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甘肃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根据甘肃干旱半干旱地区多年降水资料分析,得出其降水资源的主要特征是:降水量少,水热光组合失调;降水变率大,易干旱也可能洪涝;降水年内分配不匀,干旱时段明显等,并较详细地评述了这些降水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利弊影响,还提出了农业生产充分利用降水资源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问题   总被引:11,自引:20,他引:11  
易秀 《干旱区研究》2001,18(3):54-57
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的特征,地下水的水文地质条件及相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内容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甘肃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甘肃干旱半干旱地区1951~1990年的光能,气温,降水和风等资料分析,得出其主要气候特征是光能资源丰富,冬冷夏暖,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积温较少,降水少,变率大,年内分配不匀,土壤蒸散强烈,风多风大,水热光组合失调等,并较详细地评述了这些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利弊影响。  相似文献   

4.
宁南半干旱偏旱区间作模式及其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宁南国家旱农试区近3年试验和推广的7种间作模式,结合EL-900型自动气象站的纪录,分析了不同间作模式的光、热资源可利用率、光能利用率和土地资源利用率。结果表明,7种间作模式的平均光资源利用率和热量资源利用率分别达82%和85.7%,分别比单作增加18.8%和18.2%;间作的平均光能利用率达0.98%,为单作平均光能利用率的1.4倍;间作的平均土地当量系数达1.66。上述事实充分说明间作能有效地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是发展半干旱偏旱区高效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优化草地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宁夏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及农牧业生产特征,提出了“土地资源保护-植物生产-动物生产-社会产品”四位一体的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并就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水资源高效利用、井灌农业复合种植模式、天然草原生物围栏体系建设及分区轮牧制度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总结。  相似文献   

6.
干旱半干旱地域提高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研究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域灌区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论述了干旱半干旱地域提高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的重要性 ,回顾了国内外在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益、灌溉经济效益、灌溉生态环境效益以及灌溉社会效益方面的研究进展 ,提出了干旱半干旱地域灌区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河西走廊中部气候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西走廊中部张掖市近50年的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张掖市具有光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冷热悬殊,热量分布差异大;降水稀少且变率大,山区水资源较丰沛、气候分区多样、农业类型复杂等特点。根据气候资源特点,结合西部大开发和农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该区域农业气候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建平县位于辽西北地区,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光照充足,土地资源丰富,适合梨树生长发育的要求,经多年的努力发展,该县已拥有梨树2833hm2,127万株,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近年来梨木虱的严重为害,经济损失严重,对梨树生产威胁较大。为此,建...  相似文献   

9.
基于水资源的坝上植被生态恢复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是植被生态建设的主要限制因子,也是农牧交错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根本。本文根据坝上各县水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水资源在坝上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光温资源的耦合程度;探讨了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对植被生长与分布的影响。研究认为坝上应以自然恢复为主,林草植被恢复建设则应以地带性植被分布规律为依据,以水定草、定林,实现土壤水分的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30年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1950s—2010年中国756个标准气象台站的地面观测数据,以年降水量为200、400、800 mm为中国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湿润地区的分界线,选取代表农业气候资源的关键气象因子,采用GIS技术揭示1981—2010年气候态下不同地区农业资源的分布现状;并与1950s—1980年气候态相比较,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近30年的光照资源总体减小,太阳辐射资源较前30年总体减小458.07 MJ·m-2,日照时数总体减小126h;热量资源总体增加,无霜期除华南地区南部减小其余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5℃积温较前30年增幅大多在1%~2%之间,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热量资源增幅明显大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除干旱区生长季降水增加外(+10.33%),其余三个地区的生长季降水均呈减少趋势,其中半湿润地区的生长季降水减少最为明显(-3.01%)。农业生产和作物种植布局应参考不同区域的农业气候资源分布进行合理配置,并根据其增减趋势适时开展适应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兴安盟重点农区突泉县1961~2006年气象资料和1982~2006年土壤水分资料,采用统计及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近46年来气候变化及其对当地主要农区土壤水分的影响,以及未来气候变化将对土壤水分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近46年来,内蒙古兴安盟半干旱农区温度呈上升趋势,21世纪以来有加速升温的趋势;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存在年代间差异和季节差异,但21世纪以来降水量减少趋势明显;近25年来各季节土壤水分呈下降趋势,并且有加速下降的趋势.环境气象因子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以温度和降水量的影响最明显,春季以温度的影响为主,而夏、秋季以降水量的影响为主导.未来气候变化将导致兴安盟半干旱农区土壤水分趋于减少,农业干旱将趋于严重,农业水资源将更加紧张.  相似文献   

12.
人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河西走廓日光温室发展的利弊。结果表明:采用日光温室很好地提高了光、热、水以及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使至少33%的太阳能从无效资源转变为有效资源,光温生产潜力提高24585kg/hm^2(蔬菜、玉米),增幅75%;新增≥10C积温3364.9C/d,增幅123%,生长期 工一倍,水资源利用率提高一倍左右;土地单位面积产出提高1倍~2倍,对生态环境利大于。同时日  相似文献   

13.
宁南半干旱地区旱地作物气候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田区试验,降水和产量统计资料,结合经济效益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宁南旱地作物的气候适应性。结果表明,秋熟作物比夏熟作物更适应当地的半干旱气候条件。因此,秋熟作物对当地降水资源的利用率,水分转换效率,高产和稳产性以及经济效益等明显优于夏熟作物。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背景下鲁西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鲁西南地区1961-2010气象资料,应用气候倾向率和Mann-Kendall突变检测法,分析了该地区春、夏、秋、冬四季及年际的光、热、水等主要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均气温、≥0℃积温、≥10℃积温呈上升趋势,其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16℃/10a、53.8(℃·d)/10a、83.5(℃·d)/10a,其中冬季升温最为明显,其次是春季,并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期发生突变,无霜期以1.9 d/10a的速率延长,表明自突变后热量资源处于丰富阶段;光照资源呈极显著的减少趋势,尤其以夏、秋、冬季的减少趋势最为显著,光照资源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期发生突变,其中太阳辐射量和日照时数减少的倾向率分别为208.4MJ/(m2·10a)、112.1 h/10a;年降水量总体变化不明显,呈略微增加趋势,年际和季节间分布不均,春季和秋季降水呈减少趋势,夏季和冬季呈增加趋势,年内降水分布不均,暴雨日数增多.鲁西南地区总体的农业气候变化存在以“热量资源丰富,光照资源欠缺、水资源不充足”为主要特点的暖干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半干旱地区霍林河流域径流演变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霍林河流经内蒙古东部和吉林西部 ,处于生态环境脆弱带上 ,是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具有典型意义的内流河 ,其径流特征及演变规律对区域环境演化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霍林河近半个世纪以来径流资料的分析 ,采用 Kendall趋势分析及关联度分析定量研究了径流演变的规律 ,分析了径流变化的驱动机制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候干旱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 ,霍林河径流演化具有阶段性、突变性和非线性的特点 ,流域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是导致水文情势变化、水域功能消退的主要驱动力。探讨内流河径流演变的规律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积极现实的意义 ,为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论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可持续供给原则是水型社会的建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可持续供给应遵循环境容量与适度开发、联合运用与优化配置、团结治水与共享、节约用水与重复利用、广开水源与综合利用、因地治宜与总体效益、集水保水与蒸损最小、涵养水源与保护绿色水库的原则;建立节水型社会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供给和社会进步的根本措施,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六大层次的措施系统是:“社会的持续发展与进步”目标层(系统)、反映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主要方面的宏观决策层、社会发展与进步所包括  相似文献   

17.
《全国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候区划研究》系列成果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目从多方面研究中国农业气候资源,试图探讨我国气候与农业的复杂关系。主要目的在于为农业规划提供参考。本研究以近三十年稠密气象站网的大量气候资料和农业研究为基础,由有关学科研究单位协作完成,成果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并对我国农业气候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概括。 本成果包含以下各部分: (1)全国农业气候资源和综合农业气候区划——在分析全国光、热、水分布状况和揭示灾害气候要素分布规律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三级区划系统(3个大区、15个带、55个区)。区划着重于农业发展和生态平衡,对各分区作了详细评述。该部分还对气候生产潜力作了探讨。 (2)中国农林作物气候区划——主要以有关作物生态特性和农业气候问题为依据,着重于关键的气候条件,研究了小麦、水稻、柑桔、橡胶等20种农林作物的各种适宜程度,分别作出了区划。 (3)中国牧区畜牧气候——探讨了牧草、家畜及其生存的有关气候问题。结合历史、社会和经济条件来考虑,首次作出了我国牧区牧业气候区划。 (4)中国种植制度气候区划——探讨了种植制度的气候问题。评述了近三十年来种植制度的变化。从水分和肥料来源的现实和高产、稳产出发,考虑充分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出了近期种植制度区划。 (5)农业气候相似研究——给出了国内二百多个地点与国外相对比的约四百个地点的每月气候要素“距离系数”的计算结果,还讨论了相似等级。 (6)全国农业气候资源资料集和农业气候图集——按农业气候分析的基础资料项目,分别整编出光、热量、水分资源资料集和农业气候图集。  相似文献   

18.
由加拿大国际发展署、加拿大农业及食品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等单位资助,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和加拿大列桥研究中心承办的“迈向新千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将于2002年9月15日至19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会议的目的是:(1)探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2)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持续农业技术体系及技术配套模式;(3)交流适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技术进展;(4)研究经济全球化、农业结构战略调整和西部大开发背景下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战略问题;(5)研究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的科研推广模式与机制。会议将邀请来自世界各地从事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的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经济学家、科技管理人员等就:(1)节水农业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战略;(2)持续性作物种植系统;(3)病虫草综合防治;(4)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5)西部大开发中的农业经济与技术问题;(6)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方向与技术推广等方面进行研讨。欢迎来自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农业企业、政府部门、学术团体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并光临会议。 大会论文   会议论文分大会发言和张贴论文两种形式。大会论文须是未经正式发表的研究报告或综述,要求以统一格式用英语写成(以美国农学会出版的Agronomy Journal的格式,Microsoft Word 6.0版本)。论文摘要不超过500字,应包括题目、正文、作者、职务、职称、通讯地址。题目和摘要正文分别控制在12字和400字以内。摘要以Agronomy Journal的格式为标准。   张贴论文的展版尺寸为2.4米×1.2米,论文文字大小以2米开外看清为准,要求图文并茂,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避免用简称、缩写。   会议语言为英语和汉语,大会报告期间将备有同声翻译。会后将出版论文集。 会议注册费   会前注册费(2002年5月1日前)为:正式代表500元,学生及随从人员300元。2002年5月1日以后注册者,注册费加100元。 重要日期   2002年1月31日    提交参加会议回执及论文摘要   2002年3月1日通知被录用的论文   2002年5月1日会前注册截止日期   2002年5月31日提交论文全文   2002年5月15日会议注册   需详细资料,请访问网站http://res2.agr.ca/lethbridge/hebei/confindex.htm或http://haafs.inhe.net,也可直接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国际合作办公室曹建如主任联系。   电  话:  0311-7042490   回信地址:  050051 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曹建如 杨金深   收  相似文献   

19.
半干旱偏旱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取向与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武川试区为例,分析了半干旱偏旱区农业资源的基本条件和特点,评价了其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效与经验,并据此提出半干旱偏旱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基本目标、技术取向、选择及实施要点,为半干旱偏旱区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全球气候变化正在直接或间接地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社会产生影响,而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对气候变化异常敏感,通过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及影响研究,认为在近50年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气温上升了1.8℃、降水增多29mm、地表蒸发加大、径流量减少、水资源供求矛盾加剧;农业结构调整,绿洲灌溉区农作物气候产量提高,雨养旱作区农作物产量减少;部分草原生产力下降,病虫害加剧;沙尘暴总体呈减少趋势,但局部地区由于气温升高,土壤水分耗减加速,风沙活动加剧;农业、航空、建筑、渔业、交通、工业均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