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纤花耳草     
《杂草科学》2012,(1):67-67
形态特征 成株茎纤细,圆柱形,多分枝,株形披散,分枝上部锐四棱形。叶对生,条形或条状披针形。花冠白色,漏斗状。  相似文献   

2.
<正>在生产中,茶树根病主要有茶红根腐病、茶褐根腐病、茶紫纹羽病、茶白纹羽病、茶苗白绢病等,影响茶树的生长,造成茶叶减产。为了有效防治茶叶根部病害,笔者介绍茶树根部病害的防治方法。1茶红根腐病1.1症状染病植株叶片稀疏,有的枯死。一般情况下,病株上凋萎的叶片附着在枝上,经一段时间才脱落。拔出病根有时可见根表生有白色或红色革质分枝状菌膜,后期变为暗红色或紫红色,剥开根部外皮可见皮层与木质部之间也有白色菌膜,  相似文献   

3.
杂草图谱     
《杂草科学》2012,30(3):69-70
冷水花 形态特征 成株多年生富含汁液的草本。茎直立,肉质,有横向的根茎,全株无毛。叶对生,卵形或斜卵形,边缘具粗锯齿。雌雄异株,花序为疏松的聚伞花序。  相似文献   

4.
紫茎泽兰( 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紫茎泽兰学名 :EupatoriumadenophorumSpreng[或Ageratinaadenophora (Spreng .)K .&R .];英文俗名 :Croftonweed ,MistflowerEupatorium ;属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菊目 ,菊科 (Compositae)。1 形态特征紫茎泽兰为多年生草本或成半灌木状。成株 :根茎粗壮 ,横走 ;茎直立 ,高 30~ 2 0 0cm ,分枝对生、斜上 ,被白色或锈色短柔毛。叶对生 ,叶片质薄 ,卵形、三角形或菱状卵形 ,腹面绿色 ,背面色浅 ,两面被稀疏的短柔毛 ,在背面及沿叶脉处毛稍密 ,基部平截或稍心形 ,顶端急尖 ,基出三脉 ,边缘有稀疏粗大而不规则的锯齿 ,在花序…  相似文献   

5.
将3株香蕉枯萎病生防菌bio-B、bio-d4和bio-d5分别与杀虫剂福气多、乐斯本、绿色金通混合,测定其混合液对香蕉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以及杀虫剂对生防菌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显示,乐斯本和绿色金通对生防菌Bio-B的抑菌作用没有影响,而福气多减弱bio-B的抑菌作用;福气多、乐斯本和绿色金通对bio-d4的抑菌作用没有影响;乐斯本和绿色金通对生防菌Bio-d5的抑菌作用没有影响,而福气多减弱bio-d5的抑菌作用;杀虫剂绿色金通对生防菌bio-B的生长影响最大,bio-B与绿色金通混合在平板上形成的菌落明显小于对照;杀虫剂福气多对生防菌bio-d5的生长影响最小,bio-d5与福气多混合在平板上形成的菌落明显大于对照。  相似文献   

6.
杂草图谱     
成株须根系,不定根多至50余条。根状茎短。茎直立,通常不分枝,无毛或被微毛,含白色有毒乳汁。单叶对生,纸质,狭披针形至线形,先端渐尖,叶基楔形,叶缘有睫毛,近于无柄或有短柄。圆锥状聚伞花序,花冠黄绿色,无毛。  相似文献   

7.
杂草图谱     
《杂草科学》2011,(3):77-78
密花节节菜Rotala densiflora(Roth)Koehne形态特征成株植株基部常伏地,多分枝。叶对生、无柄,椭圆状长圆形或披针形。侧脉在叶片背面极不明显。花无梗,单生于叶腋内,通常密集,但不排成穗状花序。子实蒴果半球形。种子甚小,倒卵形,淡黄色。幼苗子叶两枚,线状椭圆形。生物学特性一年生草本。  相似文献   

8.
杂草图谱     
牛膝菊(辣子草) 形态特 征成株茎单一或于下部分枝,分枝斜伸,被长柔毛状伏毛。叶对生,具柄。叶片卵形、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叶基圆形,宽楔形至楔形。头状花序半球形至宽针形。  相似文献   

9.
<正>荆芥属于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株冠扇形,株高一般在50~60 cm,根为须根系,较发达,一般分布在10~20 cm的耕作层内;茎为假二叉分枝,无论主茎和分枝,基部圆形,中上部为四棱形。分枝力强,主茎可发生8~11个一级分枝,一级分枝可发生4~6个二级分枝,分枝对生;叶为卵形,黄绿色或绿色,有茸毛,长约3~4 cm,宽1.5~2.0 cm,叶片  相似文献   

10.
将4株香蕉枯萎病生防细菌bio ZK11、bio HN2、bio HN10和bio F4分别与杀虫剂噻唑磷、毒死蜱、辛硫磷混合,测定其混合液对香蕉枯萎病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以及杀虫剂对生防菌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显示,噻唑磷对生防菌bio ZK11的抑菌作用没有影响,而毒死蜱和辛硫磷增强bio ZK11的抑菌作用;噻唑磷和毒死蜱增强bio HN2的抑菌作用,辛硫磷则对bio HN2的抑菌作用没有影响;噻唑磷、毒死蜱和辛硫磷增强了生防菌bio HN10的抑菌作用;噻唑磷、毒死蜱和辛硫磷对生防菌bio F4的抑菌作用没有影响。辛硫磷对生防菌bio HN2的菌落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对另外3种生防菌没有影响;噻唑磷对4种生防菌菌落大小都没有影响;毒死蜱对香蕉枯萎病生防菌bio HN10的菌落大小没有影响,但使生防菌bio ZK11、bio HN2和bio F4的菌落变小。3种杀虫剂除了对生防菌bio F4的生长量没有显著影响,对其他3种拮抗菌的生长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不同靶标病原菌对生防菌荧光假单胞菌株LT6及其代谢物的敏感性差异,在1/5TSA平板上测定了荧光假单胞菌株LT6对69株腐霉菌的拮抗效果,在试验中观察到菌株LT6对不同种腐霉与同种腐霉不同菌株的拮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抑菌带最宽的为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菌株,达7.5mm,对未知种腐霉菌株抑菌带宽最小,均小于3.0mm。腐霉菌株对由LT6产生的抗生素吩嗪-1-羧酸(PCA)的敏感性存在变异,被测的54株腐霉,当PCA浓度为7.0μg/mL时,敏感的为28株,高抗的为15株。用不同的培养液培养LT6所得的代谢物,在相同浓度下,对同一腐霉菌菌丝体生长的抑制效果不同,培养液1/5 TSB和NB明显强于KMB。综合所获结果可以看出,靶标病原菌对生防菌敏感性不一致;不同的培养基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余水人生     
对茶有研究的人大多是喜欢品茶的人。且对泡茶用的水也是极有讲究的。或硬或软,或沸或温,有的茶头一泡的茶水不饮.叫做温茶,而有的茶头一泡的茶水才最有味道.正是茶种不同相待而别。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obliqua nucleopolyhedrovirus,EcobNPV)毒株对灰茶尺蠖E.grisescens的毒力差异及其机制,以前期筛选获得的高效毒株EcobNPV-QF4和原始毒株EcobNPV-QV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扩增技术对其进行分子鉴定,通过叶盘法毒力生测试验测定毒力差异,并用定量PCR技术比较病毒拷贝数及基因组测序方法分析基因组差异。结果表明,EcobNPV-QV经分子鉴定存在3个基因型,而EcobNPV-QF4则存在2个基因型,2株毒株的基因型存在差异;EcobNPV-QV和EcobNPV-QF4对灰茶尺蠖的幼虫毒力分别为4.26×106 PIB/头和9.72×107 PIB/头,EcobNPV-QF4对灰茶尺蠖的毒力是EcobNPV-QV的22.8倍;饲毒0~48 h之间EcobNPV-QF4在灰茶尺蠖体内的增殖拷贝均显著高于EcobNPV-QV,EcobNPV-QF4比EcobNPV-QV具有更快的繁殖能力;比较2株毒株的基因组,EcobNPV-QF4比EcobNPV-QV长315 bp,与EcobNPV-QV相比EcobNPV-QF4基因组的hr1~hr3区域出现倒位,其中核苷酸还原酶小亚基基因在EcobNPV-QF4中重复1次,3个同源重复区的回文序列存在差异但2株毒株仍为α杆状病毒亚家族II亲缘种分离株。表明2株毒株的基因组在同源重复区的序列及回文个数间存在差异,推测这可能与导致其对灰茶尺蠖毒力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4.
热解温度和时间对秸秆生物质炭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不同热解温度和时间对生物质炭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新疆主要作物棉花、小麦和苜蓿的秸秆为材料,在不同热解温度(400、500、600℃)、热解时间(0.5、1.0、2.0、4.0、6.0h)下制备生物质炭。测定生物质炭pH值、有机碳含量、阳离子交换量(CEC),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生物质炭表面形貌和有机官能团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三种生物质炭均为碱性。其表面孔隙发达,官能团种类丰富,均存在烷基、芳香基和一些含氧基团。随着热解温度升高,三种生物质炭的产率、有机碳含量和CEC都逐渐降低,pH值则逐渐升高。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炭性质有显著性影响,而热解时间对生物质炭特性影响规律不明显。低温(400℃)生产的生物质炭更适用于农田土壤改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高温(600℃)生产的生物质炭更适用于有机、无机污染环境的修复,进而改善土壤或水体环境。  相似文献   

15.
茶叶是咸宁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主要病害有茶炭疽病、茶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和茶枝梢黑点病。笔者介绍茶叶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1炭疽病
  1.1症状
  炭疽病主要为害成叶或老叶,病斑多在叶缘或叶尖上,初期为水浸状,暗绿色圆形,后渐扩大或呈不规则形大病斑,色泽黄褐色或淡褐色,最后变为灰白色,上面散生黑色小粒点。病斑上无轮纹,边缘有黄褐色隆起线,与健部分界明显。  相似文献   

16.
在临沧市凤庆县境内的香竹箐,生长着一株栽培型的古老茶树。这株茶树高10.6米,围粗5.82米,据有关专家考察推断,这株栽培型古老茶树的年龄已经不下3000岁。因此,被人们尊敬的称为世界茶王之母。  相似文献   

17.
接种4株蜡蚧轮枝菌[Lecanicillium(Verticillium) lecanii]菌株V07、V08、V23和V27不同剂量(2×10~3、2×10~4、2×10~5、2×10~6和2×10~7孢子/ml)孢子悬浮液于茶蚜(Toxoptera aurantii)室内种群,观察茶蚜种群的感染流行情况,得到蜡蚧轮枝菌侵染茶蚜的发病指数。结果表明:相同初始接种剂量,菌株V07对烟粉虱的侵染速率最快;同一菌株侵染速率随初始接种孢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感斑驳品种合丰25、丰收12,抗斑驳品种东农81-43、铁6915(东农),在隔离网室内进行盆栽试验,于对生真叶期分别接种SMV1号、3号株系,以未接种健株为对照,在鼓半粒期分析种皮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抗斑驳品种健株种皮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感斑驳品种,说明种皮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种粒抗性成正相关,可作为筛选抗斑驳品种的生化指标。感斑驳品种中未检测到甲硫氨酸,抗斑驳品种含有甲硫氨酸,甲硫氨酸能抑制色素的形成。接种SMV后,感斑驳品种种皮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抗斑驳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感斑驳品种种皮中苏、苯丙、异亮、缬氨酸含量增加,抗斑驳品种上述氨基酸含量降低或维持不变。这些氨基酸能促进色素的形成,可能与种皮斑驳的形成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云南河口香蕉黄化束顶病研究:Ⅰ.症状与发病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通过连续六年的田间定点调查与研究认为发生在云南河口及其邻近县市香蕉上的黄化束顶病不同于已往记载的BBTV所致的香蕉束顶病。病株新抽叶短小、窄、叶缘失绿黄化或整叶白化;假茎外表面紫红色;果穗从假茎中不能或部分抽出;根部着生根结。病株地上部发病高峰表现在植株进入快速生长而原根系已腐烂、新根尚未形成的春季,而夏末秋初为根结形成高峰。健株根围接种根结线虫后表现典型的黄化束顶症状。田间增施氮肥加重发病,香蕉宿根年限越长病情愈重。连作地、熟地、旱作地分别较轮作地、荒地以及低洼稻作地的发病率高。部分病株进入雨季或移植长期隔置的香蕉土壤中能恢复正常生长。病害的自然传播与土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茶树内生菌株TL2对茶轮斑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茶树上分离筛选到14株能在茶树体内内生、对茶叶斑病菌拮抗作用较强的芽孢杆菌菌株。14株目标菌株都具有在茶树体内内生定殖的能力,对茶叶斑病菌及其它植物病原菌有一定的拮抗能力。其中,菌株TL2具有较强的内生定殖能力、拮抗能力强且拮抗谱广,对茶轮斑病防病效果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