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华蜜蜂越冬阶段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需要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旨在初步探索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越冬阶段维生素与矿物质的需要量.根据中华蜜蜂天然饲料--蜂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设计试验饲料(维生素中剂量组、维生素高剂量组、矿物质中剂量组、矿物质高剂量组、维生素中剂量+矿物质高剂量组、维生素高剂量+矿物质中剂量组),测定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中华蜜蜂越冬阶段蜂群群势削减率和越冬饲料消耗量2个指标的影响,并以糖水和蜂蜜为对照进行比较,研究中华蜜蜂越冬阶段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量.结果表明:在越冬阶段,除了使用天然蜂蜜作为越冬饲料外,也可以在中华蜜蜂常规饲料--糖水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来满足蜜蜂越冬的部分营养需求,复合维生素的最佳添加剂量应低于0.08 mg/kg,复合矿物质的最佳添加剂量应在0.95~1.89 mg/kg.  相似文献   

2.
96只"白来航"蛋鸡用于研究富含ω-3脂肪酸和天然抗氧化剂的配方饲料对蛋鸡蛋黄成分的影响。试验蛋鸡被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少量添加剂含量);FSE功能饲料组(150g亚麻籽+200mg维生素E+3g螺旋藻/kg饲料);FOSe功能饲料组(20g鱼油+0.2mg有机硒+3g螺旋藻/kg饲料)和FSE+FOSe功能饲料组(75g亚麻籽+10g鱼油+100mg维生素E+0.1mg有机硒+3g螺旋藻/kg饲料)。试验结果表明,这三种功能饲料都能增加蛋黄类胡萝卜素(P0.01)和ω-3脂肪酸的含量,饱和脂肪酸比例则下降,蛋黄脂质中油酸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这三种功能饲料能显著降低蛋黄胆固醇含量(P0.01)。各处理组鸡蛋煮后有可比的嗅觉感受。日粮中补充的硒和维生素E可协同作用增加鸡蛋中ω-3脂肪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中华绒螯蟹幼蟹对饲料中维生素B2的适宜需求量。试验以酪蛋白为蛋白源,配制了维生素B2含量分别为0、3、6、12、24、48和96mg/kg的7种等氮等能的半精制饲料,在静水系统中投喂体重为(1.32±0.11)g的中华绒螯蟹幼蟹10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B2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存活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及体水分、灰分和粗蛋白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但是随着维生素B2含量的升高,幼蟹的增重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饲料中维生素B2添加量达到12mg/kg时,其增重率达到最高(201.15%),显著高于0、3、48和96mg/kg试验组的151.97%、151.39%、155.83%和141.19%。幼蟹体内粗脂肪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增重率的变化趋势相反,当维生素B2水平达到12mg/kg时达到最低。另外,饲料中维生素B2含量的变化并不能显著影响幼蟹肝胰腺中维生素B2积累量,但饲料中缺乏维生素B2会显著抑制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中D-氨基酸氧化酶的活力。根据中华绒螯蟹幼蟹增重率和肝胰腺中D-氨基酸氧化酶的活力,利用折线回归方法计算得出中华绒螯蟹幼蟹对饲料中维生素B2的适宜需求量为8.25~10.02mg/kg。  相似文献   

4.
试验将替米考星以高、中、低(400 mg/kg、200 mg/kg1、00 mg/kg饲料)三个剂量和土霉素以600 mg/kg拌入饲料中饲喂仔猪15 d,称重结果,替米考星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及土霉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的增重效果(P<0.01),尤其是替米考星高剂量组的增重效果显著高于替米考星中、低剂量组及土霉素组(P<0.01),增重效果与替米考星在饲料中的添加剂量成正比。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替米考星及土霉素拌料给药对预防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均有明显的效果,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成活率,减少病理损害,降低人工感染对增重的影响,尤其以替米考星高、中剂量组预防效果最佳,效果明显优于土霉素组(P<0.01)。用于预防感染,临床推荐剂量为200mg/kg饲料拌料,连续饲喂15 d左右。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饲料中维生素K3含量对大口黑鲈消化能力、血清代谢指标、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K3,配制成维生素K3含量分别为0.78(K0组)、5.80(K5组)、10.82(K10组)、15.84(K15组)和20.85 mg/kg(K20组)的5种试验饲料,对初均重为(12.96±0.07)g健康大口黑鲈幼鱼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维生素K3的各组胃和肠道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显著低于K0组(P<0.05)。K10组、K15组和K20组的表观消化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K0组(P<0.05)。K20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肌肉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以及必需氨基酸指数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随着饲料中维生素K3含量的增加,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呈增加的趋势。K15组的肌肉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其中C16∶1n7和C18∶1n5含量均较其他组显著升高(P<0.05)。肌肉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可知,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3可以改善大口黑鲈肌肉氨基酸组成,但当饲料中维生素K3含量≥5.80 mg/kg时会使大口黑鲈的消化能力下降,并且高剂量的维生素K3会改变大口黑鲈的蛋白质和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确定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_2的需要量。以酪蛋白、明胶和糊精等为主要饲料原料,配制维生素B_2含量分别为0.4、2.6、5.4、10.8、20.4、39.7 mg/kg的6种试验饲料,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分别投喂初始体质量为(59.5±0.9)g的吉富罗非鱼10周,每种饲料投喂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15尾吉富罗非鱼。养殖试验结束后测定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肝脏维生素B_2含量和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等。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随饲料中维生素B_2含量的增加先呈线性增加,在达到10.8 mg/kg后趋于稳定,饲料效率的变化趋势与增重率类似;10.8、20.4、39.7 mg/kg组脏体比显著高于0.4、2.6 mg/kg组(P0.05);10.8、20.4、39.7 mg/kg组肝体比显著高于0.4 mg/kg组(P0.05);饲料中维生素B_2含量对肥满度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维生素B_2含量的增加,全鱼粗脂肪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5.4 mg/kg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全鱼水分含量以5.4 mg/kg组最低,显著低于除39.7 mg/kg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全鱼粗蛋白质含量以39.7 mg/kg组最高,显著高于除5.4 mg/kg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各组之间全鱼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中维生素B_2含量对肌肉和肝脏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肝脏中维生素B_2含量随饲料中维生素B_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达到20.4 mg/kg后趋于稳定;0.4 mg/kg组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及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折线模型分析表明,吉富罗非鱼获得最佳生长速度和最大肝脏维生素B_2蓄积量时,其对饲料中维生素B_2的需要量分别为10.2和19.3 mg/kg。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通过研究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对圆斑星鲽幼鱼生长及消化、吸收、抗氧化、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得到圆斑星鲽幼鱼饲料中适宜的维生素C含量。试验在(12.5±1.5)℃的水温下进行,选择体重为(38.0±0.8)g的健康圆斑星鲽幼鱼,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维生素C含量为10.2、249.1、402.8、616.2、769.5、909.4和1 177.8 mg/kg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616.2 mg/kg维生素C组的增重率、饲料效率、摄食率均为最高,其增重率显著高于10.2和909.4 mg/kg维生素C组(P0.05),饲料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摄食率显著高于除1 177.8 mg/kg维生素C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达到组织肝脏和肌肉最大维生素C积累量的饲料维生素C含量为769.5 mg/kg。616.2和769.5 mg/kg维生素C组的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除402.8 mg/kg维生素C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402.8 mg/kg维生素C组的血清中过氧化氢酶和溶菌酶活力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02.8、616.2、769.4 mg/kg维生素C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维生素C含量为402.8、616.2或769.4 mg/kg时,胃和肠道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均处在较高水平。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在249.1~616.2 mg/kg时可提高肠道皱襞高度,增加肠壁厚度,促进肠道黏膜生长。结果显示: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在402.8~616.2 mg/kg时能有效满足圆斑星鲽幼鱼的生长需求,并可提高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消化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剂量抗生素在畜牧业上的使用,特别是饲用抗生素为畜牧生产带来了如细菌耐药性、抗生素药物残留等一系列危害。试验旨在通过考察在日粮中添加天蚕素抗菌肽后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抗病力变化来探讨日粮中添加天蚕素抗菌肽对降低断奶仔猪饲用抗生素的超剂量使用的影响。选取35日龄的健康断奶仔猪243头,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剂量抗生素组:基础日粮+1 0%杆菌肽锌500mg/kg+1 0%硫酸粘杆菌素400mg/kg)、试验1组(天蚕素抗菌肽组:基础日粮+1 0%杆菌肽锌500mg/kg+1 0%硫酸粘杆菌素400mg/kg+天蚕素抗菌肽300mg/kg)、试验2组(高剂量抗生素组:基础日粮+1 0%杆菌肽锌800mg/kg+1 0%硫酸粘杆菌素1 000mg/kg)。试验周期35d。试验结果表明,断奶仔猪日粮中天蚕素抗菌肽与抗生素配伍使用能具有较好的促生长与提高机体免疫效果,该效果与高剂量抗生素的促生长和提高免疫力效果相当,甚至略优于高剂量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维生素E和有机硒对小鼠生长性能与抗氧化能力的作用,试验选择45只小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 mg/kg维生素E、250 mg/kg有机硒和25 mg/kg维生素E+125 mg/kg有机硒。每周空腹称重,游泳力竭后眼球采血,取内脏称重,测定血液抗氧化指标和脏器指数。结果表明:有机硒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均高于维生素E+有机硒组,维生素E+有机硒组高于维生素E组;有机硒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显著高于维生素E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各组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除肾脏外,对其他脏器指数无影响。说明有机硒在小鼠生长性能与抗氧化能力方面的作用优于维生素E,有机硒对肾脏的保护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料加工工艺及维生素添加量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480只1日龄体重接近的白羽爱拔益加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A组)饲粮采用普通饲料加工工艺,配方中添加正常剂量的复合维生素[前期(1~21日龄)350 mg/kg、后期(22~42日龄)250 mg/kg];试验组饲粮采用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减少配方中复合维生素添加量(B组:前期280 mg/kg、后期200 mg/kg;C组:前期224 mg/kg、后期160 mg/kg;D组:前期180 mg/kg、后期128 mg/kg)。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试验前期,A组肉仔鸡饲料淀粉糊化度显著低于B组、C组和D组(P0.05)。试验后期,A组肉仔鸡饲料颗粒耐久性指数显著低于B组、C组和D组(P0.05)。试验前期、后期和全期(1~42日龄),各组肉仔鸡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肉仔鸡的腿重/屠宰重、胸肉重/屠宰重、心脏重/屠宰重、肝脏重/屠宰重、脾脏重/屠宰重、肌胃重/屠宰重、腺胃重/屠宰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长度及重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肉仔鸡饲粮采用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颗粒饲料加工质量优于普通饲料加工工艺,且饲料配方中减少维生素添加量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与普通饲料加工工艺无显著差异,即该工艺可节约维生素使用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蜂业》2020,(6):22-23
<正>圆桶与标箱,繁蜂谁好谁劣养蜂,我喜欢搞对比试验,同样的两群中蜂,分别放在圆桶土法饲养和意标箱活框饲养,前者繁殖更快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圆桶土法饲养适应了中蜂结团保温和向下造脾发展的习性。一、中蜂结团保温孵化的习性自然界中的中蜂,造脾便于结成圆形球体。《几何学》告诉我们:球状建筑最省材料,且体积最大。但是蜂箱要造成圆形很难,接近圆形的有圆柱体与正方体。上饶地区流行的圆桶(图1)和意标箱(图2)  相似文献   

12.
《蜜蜂分区饲养技术》课题,是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科委下达的科研项目,经过3年推广、应用,认为该项目的主要特点:一是省工、省时、省料,蜂群有计划地发展;二是在取蜜时不要每框都摇蜜,不振动蜂王,不损坏幼虫和子脾,使蜂王能安心产卵;三是不干扰蜜蜂的正常繁殖,不会有失王现象,使蜂王安定,蜂蜜均获高产稳产。1蜜蜂分区饲养的组织和管理在1个标准箱内放1块隔王板,把蜜蜂分为2个区,一区作为繁殖区,另一区作为采蜜区,取蜜时只取一区,另一区不动,使蜜蜂安定;蜜蜂满箱,蜜源到来时,就可以限制蜂王在1~2张脾上产卵,缩小产卵圈,减少哺育工作。2几项高…  相似文献   

13.
触角作为蜜蜂重要的感觉器官,在感受外界环境刺激、实现个体间信息交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华蜜蜂是我国本土蜂种,亦是一类经济昆虫。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中华蜜蜂工蜂与雄蜂触角及其表面感受器的形态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蜂触角呈膝状,包括柄节、梗节和鞭节3部分。工蜂柄节比雄蜂的修长,而雄蜂鞭节较工蜂的粗壮,且多一节。工蜂触角上有7种类型的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分布最多,雄蜂触角上有6种感器,其中板形感器分布最多。在雄蜂触角上发现了一类新的感器为栓锥形感器。工蜂和雄蜂触角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形态和触角节数上,其感受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中华蜜蜂在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论述了中华蜜蜂在与被子植物共同进化中,形成中国特有的种类众多,分散,分层阔叶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自20世纪初引进西方蜜蜂种后,由于西方蜜蜂的竞争,导致中华蜜蜂分布区和数量减少75%以上。作者指出:西方蜜蜂和其他传粉昆虫不能代替中蜂的生态作用,并提出建立中蜂保护区、中蜂生产区、选育中蜂优良品系和通过转基因技术将西方蜜蜂高产性能转入中蜂等措施,保护中华蜜蜂。  相似文献   

15.
为保护中华蜜蜂,国家相继建立了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但在保种、保护的模式上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保种场的保种模式需要保种场和保护区协调建立,并实行多点保种;保护区要分区进行保护,对于保护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要依法进行解决和处理,才能保证中蜂保种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神农架东方蜜蜂的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研究通过测定神农架6个不同采样点的6群东方蜜蜂,每群15只工蜂,每只蜜蜂样共38个形态特征,并结测定的性状特征数据进行因素分析、集合分析和区辨分析;形态性状与生态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并与周边省份东方蜜蜂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发现,神农架蜜蜂种群内遗传变异丰富,种群中许多形态性状特征表现出较明显的地理变异性;蜜蜂个体增大、体色变深,具体是前翅长、前翅宽、背板3、4宽;后腿长、蜡镜长、蜡镜宽、蜡镜间距、腹片3、6的长和宽逐渐增加;而背板3、4的色素度、小盾片的色素度逐渐加深.神农架东方蜜蜂种群形态性状的多态性、多型性及其生态地理变异式样,均具有生态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中蜂生态养殖的内涵2003年7月24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1号)将生态养殖定义为:“指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所谓生态养蜂是指,在无污染、蜜蜂健康繁殖和生长的环境下,采用系统工程方法,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把蜂业、农业、林业等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因地制宜设计、规划、组织、调整和管理蜂业生产,维护蜜蜂健康,保障人类安全,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使养蜂业更好地为社会、生态环境和经济服务的一种生产形式。中蜂生态养殖也应在上述概念的范畴之内,在新的形式下,应尊重蜜蜂应有的基本福利,提高植物传粉效率、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保证养殖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形式。因此,中蜂生态养殖必须考虑到蜜蜂的福利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中蜂是我国的优良蜂种,它能利用零星蜜源,省饲料,但中囊病一直威胁着中蜂的生存与发展。在蜂群发病症状表现出的前10~20天,有时会更长,病蜂蜂群就表现出工蜂背板处光泽度开始消失,工蜂数量减少。蜂群开始患病时,如无有效防治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蜂群会出现对蜜源的拒绝现象,进而工蜂衰退加速,最后工蜂光泽度消失,颜色加深,病虫开始出现,有时巢脾会泛白,光泽油润状消失。在非工作期间,工蜂曾出现静止状态,横梁蜂路间,工蜂头朝上结团,病群无光泽油润,排列慌乱,有失王感,有时蜂场会出现没有病虫但见子不见蜂的现象,这是过渡状态,是蜂群患病的…  相似文献   

19.
中华蜜蜂是我国饲养的重要蜂种之一。相较于西方蜜蜂较为统一的朗氏标准蜂箱,中蜂的蜂箱种类繁多。研发了1种中蜂多层小蜂箱,并对其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中蜂多层小蜂箱蜂蜜夏季采集量略高于意蜂标准箱组,但差异不显著。多层小蜂箱蜂蜜波美度和含糖量高于意蜂标准箱组,含水量低于意蜂标准箱组,但差异也不显著。多层小蜂箱中蜂群势显著高于意蜂标准箱饲养组,表明多层小蜂箱比传统蜂箱更利于蜜蜂生产与繁殖。  相似文献   

20.
西北冬季寒冷漫长,但中蜂养殖区,除了部分高寒山区外,大部分地方冬季在-10℃以内,虽不是十分严寒,但越冬阶段持续时间约4~5个月。近些年来,各地蜂农的养蜂热情高涨,西北中蜂饲养量逐年增加,但在生产实践中,许多中蜂饲养者特别是初养者,因缺乏中蜂越冬管理经验,常常导致越冬蜂大量死亡,轻者影响第二年蜂群发展,重者导致全场毁灭。笔者通过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实施,对甘肃省的岷县、徽县、麦积、清水、宕昌、陇西、两当等县中蜂越冬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蜂群越冬死亡率平均在31.5%,初学者、技术没有掌握者高达56%,养蜂技术全面的如示范蜂场,死亡率不超过6%,充分说明蜂群越冬死亡率高低与养殖管理技术成正相关,现将西北中蜂蜂群越冬死亡原因加以分析,对安全越冬进行探析,提出相应越冬管理技术,供广大中蜂饲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