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现阶段比利时输入中国牛精液携带施马伦贝格病毒的潜在入侵风险,基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OIE)风险评估的框架,结合贝叶斯统计推断的方法,开展现阶段比利时拟输入中国牛精液产品携带施马伦贝格病毒(Schmallenberg virus,SBV)通过口岸贸易的输入量化风险评估。释放评估显示,比利时畜群存在SBV的释放风险。基于对比利时的SBV的监测监控体系、易感畜群监视、实验室诊断方法选择,结合检测方法和试剂有效性的参数化模拟,显示比利时牛精液供体动物SBV阳性预测值超过66.886 6%的概率不大于0.001 9。参照比利时2011年度出口到中国的精液批次标准,模拟现阶段比利时种用牛精液出口到中国市场每1批次中可能检出的假阴性概率在82.16%的置信区间内分布在0.001到0.006之间,即1 000批次精液的假阴性检出批次在82%的置信区间为1到6个批次,大于6个批次的假阴性概率小于13.63%,大于1个批次的概率大于95.80%。评估结论认为,从比利时输入有关的牛精液等产品将会对我国养殖畜群及其生态安全等产生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与西班牙反刍动物遗传物质(精液)贸易的日益频繁,施马伦贝格病毒存在随精液传入我国的潜在风险,从而对我国动物卫生安全构成了威胁。本研究采用定性评估方法,基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风险评估框架,对施马伦贝格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公共卫生学意义、诊断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在此基础上,从畜群疫病流行风险、精液带毒风险、带毒精液漏检风险3个方面,对产自西班牙的牛精液传带施马伦贝格病毒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表明,通过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和检疫措施,可以将西班牙牛精液传带施马伦贝格病毒风险降低为"低"。  相似文献   

3.
<正>施马伦贝格病毒(Schmallenberg virus,SBV)是2011年底新发现的一种可致牛羊腹泻、产奶下降或新生幼畜死胎、畸形胎的媒介昆虫传染病。该病首次在德国发现,随后在欧洲反刍动物中迅速蔓延。为防止该病传入,我国于2012年5月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农业部联合发布《关于防止施马伦贝格病传入我国的公告》(联合公告2012年第67号)~([1]),明确规定对来自欧盟疫区的牛精液、牛胚胎、羊精液以及羊胚胎实施严格  相似文献   

4.
施马伦贝格病是一种由施马伦贝格病毒(Schmallenberg virus,SBV)感染引起的新发病毒病。因最早在德国西部城镇施马伦贝格的病牛血液样品中分离到病毒而暂被命名。目前,荷兰、比利时、德国、英国、法国等欧盟国家相继报告牛、绵羊和山羊等反刍家畜中发生或存在这种疫病。鉴于我国与欧盟国家之间的反刍动物活体、遗传物质(胚胎、精液等)、动物产品(肉、奶、毛、骨、蹄、角等)贸易频繁,对该疫病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揭示其病原特性、流行病学特征及介绍其在欧洲流行与防控现状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2011年11月在德国西部城镇施马伦贝格镇牛场中发现一种未知的,主要感染绵羊、山羊、牛等反刍动物的新型病毒性动物传染疾病。感染动物出现高烧达40℃、精神不振、产奶严重下降、多功能衰竭、腹泻、厌食、怀孕母畜流产、死胎或畸形等临床症状。德国研究人员利用分离的病毒进行鉴定证实该病毒为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被命名为施马伦贝格病毒(Schmallenberg virus,SBV)。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口岸施马伦贝格病快速、准确、高通量检测需求,建立一种基于RT-PCR及焦磷酸测序技术平台的施马伦贝格病检测方法。本研究针对施马伦贝格病毒基因组RNA的S、M和L三个基因节段保守区域利用焦磷酸测序软件PyroMark Q96ID分别设计RT-PCR扩增引物及焦磷酸测序引物,以人工合成的SBV重组质粒为模板分别建立了SBV S、M、L基因的PCR-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比较三基因的PCR扩增结果以及测序分析结果,结合特异性检测结果,最终确定以M基因作为靶基因建立的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效果最好,并以德国FLI提供的SBV(BH80株)RNA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验证,通过对测得序列的比对分析可确定为施马伦贝格病毒,这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特异性强,可以用于施马伦贝格病毒基因序列水平上的精准检测鉴定。  相似文献   

7.
施马伦贝格病毒病(Schmallenberg virus,SBV)是一种新发现的动物传染病,因于2011年底在德国施马伦贝格镇首次发现而临时得名,随后蔓延于西欧(包括比利时、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卢森堡、西班牙、英国和丹麦),并分别在奥地利、波兰、瑞典和芬兰等国的牛、山羊、绵羊中检测到抗体。遗传分析显示该病毒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正布尼亚病毒属(Orthobunyavirus)西姆布血清群病毒(Simbu serogroup viruses)的亲缘关系最密切,西姆布血清群病毒是已知的反刍动物病原,可通过节肢动物媒介(蚊、蠓)传播。施马伦贝格病毒病有2种不同的临床症状:成年牛出现短暂轻微/温和的病症(产奶量减少、发热、腹泻)和新生哺乳动物(牛、羊)死产和先天缺陷。因为同群类似的病毒不是人畜共患病病原,也无该病毒致人发病的证据,但现阶段尚不能完全排除。尽管目前没有特效的药物和疫苗,但因已有类似病毒(赤羽病)的疫苗,疫苗接种应是控制该病的可能选项。因施马伦贝格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许多方面尚不清楚,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15,(11):1765-1769
依据施马伦贝格病毒(Schmallenberg virus,SBV)S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和MGB荧光探针,建立了SBV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构建标准曲线,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等试验评价,并对绵羊和牛全血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SBV检测方法模板浓度与Ct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8;特异性强,仅对SBV RNA出现特异性扩增曲线;灵敏度高,对SBV RNA的检测灵敏度为10copies;重复性好,重复检测灵敏度CV3%;对临床样品的检测均为SBV阴性。所建立的SBV实时荧光RT-PCR方法可以为SBV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一种快速、特异、敏感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
<正>施马伦贝格病毒(Schmallenberg virus,SBV)是2011年新发现的一种虫媒病毒,该病毒可以引起牛羊产奶下降、腹泻或新生幼畜畸形、死胎的媒介昆虫传染病。该病在德国和荷兰首次发现,随后迅速传遍欧洲。虽然该病对牛/羊群生产性能的影响有限且死亡率较低[1-2],但涉及到对新发病的探索以及该病可能引发的贸易限制等,欧洲多个国家都启动了该病的研究探索。SBV属于布尼亚病毒科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1月在德国西部城镇施马伦贝格检测出一种新型病毒,以其首次阳性病毒标本检出的地名命名为“施马伦贝格病毒”。该病毒能够感染牛、山羊、绵羊等家畜并引起发热、腹泻、乏力等症状,导致动物早产或难产。继德国之后,荷兰、比利时、法国、卢森堡、意大利、西班牙等欧盟8个国家的牛羊等家畜中证实出现疫情。由于现阶段缺乏有效疫苗,被感染牛、羊数量仍在继续上升,引起世界范围内对此病毒的关注,本文就施马伦贝格病毒的危害及在欧洲的传播情况作如下简述,以期为进出口检疫部门和动物引种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