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建立柑橘溃疡病菌的普通LAMP和快速LAMP检测方法,使其能应用于基层检验检疫部门对病害的快速检测.利用柑橘溃疡病菌基因组特有的保守区域设计LAMP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柑橘溃疡病菌的普通LAMP检测体系;在普通LAMP引物的基础上设计一对环引物,建立柑橘溃疡病菌的快速LAMP检测体系,并以多种参比菌DNA以及健康柑橘叶片基因组DNA为模板对普通LAMP和快速LAMP检测体系的特异性进行了验证,利用柑橘溃疡病菌菌液和DNA溶液梯度稀释液对普通LAMP和快速LAMP检测体系的灵敏度进行了验证.普通LAMP检测体系菌体和DNA检测灵敏度分别达到了2.25×104 cfu和2.03×10-1 ng,快速LAMP检测体系菌体和DNA检测灵敏度分别达到了2.25 cfu和2.03×10-5ng.在特异性测试中,普通LAMP检测体系与快速LAMP检测体系均仅对柑橘溃疡病菌进行扩增,对非靶标菌和柑橘叶片基因组DNA不产生扩增,普通LAMP与快速LAMP检测体系特异性测试结果一致.快速LAMP检测体系在0.5h内就可以达到普通LAMP检测体系的扩增量,是普通LAMP检测体系反应时间的一半,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快速LAMP检测体系菌悬液和DNA检测灵敏度均比普通LAMP检测体系提高了10 000倍.成功地建立了柑橘溃疡病菌的普通LAMP及快速LAMP检测方法,为柑橘溃疡病菌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简便、快速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参与能力验证实验室的农药残留检测能力,制备农药残留量测定能力验证用白菜样品,根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相关文件要求,进行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以稳健统计的中位值作为指定值,采用Z比分数法对参加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评价。结果显示,能力验证测试结果的合格率为94.05%。部分参加检测机构在检测方法应用、检测数据溯源、检测结果校准和检测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问题。研究表明,通过分析参加检测机构的原始数据及报告记录,可以发现农药残留检测过程中存在的共性技术问题,并提出相关技术建议,有助于提升实验室的检测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3.
植物病原细菌DNA分子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DNA检测技术建立之前,种子上的病菌及未显症的病害的快速检测和鉴定几乎是不可能的.随着DNA检测技术的发展,在隐症植物材料上的病害检测变得快速可靠.本文主要介绍DNA检测技术在植物病原细菌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向日葵黑茎病菌是向日葵上的一种毁灭性真菌,是我国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为了准确快速检测向日葵黑茎病菌,本研究根据向日葵黑茎病菌及其近似种的ITS序列差异,设计特异性RPA引物和CRISPR-Cas12a crRNA,建立了RPA等温扩增技术结合CRISPR-Cas12a检测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条件优化,RPA/CRISPR-Cas12a检测体系在37℃恒温条件下,RPA反应30 min,CRISPR/Cas12a反应20 min,即可特异性检测向日葵黑茎病菌。荧光法检测灵敏度与实时荧光PCR的灵敏度相当,最低检测量为0.1 pg,试纸条法检测最低检测量为1 pg。由于试纸条检测结果可用肉眼观察,快速便携,操作简单,更适合用于田间和口岸的向日葵黑茎病菌快速早期检测;而荧光检测灵敏度高,对环境要求高,更适合用于实验室检测。  相似文献   

5.
SAR图像边缘检测方法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凌君  贾承丽  匡纲要 《植物保护》2007,(12):2042-2049
边缘检测是SAR图像解译的基本问题之一。固有的乘性噪声特性使得经典的梯度边缘检测方法并不适用于SAR图像,因此研究针对SAR图像的边缘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SAR图像边缘检测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简单描述了SAR图像边缘检测问题,讨论了现有的SAR图像边缘检测方法,总结了SAR图像边缘检测中存在的两个问题——边缘细化和边缘定位,对检测结果的性能评估方法也进行了概括。最后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望了SAR图像边缘检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两种分子技术检测松木中松材线虫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解决当前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检测工作中频现的假阴性问题,通过不同分子技术检测效果的比较评价,摸索出了一套可提高松材线虫检测准确性的技术体系。针对早期感病松木的低线虫量,建立了线虫的最大量分离方法和基于rDNA ITS序列的分子检测体系,该体系可高效检测出单条松材线虫,准确率达93.75%。以来自浙江省不同疫区的96份松木样品为检测材料,比较了SCAR标记和ITS序列2种分子检测技术的阳性率。结果显示,通过首次PCR,ITS_Ⅰ和ITS_Ⅱ序列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2.08%和55.21%,SCAR标记的检测阳性率为30.21%;通过第二次或巢式PCR,ITS_Ⅰ和ITS_Ⅱ序列的检测阳性率提高到了97.92%和100.00%,SCAR标记的检测阳性率提高到了59.38%,表明基于ITS序列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SCAR标记,且通过第二次或巢式PCR方法可进一步提高检测灵敏度,降低假阴性率。因此,通过线虫的最大量分离并基于rDNA ITS序列的分子检测可明显提高检测准确性,更适用于松材线虫的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测定了抗病毒转基因木瓜品系55-1、GM YK和华农1号的结构特征序列,并根据测序结果设计、合成了结构特异性检测引物,建立了55-1、GM YK和华农1号的结构特异性检测方法.为提高检测效率,将结构特异性检测引物和内源基因检测引物置于同一反应体系之中,建立了转基因木瓜品系的两重PCR检测方法.本研究建立的PCR检测体系可用于进口木瓜的检测,从中发现未经我国批准的转基因木瓜品系,为转基因产品的标识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柑橘黄龙病在感病植株和健康植株之间传播速度快,因此快速检测柑橘黄龙病对其防治十分关键。本文研究了近红外技术快速检测柑橘黄龙病的方法。采用PLS-LDA建立的模型对未参与建模的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模型检测的准确率与普通PCR检测的结果符合率达到100%,假阳性率小于1%。该技术具有检测周期短、无污染等优点,可用于田间黄龙病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
植原体病害是严重危害农业生产的一类植物病害,早期检测是预防植原体病害的主要途径之一。利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能够实现高通量、快速检测植原体病原。本研究通过分析比对11种植原体16S rDNA序列,设计并合成相应的特异性探针,进一步制备了植原体检测基因芯片,并利用所制备的基因芯片对发病桑树植株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本实验室制备的植原体检测基因芯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为植原体检测基因芯片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三种PCR方法检测柑橘黄龙病菌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常规PCR、巢式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在大田检测中对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 HLB)的检测效果, 首先比较了3种检测方法对柑橘黄龙病菌检测的灵敏度, 结果发现:3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依次为常规PCR<巢式PCR<实时荧光定量PCR。运用3种检测方法对广东5个柑橘品种上的189个黄龙病疑似病样进行检测, 结果发现:黄龙病检出率依次为常规PCR<巢式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表明:常规PCR适合以较低成本大规模检测黄龙病; 实时荧光定量PCR具有最大的检测灵敏度; 巢式PCR检测技术同时具有前两者的一些优点, 但操作较复杂, 适合技术熟练的研究者使用。  相似文献   

11.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对黑河流域水资源的数量、分布与变化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并且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 ,分析了该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结果表明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固然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等先天不利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当所造成的。因此 ,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 ,社会经济发展应充分考虑流域水资源的制约条件。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祁连山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环境下 ,将祁连山区DEM图和坡向图分别同植被图叠加 ,分析研究区各景观组分在空间的分布特征 ;用定量分析景观结构和景观格局程序Fragstats计算景观和各景观组分的相关指数 ,分析其连通性、完整性、破碎化程度及聚集程度。结果表明 :研究区各景观组分分布受海拔高度和坡向的影响非常明显。各景观组分的完整性、连通性和破碎化程度也很不均衡。草地是研究区面积最大、连通性和完整性最好的景观组分 ;青海云杉林呈斑块状或带状分布在阴坡和半阴坡 ,形状最为不规则 ,平均斑块面积小且距离近 ,易受干扰而发生重大变化 ;宜林地和祁连圆柏林相对于农田、疏林地有较强的扩张特征 ;而杨类阔叶林各斑块间相隔距离大 ,斑块之间的邻接性差 ,破碎化程度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基于区位熵的含义构建了入境旅游经济区位熵,以其为测算工具,选取1995年、2000年和2005年时间断面的入境旅游相关数据,探讨了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并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其成因。结果显示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为:呈繁荣区与落后区两极演变格局,经历了分散-集聚-扩散的演变过程,从东至西一直呈现出显著的梯度地带性差异。目前的显著性影响因素为高等级旅游资源的吸引度、社会经济水平、商业服务业的发育程度、航空旅客吞吐量、第一大城市的规模、城市化水平等。而客运量和吞吐量、区域城市的等级体系首位比等因素的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大白菜软腐细菌从幼根侵染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大白菜种子置于培养皿内的滤纸上发芽。滤纸用不同浓度的洗涤与不洗涤的软腐欧氏杆菌(Erwinia carotovora pv.carotovoar Dye)悬浮液,离心上清液,培养基浸出液和灭菌生理盐水浸润。在25℃下培养26小时后,用细菌悬浮液处理的幼芽发病率为8-95%不等。病苗生长量为对照(用生理盐水处理)的17-80%。扫描电镜观察的结果指出,接种后病原细菌首先在根毛区发现,以后才在伸长区和成熟区发现大量病菌。成熟区表皮细胞与细胞交界处的细胞壁有被分解的迹象。在幼苗的导管及其附近的薄壁细胞内均发现了病原细菌,检出率分别为16%和3%。在病苗组织内和幼根表面的病菌可产生微纤丝。病苗幼茎经压气处理24小时后,对其断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病菌可将导管的外壁与纹孔膜分解而使导管解体仅剩螺蚊加厚部分或呈网孔状。  相似文献   

15.
新疆人工灌溉绿洲的形成和发展演变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新疆人工灌溉绿洲形成的自然条件取决于水文、地貌、土壤和植被,并与社会经济因素和生产活动方式、生产发展水平及人口增长密切相关.塔里木盆地的古绿洲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三角洲上;老绿洲多在冲积扇中下部和冲积平原;新绿洲则多在老绿洲的外围和边缘.吐鲁番盆地在依靠火焰山泉水灌溉时,绿洲在火焰山以南;18世纪以后,绿洲主要分布在依靠坎儿井灌溉的地方;20世纪50年代后,实行渠、库、井联合灌溉,绿洲原地不断扩大.天山北麓平原,绿洲最初在交通和军事据点,后发展成一条河一小块绿洲.1949年后由于农垦事业的发展,才将小块绿洲扩大连接成绿洲带.伊犁河谷,起初依靠山溪小河灌溉,绿洲只是小块分布在伊宁和霍城.此后,引伊犁河水,开发的土地多在河谷平原的阶地上,整个伊犁河谷成为新疆最大的绿洲之一.  相似文献   

16.
The loss of final tuber weight of Eleocharis kuroguwai Ohwi by shading during the early tuber formation period (TFP) is overcome by exposure to unshaded daylight thereafter (late TFP).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growth parameter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dry matter increase (DMI) per day of tubers in the late TFP were examined. DMI of the tuber during the late TFP was determined by that of the whole plant and the ratio of the DMI of the tuber to that of the whole plant during this period. The ratio of the DMI of the tuber to that of the whole plant during the late TFP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DMI of the whole plant during the first 14 days of the late TFP. During the late TFP after the exposure to unshaded daylight, DMI of the whole plant correlated with the surface area of the stem (SAS) and net assimilation ratio (NAR), and the SAS correlated with the stem dry weight (DW) and specific stem-surface area (SSA). SSA negatively influenced NAR, but NAR was increased by unshading. During the late TFP after shading, the effect of the decrease of the stem DW due to shading on the DMI of the whole plant was mitigated by the large SAS and high NAR.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rowth parameter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DMI of tuber during the late TFP after exposure to unshaded daylight are SAS and NAR just after unshading, and SSA during this period.  相似文献   

17.
焉耆盆地景观遥感制图及其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以焉耆盆地荒漠绿洲为研究对象 ,绘制了 2 0世纪 6 0年代、90年代和 2 0 0 0年三期景观图 ,并分析焉耆盆地景观及其景观斑块类型的基本特点 ;利用这三期景观图、相关统计资料及文字资料 ,探讨了焉耆盆地景观空间格局分布及其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指出水资源的分布和人类干扰是影响和控制焉耆盆地荒漠绿洲景观格局分布和导致其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8.
棉田使用氰戊菊酯与棉蚜再猖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氰戊菊酯的复配剂-丰收菊酯,对棉田天敌和棉蚜均有极强的杀伤力,从而同时将它们降到低水平上,蚜量显著小于对照。对照区没有药剂的控蚜作用,但在于敌作用下,蚜量上升后又下降,没能形成很大的群体。由于抗药性的发展,氰戊菊酯已不能控制棉蚜数量,又对棉田主要天敌有极强的杀伤力,以致使用后棉蚜在不能被药剂杀死的同时也推动了天敌的控制,造成再猖獗。  相似文献   

19.
The uptake of a hydrophilic active ingredient through the leaves of plants is mathematically modelled as a simple diffusion process. A three layer model is considered consisting of the droplet, the cuticle and the subcuticle. Translocation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 from the subcuticle is allowed for as is depletion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 from the droplet. Both the effect of the size of the droplets on the leaf surface and surfactant enhanced spreading of the droplet is examined. It is found that decreasing the size of the droplet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the percentage uptake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 Increasing the spread area of the droplet is found to increase the percentage uptake with the effect greatest in larger droplets.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云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依据,文章以二元水循环规律为理论基础,通过对空中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四水转化的关系和着陆后云水资源存在形式的分析,提出生态和环境功的概念并给出云水资源生态和环境功的计算模型,来描述云水资源的生态环境利用效率。以研究区为例进行应用研究,在雨季末期人工降水20mm时,用此模型计算了研究区三个子区域生态和环境功。应用得到两点主要结论:1)云水资源生态和环境功以地表径流水量生态和环境功为主。2)受水区得到云水资源转化的土壤水和地下水水量受到其初始土壤含水率和初始地下水位限制。应用结果表明云水资源生态和环境功模型函数可以作为云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