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化州市晚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的气象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对影响广东省化州市晚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期和发生程度的关键气象因子进行分析,建立了晚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期和发生程度的气象预测数学模型,分别为y1=169.214 1-0.112 4x1-1.305 5x2-3.141 0x3+44.814 0x4和y2=-14.436 5+0.367 9x5+0.189 2x6+0.005 3x7-0.174 5x8,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历史拟合回测,拟合准确率分别为88.9%和95.2%,又经对2010年和2011年试报验证,结果与发生实况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2.
水稻稻曲病不同病情指标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20个湖南省水稻区域试验新组合(品系)为材料,调查、统计稻曲病发生危害水平,分析不同病情指标之间的关系。直线相关分析发现,稻曲病病蔸率、病穗率、平均每穗病粒数及病情指数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病穗率与病情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86,田间调查以病穗率为评价指标,既简便准确,还能通过回归方程进行数据转换。病穗率(x)与病情指数(y)间回归方程为y=0.343x-0.441(1.290),病穗率(x)与平均每穗病粒数(y)间回归方程为y=0.029x-0.078(2.67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浙江省松阳县茶园越冬代黑刺粉虱发生期与相关气象因子进行回归分析,表明越冬代黑刺粉虱的发生高峰日与1—3月的日平均气温呈负相关,气温越高、高峰日出现时间越早,回归方程为y=51.15-2.93x(R~2=0.971)。进一步对越冬代黑刺粉虱的虫口密度动态进行模拟分析,表明Logistic模型Y=1/e~((0.503t+9.738))(R~2=0.968)和幂模型Y=e~((3.061 lnt+0.027))(R~2=0.968)对其种群动态增长的拟合度最高。研究结果对茶园中越冬代黑刺粉虱发生期与发生量的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小麦赤霉病田间病情与抽穗扬花期气象条件和病粒率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赤霉病在温暖、高湿环境下发病严重。在小麦赤霉病预测预报中,利用小麦抽穗扬花期气象因子,预测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即4月上、中旬雨量(x1)、4月中旬雨日数(x2)与当年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Y1)组建回归预测式:Y1=0.913 1+0.093 5x1+2.460 3x2±2.490 9,及时指导防治工作。通过小麦赤霉病田间病情指数(Y1)、病穗率(x3)与病粒率(Y2)的关系,建立回归预测式:Y2=0.248 2+0.946 9Y1-0.154 1x3±0.344 3,为脱毒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耒阳市水稻纹枯病病情指数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原理,对1991~2009年耒阳市水稻纹枯病发生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筛选出了影响早、晚稻纹枯病发生程度的主导因子,即5月平均气温、8月下旬至9月中旬降雨量,并建立了早、晚稻纹枯病病情指数预测模型:у=-91.855 5+2.109 2x1+0.064 2x2+0.336 Ox3+0.614 8x4;y=13.156 9+0.233 5x1+0.104 7x2-0.151 7x3+0.0166 6x4.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对田间土壤中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的定量检测,本研究构建了土壤含菌量与玉米苗枯病病情指数的回归模型。基于禾谷镰孢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基因CYP51C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HQ1-F/HQ1-R,利用引物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体系,选取4个玉米自交系品种进行室内苗枯病接种试验,调查其病情指数,利用RT-qPCR体系检测土壤禾谷镰孢含菌量,并对病情指数和土壤禾谷镰孢含菌量进行回归。结果表明,仅禾谷镰孢扩增出目的条带并且可从多种病原菌土壤中检测出。RT-qPCR的熔解曲线具有单一吸收峰,扩增曲线的循环阈值与模板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扩增效率为104.7%,标准曲线为y=-3.2137x+34.9560(R~2=0.9968),最低可检测到1 pg/μL的DNA。随着土壤禾谷镰孢接菌量的增加,单位土壤禾谷镰孢含菌量呈线性增加,即y=13.603x-85.370(R~2=0.9998)。4个玉米品种的病情指数与土壤禾谷镰孢含菌量的回归曲线分别为y=0.0789x+22.0590(R~2=0.7949)、y=0.0304x+7.8686(R~2=0.9579)、y=0.0458x+23.7540(R~2=0.5420)、y=0.0471x+32.0760(R~2=0.6753)。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明确浙北桐乡地区油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及主要影响因子,笔者分析了2005—2019年移栽油菜系统测报调查中油菜菌核病的病叶率、子囊盘抽生消长动态及茎病株率等数据。结果表明:①15年中油菜菌核病平均最大病叶率4.69%(幅度1.68%~10.59%),年度间差异较大,同一年份不同田块间差异也较大;②平均子囊盘抽生总数为23.40个/年,菌核埋入土1 cm的穴较3 cm的子囊盘抽生数多,差异显著(p0.05);子囊盘抽生的始盛期在3月26日,高峰期在4月2日,盛末期在4月9日。经相关性分析发现,油菜菌核病病情稳定期茎病株率(y)与子囊盘抽生数量(x1)、4月下旬降雨量(x2)、4月下旬日照时数(x3)和3月下旬日照时数(x4)之间存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11.693 1-0.020 2x1+0.013 3x2-0.086 8x3-0.070 9x4(R2=0.602 5,p0.05)。当地菌核病最终病情(茎病株率)的首要影响因子是气象因子中的4月下旬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8.
棚室蔬菜受斑潜蝇为害的产量损失测定及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田间自然感虫或人工控制虫量,测定在南美斑潜蝇不同虫情指数下的棚室芹菜和油菜的产量,得出受害棚室蔬菜的产量损失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南美斑潜蝇虫情指数的增大,芹菜单株产量下降(y1=490.7-2.062x1),产量损失率上升(y2=0.42x1-0.215);油菜单株产量下降(y3=125.99-1.033x2),产量损失率上升(y4=0.325+0.817x2)。防治指标是当南美斑潜蝇为害芹菜和油菜的虫情指数分别达3.49和1.45时,应及时用药防治。  相似文献   

9.
烤烟赤星病发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及预测模式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叶赤星病是赣中烟叶栽培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在烟叶成熟期即6月上旬始发,随着降雨的增加病情逐渐加重。根据田间病情系统调查与当地气象因子相关分析,建立预测式:■=12.4145+0.9441x,(y为病情指数,x为温雨系数),r=0.9728,方差分析相关显著,卡方检验符合率高。  相似文献   

10.
气象因子对赣南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发生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桉树枝瘿姬小蜂在赣南发生蔓延速度很快,为摸清桉树枝瘿姬小蜂种群在赣南的发生规律及气象因子对其发生的影响,调查研究了该蜂的种群消长动态,并结合当地的主要气象因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等方法对成虫发生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月平均气温(x4)和月最高气温(x5)这两个气象因子对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数量有显著影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最优回归方程:y=-145.579+2.503x4+5.063x5;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数量与月平均最低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最低温度、相对湿度虽也有一定关系,但无较大关系,均为不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稻区新发生的一种重要病毒性病害.本文通过测定水稻品种‘T优272'上该病不同发病程度所对应的产量损失,分别建立了以病丛率、病株率与产量损失率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y=1.0270x1-1.363 4(R=0.999 6)、y=1.050 9x2-0.450 8(R=0.999 2).依据回归方程及南方稻区水稻生产实际情况,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中稻上经济允许水平与成灾水平因子是病丛率4.79%与30.54%或病株率3.81%与28.98%,晚稻上经济允许水平与成灾水平因子分别是病丛率5.06%与30.54%或病株率4.08%与28.98%,中晚稻的绝收水平因子是病丛率79.22%或病株率76.55%.  相似文献   

12.
经调查测产,早稻纹枯病产量损失率与病情指数之间存在指数函数关系,拟合方程为:y=e0.4659+0.039 23x(式中y为损失率,x为病情指数)。根据望江地区情况,得出纹枯病经济允许损失L=2.17,防治指标用病情指数表示为8左右。  相似文献   

13.
利用棚室番茄和豇豆田间自然感虫或人工控制虫量的方法,采取在不同虫情指数梯度下对产量的测定,得出产量损失规律.结果表明,斑潜蝇对番茄的为害随着虫情指数的增大番茄的单株产量下降(y1=1168.69-6.795 8x1),产量损失率增高(y2=0.584 5x2-0.527);防治指标为当虫情指数达到2.18时,就应及时用药防治.斑潜蝇对豇豆的为害,随着虫情指数的增大,豇豆的单株产量下降(y3=413.99-2.41x3),产量损失率增高(y4=0.584 3x4-0.3613);防治指标为当虫情指数达到2.76时,就应及时用药防治,为较好的控制全年的为害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高亮 《植物保护》1985,11(1):41-41
1980年我们对早稻广陆矮四号不同病指数的纹枯病样本,进行了产量损失的研究,得出了计算纹枯病产量损失的直线回归方程式为:y=3.52+0.34x(y为减产%、X为广陆矮四号成熟期的病情指数),相关系数r=0.958,相关极显著。1982年在原有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西藏林芝地区气象因子对小麦条锈病的影响及其流行动态,2016年采用五点取样法对林芝地区小麦条锈病的发病情况进行监测,通过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C(p)统计法和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了病情指数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并结合时间和病情指数建立了病害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林芝地区,温度X_1、湿度X_2均与小麦条锈病病情指数Y呈极显著相关,降雨量X_3与病情指数Y呈显著相关;线性回归方程为:Y=-482.5991+19.7494X1+3.7974X2-0.8439X3。根据模拟情况选择的病害流行动态方程为Y=1/e~((0.914t+0.385)),决定系数为0.952,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表明该模型能够为林芝地区小麦条锈病的预测预报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杂交早稻纹枯病产量损失及动态经济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纹枯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对产量的影响表现为结实率和千粒重的降低。本文以杂交早稻组合协优49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室内考种和建立模型获得了以下结果:①千粒重降低率(K)与黄熟期病情指数(x)的关系为K=0.01166 0.03609x(r=0.9949,x≤0.7777);②结实率Z与黄熟期病情指数(x)的关系为Z=0.89078-0.14979x(r=0.9974,x≤0.7777),③根据①②的结果推导出了产量损失率(Y)与黄熟期病情指数(x)的关系为Y=0.02569 0.19723x 0.00590x~2(x≤0.7777);④建立了动态经济阈值模型,通过计算得出了当前杂交早稻纹枯病的防治指标为孕穗期病丛率25%~30%(当前生产中常规早稻的防治指标为孕穗期病丛率15%~20%)。文末就杂交早稻对纹枯病的相对抗性及经济阈值的求解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采用热扩散flow-32包裹式茎流计,于2014年6—9月对柴达木盆地的沙棘茎流速率进行连续观测,并应用Vantage Pro 2小型气象站对林地的太阳辐射、大气温度、相对湿度主要气象因子进行同步采集,对不同天气条件下沙棘茎流速率的变化规律以及茎流速率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典型晴天下沙棘茎流日变化呈双峰型,典型阴天下沙棘茎流呈单峰型,晴天的平均茎流速率是阴天的2.87倍;生长季各月的平均茎流速率为:8月7月9月6月;6—9月沙棘茎流速率与温度、太阳辐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各气象因子相关系数绝对值为:太阳辐射(0.811)大气温度(0.594)湿度(-0.571),太阳辐射是主导环境要素;用SPSS软件针对上述3种环境因子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得回归模型Fs=19.268-0.221Ta-0.055RH+0.036Rs(R2=0.82),能够对柴达木盆地的沙棘蒸腾耗水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油菜菌核病田间发生流行的影响因子并建立病情预测模型,采用田间调查法测定油菜田菌核密度、子囊盘密度、花朵带菌率,并分析了2008—2014年各气候因子与病叶率、成熟期茎秆病株率、病情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田间菌核密度、子囊盘密度、花朵带菌率与病叶率及成熟期茎秆病株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2月下旬至5月上旬日均气温及2月下旬至4月上旬日均相对湿度、降雨量及降雨天数与各年度成熟期病株率及病情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而日照时数与各年度成熟期病株率及病情指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以油菜盛花期花朵带菌率作为指标,可预测其田间成熟期病株率;以降雨量(x_2)、降雨天数(x_3)及日照时数(x_4)与各年度成熟期病株率(y_1)及病情指数(y_2)分别建立了预测模型y_1=15.47+0.07x_2+0.42x_3-0.03x_4和y_2=10.36+0.07x_2+0.38x_3-0.03x_4,其拟合度均最高,分别为99.07%和98.43%,可作为油菜成熟期茎秆发病株率及病情指数的预测模型。表明油菜菌核病菌源量和气候因子是影响病害发生流行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9.
洛川苹果腐烂病发生流行预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陕西省洛川县1999~2004年气象资料和苹果腐烂病的发生流行程度为基础,运用数据分析软件SAS分析了苹果腐烂病发生流行程度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并获得了预测模型:y=8.80703-0.749 17T3-0.016 36RH8+0.052 34T12-0.000 890 25RF7。  相似文献   

20.
采用自由选择法测定了烟蓟马对9个葡萄品种的选择性,研究其与寄主物理性状和次生物质的关系。结果表明:烟蓟马对‘信侬乐’(高墨实生)的选择性最强,与对其他品种的选择性差异显著;选择性最弱的葡萄品种为‘秋黑’和‘摩尔多瓦’。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烟蓟马对葡萄不同品种的选择性,与叶片内的单宁、黄酮和蜡质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13.840-8.662x(r=-0.847,F=45.255,P=0.005),y=6.559-0.31x(r=-0.876,F=57.421,P=0.004)和y=13.988-5.081x(r=-0.938,F=122.071,P=0.001);与寄主的可溶性糖含量[y=0.269+0.809x(r=0.746,F=24.552,P=0.002)]、总酚[y=-6.015+2.492x(r=0.834,F=41.195,P=0.007)]和叶片厚度[y=-4.337+28.521x(r=0.430,F=7.044,P=0.033)]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叶绿素含量不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097(P=0.803)。单宁、蜡质和黄酮含量对烟蓟马在葡萄品种上的选择性有较大影响,其含量越高,烟蓟马选择性越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