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啶菌噁唑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啶菌噁唑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对菌落扩展、芽管伸长、分生孢子产生和菌核形成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其中啶菌噁唑对P-9菌株菌丝生长和芽管伸长的EC50值分别为0.193和0.154 μ g/mL,0.5 μ g/mL的啶菌噁唑对菌丝生长和芽管伸长的抑制率大于77%,对分生孢子和菌核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低于10%和40%,表明药剂对分生孢子萌发无明显抑制作用。紫外吸收分析显示,啶菌 NFDA1 唑可破坏细胞的膜结构,促使菌体核酸和蛋白外渗。离体叶片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20 μ g/mL的啶菌 NFDA1 唑可有效抑制番茄灰霉病病斑扩展,抑制率达83.74%。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啶菌噁唑(SYP-Z048)在植物体内的吸收传导特性及其在植物根部的吸收方式,于番茄幼苗根部或叶部施药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测定了啶菌噁唑在根、茎、叶中的积累量;向含啶菌噁唑的培养液中分别添加羰基氰-间-氯苯腙、葡萄糖或色氨酸,以及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分别测定了番茄幼苗根部对啶菌噁唑的吸收量及地上部分药剂积累量的变化。结果表明:50、100和200 mg/L啶菌噁唑处理番茄幼苗根部2 h后,在根部和茎部检测到目标药剂的含量分别为78.8、208.0、283.7μg/(g FW)和0.2、6.9、10.3μg/(g FW);16 h后,100 mg/L以上浓度处理组药剂可到达植株叶部;于中部叶片施加≥500 mg/mL的啶菌噁唑后72~124 h内,虽然在茎中未检测到药剂,但在根和上、下部叶片中均可检测到,表明药剂可在叶间传导转运至整个植株。不同浓度的羰基氰-间-氯苯腙、葡萄糖和色氨酸,以及低温条件和pH值等因子对番茄幼苗根部吸收药剂量和地上部分药剂积累量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啶菌噁唑在番茄植株体内具有明显的向顶传导性及一定的向基传导性,同时其内吸传导过程以被动吸收占主导。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在同一色谱条件下测定混剂中吡唑醚菌酯和噁唑菌酮含量的方法。采用ODS C18、5μm为填料的不锈钢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离,以甲醇+水(体积比为80∶20)为流动相,在254nm波长下,经保留时间定性确证,峰面积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与噁唑菌酮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5和0.999 6;变异系数分别为0.68%和0.45%;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28%和100.32%。  相似文献   

4.
从河北省不同地区未使用过啶菌噁唑的保护地中采集黄瓜或番茄灰霉病果、病叶,经单孢分离获得102株灰葡萄孢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啶菌噁唑的敏感性,所得EC50值在0.046 0~0.199 1 μg/mL之间,平均为(0.118 2±0.036 3) μg/mL,其敏感性呈连续单峰曲线分布,可作为灰葡萄孢菌对啶菌噁唑的敏感性基线。采用紫外线诱导获得了7株抗药突变体,抗药突变体的菌落直径、菌丝干重、产孢量和致病性明显低于其亲本菌株,继代培养9代后抗药突变体的抗药性倍数下降。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检测土壤和水中啶菌噁唑及其8种降解产物的多残留分析方法?土壤样品经乙腈提取后, 弗罗里硅土净化; 水样品分别采用直接用0.22 μm水系滤膜过滤及乙腈提取的方式?净化后的样品采用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 以乙腈和0.2%甲酸水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 再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啶菌噁唑及其降解产物在土壤和水中的定量限分别为1.0 μg/kg和0.1 μg/L, 其在土壤和水中的标准工作曲线分别在0.05~10 μg/L和0.1~50 μg/L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 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啶菌噁唑及其降解产物在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1%~111%, 相对标准偏差为0.9%~10.9%; 在水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0%~111%, 相对标准偏差为0.1%~7.5%?应用该方法对北京4地的地表水进行检测, 均未检出啶菌噁唑及其降解产物?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 适用于啶菌噁唑及其降解产物在土壤和水中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6.
本文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豇豆中啶虫脒、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氟啶虫胺腈、灭蝇胺、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采用ACQUITY_UPLCTMBEH C18色谱柱分离,应用UPLC-MS/MS正离子扫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0.01~1μg/mL范围内,8种农药色谱峰面积与浓度均呈线性相关;3个添加水平下,回收率均在90%以上;8种农药在豇豆中的检出限为0.08~1.81μg/kg,定量限为0.024~0.603μg/kg。在实际豇豆样品检测中检测到5种农药残留,本方法灵敏度高、速度快,可为检测豇豆中8种农药残留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QuEChERS前处理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LC-MS/MS) 技术,建立了糙米中氟唑环菌胺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V(乙腈) : V(水)=80 : 20混合溶液涡旋提取,经PSA分散固相萃取净化,LC-MS/MS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01~0.1 mg/L范围内,氟唑环菌胺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线性关系良好,R2 > 0.996。在0.004、0.01和0.1 mg/kg添加水平下,氟唑环菌胺在糙米中的回收率为83%~95%,相对标准偏差 (RSD) 为3.9%~12%。以最小添加浓度确定氟唑环菌胺在糙米中的定量限 (LOQ) 为0.004 mg/kg,远低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 (MRL) 0.01 mg/kg。所建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和灵敏度高,可用于糙米中氟唑环菌胺残留的检测。对中国6个省 (市) 40个糙米样品进行检测,氟唑环菌胺的残留量均低于LOQ 0.004 mg/kg。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氟唑环菌胺目前在中国水稻上使用对一般人群的的健康风险很低。  相似文献   

8.
建立测定马铃薯,马铃薯植株及土壤中噁唑菌酮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研究了噁唑菌酮在马铃薯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噁唑菌酮在马铃薯、马铃薯植株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1.3%~95.3%,83.7%~101.7%和83.3%~95.0%,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5.2%~12.4%,4.0%~6.3%和2.6%~10.5%。噁唑菌酮在马铃薯植株中的消解半衰期为6.4~11.9d;在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为7.1~8.7d,属于易降解农药。该方法简单可靠,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可用于马铃薯和土壤中噁唑菌酮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山西、内蒙古、山东、海南、江苏、福建和陕西省 (自治区) 不同市、县从未使用过啶菌噁唑的露地或保护地采集并经单孢分离获得 166 株番茄早疫病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病原菌群体对啶菌噁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啶菌噁唑对番茄早疫病菌的 EC50 值范围在 0.11~2.29 mg/L 之间,敏感性频率呈正态分布,其均值 (0.56 ± 0.39) mg/L 可作为番茄早疫病菌对啶菌噁唑田间抗性监测的敏感基线;不同采集地菌株对啶菌噁唑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采自福建省的菌株敏感性最高,而山西省大同、晋中和长治市的菌株敏感性最低。200 mg/L啶菌噁唑对番茄早疫病防治具有优异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且接菌前 4 d 内施药和接菌后 1~2 d内施药防效最佳。研究表明,啶菌噁唑对番茄早疫病防治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水稻恶苗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水稻恶苗病病原菌种类以及9种药剂对各类病原菌的室内毒力,基于形态学特征、致病性测定和TEF1-α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多菌灵、咪鲜胺、氰烯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叶菌唑、咯菌腈、氟啶胺和噁霉灵对分离所得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水稻恶苗病病原菌为藤仓赤霉复合种(Gibberella fujikuroi species complex,GFSC)内的藤仓镰孢菌Fusarium fujikuroi、层出镰孢菌F. proliferatum、拟轮枝镰孢菌F. verticillioides和F. andiyazi。多菌灵对层出镰孢菌、拟轮枝镰孢菌、F. andiyazi、敏感及抗性藤仓镰孢菌的EC_(50)均值分别为0.310、0.387、0.310、0.680和2.152μg/mL;咪鲜胺对上述镰孢菌的EC_(50)均值分别为0.010、0.043、0.017、0.038和0.110μg/mL;氰烯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叶菌唑、咯菌腈、氟啶胺和噁霉灵对分离所得4种病原菌藤仓镰孢菌、层出镰孢菌、拟轮枝镰孢菌和F. andiyazi的EC_(50)均值分别为0.002~0.097、0.014~0.078、0.044~0.343、0.019~0.074、0.033~0.466、0.019~0.146和13.957~85.558μg/mL。4种病原菌个体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对氰烯菌酯、戊唑醇和叶菌唑整体较为敏感,而对噁霉灵敏感性最低,但不同病原菌对药剂的敏感性规律却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啶菌口恶唑Z、E异构体的拆分及其抑菌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啶菌口恶唑是一个新型异口恶唑类广谱杀菌剂,为探索其异构体的抑菌活性差异,采用薄层层析、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啶菌口恶唑顺反异构体进行了分离和纯度检测,并测定了其对担子菌门、子囊菌门和无性型真菌类14个属16株植物病原真菌的离体活性。试验分离获得了纯度分别为94.9%和95.0%的啶菌口恶唑Z、E异构体。离体条件下,Z异构体对供试病原真菌EC50值范围为0.000 2~0.730 3 μg/mL,E异构体EC50值范围为0.003 1~49.182 7 μg/mL,Z异构体对14株病原菌抑菌活性显著(P<0.01)高于E异构体。  相似文献   

12.
为了辅助提高工程菌种改良的效率,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高效的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丁香假单胞菌发酵液中冠菌素的分析方法。优化了蛋白沉淀法、萃取剂的种类和体积、分散剂的种类和体积、萃取时间和离心强度等对萃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优萃取条件为:以2.0 mL丙酮作为分散剂,以400 μL氯苯为萃取剂,萃取5 min,在5 000 r/min下离心5 min。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条件为:流动相为V (甲醇) : V (0.5%乙酸水溶液) = 70 : 30,等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20 nm。在3.2~100 mg/L范围内,冠菌素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 (r) 为0.999 8。方法的检出限为2.1 mg/L,定量限为6.5 mg/L。在6.5、25和100 mg/L添加水平下,冠菌素在丁香假单胞菌发酵液中的回收率在95%~9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 (n = 5) 在2.7%~5.1%之间。该方法可用于丁香假单胞菌发酵液中冠菌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超声波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法(GC-ECD)同时测定茶鲜叶中甲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采用V(乙酸)∶V(乙腈)=1∶99的混合溶剂超声提取,适量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18)和石墨化碳黑(GCB)吸附剂净化,GC-ECD测定,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04~2 mg/L范围内,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峰面积与相应质量浓度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在0.01~0.5 mg/kg的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80%~101%,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8.4%(n=6),日间RSD均小于9.3%(n=3);7种农药在茶鲜叶中的检出限为0.002~0.02 mg/kg,定量限为0.01~0.05 mg/kg。该方法操作简单、定量准确、溶剂用量少,对检测条件要求低,可同时测定茶鲜叶中7种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14.
采用QuEChERS及固相萃取样品前处理方法,结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技术(LC-MS/MS),以负离子扫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建立了菠菜、土壤及水体中螺虫乙酯及4种代谢物(B-enol、B-keto、B-mono和B-glu)残留的检测方法。通过对质谱检测条件的优化表明,以乙腈-0.5%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时,色谱分离度及灵敏度最好。通过对样品前处理条件的考察,发现选用0.1%甲酸-乙腈溶液作为提取溶剂,经50 mg的m(PSA):m(GCB)=1:1净化处理后,在0.05、0.5和1 mg/kg添加水平下,螺虫乙酯及4种代谢物在菠菜中的回收率为81%~10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7.9%;在土壤样品中的回收率为82%~98%,RSD为1.9%~7.6%。采用NH2柱作为固相萃取柱,用10 mL二氯甲烷洗脱,在0.005、0.05和0.5 mg/L添加水平下,螺虫乙酯及4种代谢物在水体中的回收率为82%~95%,RSD为1.5%~6.2%。在0.002~1 mg/L范围内,螺虫乙酯及4种代谢物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在0.996 7~0.999 7之间。检出限(S/N=3)分别为螺虫乙酯(0.000 2~0.000 3 mg/kg),B-enol(0.000 1~0.000 3 mg/kg),B-keto(0.000 4~0.000 6 mg/kg),B-mono(0.000 4~0.000 7 mg/kg),B-glu(0.000 2~0.000 6 mg/kg);定量限(S/N=10)分别为螺虫乙酯(0.000 6~0.001 mg/kg),B-enol(0.000 3~0.001 mg/kg),B-keto(0.001 2~0.001 6 mg/kg),B-mono(0.001 2~0.001 9 mg/kg),B-glu(0.000 6~0.001 3 mg/kg)。方法分析结果符合农药残留检测要求,适用于菠菜、土壤及水体中螺虫乙酯及4种代谢物残留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一种测定元参、黄芩和杭白菊3种中药材中多菌灵残留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R-HPLC)。样品用丙酮提取,柱层析(弗罗里硅土-中性氧化铝=7∶ 4,质量比)和液液分配净化,以甲醇-水(体积比60∶ 40)为流动相,在波长281 nm下对待测组份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多菌灵在3种中药材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元参:69.08% ~88.3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35% ~4.67%;黄芩:71.39% ~88.40%,RSD为3.73% ~8.62%;杭白菊:73.33% ~97.31%,RSD为2.83% ~9.44%;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该杀菌剂在0.05~10 mg/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仪器的最小检出量(按S/N=3计)分别为0.3、0.5和0.3 ng,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1、0.05和0.01 mg/kg。该方法简单易行,净化效果较好,适合各种中药材中多菌灵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简单、快速的鲜烟叶中苦参碱的测定方法。样品用0.01 mol/L的乙酸水溶液(pH 3.5)提取,强阳离子交换柱(SCX-SPE)净化,气相色谱-氮化学发光检测器(GC-NCD)测定。通过净化方法比较发现,SCX-SPE法比常规溶剂萃取法具有更好的净化效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苦参碱在0.15~15.0μg/mL范围内,其质量浓度与峰面积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 R2=0.9997。对烟草空白样品进行添加回收试验,在0.05~0.4 mg/kg范围内其回收率在89.5%~91.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7% ~3.6%之间,检测限(LOD)为0.03 mg/kg,能满足苦参碱在烟草样品中的残留检测。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苦参碱的消解动态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在烟草中的半衰期为7.64 d,属易降解农药。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检测24-表芸苔素内酯原药含量的分析方法。在优化的ELSD条件(漂移管温度50℃、增益值10、辅助气压力350 kPa)下,采用Eclipse XDB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V(乙腈)∶V(水)=55∶45等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时,24-表芸苔素内酯原药中的有效成分和其他组分在10 min内能达到基线分离。在43.8~700.7 mg/L范围内,24-表芸苔素内酯峰面积的对数与质量对数间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99 3,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0.75%,平均回收率为99.7%。该方法简单实用,可为24-表芸苔素内酯及其他芸苔素甾醇的质量控制提供一种准确可行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