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葡萄园套草养鸡技术,即为典型的果-草-牧模式。充分利用葡萄园的空间资源,套种牧草,立体养殖优质鸡,形成葡萄、牧草、鸡共生互利,种养结合的生态经营方式。通过鸡的采食,减少葡萄病虫草害的发生,并有效利用鸡粪作为优质有机肥料施于葡萄地,在解决了粪便污染的同时,又可减少用农药和化肥的用量;另一方面,葡萄园养殖的鸡优质无公害,风味独特,经济效益较高,既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又提高了农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实现绿色、无公害食品,甚至有机食品的高效生产,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污染、无公害、纯绿色食品无疑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优质肉禽类产品的需求量也不断扩大。葡萄园套草养鸡技术,是典型的"果-草-牧"生态种养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丰富了果园的生物多样性,让葡萄、牧草和鸡三者之间互利共生,形成良好的循环关系,而且能够帮助修复开发造成的土壤肥力流失。  相似文献   

3.
1草-鹅-鲜食玉米生态农业模式的优越性打破传统的稻-麦轮作种植方式,实行草-鹅-鲜食玉米种、养结合模式,能够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该模式就是根据市场需求,规模生产无公害的鲜食玉米和鹅,并将玉米秸秆和鹅粪进行肥料化  相似文献   

4.
生态农业把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的良性循环。文章介绍南方地区建立樱桃园套种优质牧草养鹅,鹅粪还田为樱桃和牧草提供肥源的生态种养模式,该模式集结果园种植牧草、牧草养鹅等方面的配套技术,并将樱桃采摘、牧草种植和养鹅三者时间上进行了有机衔接,促进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和研究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文章结合国内现有的种养结合模式,以"园林树木-牧草-黑山羊"为研究出发点,依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植物选择原则,筛选适合湖南丘陵区的园林树木。根据栽培性状、营养成分及饲喂黑山羊的经济效果,筛选出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成分均衡的黑山羊牧草品种,并对"园林-牧草-黑山羊"循环农业模式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为客观反映泸西县果园套草循环生态种养新模式的社会实践,从“果园套种、种养结合、草畜配套、循环发展”等4个方面,认真梳理泸西县开展果园种草养畜“生态立体种养新模式”的社会实践.从基本情况,实施情况,经验和做法,主要成效、小结与体会等5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泸西县开展果园种草养畜“生态立体种养新模式”所形成的“果园种草-牧草养畜-畜粪发酵-沼液肥田”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良性循环模式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2021年乌兹别克斯坦鲜食葡萄产量180万t,比上年增加11.5%。春季降水偏少、中南部地区出现灌溉问题以及夏季炎热干燥给2021年乌兹别克斯坦的葡萄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但尽管如此,由于葡萄园种植面积扩大,2021年该国鲜食葡萄的产量仍高于2020年。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定西市通渭县部分地区家庭养殖肉羊为样本,分析当前家庭农场养殖现状;探索研究适合当地发展的"粮-中药-蚯蚓-肉羊"种养结合生态养殖循环模式,分析种养结合养殖模式效益,从理论上深化生态养殖模式的认知范畴,丰富关于生态循环养殖模式的研究,为欠发达地区的肉羊养殖提供一个新思路和新方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降低种植与养殖的生产成本,达到种养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猪-沼-草”生态养猪工程技术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生态猪采用的技术方法和生产全过程.该技术以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为宗旨,采用生态学理论指导生态猪生产,运用优质高产牧草作为主要青饲料,结合中草药进行防疫灭病,使用沼液灌溉牧草,改变了传统养殖技术对环境的污染,"猪-沼-草"工程模式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生态治理和可循环经济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猪-沼-草"生态养猪工程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生态猪采用的技术方法和生产全过程。该技术以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为宗旨,采用生态学理论指导生态猪生产,运用优质高产牧草作为主要青饲料,结合中草药进行防疫灭病,使用沼液灌溉牧草,改变了传统养殖技术对环境的污染,“猪-沼-草”工程模式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生态治理和可循环经济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葡萄产业的发展,实现机械化成为葡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必然要求。机械化作业的前提是建有标准化的果园和适宜机械化作业的栽培技术,因此新建葡萄园应该按照规范进行标准化建设,以利于机械化作业。但是,目前我国葡萄园建园中的土地整理、土壤改良、开沟定植、架杆及拉丝等各个环节尚缺少专用机械设备,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本文介绍了几种用于新建葡萄园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装备,主要介绍了捡石机、激光平地机、有机肥施肥机、开沟机、栽植机和架杆及拉丝机械,以期为葡萄建园机械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方向指引,对葡萄种植户建园中机械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紫茎泽兰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对我国西南地区的农业、林业、畜牧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防除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是控制紫茎泽兰蔓延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试验将新鲜紫茎泽兰就地制作成堆肥,研究该堆肥与化肥配施对当地主栽水果——葡萄的产量、品质和土壤微生物、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处理葡萄产量之间无显著差异,但M75(25%化肥+75%堆肥)处理的葡萄果粒最大,单果最重,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同时,随堆肥用量增加,葡萄果实VC含量升高,硝酸盐含量下降。M50(50%化肥+50%堆肥)和M75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相近,比单施化肥分别高23.2%~29.4%和17.5%~20.8%,葡萄转色期土壤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显著高于或相似于单施化肥。此外,施用紫茎泽兰堆肥减轻了土壤酸化程度。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随葡萄生育期不断变化,与葡萄各时期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相一致,堆肥与化肥适量配施提高了土壤酶活性。紫茎泽兰堆肥配施化肥显著改善了葡萄品质并提高了土壤肥力。因此,在紫茎泽兰泛滥的区域,制作紫茎泽兰堆肥可以作为一种化害为利、资源化利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刘希然  李志洪  姜璐  聂英斌 《草地学报》2022,30(12):3302-3307
针对苏打碱土区草坪建植困难,本文利用重度碱化苏打碱土加入硫酸钙、疏水材料(秸秆、石灰、沙子)和有机肥,研究实验室条件下种草生长与碱土改良同步进行的效果,为碱土地区草坪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在碱土中加入硫酸钙和疏水材料(秸秆、石灰、沙子)并混施有机肥后,播种矮生百慕大(Cynodon dactylon)、高羊茅(Festuca elata Keng ex E. Alexeev)和早熟禾(Poa annua Linn)混合种子,并用大量水淋洗,实现改良与生长同步。结果表明:经28 d生草后碱土pH值、电导率、交换性钠大幅降低,土壤微团聚体等方面均有所改变。碱土添加硫酸钙可使pH值最多下降2.18个单位,交换性钠及碱化度下降超过90%,土壤饱和导水率增加,结构明显改善,可满足草坪草的生长条件。硫酸钙改良重碱土对草坪草生长促进作用明显,加有机肥对生草促进作用不显著。本研究结果为利用苏打碱土种植草坪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业快速发展,对于牧草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更好地满足畜牧业发展需求,我国提出“种草养畜”技术理念,加快草场建设,能在保障畜牧养殖业稳定发展的同时,达到良好的生态环保效益。该文分析种草养畜技术理念的意义,着重探讨种草养畜和草场建设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以当前种植面较大的鲜食葡萄阳光玫瑰为研究对象,探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学氮肥对其生产的应用效果。本文于2020-2021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肥替代部分化学氮肥对鲜食葡萄产量、品质、光合特性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有机肥替代10%~30%化学氮肥处理的鲜食葡萄单穗质量、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4.89%~10.16%、6.23%~18.28%和5.53~10.89个百分点,鲜有机肥适量替代鲜食葡萄化学氮肥处理的增产增收效果较常规施肥好。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处理相较常规施肥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提高1.31%~18.29%,葡萄功能叶SPAD均值且随着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量的增加而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处理随着替代量的增加,鲜食葡萄产量与净光合速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此外,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处理总糖含量显著增加33.37%~45.57%,Vc含量9.64%~24.50%,可溶性固形物增加1.08%~2.52%,总酸度显著降低达-1.98%~ 18.64%;糖酸比提升33.90%~78.04%。综合以上结果,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对葡萄光合特性与氮肥利用率均有显著改善,并提高品质及产量,有机肥替代20%化学氮肥处理(08N+OF)处理为最佳配比比例。  相似文献   

16.
利用稳定现有人工草地播种面积、增加农用物质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动农牧民种草积极性、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5个方面的21项指标,建立了海南州草地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效益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海南州饲草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草产业发展采取的措施状况进行了合理的评判。结果表明,措施权重依次为发布草产品购销信息〉增加农业科研与推广投资〉增加牧草良种培育繁殖投入〉宣传推广现有的科学种草技术〉控制现有人工草地播种面积〉增加化肥有机肥投入。  相似文献   

17.
生草配合施用有机肥对省力高效梨园土壤的培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推动果园生草在我国的推广应用,研究生草配合施用有机肥土壤管理方式对省力高效现代梨园土壤养分的作用效应,在冀中平原的“雪青”梨园,以常规清耕梨园为对照,研究省力高效梨园生草4年和生草8年的培肥效应,于2014年梨树萌芽期,在80 cm土层内分10 cm一层取样,分别测定不同土层的有机质、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比较不同处理土壤营养元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生草梨园0~50 cm土层有效养分含量均达到较高水平;与常规梨园相比较,这种管理模式短期(4年)增加了0~10 cm土层碱解氮、速效磷、有效锌含量和0~20 cm土层速效钾、有效铁含量,长期(8年)显著增加了0~10 cm土层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0~20 cm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0~30 cm速效磷和有效铜含量、0~40 cm有效锌含量和0~50 cm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了0~30 cm土层pH值,明显提高了河北省石灰性梨园土壤磷、铁、锌的有效性。长期生草配合施用有机肥能够增加上层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生草8年后,0~50 cm土层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效锌占0~80 cm土层比重分别达到92%、82%和88%,为梨园提供充足营养的同时降低了环境污染的风险,有利于梨园土壤培肥和果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动物性食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粮改饲”政策的实施,推进农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草食畜牧业全面发展势在必行,江淮地区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畜牧业发展基地,可充分利用其冬闲田的生产潜力,推行粮草兼顾型种植模式,探索出适合当地冬季种植的牧草生产模式。江淮地区冬闲田种草现多以黑麦草(Lolium perenne)、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等单播为主,多花黑麦草+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燕麦(Avena sativa)+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金花菜(Medicago hispida)等冬闲田豆禾混播生产模式可以克服禾本科单播施肥较多、土地翻耕难、豆科单播产量较低和营养不全面等方面问题,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生产力,增强土地持久力,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江淮地区草食畜牧业发展,促进南方农业生态转型有着积极作用。本研究分析了江淮地区饲草种植的发展前景和现状,阐述了在江淮地区施行豆禾牧草混播生产模式的优势,并探讨了优质豆禾牧草混播模式及其生态经济效益,以期为江淮地区及类似地区的冬闲田牧草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植物沙障不同种植模式对川西北沙地的恢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沙障被广泛地应用于沙化治理中,但是生物沙障不同种植模式下对沙化治理的相关研究较少,尤其是复合草本在高寒地区不同种植模式下的研究较为缺乏。为了明确混合草本沙障不同种植模式对高寒沙地治理效应,选择川西北沙地作为典型高寒半湿润沙地,利用燕麦、垂穗披碱草、中华羊茅作为混合草本沙障,自2014年利用行播、带播、撒播种植模式恢复高寒半湿润沙地4年,于2014年测定一年生燕麦生长状况,调查4年后地表植物群落盖度和多样性特征,并且测定土壤水分、容重、含水量、pH值、有机碳、全氮、全磷等指标,分析复合草本不同种植模式对高寒沙地恢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草本带播和撒播模式对高寒沙地恢复效果明显。一年生燕麦后期从生态系统中消失,多年生草本适应性良好。带播和撒播种植模式显著增加了地上植物盖度、物种多样性、生态优势度。带播和撒播模式也显著减小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全氮、全磷等含量。在高寒沙化复合草本种植恢复过程中,建议将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氮作为衡量土壤性质变化的指标。综合地表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建议以混合草本带播和撒播种植模式作为高寒沙化治理的主要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0.
以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算农户饲草生产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并从饲草类别、农业规模和地区分布3个维度进一步分析技术效率的增产空间。结果显示,饲草生产存在显著效率损失,提高生产效率,单产还有近30%的增长空间;投入要素劳动、种子、燃料、农家肥、化肥和土地产出弹性分别为0.1423,0.2197,0.1309,0.2600,0.2265和0.0206;品种差异是饲草技术效率最主要影响因素,农业规模和流动资金要素对饲草生产效率提高产生间接负向影响,人力资本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素对饲草生产效率影响不显著。释放饲草生产技术效率增产空间,可采取推广普及豆科饲草生产技术、扩大饲草种植规模、各地区(特别是拉萨地区)进一步明确适宜引种的饲草品种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