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β-葡聚糖与家禽营养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陈正玲王康宁小麦、大麦、燕麦等麦类作物是畜禽饲粮的重要能量饲料之一。小麦的营养价值近似于玉米,而其余几种因含有抗营养因子有效能值偏低。禽类饲粮中大量使用大麦、燕麦或黑麦,粘性高脂肪粪便的排泄量增加,给卫生...  相似文献   

2.
β-葡聚糖酶在麦类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一直是主要的能量饲料 ,但玉米的供应日趋紧张。应用丰富的麦类饲料作能量饲料越来越受到重视。β -葡聚糖是限制麦类饲料有效利用的主要因素 ,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 ,在麦类日粮中添加 β-葡聚糖酶可消除 β -葡聚糖的抗营养作用 ,提高麦类饲粮的营养价值。1 麦类饲料中β -葡聚糖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β-葡聚糖与阿拉伯木聚糖、戊聚糖、纤维素、果胶等均属植物细胞壁中的可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小麦、小黑麦中每千克干物质分别含 5和 7g/kgβ -葡聚糖 ,而燕麦、大麦、黑麦中含量较高分别达到 37 5、33、1 2g(Choct等 ,1 9…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短期内单独及混合添加高水平燕麦β-葡聚糖和微晶纤维素(MCC)对小鼠生长性能、器官指数、粪便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选取36只健康的体重为(17.95±0.95)g的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组),饲粮不含燕麦β-葡聚糖和微晶纤维素;葡聚糖组(G组),饲粮含28%燕麦β-葡聚糖;MCC组(M组),饲粮含20%M CC;混合组(GM组),饲粮含14%燕麦β-葡聚糖和10%M CC。试验期为21 d。结果显示:1)各组小鼠全期(第1~21天)平均日增重(ADG)差异不显著(P0.05),而全期平均日采食量(ADFI)则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G组M组GM组CON组。2)各组小鼠脾脏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各纤维添加组(G组、M组、GM组)与CON组小鼠附睾脂肪垫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G组和M组小鼠附睾脂肪垫指数均显著低于GM组(P0.05)。3)试验第4天和第7天,G组小鼠粪便细菌香农-威纳指数显著低于CON组(P0.05)。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图谱聚类分析显示,试验第13天、第17天时,各组小鼠粪便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明显,各组样品在进化树上各自聚类。由此可见,在小鼠饲粮中短期单独或混合添加高水平燕麦β-葡聚糖和MCC均可降低小鼠的ADFI,但不影响小鼠的ADG和脾脏指数;燕麦β-葡聚糖和MCC混合添加比单独添加更能促进小鼠附睾脂肪的沉积;高水平燕麦β-葡聚糖可降低小鼠粪便细菌的多样性;燕麦β-葡聚糖和MCC的添加均可改变小鼠粪便微生物区系,暗示小鼠后肠可能存在特异性利用这2种纤维的核心菌群。  相似文献   

4.
大麦、燕麦中的β-葡聚糖和小麦、黑麦中的阿拉伯木聚糖有抗营养作用,可溶性β-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能增加家禽消化道食糜粘度,影响养分消化吸收,从而降低饲料利用率和家禽的生产性能。在小麦、大麦等谷物饲料为基础的家禽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制剂能消除抗营养因子作用,降低食糜粘度,改善其营养价值,提高家禽消化功能,促进家禽生长。  相似文献   

5.
<正>β-葡聚糖酶(β-glucanase)是一种水解酶类,包括内β-1,3葡聚糖酶、内β-1,4葡聚糖酶和外β-1,3葡聚糖酶、外β—1,4葡聚糖酶,能够水解如大麦、小麦和黑麦等谷物中的β-葡聚糖,催化裂解β-葡聚糖分子中β-1,3和β-1,4糖苷键,降解生成小分子寡糖和葡萄糖。β-葡聚糖酶广泛应用于饲料、现代白酒、啤酒的酿造、制糖、食品、日化工业等。饲用β-葡聚糖酶应  相似文献   

6.
β-葡聚糖酶可提高麦类作物饲粮营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大麦、燕麦等麦类作物是畜禽的重要能量饲料之一。小麦的营养价值近似于玉米 ,而其余几种因含有抗营养因子而使其有效能值偏低。Burnett(1 966)认为 ,限制大麦、燕麦有效能值的主要因素是其中含有高粘性并具有水溶性的 β -葡聚糖。许多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点 ,并对大麦、燕麦等麦类饲料作物中 β -葡聚糖的结构、含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同时也探索了一些消除 β-葡聚糖抗营养作用的方法。β -葡聚糖酶的应用就是其中的一种 ,这种酶也是最早使用的一种酶。当前 ,通过 β-葡聚糖酶的开发应用 ,大大提高了麦类饲粮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7.
信息与动态     
《养猪》2006,(5)
利用麦类和稻谷配制猪饲粮需添加酶制剂目前玉米价格居高不下,为降低饲料成本,可用小麦、大麦、次粉、稻谷等替代部分玉米配制猪饲粮。但这些谷物中含有较多的非淀粉多糖(NSP),其中水溶性NSP(主要是阿拉伯木聚糖与β-葡聚糖)具有更明显的抗营养作用。谷物中阿拉伯木聚糖和葡聚糖的含量:小麦6.25%~6.93%和0.60%~0.65%,大麦6.58%~6.93%和3.85%~4.51%,燕麦5.71%~5.77%和3.78%~3.98%,黑麦8.06%~9.86%和2.26%~2.63%,大米1.00%~1.35%和0.09%~0.11%,高粱中阿拉伯木聚糖的含量是2.09%(引自张子仪主编《中国饲料学》,第929页)。大麦和燕…  相似文献   

8.
<正>1引言从1926年起,就有家禽日粮中使用饲料酶来提高营养素利用率的报道。家禽饲料酶研究主要集中在非淀粉多糖降解酶,特别是小麦、黑麦和大麦型日粮中的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家禽体内无纤维酶,因此对非常规饲料的利用受到限制。外源酶能够降解肉鸡日粮中粘性谷物(包括小麦和大麦)非淀粉多糖,从而在生产实际中得到应用。家禽饲料原料中非淀粉多糖大多是果胶、纤维素、β-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的交联混合物。研究表明,在大麦和小麦型肉鸡日粮中使用非淀粉多糖降解酶可改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研究小麦-豆粕型日粮中添加不同组合的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生产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选用1日龄AA肉鸡360羽,随机分为6组,分别饲喂小麦型高能饲粮、小麦型低能饲粮和添加不同酶制剂组合的小麦低能饲粮,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5只鸡。结果表明:小麦型低能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表观代谢能没有显著影响;添加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组合均可显著改善低能饲养肉鸡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提高其表观代谢能(P0.05),其中以添加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组合和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组合两组对肉鸡生产的效果最好,但不同酶制剂组合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张永泰 《养猪》2002,(3):9-9
1 高黏度谷物作能量饲料需添加专用酶制剂 小麦、大麦、稻谷为高黏度谷物,其种皮、护颖和皮壳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的非淀粉多糖(NSP),其中尤其是以阿拉伯木聚糖和β-葡聚糖为主要成分的水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能吸收大量水分,使食糜黏度提高,严重影响养分消化吸收,降低猪的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因此,以小麦、大麦、稻谷代替玉米作猪饲粮的能量饲料,需添加以本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为主体的复合酶制剂(如溢多酶 838A,添加量0.7—1.0kg/t),以降低食糜黏度,改善消化,提高增重与饲料转化效率(见表2饲粮1—1不加酶与1—2加酶的饲养效果对比).……  相似文献   

11.
β-葡聚糖酶与木聚糖酶在猪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猪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可以降解大麦和燕麦中的 β-葡聚糖以及黑麦和小麦中的可溶性阿拉伯木聚糖。但酶制剂的添加对于猪的饲料转化率仅有很小的提高 ,这可能是由于饲料内源酶和小肠微生物的作用 ,大量的 β-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在回肠前后已经降解 ,因此酶制剂在猪饲料中的应用效果不如鸡的应用效果好。1  ﹀-葡聚糖与阿拉伯木聚糖的结构β-葡聚糖是来源于大麦和燕麦糊粉层和胚乳层的一种部分可溶性的细胞壁多糖。这是由 β- 1 ,4糖苷键和 β- 1 ,3糖苷键组成 ,其中 β- 1 ,4糖苷键为主键。由于 β- 1 ,3糖苷键的存在 ,使 β-葡聚糖不…  相似文献   

12.
旨在探讨使用体外法模拟猪饲粮胃肠道消化,优化生长猪玉米-豆粕-DDGS饲粮和小麦-豆粕饲粮的非淀粉多糖(NSP)酶谱。试验首先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在玉米-豆粕-DDGS饲粮和小麦-豆粕饲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单一NSP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α-半乳糖苷酶、β-葡聚糖酶和果胶酶,采用基于生长猪生理消化的模拟胃液-小肠液体外法对饲粮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n vitro dry matter digestibility,IVDMD)进行测定,分析各NSP酶对饲粮IVDMD的作用效果。然后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分别建立两种饲粮IVDMD与6种NSP酶的回归关系,筛选两种饲粮中6种NSP酶的最佳组合,再对优化的酶谱组合进行体外验证。结果显示:1)生长猪玉米-豆粕-DDGS饲粮和小麦-豆粕饲粮的IVDMD与6种NSP酶的添加水平之间均存在二次曲线关系;2)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豆粕-DDGS饲粮的最佳酶谱:纤维素酶427.1U·kg~(-1)、木聚糖酶7 057.5U·kg~(-1)、β-甘露聚糖酶3 587.8U·kg~(-1)、α-半乳糖苷酶202.1U·kg~(-1)、β-葡聚糖酶1 543.3U·kg~(-1)和果胶酶72.7U·kg~(-1)。小麦-豆粕饲粮的最佳酶谱:纤维素酶1 117.9 U·kg~(-1)、木聚糖酶35 087.7 U·kg~(-1)、β-甘露聚糖酶1 917.1U·kg~(-1)、α-半乳糖苷酶305.0U·kg~(-1)、β-葡聚糖酶806.7U·kg~(-1)和果胶酶133.7U·kg~(-1);3)优化后的NSP酶谱组合使玉米-豆粕-DDGS饲粮的IVDMD提升了3.89%;使小麦-豆粕饲粮的IVDMD提升了3.48%。结果表明,体外法优化后的NSP酶谱组合和配伍能更大程度地提高生长猪玉米-豆粕-DDGS饲粮和小麦-豆粕饲粮的IVDMD,基于生长猪生理消化的模拟胃液-小肠液体外消化法可快速筛选出生长猪饲粮合理的NSP酶谱。  相似文献   

13.
选用60头日龄相当、体重约20kg的生长猪研究饲粮中用大麦替代30%的玉米并添加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大麦替代玉米并添加β-葡聚糖酶等酶制剂对生长猪生产性能有显著影响,添加酶制剂能显著提高生长猪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效率,试验1组和试验2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6.53%和12.76%。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常常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Bedford等,1992;Lindemarm等,1986)。一般畜禽饲料大多以玉米、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谷物为主,而大多数谷物的纤维素含量较高,会影响畜禽对其消化利用率,导致生长率降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淀粉酶等分解酶,可提高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为了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在以大麦、燕麦、小麦、小黑麦或黑麦为基础的日粮中应用饲料酶制剂(feed enzymee)呈迅猛发展之势。这些谷物需要的酶制剂主要为糖酶(如木聚糖酶或β—葡聚糖酶)。糖酶可作用于猪不能消化的日粮纤维的特殊成分(分别为阿拉伯糖基本聚糖和β—葡聚糖)。 这些纤维实际上是日粮中的抗营养物质,自身没有饲养价值。它们会干扰日粮中其他重要养分(如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若不进行处理便会对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产生  相似文献   

16.
何勇  薛立新  周立国  李军 《饲料工业》2007,28(12):15-16
选用60头日龄相当、体重约20 kg的生长猪研究饲粮中用大麦替代30%的玉米并添加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大麦替代玉米并添加β-葡聚糖酶等酶制剂对生长猪生产性能有显著影响,添加酶制剂能显著提高生长猪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效率,试验1组和试验2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6.53%和12.76%.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用于肉鸡小麦-豆粕型饲粮的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植酸酶复配的最佳酶谱组合。试验首先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植酸酶分别设定6个水平添加到肉鸡小麦-豆粕型饲粮中,采用模拟胃肠液体外消化试验,研究单酶的最佳剂量;然后根据各单酶最佳添加量,将4种单酶分别设定3个水平:木聚糖酶(750、800、850 U/g),β-葡聚糖酶(50、100、150 U/g),纤维素酶(700、750、800 U/g),植酸酶(1 000、1 500、2 000 U/kg),采用4因子3水平L9(34)正交设计,设置9种组合方式,以净还原糖生成量、植酸磷降解率、饲粮残渣总能为检测指标,确定4种单酶复配的最佳酶谱组合。结果表明:肉鸡小麦-豆粕型饲粮中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和植酸酶的最佳添加量,0~3周龄分别为800、130、770、1 360 U/kg;4~6周龄分别为800、130、790、1 470 U/kg;4种单酶组合的最佳酶谱均为木聚糖酶850 U/g、纤维素酶750 U/g、β-葡聚糖酶50 U/g、植酸酶2 000 U/kg。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评价大麦、黑小麦、小麦和黑麦4种麦类饲料原料在肉鸡上的有效能值,以期优化现有配方数据库,逐步实现饲粮营养的精准供给。采用回归分析法,试验分2批进行,试验1评价大麦和黑小麦的肉鸡回肠消化能(IDE)、代谢能(ME)、氮校正代谢能(MEn),试验2评价小麦和黑麦的肉鸡IDE、ME、MEn。每个批次试验均选用320只1日龄雄性罗斯708肉鸡为试验动物,将其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1~20日龄为预试期,饲喂基础饲粮;21~28日龄为试验期,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试验饲粮。试验1的5个组21~28日龄所喂饲粮如下:基础饲粮、含250 g/kg大麦的饲粮、含500 g/kg大麦的饲粮、含250 g/kg黑小麦的饲粮、含500 g/kg黑小麦的饲粮。试验2的5个组21~28日龄所喂饲粮如下:基础饲粮、含250 g/kg小麦的饲粮、含500 g/kg小麦的饲粮、含250 g/kg黑麦的饲粮、含500 g/kg黑麦的饲粮。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大麦、黑小麦、小麦和黑麦对肉鸡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大麦替代量与干物质、能量的回肠消化率以及干物质、氮、能量的全肠道代谢率,以及IDE、ME、MEn存在极显著的线性降低关系(P<0.01);黑小麦替代量与氮全肠道代谢率、IDE、ME、MEn存在极显著的线性降低关系(P<0.01),且与干物质、能量回肠消化率、IDE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P<0.05或P<0.01);小麦替代量与干物质、氮、能量、氮校正能量的全肠道代谢率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降低关系(P<0.05或P<0.01),且与干物质、能量的回肠消化率和IDE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P<0.05或P<0.01);黑麦替代量与干物质、能量的回肠消化率以及干物质、氮的全肠道代谢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线性降低关系(P<0.05或P<0.01);且与干物质、能量的回肠消化率和干物质、氮、能量、氮校正代谢能的全肠道代谢率以及IDE、ME、MEn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P<0.05或P<0.01)。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大麦的肉鸡IDE、ME和MEn分别为9.31、10.50、10.29 MJ/kg,黑小麦分别为10.99、11.80、11.43 MJ/kg,小麦分别为10.59、11.81、11.28 MJ/kg,黑麦分别为11.97、12.56、11.83 MJ/kg。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植酸酶用于肉鸡小麦型饲粮的最佳复合酶谱。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不同水平的β-葡聚糖酶(30、60、90、120、150和180 U/g)、木聚糖酶(200、400、600、800、1 000和1 200 U/g)、纤维素酶(200、400、600、800、1 000和1 200 U/g)和植酸酶(500、1 000、1 500、2 000、2 500和3 000 U/kg)分别添加于肉鸡小麦型饲粮中,采用模拟胃肠液体外消化试验,研究单酶的最佳添加水平;据此,采用4因子3水平L9(34)正交设计和体外法研究4种单酶复配效应,每种酶各设计3个添加水平:β-葡聚糖酶为100、150和200 U/g,木聚糖酶为900、950和1 000 U/g,纤维素酶为900、950和1 000 U/g,植酸酶为1 500、2 000和2 500 U/kg,以还原糖生成量、植酸磷降解率、饲料残渣总能为判定指标,确定4种单酶的最佳复合酶谱。结果表明:1~3周龄肉鸡小麦型饲粮中,当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添加水平分别为150、960、950 U/g时,分别获得最大还原糖生成量0.918、1.161、0.927 mg/g,当植酸酶添加水平为2 010 U/kg时,获得最大植酸磷降解率92.35%;4~6周龄肉鸡小麦型饲粮中,当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添加水平分别为150、950、960 U/g时,分别获得最大还原糖生成量0.920、1.160、0.929 mg/g,当植酸酶添加水平为1 940 U/kg时,获得最大植酸磷降解率92.23%;当4种酶的复合酶谱为β-葡聚糖酶150 U/g、木聚糖酶950 U/g、纤维素酶900 U/g、植酸酶2 500 U/kg时,还原糖生成量、植酸磷降解率、饲料残渣总能均获得较优值。综上,肉鸡小麦型饲粮中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植酸酶的最佳添加水平,1~3周龄分别为150、960、950 U/g和2 010 U/kg,4~6周龄分别为150、950、960 U/g和1 940 U/kg,且2个阶段肉鸡小麦型饲粮中4种酶的最佳复合酶谱为β-葡聚糖酶150 U/g、木聚糖酶950 U/g、纤维素酶900 U/g、植酸酶2 500 U/kg。  相似文献   

20.
<正>β-葡聚糖是一类非淀粉性多糖(NSP),作为谷物类植物细胞壁成分之一,在大麦、燕麦、小麦等胚乳细胞壁中含量尤为丰富。因为畜禽体内缺乏分解由β-葡聚糖的酶,β-葡聚糖在消化道中吸水膨胀,变得黏稠,使其难以被单胃动物消化利用,对饲料中各种养分的消化利用具有明显的干扰和抑制作用,成为麦类饲料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而β-葡聚糖酶属于外源性酶,虽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