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河南省灵宝县采集的小麦黄矮病病株标样进行4种蚜虫传毒比较、薄膜饲毒、不同温度饲毒和接种试验、麦二叉蚜成、若蚜传毒比较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证明这种标样的病毒只能由麦二叉蚜、禾缢管蚜非专化性传播,而麦长管蚜,玉米蚜不能传播.定为小麦黄矮病毒麦二叉蚜禾缢管蚜非专化性株系.  相似文献   

2.
 大麦黄矮病毒(BYDV)可引起小麦黄矮病。自我国首次报道了BYDV的抗源材料中5和中4后,明确了治小麦黄矮病应用抗病品种的这一重要途径。作者对国内外8424份小麦品种资源材料进行系统鉴定,取得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筛选抗耐小麦黄矮病的种质资源是选育抗耐小麦优良品种的前提。小麦黄矮病的GPV株系由麦二叉蚜和禾缢管蚜传播,是我国黄矮病流行区的主流株系,它是我国特有的株系(周广和等,1987)。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黄矮病的抗性遗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含有抗黄矮病基因的3个材料作母本、4个丰产性品种作父本,根据3×4不完全双列杂交的F1代,分析黄矮病抗性的配合力和遗传力;从双列杂交试验中选择产量、抗性均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2个组合,分析F2~F4代的抗性分离、遗传变异及遗传力,为制定高效的小麦抗黄矮病育种技术路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抗黄矮病性状遗传主要由基因效应决定,受加性、非加性基因共同作用,以加性基因效应占绝对优势,与非加性效应之比为38.2 :1;②BYDV抗性遗传取决于感病亲本对黄矮病毒的敏感性,同一世代不同遗传背景下的群体分离及变异具有较大差异,而同一遗传背景下各世代平均抗性差异较小;抗性变异随世代的增加减幅较大,抗病基因纯合较快;③抗病性遗传力较高,其狭义遗传力介于75%~90%之间,遗传决定度达90%以上,在抗病育种工作中可对抗病性进行早代鉴定和选择.  相似文献   

5.
小麦黄矮病是六十年代以来我国北方麦区多次流行的重要蚜传病毒病。小麦受黄矮病感染后的典型症状是,由叶尖向下变黄,变色部分占全叶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病叶增厚,挺举,背面光润,黄色鲜明。这样的症状特点,在以往的田间调查与室内接种试验中,一直未见有异常变化。1981年10月,用采自本院农场田间自然感染的黄化病株(小麦品种:阿魁雷)作毒源,用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饲毒,接种感染郑引1号小麦,从分离繁殖黄矮病毒源的过程中,观察到一种不同于黄矮病的症状:由植株下部叶片开始,渐次向上  相似文献   

6.
BTH和INA诱导小麦抗条锈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浓度的苯(1,2,3)噻二嗪-7-硫代羧酸-S-甲酯(BTH)或2,6-二氯异烟酸(INA)喷雾处理小麦幼苗,进行小麦诱导抗病性研究。结果表明,以1.0mmol(毫摩尔)INA处理后接种小麦条锈病的诱导抗性效果最好。以1.0mmolINA和0.3mmolBTH处理小麦叶片5d后接种,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均有明显上升,且PAL、PPO和INA、BTH的诱导抗性表达都呈正相关关系。BTH和INA水溶液对小麦条锈菌夏孢子的萌发均无明显抑制作用。据此认为,处理后病情指数的下降是由于试剂处理提高了小麦幼苗的抗病性,即麦苗产生了诱导抗性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小麦黄矮病(BYDV)的症状特征是,早期及传病中心的病株叶片褪绿黄化,植株亦多矮化;后期及流行阶段的病株,则一般仅褪绿黄化。1980年该病大流行时明显发生“红穗”现象。杨陵历年小麦品种抗黄矮病性鉴定试验地,1983至1986的4年均于5月下旬小麦黄熟前,大量急剧发生“红穗”现  相似文献   

8.
从1987年开始,我们每年在秋季11月中旬及春季2—4月份,对陕西关中西部及渭北小麦黄矮病发生较重的地区进行调查,1987—1990年,小麦黄矮病在陕西境内总的来说属轻度发生,并有以下特点:(1)早播麦田秋苗蚜量大,发病重。1988及1989年,小麦播种前后,多雨、低温、造成夏播玉米晚熟,玉米-小麦交替重叠期较长,有利于蚜虫繁殖并从玉米田往小麦田迁飞传毒,因此导致关中西部及渭北部分地区的早播麦田BYDV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采自我国内蒙古丰镇县13个春小麦病株标样进行4种蚜虫连续传毒比较,不同温度饲毒和接种试验,薄膜饲毒,2种蚜虫成若蚜传毒比较和血清学酶标试验等,明确我国内蒙古丰镇县小麦黄矮病毒株系为由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有效传播的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株系(GAV)。对于这个株系,禾缢管蚜与玉米蚜是不能传播的。这种株系在我国冬麦区春麦区都有分布。  相似文献   

10.
 小麦黄矮病是我国北方小麦的主要病毒病。寄主范围较广,人工接种可侵染水稻,近几年发现大田水稻发生类似于小麦黄矮病的症状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人工饲养对灰飞虱传毒能力的影响,本文利用人工饲养至第55代、23代和8代的3个无毒灰飞虱群体,研究灰飞虱携带和传播RBSDV能力的差异。每个群体经饲毒、度过循回期后,选择雌、雄成虫各50头,单头单苗接种1叶1心期健康玉米。接种4 d回收灰飞虱,利用RT-PCR检测带毒率,并调查灰飞虱死亡率;接种43~50 d后调查玉米粗缩病发病率。结果表明:人工饲养55代、23代和8代的灰飞虱群体平均带毒率分别为68.24%、58.93%和62.09%,统计分析表明差异不显著;3个群体平均传毒率分别为31.22%、20.32%和29.91%,55代和8代群体均显著高于23代(P0.05);3个群体平均死亡率分别为54.19%、65.24%和77.72%,其中55代群体极显著低于8代(P0.01),二者与23代群体差异不显著。3个群体灰飞虱的带毒率63.09%高于传毒率27.15%,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人工群体饲养至第55代的灰飞虱与仅饲养至第8代的灰飞虱在携带和传播RBSDV方面未发现显著差异,且均保持了较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蠼螋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作用,在温度(26±1)℃,相对湿度(75±5)%,光周期16L:8D的实验室条件下,观察了蠼螋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卵、1~6龄幼虫和成虫的捕食行为和对6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蠼螋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卵和1~6龄幼虫均有捕食行为,对飞行能力弱的草地贪夜蛾成虫也具有捕食能力。蠼螋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捕食过程中,并不取食完其整个虫体,而是咬食至猎物不动时,继续搜索捕食周围其他猎物。蠼螋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6龄幼虫的捕食功能拟合HollingⅡ模型,日平均捕食量为2.85头,对入侵的草地贪夜蛾的为害具有一定的防控潜能。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天敌昆虫东亚小花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能力,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评价了东亚小花蝽3~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草地贪夜蛾1~3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观察了东亚小花蝽的捕食行为。结果表明:东亚小花蝽3~5龄若虫和雌成虫只捕食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24 h内捕食量无显著差异(7~9头);5龄若虫和雌成虫平均取食时间(18.48和18.29 min)显著短于3、4龄若虫(45.94和43.795 min)。72 h内,未见东亚小花蝽捕食草地贪夜蛾2龄及以上幼虫。东亚小花蝽捕食草地贪夜蛾时,其口针可从草地贪夜蛾幼虫的任何部位进行刺吸,当刺吸完一个部位后,迅速转移到其余位置进行刺吸,直至草地贪夜蛾幼虫只剩表皮,呈干瘪状态。试验表明东亚小花蝽对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对草地贪夜蛾的生物防控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4.
益蝽不同龄期若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评估益蝽若虫对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捕食潜力,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开展了益蝽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益蝽3、4、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3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55.556、8.019、5.666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819、1.826、1.503;处理时间分别为0.018、0.125、0.177 d。4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60.753、19.924、10.325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993、1.664、0.968;处理时间分别为0.017、0.050、0.097 d。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65.789、23.635、12.331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021、1.307、0.863;处理时间分别为0.015、0.042、0.081 d。益蝽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都能捕食,对3龄幼虫捕食量最大,最喜欢捕食4~5龄幼虫,对4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最高。益蝽若虫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捕食能力,本文为草地贪夜蛾的可持续防控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在测定了5种蚜虫对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传播效率的基础上,采用免疫荧光(FITC)标记方法,观察到蚜虫口针中MDMV附着位点(VAS)的存在。结果发现不同蚜虫之间的传毒效率及VAS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以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的传毒效率最高,达66.8%。并且其VAS也最明显,位于口针末端约50μm处。通过试验发现,尽管在VAS存在的情况下,用提纯的不含HC的MDMV进行蚜虫传毒试验,其传毒率为零。只有当HC与MDMV共同存在的情况下才可有效传播。至于蚜虫是如何释放病毒的还不清楚。根据试验结果初步认为,蚜虫对MDMV的传播是一个"识别-吸附-释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一株莱氏绿僵菌的筛选及其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开展草地贪夜蛾病原真菌的筛选和毒力测定可为草地贪夜蛾的绿色防控提供新的生物制剂。本研究从广西南宁田间采集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僵虫上分离获得一株病原真菌,采用形态学和ITS-rD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并采用浸虫法测定了该菌株对草地贪夜蛾的致病力。结果表明新分离的菌株为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编号为CDTLJ1;该菌株对草地贪夜蛾幼虫、预蛹、蛹均有致病力,1.20×107孢子/mL浓度下,接菌处理后第6 d,2~5龄幼虫的累积校正死亡率均达100%,6龄幼虫的累积校正死亡率为98.33%,预蛹和蛹的累积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8.33%、20.00%,草地贪夜蛾2~6龄幼虫的LT50值从3.91 d升至4.24 d;菌株CDTLJ1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致死率随孢子悬浮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浓度达1×108孢子/mL时,幼虫的致死LT50为4.10 d,接菌处理后第6 d,3龄幼虫的累积校正死亡率达100%,LC50为1.12×104孢子/mL。结果表明,莱氏绿僵菌CDTLJ1对草地贪夜蛾有良好的生防潜力,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在测定了5种蚜虫对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传播效率的基础上,采用免疫荧光(FITC)标记方法,观察到蚜虫口针中MDMV附着位点(VAS)的存在。结果发现不同蚜虫之间的传毒效率及VAS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以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的传毒效率最高,达66.8%。并且其VAS也最明显,位于口针末端约50μm处。通过试验发现,尽管在VAS存在的情况下,用提纯的不含HC的MDMV进行蚜虫传毒试验,其传毒率为零。只有当HC与MDMV共同存在的情况下才可有效传播。至于蚜虫是如何释放病毒的还不清楚。根据试验结果初步认为,蚜虫对MDMV的传播是一个"识别-吸附-释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一种迁飞性重大害虫。为了弄清不同微生物联合使用对草地贪夜蛾的生防潜力,在室内条件下采用直接喷雾方法,测定了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CQMa421、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ZJU435和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1lus thuringiensis,Bt)G033A两两之间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室内联合杀虫活性。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与球孢白僵菌ZJU435悬浮液联合接种10 d后,1~3龄草地贪夜蛾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5.6%、58.8%和35.4%,都显著高于CQMa421和ZJU435单剂处理组。CQMa421与Bt联合接种5 d后,2龄草地贪夜蛾幼虫校正死亡率为82.6%,显著高于CQMa421(21.1%)和Bt(65.5%)单剂处理;ZJU435与Bt联合接种5 d后,2龄和4龄草地贪夜蛾幼虫校正死亡率为80.4%和68.6%,显著高于Bt和ZJU435单剂处理组。上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杀虫真菌联合使用、杀虫真菌与Bt联合使用能有效提高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为田间利用不同微生物农药有效防控草地贪夜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带犀猎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明天敌昆虫黄带犀猎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潜力,本试验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5±5)%,光周期16L:8D的室内条件下,观察了黄带犀猎蝽4、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捕食行为特点,并研究了其捕食能力。结果表明:黄带犀猎蝽捕食草地贪夜蛾时,将口针刺进猎物体内,使其麻痹后进行取食,直至猎物干瘪,但有时并不吸取完全,而是继续攻击其他猎物。黄带犀猎蝽4、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4、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为1.159和2.913,处理时间为0.297和0.261 d,日最大捕食量为3.906和3.831头。研究表明黄带犀猎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防控具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