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峻地区开展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起始于六十年代。几十年来防治工作先后经历了感染率调查、菌苗免疫和免疫效果考核三个阶段 ,于 1990年全地区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治效果达到“控制区”标准。  为进一步考核牛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治效果 ,从 1993年至1995年 ,在天峻地区 4个乡开展了牛羊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和防治效果考核。连续三年用血清学试验凝集试管反应和细菌学检查。共血检羊 6669只 ,检出阳性 5只 ,阳性率 0 .0 8% ;血检牛 3 2 15只 ,检出阳性 4头 ,阳性率 0 .12 %。菌检羊流产胎儿94例 ,牛流产胎儿 71例 ,均未分离出布鲁氏菌。 2 0 …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了解甘肃省畜间布鲁氏菌病的流行范围和趋势,为未来布鲁氏菌病防控提供技术资料支撑,本研究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采集甘肃省不同地区黄牛、奶牛、羊、猪等易感动物血样685814份,进行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甘肃省2014年布鲁氏菌病共检牛97245头,检出阳性230头,阳性率0.24%;共检羊587148只,检出阳性7805只,阳性率1.33%;共检猪1421头,均为阴性。监测结果显示:甘肃省畜间布鲁氏菌病感染率呈现出明显的种间与区域的不均衡性,本试验的结果为有效推动全省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1 呼盟牛羊布病现状本盟牛羊布病从50年代后开始在12个旗市(除鄂伦春旗外)流行,1952年~1982年全盟牛羊布病血检平均阳性率6.9%。经过多年的防制,布病疫情在80年代得到控制。1981年~1990年检验牛羊和人的病料10665份,检出布鲁氏菌65株,出菌率0.6%;血检牛羊43314头(只),阳性1479头(只),阳性率3.4%。由于采取了免疫和扑杀病畜等措施,从1988年开始先后有7个旗市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病办考核验收为控制和稳控旗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牲畜流动量大及基层兽医站体…  相似文献   

4.
为摸清江苏省牛羊养殖结构和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从而为该病防控决策的制定提供借鉴,采用预设表格登记方法,了解全省牛羊养殖、调入和免疫情况;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在每县随机抽取24个牛羊场,每场24份血清样品,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组合检测,了解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结果显示:江苏省牛规模养殖占比83.06%,羊规模养殖占比52.47%,规模化程度较高;外地调入数量较少,但来源地较广;部分牛羊实施了布鲁氏菌病免疫;牛群布鲁氏菌病阳性率为2.93%(95%CI:1.01%~4.84%),个体阳性率为0.28%(95%CI:0.21%~0.35%);羊群中未检出布鲁氏菌病阳性。结果表明:江苏省牛羊布鲁氏菌病感染水平较低,利于净化;对其防控,须阻断活畜从一类地区调入,禁止布鲁氏菌病免疫。  相似文献   

5.
泾川县从1973年开始,对布氏杆菌病进行了以免疫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并通过血液和细菌进行监测,1985年已达控制标准。 1973年在15个乡、30个行政村进行了畜间布病普查,羊阳性率0.4%,牛2.6%。后在两个乡进行了羊型五号布氏杆菌苗气雾免疫。1980年在全县18个乡、69个行政村进行血检,羊受检率10.7%,阳性率0.8%,牛受检率16%,阳性率2.6%。  相似文献   

6.
酒泉地区是我国布氏菌病流行最早的疫区之一,该病50年代呈散发形式,60年代暴发流行,我区从70年代开始普查普防,推广布氏菌羊型5号菌苗防治。1980年和1984年经对全区24个乡64个村进行考核验收,抽检羊31931只,检出率为0.3%;抽检牛2903头,检出率为4.8%。用血清学检验抽检羔羊6217只,犊牛839头,检出率分别为0.2和1.6%。已达布病疫区控制区标准。1981年以来,我区采取血检、菌检与免疫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布氏菌病疫情监测。坚持有计划免疫,采取免—停—免,间隔2—3年的间隙免疫,至1988年全区共  相似文献   

7.
三角城种羊场自1986年开始进行种公羊和幼年羊的布病检疫工作,到1990年共检疫羊24254只,检出阳性385只,阳性率为1.59%;淘汰病羊337只,淘汰率为93.09%;因布病引起的流产下降0.83%,下降率为29.87%,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布病防制情况该场羊布病防制大体经历了检疫、免疫、检疫淘汰三个阶段。1958—1965年为全面普查,共检疫各类羊112754只,检出阳性24894只,阳性率为22.08%。期内病羊单独组群,划区放牧,健康羊施行19号菌苗预防注射。后因“十年动乱”的干扰,免疫  相似文献   

8.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以动物为传染源的人畜共患病。我县牛羊布病防治工作在各级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30多年的积极防制,取得了显著成效。牛羊布病阳性率分别由防制前的38.8%、34.14%,至1996年降为0.12%和0.27%,分别下降了38.68个百分点和33.87个百分点。流产病料分离布氏菌,结果均为阴性,达到了农业部、卫生部规定的“控制区”标准。我县牛羊布病防制工作从1965年开始,在摸清疫情的基础上,采取以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先后用S2号菌苗、M5号菌苗,采用气雾、饮水、注射等方法进行免疫,至1…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宁乡市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控净化效果,2018—2020年在全市开展了牛羊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共检测1 932个牛羊养殖场户,采集牛羊血清样本32 356份,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进行初筛,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 ELISA)进行复核。结果显示:2018—2020年共检出阳性场户10个(羊场户9个、牛场户1个),平均场户阳性率为0.52%;检出阳性样品82份,平均个体阳性率为0.25%。2018年场户阳性率为1.57%,个体阳性率为0.33%,2019年场户阳性率为0.15%,个体阳性率为0.06%;2020年场户阳性率为0.24%,个体阳性率为0.41%。2018年检出阳性乡镇5个,2019年1个,2020年2个。结果表明,宁乡市布鲁氏菌病流行得到有效控制,流行范围大幅缩小,但传播风险依然存在,还需继续加大监测和防控力度,加快推进布鲁氏菌病净化。本研究为宁乡市布鲁氏菌病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广西地区口蹄疫(FMD)、猪瘟(CSF)、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伪狂犬病(PR)、布鲁氏菌病和小反刍兽疫(PPR)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动态、疫情流行风险,按照国家动物疫病定点监测实施方案相关要求,2016—2018年运用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玉林市和百色市20个定点监测场点的猪、牛、羊开展病原学监测和抗体监测。病原监测结果显示:2016—2018年,未在牛羊群中检出FMD、PPR病原;2016年和2017年CSF病原检出率均为0.38%;3年内均有PRRS病原检出,检出率介于1.89%~6.32%。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016—2018年,猪O型FMD、CSF、PRRS和PR-gB抗体阳性率均在70%以上,A型FMD抗体阳性率逐年上升,NSP抗体和PR-gE抗体阳性率呈波动状变化;牛O型FMD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78%、18.26%、71.11%,亚洲I型分别为76.52%、25.22%、27.78%,NSP抗体阳性率在22.61%~41.74%之间波动;仅2016年检出1份牛布鲁氏菌抗体阳性;3年间,羊O型、亚洲I型FMD和PPR免疫抗体阳性率都很低,未达到70%,且呈下降趋势,NSP抗体阳性率在0.95%~7.62%之间波动,未检出羊布鲁氏菌抗体。结果表明,广西玉林市和百色市的猪群O型FMD、CSF、PRRS、PR免疫效果较好,但牛羊群FMD和PPR免疫效果较差,猪群中仍有CSF、PRRS、PR等疫病流行,牛羊群中存在FMD流行的风险,但牛羊布鲁氏菌病得到有效控制。结果提示,应继续加强上述疫病的免疫和监测,针对免疫效果较差、病原流行率偏高的疫病,要重点做好防控和净化。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了解2018年西安市牛羊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布病)的流行情况,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对28901份牛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和确诊。结果显示6997份牛血清样品中检出阳性样品150份,21904份羊血清样品中检出阳性样品140份,牛个体阳性率为2.14%,羊个体阳性率为0.64%,牛羊个体阳性率为1.00%。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布病防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 0 1年底 ,经省州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鉴定验收 ,黄南州的同仁、泽库、河南三县牛羊布鲁氏菌病经过多年的综合防制和监测考核 ,达到了卫生部、农业部规定的“稳定控制区”标准。对三县 16个乡未经免疫的周岁羔羊 6 0 5 8只 ,犊牛 30 18头 ,进行了血清学检查 (试管凝集反应 ) ,检出阳性羔羊 12只 ,平均阳性率为 0 2 % ,检出阳性犊牛 5头 ,平均阳性率为 0 17%。其中 ,同仁县 3个乡抽检羔羊 2 0 39只 ,阳性羔羊 2只 ,平均阳性率为 0 1% ,抽检周岁犊牛 10 10头 ,未检出阳性犊牛 ;泽库县 7个乡抽检羔羊 2 0 0 6只 ,检出阳性羔羊 1只 ,平均…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岑巩县近年来牛羊产业大力发展,规模数量增长较快,肉牛存栏由2020年的3.584 9万头增长到3.928 3万头,肉羊存栏由2020年的5.007 6万头增长到5.677 8万头。为了解贵州省岑巩县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情况,2020~2022年对全县牛羊养殖场、散养户和屠宰场采样牛血清样品571份、羊血清样品8570份进行畜间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通过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羊血清样品出现3份阳性,经试管凝集试验对3份初筛为阳性的羊血清样品进一步判定结果为阳性,3份阳性血清均来自散养户,且属于外源性输入型病例。对贵州省岑巩县2013~2022年人群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贵州省岑巩县人群布鲁氏菌病感染共8例,其中男7例、女1例,从事牛羊产业生产5例。贵州省岑巩县需进一步加强布鲁氏菌病防控力度,加强牛羊调运监管,强化畜间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定期对从事牛羊产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14.
2012年5-10月在全省42个县(市、场)进行了牛、羊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全省累计监测牛、羊419056头(只),检出阳性牛、羊3751头(只),平均阳性率为0.90%。其中:监测奶牛123834头,检出阳性338头,平均阳性率为0.27%;监测其它牛119184头,检出阳性牛2187头,平均阳性率为1.83%。监测羊176038只,检出阳性牛1226只,平均阳性率为0.70%。为了解青海省牛羊布病感染流行情况,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在全省范围内,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试验区在2015年全面开展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经过连续3年布鲁氏菌病M5和A19弱毒苗的强制免疫和新生畜、孕畜等未免畜补免工作的实施,"以点带面、集中连片",逐渐向全区净化过渡。2018年按照布鲁氏菌病免疫抗体消长规律,对试验区布鲁氏菌病免疫期间隔10个月以上的牛羊逐群逐片按比例进行畜间布鲁氏菌病阳性检测,与2015年试验区域牛羊布鲁氏菌病摸底调查的数据进行对比评估。结果显示,牛布鲁氏菌病阳性感染率由2015年的4.27%下降到2018年的3.04%,羊布鲁氏菌病阳性感染率由2015年的6.24%下降到2018年的3.24%,试验区牛羊布鲁氏菌病阳性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试验区牛羊布鲁氏菌病感染传播的上升趋势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宜昌市2016年全面启动了羊布鲁氏菌病净化工作。为掌握该市羊布鲁氏菌病净化效果,2016—2018年对宜昌市所有的95 999个羊养殖场(户),共采集1 059 146份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检出阳性场群65个,场群阳性率为0.067%,检出阳性样品448份,个体阳性率为0.042%。2016—2018年,宜昌市羊场群阳性率从0.101%下降到0.019%,个体阳性率从0.061%下降到0.011%。结果表明,宜昌市2016年启动的羊布鲁氏菌病净化工作成效明显,已进入净化维持阶段。相关性分析显示,人间与羊间的布鲁氏菌病发生表现正相关性,说明畜间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今后应按照方案要求,继续推进羊布鲁氏菌病净化工作,尽快建成全国首个市州级布鲁氏菌病净化区。  相似文献   

17.
自1997年牛、羊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防制达到“控制区“标准后,玉树州在继续加强动物检疫,病畜淘汰和部分地区畜间检疫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布病监测和防制效果考核。2004-2006年玉树州六县先后用试管凝集反应法抽检牛22752头,羊36171只,其中:玉树县抽检牛4349头,检出阳性牛7头,阳性率为0.16%。抽检羊6107只,检出阳性羊2只,阳性率为0.03%;称多县抽检牛4148头,检出阳性牛5头,阳性率为0.10%。抽检羊6865只,检出阳性羊6只,阳性率为0.08%.  相似文献   

18.
198 9年大通县羊布鲁氏菌病防制同步达到“控制区”标准后 ,大通县在继续加强动物检疫 ,病畜淘汰和畜间免疫的基础上 ,重点开展了布病监测和防制效果考核。从 1 997~ 1 999年 ,大通县连续三年用抽检 8日龄以上犊牛血清 482 8份 ,检出阳性 3头 ,阳性率 0 0 6 % ,抽检 5月龄以上羔羊 81 54只 ,检出阳性 2只 ,阳性率 0 0 2 % ;用畜间流产物分菌的方法检查牛流产物 55份 ,检查羊流产物 98份 ,结果均未分离出布鲁氏菌。人间布病自 1 990年以来未查出新发病人。2 0 0 1年 1 2月 30日 ,经省、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鉴定验收 ,大通县牛羊布鲁氏…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伊吾县羊牛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特点和净化效果,依据国家标准《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初筛,试管凝集试验(SAT)确诊的方法,2017—2021年连续5年对伊吾县养殖场户所有牛羊采集血样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共检测牛羊血清样品1040792份,检出阳性样品7005份,平均阳性率...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新疆哈密市阳性畜群的布鲁氏菌病检疫净化效果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竞争ELISA方法,在哈密市131个曾检出布鲁氏菌病阳性的养殖场户中,随机抽检1 699份非免疫牛羊血清样品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并从养殖区域、养殖模式、年龄及性别等方面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31个布鲁氏菌病阳性养殖场户的牛羊血清样品抗体阳性率为(8.65%,147/1 699)。从养殖区域看,各区县牛布鲁氏菌阳性率差异较小(P>0.05),而羊阳性率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其中伊州区(12.38%)显著高于巴里坤县(P<0.01);从养殖模式看,全程舍饲、全程放牧、半农半牧、混牧模式下的牛羊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率依次升高(3.49%~16.72%),差异显著(P<0.05);从年龄看,牛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羊则无明显规律性;从性别看,雌性牛羊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率均高于雄性。结果表明:哈密市阳性畜群的布鲁氏菌病流行率较高,净化效果不佳;养殖区域、养殖模式、年龄和性别等是家畜布鲁氏菌病的潜在影响因素。结果提示,需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阳性畜群布鲁氏菌病防控策略。本研究可为哈密市及周边地区布鲁氏菌病防控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