瘟”的这个“不等式”能够成立。  相似文献   

9.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目前尚无商品化的疫苗和药物可用。本文从非洲猪瘟病毒的特征、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临床症状和剖解结果等方面入手,介绍非洲猪瘟的国内外流行情况,分析国内非洲猪瘟防控面临的困难,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非洲猪瘟于2018年8月传入我国,其以传染速度快、致死率高以及传染性强为特点,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本文主要就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诊断和综合防控对策展开了系统化剖析,旨在提高非洲猪瘟防治水平。1流行病学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DNA病毒,是现阶段已知虫媒病毒中结构蛋白较多且序列较为保守,有着极高抗原性的急性传染病。病毒通常在家猪和豪猪中的感染率较高,传播源主要有病猪、带毒猪和经病毒污染后的饲料、泔水、垫草、分泌物、组织器官、体液以及钝缘蜱、猪虱等昆虫等,传染途径(交配传播、血液传播和空气传播)和传染源都十分广泛,给防疫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巨大阻碍。  相似文献   

11.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稽留、传播迅速和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但近年来由于病原微生物抗逆性能增强,毒株变异,本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典型猪瘟病例已逐渐减少,常以非典型猪瘟出现,表现为慢性和非典型化。感染猪瘟病毒的猪,抵抗力降低,尤其是在天气骤变、阴雨潮湿、吸血昆虫繁殖旺盛的季节,极易并发或继发猪附红细胞体病,使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12.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猪只感染病毒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对生猪养殖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现阶段还没有有效的药物和疫苗来防控非洲猪瘟,对于养殖场来说,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本文就非洲猪瘟的病原特性、流行病学及生物安全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加强养殖户对非洲猪瘟的了解,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为切断非洲猪瘟的传播扩散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了解猪瘟的流行与传播特点,对猪瘟疫情的快速诊断和猪瘟的防控十分重要。疫苗仍是当前防治猪瘟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多重荧光PCR鉴别诊断猪瘟病毒和非洲猪瘟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能够同时检测猪瘟病毒和非洲猪瘟病毒的多重荧光PCR方法。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猪瘟病毒基因序列,设计一套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对猪瘟病料提取RNA,经RT—PCR扩增后将产物回收,克隆至pMDl8-T构建pMDl8-T—CSFV阳性质粒;非洲猪瘟的目的片段序列采用化学合成,构建pMDl8-T—ASFV阳性质粒。以两种阳性质粒为模板时建立的多重荧光PCR方法做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将猪瘟病毒和非洲猪瘟病毒同口蹄疫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水泡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区分开,灵敏度可以达到10拷贝的数量级.而且方法稳定。对2份已知猪瘟阳性血清样品和120份猪内脏、猪鼻腔拭子及血清样品检测后.发现对已知阳性样品的检测结果符合预期目标。未知样品检出猪瘟病毒3份阳性,未检出非洲猪瘟病毒阳性。  相似文献   

15.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接触传染性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死性。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和野猪都较容易感染,全年各季均可发生猪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动物保健》2011,(5):87-87
据俄罗斯病毒学家AlexeiZaberezhny进行的研究,人类是传播非洲猪瘟的主要原因。Zaberezhny研究了非洲猪瘟病毒在俄罗斯的传播行为,认为该病毒首先是在猪之间传播,也可以跳转到野猪。在野猪之间,虽然也可以传播病毒,但是,这些野猪几乎不再感染饲养场的猪。  相似文献   

17.
将 2 0头 9月龄左右猪瘟、伪狂犬、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抗原、抗体阴性猪分成 6组 ,分别利用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毒 (PRV)和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 (PRRSV)单独或混合感染。 7d后连同对照猪 4头 ,免疫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HCL V) ,13d后连同 4头阴性对照猪一起攻击猪瘟石门强毒。整个试验期间分别每天测温 ,观察临床症状 ,每周采集扁桃体和血样做各种病毒抗原及抗体检测。结果表明 ,非猪瘟病毒感染 7d后 ,所有各组猪均从体内检测到了相应感染的病原 ,表明 3种非猪瘟病毒感染成功。在攻击猪瘟石门强毒后 2周 ,感染了非猪瘟病毒后接种 HCL V疫苗的 4个免疫组 12头猪除 1头外 ,11头全为猪瘟病毒 (HCV)抗原检测阳性 ,且多呈强阳性 ;而单一 HCL V疫苗免疫组在猪瘟强毒攻击后检测不到 HCV;所有 HCL V疫苗免疫猪均存活 ,而非免疫对照组 4头猪全部在攻毒 16 d内死亡。  相似文献   

18.
应用MGB荧光RT-PCR技术对猪瘟病毒野毒株进行实时定量检测,以实现对猪瘟病毒野毒株与疫苗株的鉴别诊断。以猪瘟病毒5’端非编码区为扩增靶区,通过鉴别诊断位点的筛选、引物、探针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猪瘟病毒野毒株荧光RT-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10拷贝/反应或3.0 TCID50/反应;对猪瘟病毒野毒株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对猪瘟病毒疫苗株和其他猪源病毒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515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与RT-nPCR测序法的检测符合率为98.3%;猪瘟病毒人工感染猪实验结果表明,猪瘟野毒感染猪发病前2-4天即可被检测出阳性,疫苗免疫株检测结果始终为阴性。  相似文献   

19.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全球养猪业,我国将非洲猪瘟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非洲猪瘟是烈性外来疫病,其强毒力毒株对生猪治病率高,致死率100%,没有特效药物,没有疫苗。1传播途径及病毒特点非洲猪瘟病毒主要通过接触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野猪)或被非洲猪瘟污染物(泔水、饲料、垫草、车辆等)传播。(1)消化道和呼吸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经过钝缘软蜱等媒介昆虫叮咬传播。猪是非洲猪瘟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  相似文献   

20.
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是由于感染猪瘟病毒而引起,主要特征是快速传播,病程持续时间短,病死率高。在自然感染条件下,只有猪会感染发病,且任何品种、不同性别、各个年龄的猪和野猪都易感,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病。患有急性型猪瘟的猪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死亡率非常高;而患有慢性猪瘟的猪会表现出较轻的症状,病程持续时间长,往往反复发作。现介绍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