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刚才  刘俊伟 《中国家禽》2003,25(16):13-13
1原因 1.1雏鸡质量差 入孵种蛋大小不一造成出壳雏鸡体重差异大,生长阶段分化明显;种鸡群或孵化场污染严重波及雏鸡,孵化不良,雏鸡出壳后管理不善,运输途中出汗等雏鸡应激;孵化场消毒不当,如用福尔马林熏蒸雏鸡出现呼吸道、消化道粘膜损伤和角膜炎、结膜炎.  相似文献   

2.
<正>1选购雏鸡优质化(1)优质雏鸡的标准。孵化雏鸡的种蛋来自于健康、高产和免疫规范的种鸡场,鸡雏应在孵化场免疫马立克氏苗。初生雏鸡的体重大小比较一致,来自同一日龄的一个种鸡群,蛋用雏鸡体重应该在35g以上,肉用雏鸡体重在40g以上。要求雏鸡体  相似文献   

3.
<正>(二)雏鸡的开食第一次给初生雏鸡投喂料即雏鸡的第一次吃食称为"开食"。1开食的时间在雏鸡初饮之后3小时左右即可第一次投料饲喂。"开食"不宜过早,因为此时雏鸡体内还有部分卵黄尚未被吸收,饲喂太早不利卵黄的完全吸收。有人试验,雏鸡毛干后24小时开食的死亡率最低;超过48小时开食,则明显消耗雏鸡体力,从而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一常见问题1第一周死亡率高细菌感染:大多由垂直传染或种蛋保管及孵化过程中卫生管理上的失误引起。环境因素:第一周的雏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如果雏鸡生活在不适宜、不稳定的环境中,易影响雏鸡正常的生理活动,抗病能力下降,部分雏鸡就可能发病死亡。如果温度控制失误,易引起雏鸡腹泻;温度过低,幼雏拥挤扎堆,部分雏鸡因挤压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5.
1雏鸡成活率低由于育雏条件差,都是在火炕上育雏,育雏用具没有严格消毒灭菌,雏鸡使用后感染造成雏鸡疾病多发,尤其是白痢、球虫病高发,发病后不及时用药治疗,造成高死亡率;农户多数在火炕上育雏,温度忽冷忽热,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又差,不适应这样的温度,而患病死亡;饮水、开食不及时,雏鸡入舍后长时间不给水,尤其是长途运输的雏鸡,体内缺水造成脱水死亡。还有些农户长途运输的雏鸡饮水中不加葡  相似文献   

6.
<正>育雏是养好鸡的关键,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是养鸡生产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还将影响其生产性能,从而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针对雏鸡的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搞好雏鸡的饲养管理,以提高雏鸡的成活率,更好地提高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7.
<正>雏鸡的培育是养鸡产业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但由于雏鸡抵抗力较弱,容易由种种原因造成死亡。雏鸡的成活率直接影响着养鸡产业的经济效益及发展。因此,雏鸡的培育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养殖者有充足的耐心观察雏鸡的时刻表现,并能够及时拿出对策,解决雏鸡在培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就雏鸡培育过程中的问题做出以下对策。1控制鸡舍温度湿度,加强通风换气在雏鸡的培育过程中,温度较低会使雏鸡难以维持体  相似文献   

8.
在养鸡生产中,雏鸡的死亡占有较大的比例.在引起雏鸡死亡的诸多因素中,人们总认为传染病是主要因素,或归结于孵化上的问题,而忽略了环境因素对雏鸡健康的影响.由于雏鸡阶段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体增重快;羽毛生长快;消化能力差;活泼而胆怯、群居性强;代谢旺盛;对饲料的营养要求高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极差.据统计,鸡场雏鸡死亡率在3%~8%,农家养鸡为5%~10%.  相似文献   

9.
<正>规模养鸡场通常将蛋鸡养殖划分三个阶段,即出壳至6周龄为雏鸡,7-20周龄为育成鸡,21周龄以后为产蛋鸡。1雏鸡的饲养管理雏鸡体小娇嫩,适应能力差,对环境条件的影响十分敏感,容易发生死亡。为了使雏鸡能健康地生长发育,必须给雏鸡创造适宜的环境,进行精心饲养。  相似文献   

10.
<正>雏鸡从温度较高(37.8℃)的孵化器出来,在出雏室停留,又经运输到达育雏舍;同时雏鸡出壳后代谢消耗水分,故入舍后应立即给雏鸡饮水,才能保证雏鸡正常的生长发育。1初饮的意义1.1可以补充体内水分,利于体力恢复雏鸡出壳后,体内的代谢和呼吸消耗大量水分,及时饮水可以补充雏鸡体内消耗的水分,避免缺水,有利于体力恢复。1.2利于卵黄的吸收出壳后的雏鸡卵黄营养吸收的快慢主要取决于饮水是否充足,饮水充足的雏鸡卵黄吸收较快。因  相似文献   

11.
<正> 雏鸡的出壳速度,是指雏鸡从啄壳到完全出壳所需要的时问。雏鸡的出壳时间,是指雏鸡出壳时的胚胎日龄。过去人们认为,雏鸡的出壳速度、出壳时间只受种蛋的来源,品质及孵化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本次观察却表明,雏鸡的出壳速度与性别有密切的关  相似文献   

12.
<正>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对雏鸡的成活率和整个养鸡生产经济效益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养鸡生产中必须做好雏鸡的饲养管理工作,以增加养鸡的经济效益。1雏鸡的特点(1)出壳后在自然条件下,不能维持体温,需要进行保  相似文献   

13.
为了检测发酵马齿苋对雏鸡白痢的防治效果,设置发酵马齿苋高、中、低剂量组,非发酵马齿苋高、中、低剂量组,氟苯尼考组与阳性、阴性对照组,检测各组人工感染雏鸡的发病数、死亡数和治愈数。发现4g/L发酵马齿苋与氟苯尼考对雏鸡白痢防治效果相当(P>0.05),两者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在预防试验中能显著抑制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P<0.05);在治疗试验中能显著提高雏鸡的治愈率(P<0.05),并降低雏鸡的死亡率(P<0.05)。在雏鸡白痢防治上,4g/L发酵马齿苋效果明显,可代替氟苯尼考作为养禽业的新型绿色开口药。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研究了安普雏鸡开口宝对肉雏鸡进行新城疫和法氏囊强毒攻毒后的免疫保护力和其在促进雏鸡生长上的作用,结果发现对照组经免疫攻毒后发病率达80%,而以0.033g/羽浓度饮水雏鸡开口宝的试验组1有轻微临床症状,发病率为20%;以0.050g/羽浓度饮水雏鸡开口宝的试验组2没有观察到明显临床症状;经过两天饮水开口宝后,试验组1完全恢复正常状态;经4d饮水雏鸡开口宝以后,试验组1和试验组2分别比对照组平均体重高2.19g和2.53g,平均增重高3.19g和1.48g;饮水雏鸡开口宝7d后,试验组1和试验组2分别比对照组平均体重高8.39g和6.00g,平均增重高出9.39和4.95g,并且随着饮水雏鸡开口宝天数越多,试验组平均体重和增重比对照组高出重量呈上升趋势。因此,雏鸡开口宝可显著提高雏鸡的免疫力和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5.
100只艾维因雏鸡随机分成益生素组、新城疫(ND)疫苗免疫组、益生素ND疫苗组和对照组,采用组织石蜡切片及酸性a-醋酸萘酯酶(acid nonspecifica-naphthyl acetate esterase,ANAE)染色法分别测定ND疫苗首次免疫后第0、7、14、28天和第42天各组雏鸡盲肠扁桃体、哈德尔氏腺、十二指肠和回肠派伊尔结T淋巴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益生素ND疫苗免疫雏鸡,N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上述免疫组织T淋巴细胞数量于ND疫苗免疫后14d明显高于未免疫的对照雏鸡和益生素雏鸡;益生素ND疫苗免疫雏鸡又不同程度高于N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益生素单独应用雏鸡上述被检指标高于对照雏鸡.表明益生素可增强雏鸡消化道和呼吸道局部黏膜组织的细胞免疫及对ND疫苗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6.
<正>1-42日龄为商品蛋鸡的育雏期,此阶段是雏鸡各个系统发育的时期。由于雏鸡各组织器官功能的不健全,对外界各种应激因素抵抗力很差,主要依靠母源抗体的保护免受病害,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出现病理现象甚至死亡。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不但能够提高雏鸡的成活率,而且雏鸡的饲养管理的好坏是整批蛋鸡盈利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应用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免疫酶组织化学法,研究IBD疫苗免疫SPF雏鸡后,雏鸡哈德氏腺和盲肠扁桃体的T细胞及IgA、IgM和IgG抗体生成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免疫雏鸡上述局部免疫组织的各项免疫指标较对照雏鸡均不同程度地增高,表明疫苗免疫能显著提高雏鸡眼部、消化道局部黏膜免疫功能;IBD强毒攻击后,对照雏鸡上述指标明显低于疫苗免疫雏鸡,且发生典型IBD全部死亡,而疫苗免疫雏鸡免疫保护率达60%。  相似文献   

18.
<正>1教雏鸡学会饮水雏鸡入舍后,要安排足够的人员教雏鸡饮水。雏鸡刚进育雏室对环境不适应,不会饮水,放鸡时可逐只在水里沾一下喙,或是先抓几只雏鸡,把喙按入饮水器(见图1、图2)或接触到饮水乳头,这样反复2~3次便可学会饮水。这几只雏鸡学会后,其它的雏鸡很快都去模仿,不久即可全部学会饮水(见图3)。  相似文献   

19.
<正>雏鸡硒缺乏症是由于雏鸡缺硒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本病主要发生在缺硒地区,特别是2~8周龄的雏鸡缺硒,轻可导致鸡只生殖障碍、生长发育障碍等,重者引起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防治雏鸡硒缺乏症是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确保养鸡业健康发展的关键。1雏鸡缺乏症的病因一是饲料中缺乏VE或微量元素硒缺乏;二是由于雏鸡饲料单一,未能及时补充亚硒酸钠VE油或亚硒酸钠VE粉,均可导雏鸡发生硒缺乏症。  相似文献   

20.
<正>雏鸡幼小,抵抗力差,各种外界因素都可造成雏鸡发病死亡。特别是雏鸡免疫功能不健全,极易受各种病原微生物侵袭,为了防止发病常采用抗生素进行预防,但抗生素有副作用,它会造成免疫系统受损,器官受到伤害,导致疾病越来越重,造成雏鸡死亡或生长停滞,给养鸡业带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