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2004年12月18日至20日,广东省蚕学会蚕病生理学组在阳山召开经验总结会议.来自省丝绸(集团)公司、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蚕丝科学系、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天勤蚕业有限公司英德基地(原英德蚕种场)、阳山兴达蚕业有限公司(原阳山蚕种场)和韶关市恒顺蚕业有限公司(原曲江蚕种场)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在蚕病防治特别是蚕种生产微粒子病的综合防治和预知检查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交流.会议由蚕病生理学组组长、华南农业大学廖富蘋副教授主持,此次活动得到省丝绸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和阳山蚕种场的有力配合.……  相似文献   

2.
正蚕病对蚕桑生产影响很大,是导致蚕农养蚕减产减收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蚕病的种类很多,可分为传染性蚕病和非传染性蚕病两大类。传染性蚕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侵入蚕体并在蚕体内增殖而引起的病害,并可通过病蚕传染给健康蚕。非传染性蚕病是指由非病原,如节肢动物的侵害、农药中毒、机械创伤等引起的病害。生产上由于对各种蚕病认识不清,找不到发生的原因,造成工作的被动,为了减少蚕病发生,提早采取预防措施,本文就我省主要的蚕病识别和相应的防治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省蚕研所与省丝绸集团公司茧丝绸管理部合作完成的“桑树多倍体杂交一代育种技术”和蚕病清治疗家蚕细菌病和真菌病”二项科研成果分别于9月9日和10月15日在广州通过鉴定。广东省农科院副院长蒋宗勇研究员先后主持了这两次鉴定会。  相似文献   

4.
蚕病清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研制生产的新一代蚕药,主要成份为烟酸诺沙星.据报道,该蚕药对预防和治疗家蚕细菌性病害具有明显的效果,是现用蚕药氯霉素的替代药品.为了了解其在家蚕饲养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江西省引进推广使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2003年晚秋安排了一次药效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8年11月27~28日,广东省蚕学会蚕病理生理学组在罗定市召开了“广东省蚕种生产微粒子病防控技术研讨会”,来自省内产学研17家单位74位代表和省蚕学会姚宏中理事长和毛铿祖秘书长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上17位代表进行了交流,会议紧紧围绕我省蚕种生产中如何有效控制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展开了热烈的经验交流和学术讨论。会议由蚕学会蚕病理生理学组组长廖富菽教授作了动员,  相似文献   

6.
蚕病清对苏芸金杆菌和沙雷铁氏杆菌引起的败血症、葡萄球菌引起的胃肠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明显优于氯霉素与红霉素。蚕病清对白僵菌和绿僵菌引起的真菌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还能延缓浓核症的发病时间。大田应用的调查结果表明,可降低五龄期细菌病发病率,降低下茧率,增加单张产茧量和产值,防治白僵病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广东省农科院委研所、广东省昆虫所、韶关市工业研究所、顺德市化生所研制出一批适于我省蚕业的蚕室、蚕体、蚕座消毒和添食抗菌防病及防蚂蚁用病,经近几年来蚕区农户的使用,反应效果很好。特在此刊登有关的资料供蚕区工作的同志和蚕户选用参考。  相似文献   

8.
防微灵是以多菌灵为主剂加进增强粘附与促进内吸的辅剂组成的家蚕微粒子病治疗剂,将其喷施于桑树叶片上让其迅速内吸,在有效期间常规法采叶养蚕,蚕儿因不断食进含有防微灵的桑叶而使体内经常维持治疗浓度,故可有效地治疗生产条件下随时可能发生的食下微粒子孢子引起的微粒子病。本文报告防微灵对蚕的毒性试验结果。材料和方法一、材料防微灵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配制。供试蚕品种为“新九”、“7532”、“芙蓉”、“湘晖”、“研137”、“东43”、“2065”共7个品种及“新九×7532”正反交一代杂种。二、方法  相似文献   

9.
家蚕微粒子病的治疗药物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自从Hsiao Ting H.等(1973)发现苯来特对紫花苜蓿象鼻虫微粒子病有明显治疗效果之后,不少研究者在这方面研究取得了进展。广东省农科院蚕研所蚕病组(1978)研究表明,除苯来特之外,多菌灵、托布津以及“7313”等对治疗家蚕微粒子病也有显著效果,因而得出了诸如具有苯并咪唑基类似结构的化合物对治疗微粒子病都可能有效的想法。为了证实这种设想和进一步寻找其他有效药物,我们进行了这个试验,现将初步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蚕病是养蚕生产的大敌 ,无论什么季节 ,什么条件下养蚕 ,都有不同程度蚕病的发生和危害。在农村中 ,蚕农由于缺乏蚕病方面的知识 ,家蚕得病后对几种常见蚕病又不能正确及时识别 ,致使蚕病得不到及时科学有效的控制 ,最终影响蚕茧产质量 ,给蚕农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针对农村这一现状 ,笔者认为 :对广大蚕农普及几种常见蚕病的识别与防治知识是非常必要的。1 蚕病的种类蚕病的种类可分为传染性蚕病和非传染性蚕病。传染性蚕病包括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和原虫病四大类 ,它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蚕体并在体内增殖而引起的病害 ,又可以通过病…  相似文献   

11.
蚕僵病防治4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僵病,又称硬化病,是一种由真菌寄生引起的蚕病。因病蚕尸体外面产生的颜色不同而分为白僵病、绿僵病、黄僵病、灰僵病和褐僵病等,其中以白僵病最为常见。对蚕僵病的防治,可采以以下4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蚕病的发生是蚕体、病原和环境三个因素相互作用后,在蚕体内发生发展的综合现象。所谓病原,广义讲是引起一切蚕病的致病原因,狭义讲是引起传染性蚕病的病原微生物。所有病原微生物都能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迅速繁殖,蚕的发病也一定要有病原,不同的传染性蚕病有不同的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13.
我国每年因蚕病损失的产茧量高达数千吨,其中70~80%都是由病毒引起的蚕病所造成的.通过样品纯化后进行核酸性状分析,确认为都是DNV.从而证明我国主要蚕区的“病毒性软化病”应是DNV所引起的浓核病.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有的放矢地在病毒增殖过程中,切断其中的任何环节就有可能抑制病毒增殖,从而产生治疗效果.以蚯蚓为原料的第一代蚕宝素中,添加“扶正”“祛邪” 的十味中草药,配制成《四号蚕宝素》.1987年在铜梁初试,1988年经西南农大蚕学系和四川省蚕丝学校作了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四号蚕宝素》对防治DNV病效果显著,对CPV病有一定抑制作用,对NPV病无作用.《蚕宝素》经检测,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核酸、维生素和无机盐钾等.所含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比例,与桑叶蛋白的十分相似,添食后改善蚕体营养,提高抗病力.蚯蚓是息风清热、通络利尿的传统中药,还有增强体液免疫之作用.加入补虚、壮阳、清热等中药后,在各地各季蚕的试用中,从未发现对蚕体有任何药害,且普遍反映添食后蚕喜吃、蚕体壮、蚕病少,能防治“水亮蚕”故而颇受欢迎.  相似文献   

14.
<正> 我省常见的蚕病有肠胃型脓病,软化病(包括病毒性和细菌性的)血液型脓病,白殭病,蝇蛆病及卒倒病,败血病等;这些病害都是由于某种微生物或其他寄生物侵入蚕体而引起,在蚕病学上把这些能寄生蚕体引起发病的微生物叫做“病原”。蝇蛆病是寄生性昆虫侵入蚕体引起,但既然作为一种蚕病,一般也将寄生的蝇蛆视为病原。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蚕业30年成就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省蚕业在完成主产区战略转移,桑、蚕新品种培育,蚕桑种养技术体系和蚕桑机具革新,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消毒药剂的改进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科研成果,分析目前广东省蚕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林忠芬 《广东蚕业》2006,40(1):48-49
微粒子病淘汰率和普通种单张原种繁殖系数是衡量普通种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也是影响普通种场经济效益的两个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降低微粒子病淘汰率、努力提高单张原种繁殖系数,2005年12月28~29日广东省蚕学会蚕种学组在罗定场召开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会。来自省丝绸(集团)公司、广东蚕学会、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华南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17.
(一)广东蚕病发生的特点广东省属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雨水充沛,桑叶收获期长,从三月至十一月份是养蚕时期,蚕造连续不断,养蚕批次错综交叉,再加上蚕区集中,养蚕种桑密度大,蚕粪喂鱼,塘泥作桑肥,桑叶养蚕,为病蚕病源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蚕的一生中,如果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和理化学的刺激就会引起疾病,对蚕茧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蚕病的种类很多,大多数蚕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传染性,故称传染病。对传染病来说,它的发生需要有三个条件:一是要有病原存在,二是病原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侵入蚕儿体内;三是要被蚕儿感受。缺其中一个条件,蚕儿就不会发病。生产中要预防蚕病的发生,也应从破坏这些发病条件着手。这里,着重谈谈这三个发病条件的有关规律,作防治蚕病上的参考。一、要有病原的存在各种蚕病,各有其特定的病原。如白僵  相似文献   

19.
1僵病症状僵病是蚕儿被感染真菌引起的一种蚕病。多湿的环境是引起僵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一般春蚕期发生僵病较多。僵病感染发病较快,小蚕约3-4d,大蚕约5-6d,蚁蚕、起蚕及熟蚕最易感染。发病后蚕儿皮肤上出现大小不规则的褐色病斑,排粪不正常,稍有吐液现象,死后尸体僵硬,全身长满菌丝及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20.
陆宣  王三九 《四川蚕业》2006,34(3):29-29,14
蚕僵病是由真菌寄生而引起的蚕病,因病蚕尸体产生不同颜色的孢子而分为白僵病、绿僵病、黄僵病和曲霉病等,其中以白僵病最为常见。传染途径有接触传染和创伤传染两种,发病后死亡率较高,对生产危害很大,秋季因气候恶劣,桑叶质量较差,加上春蚕、夏蚕连续饲养,积累的病菌较多,极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