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目前,大鲵人工养殖所投喂的饵料多以鱼块为主,以鲜活小杂鱼虾、蛋白质饲料等为辅。本试验探究了投喂死饵和活饵对大鲵生长性能的影响,对不同饵料条件下大鲵的生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大鲵高效健康养殖提供参考和借鉴。一、材料与方法1.大鲵成鲵体长(30.50±2.00)厘米,体质量(0.29±0.02)千克,体质健壮,活动能力强。成鲵养  相似文献   

2.
为探寻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的适宜投饵率,在水温为18–19℃、p H为8.0和溶氧为6.0 mg/L的工厂化养殖条件下,用鲜饵分别投喂了2、3、4和5龄大鲵各60 d。比较了各实验组体重增加量、全长增加量、饵料系数、平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转化率等生长指标。结果显示,2龄大鲵的投饵率为2.0%时,其饵料系数均显著低于投饵率为1.7%、2.6%、2.9%的组,其平均增重率和饵料转化率均显著高于投饵率为1.7%、2.3%、2.6%、2.9%的组,其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投饵率为1.7%、2.6%的组(P0.05);3龄大鲵的投饵率为2.2%时,其饵料系数均显著低于投饵率为1.9%、2.5%、2.8%的组,其平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投饵率为1.6%、1.9%、2.5%、2.8%的组,其饵料转化率均显著高于投饵率为2.5%、2.8%的组(P0.05);4龄大鲵的投饵率为2.3%时,其饵料系数均显著低于投饵率为1.7%、2.0%、2.9%的组,其平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投饵率为1.7%、2.0%、2.9%的组,其饵料转化率均显著高于投饵率为1.7%、2.9%的组(P0.05);5龄大鲵的投饵率为2.5%时,其饵料系数显著低于投饵率为1.9%的组,其平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投饵率为1.9%、2.2%、2.8%、3.1%的组,其饵料转化率均显著高于投饵率为2.2%、2.8%、3.1%的组(P0.05)。为使大鲵的饵料系数较低,平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转化率较高,研究表明,2、3、4和5龄大鲵的适宜投饵率分别为2.0%、2.2%、2.3%、2.5%;随着大鲵年龄的增加,适宜投饵率呈逐渐增加的变化规律,关系式为y=0.000212x+2.07(r~2=0.8797)。  相似文献   

3.
为探寻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的适宜投饵率,在水温为18-19℃、pH为8.0和溶氧为6.0 mg/L的工厂化养殖条件下,用鲜饵分别投喂了2、3、4和5龄大鲵各60 d.比较了各实验组体重增加量、全长增加量、饵料系数、平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转化率等生长指标.结果显示,2龄大鲵的投饵率为2.0%时,其饵料系数均显著低于投饵率为1.7%、2.6%、2.9%的组,其平均增重率和饵料转化率均显著高于投饵率为1.7%、2.3%、2.6%、2.9%的组,其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投饵率为1.7%、2.6%的组(P<0.05);3龄大鲵的投饵率为2.2%时,其饵料系数均显著低于投饵率为1.9%、2.5%、2.8%的组,其平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投饵率为1.6%、1.9%、2.5%、2.8%的组,其饵料转化率均显著高于投饵率为2.5%、2.8%的组(P<0.05);4龄大鲵的投饵率为2.3%时,其饵料系数均显著低于投饵率为1.7%、2.0%、2.9%的组,其平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投饵率为1.7%、2.0%、2.9%的组,其饵料转化率均显著高于投饵率为1.7%、2.9%的组(P<0.05);5龄大鲵的投饵率为2.5%时,其饵料系数显著低于投饵率为1.9%的组,其平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投饵率为1.9%、2.2%、2.8%、3.1%的组,其饵料转化率均显著高于投饵率为2.2%、2.8%、3.1%的组(P<0.05).为使大鲵的饵料系数较低,平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转化率较高,研究表明,2、3、4和5龄大鲵的适宜投饵率分别为2.0%、2.2%、2.3%、2.5%;随着大鲵年龄的增加,适宜投饵率呈逐渐增加的变化规律,关系式为y=0.000212x+2.07 (r2=0.8797).  相似文献   

4.
周晖  陈刚  孙坤刚 《水产科学》2016,(2):152-156
对36日龄平均体质量(0.21±0.01)g的斜带石斑鱼种苗的转饵模式进行研究。设计5种转饵模式:转饵1组前10d投喂生物饵料,然后转投配合饲料;转饵2、转饵3和转饵4组前10d进行联合投喂(转饵2:25%配合饲料+75%生物饵料;转饵3:50%配合饲料+50%生物饵料;转饵4:75%配合饲料+25%生物饵料),然后转投配合饲料;转饵5组直接投喂配合饲料;转饵试验至种苗60日龄结束。试验结果表明,由于鱼体长度变异系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转饵4组试验鱼死亡率最高,而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束时,转饵1组试验鱼体质量和质量增加率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而转饵2组又显著低于转饵4和转饵5组(P0.05);转饵1组种苗36—45日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而46—60日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转饵试验结束后,各组种苗全鱼水分和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转饵5组种苗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综合比较各项指标,转饵3的模式种苗质量增加率较高而死亡率较低,是本研究中效果较好的转饵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国内海水网箱养殖大黄鱼依然以投喂鲜饵(冰鲜杂鱼)为主。在高温阶段(7-9月),鲜饵的运输和保存是个大难题,一旦保藏不好使得鲜饵腐败、变质,再经投喂后极易引起大黄鱼急性中毒。现简要介绍其诊断与治疗方案,供大家参考。一、症状鱼体未摄食之前,游动正常,状态良好,当投喂  相似文献   

6.
黄鳝养殖的投饵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东升 《淡水渔业》2001,31(6):30-30
1 饵料种类黄鳝是一种底栖肉食性鱼类。在自然野生环境下主要摄食水生昆虫及其幼虫、小鱼、小虾、蝌蚪等。人工养殖投喂的饵料可分为三大类 ,即活饵、鲜饵和配合饵料。活饵种类主要包括蚯蚓、蝇蛆、小鱼、小虾、水陆生昆虫及幼虫 ;鲜饵种类主要有 :小鱼、小虾、螺肉、蚌肉、鱼肉、畜禽肝肠肺及其它动物性下脚料 ;配合饵料分为 :专用全价料、替代料和自行配制加工的混合料。从养殖效果看 :活饵中 ,以喂食蚯蚓、蝇蛆生长速度最快 ;鲜饵中以喂食动物肝脏生长速度最快 ;配合饵料中 ,因配制成分和加工技术不同 ,生长速度不一。活饵与鲜饵比 ,总…  相似文献   

7.
浅谈养鳝投饵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饵料种类   黄鳝是一种底栖肉食性鱼类。在自然野生环境下主要摄食昆虫及其幼虫、小鱼、小虾、蝌蚪等。人工养殖投喂的饵料可分为三大类,即活饵、鲜饵和配合饵料。活饵种类主要包括蚯蚓、蝇蛆、小鱼、小虾、水陆生昆虫及幼虫;鲜饵种类主要有:小鱼、小虾、螺肉、蚌肉、鱼肉、畜禽肝肠肺及其它动物性下脚料;配合饵料分为:专用全价料、替代料和自行配制加工的混合料。从养殖效果看:活饵中,以喂食蚯蚓、蝇蛆生长速度最快;鲜饵中以喂食动物肝脏生长速度最快;配合饵料中,因配制成份和加工技术不同,生长速度不一。活饵与鲜饵比…  相似文献   

8.
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研究了养殖密度对2~5龄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摄食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龄大鲵适宜养殖密度为27尾/m2,该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9尾/m2组、18尾/m2组(P<0.05),且饵料系数最低;当养殖密度为17尾/m2时,3龄大鲵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最大,饵料系数最低且与低密度5尾/m2组差异显著(P<0.05),确定3龄大鲵的适宜养殖密度为17尾/m2;4龄大鲵特定生长率的最大值出现在养殖密度为10尾/m2,显著高于16尾/m2组(P<0.05),且饵料系数最低,4龄大鲵的适宜养殖密度为10尾/m2;5龄大鲵的适宜养殖密度为5尾/m2,特定生长率与高密度组9尾/m2差异显著(P<0.05),饵料系数最低。大鲵适宜养殖密度与体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关系式为y=-0.016 4x+25.34(r2=0.839 9)。  相似文献   

9.
泥鳅、田螺(以下间称鳅。螺)增殖活饵稻田养鳖,是当前农村一项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是我国生态渔业在特种水产养殖上的一个新的发展,为了探索鳅、像增殖活饵稻田养鳖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我们于96年利用本镇水产材30亩(2hm2)稻田进行鳅、螺增殖活饵稻田养鳖试验,取得明显成效。2hm2共收获商品鳖495kg,规格450g左右,水稻14310kg,总产值年25万元,平均每亩获利2483元。我们认为鳅、螺增殖活饵稻田养鳖是可行的。现将通过实践积累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水、种、饵、密、早、防、管、转”八字养殖经验介绍如下。水结合农田整修,加固…  相似文献   

10.
姚晓丽  赵金良 《中国水产科学》2022,29(12):1728-1737
为探讨饲料代替活饵投喂对鳜(Siniperca chuatsi)胃饥饿素(ghrelin)的调控作用, 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和基因组测序数据匹配, 首次获得了鳜(Siniperca chuatsi)胃饥饿素前体基因 DNA 序列, 对其胃中分泌细胞进行定位。 诱食试验模拟鳜进食前看到食物但不能摄食, 进食试验模拟鳜正常摄食。研究检测了诱食、进食后胃饥饿素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表明, 鳜胃饥饿素前体由信号肽、成熟肽(胃饥饿素)和 C-端肽 3 部分构成;前体基因含有 4 个外显子和 3 个内含子, 属于Ⅱ型基因型; 编码 107 个氨基酸, 成熟肽胃饥饿素由 20 个氨基酸构成, 活性中心为 GSSF。免疫组化显示胃饥饿素阳性细胞位于胃腺中。诱食试验中, 活饵组胃饥饿素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 而饲料组胃饥饿素基因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未发生显著变化, 且显著低于活饵组(P<0.05)。进食实验中, 活饵组进食后 0 h, 胃饥饿素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 进食后 2 h 下降至摄食前水平 (P<0.05), 后续无显著变化(P>0.05); 饲料组进食后 0 h 胃饥饿素 mRNA 表达水平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 蛋白水平呈波动变化, 进食后 2 h 及后续胃排空时间内皆无显著变化(P>0.05)。综上, 鳜胃饥饿素细胞位于胃腺位置, 参与调节摄食活动, 进食前上升, 进食后下降, 而饲料投喂下 ghrelin 对摄食调节作用明显减弱, 研究结果可为鳜饲料养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子二代大鲵年龄和全长、体重关系,为大规模开展大鲵人工养殖和亲本的筛选提供依据。测量了I~XI龄11个年龄组、122尾子二代大鲵的全长、体重,利用matlab分析软件,采用Gompertz、Logistic、Von Bertalanffy、指数函数和幂函数对数据进行回归建模分析。XI龄子二代大鲵可达到11kg,IV~IX龄的体重增长绝对值较大,I~IV龄体重年增长倍数较大,其中I~III龄养殖大鲵体重年增长倍数达到170%以上;XI龄子二代大鲵全长可达到111cm,I~IV龄全长增长绝对值和全长年增长倍数都较大,其中I~II龄全长年增长倍数达到60%以上,I~III龄全长年增长绝对值超过16cm;全长与体重之间具有极强的正相关性。5种生长方程对子二代大鲵的年龄和体重、全长关系拟合度均较高(R2>0.97);年龄和体重关系以Logistic函数生长曲线拟合度最好;年龄和全长关系以Von Bertalanffy函数生长曲线和指数方程拟合最好。大鲵的体重和全长关系符合幂函数曲线;体重和全长生长方程研究结果均表明子二代大鲵在XI龄接近其生长极限。本文建立的生长模型更能反映子二代大鲵固有的生长特性,而幂函数等揭示的是某一年龄段内的生长特性。  相似文献   

12.
全国各地适合观察鱼食用的活饵种类较多,有小鱼、小虾、小虫等,其中对各种小虫的叫法各地不尽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生化手段,对1龄人工模拟生态养殖子二代大鲵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旨在评价大鲵的营养价值,并为其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鲵肌肉(鲜样)中粗蛋白含量16.93%,粗脂肪含量2.70%,水分含昔79.00%,粗灰分含镀1.14%.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为7.34%,占氨基酸总量的40.46%;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为7.11%,占氨基酸总量的39.19%.微量元素比值合理.表明人工模拟生态养殖子二代大鲵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水温(30±1)℃条件下对人工孵化的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a)仔鱼进行转饵期不同投喂策略实验,对仔鱼生长和成活情况进行了研究,设计5个投喂组:轮虫投喂组(A组);70%轮虫+30%卤虫投喂组(B组);50%轮虫+50%卤虫投喂组(C组);30%轮虫+70%卤虫投喂组(D组);卤虫(幼虫)投喂组(E组)。结果显示:云斑尖塘鳢仔鱼对卤虫的摄食强度随卤虫在饵料中比例的升高而增大,其对混合饵料中轮虫和卤虫的摄食强度的比值(Ir/Ia)随食物组成的变化发生相应的变化。以轮虫-卤虫不同比例的混合饵料投喂时,D组仔鱼的增长率、增重率最高,可存活率不足50%,高于E组,显著低于其它各组;C组仔鱼生长指标略低于D组,但存活率为(74.00±2.29)%,综合指标显著好于其它各组。当混合饵料中轮虫和卤虫各占50%时,10日龄开始投喂组仔鱼的全长(13.07±0.13)mm,特定生长率(10.25±0.37)%/d,存活率(82.14±0.72)%,综合生长指标最好。结果表明,云斑尖塘鳢仔鱼转饵期进行联合投喂的最佳饵料比例为50%轮虫+50%卤虫,最佳转饵时间为10日龄。  相似文献   

15.
<正> 在目前的对虾养殖业中,普遍存在必须依赖鲜活饵料才能养好虾的传统观念。但由于过快、过多地开发虾池及大量采捕海洋天然生物饵料,结果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的平衡,海洋自身的生物净化能力下降,加之人为污染源的排放,导致沿海水质污染程度日益加剧,赤潮频频发生,虾病危害增多,养虾业步履艰难,经济效益下降。为了逐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摆脱养虾业对鲜活饵料的依赖,我们用两年时间进行全人工系列配饵养虾的高产试验,1990年在1962亩虾场内,平均单产达到248.3kg;1991年仍在该场2060  相似文献   

16.
人工模拟生态养殖子二代大鲵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生化手段, 对1龄人工模拟生态养殖子二代大鲵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 旨在评价大鲵的营养价值, 并为其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大鲵肌肉(鲜样)中粗蛋白含量16. 93%, 粗脂肪含量2. 70%, 水分含量79. 00%, 粗灰分含量1. 14%。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 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为7. 34% , 占氨基酸总量的40. 46%; 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为7. 11%, 占氨基酸总量的39. 19%。微量元素比值合理。表明人工模拟生态养殖子二代大鲵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浅述鱼类的摄饵促进物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正> 鱼类对某种饵料的嗜好程度是由于饵料中含有的摄饵促进物质的状况决定的.摄饵促进物质又可以分为摄饵引诱物质(feeding attractant)和摄饵刺激物质(feeding stimulant).所谓摄饵引诱物质是指能将鱼群吸引到饵料周围的物质,而摄饵刺激物质是指能诱起鱼类食欲并促进其完成吞食饵料过程的物质。然而由于鱼是生活在水中的,这两种物质的特性很难根据鱼类的行动进行区分.所以,在通常情况下只是将这两种物质统称为摄饵促进物质。  相似文献   

18.
沙宝泉 《水产养殖》2013,34(5):31-32
宝鸡市渭滨区地处秦岭北麓,跨渭河两岸。渭河由西向东横穿而过,有大小河流11条,水资源比较丰富,自然条件相对优越。陕西省秦岭山区是大鲵在我国的主要自然分布区,因此,渭滨区具有养殖大鲵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并且在境内先后成立了宝鸡市银洞峡大鲵驯养繁殖场和陕西天泉大鲵细鳞鲑繁育有限公司。笔者根据多年在大鲵养殖场蹲点经验,从"水、种、饵、密、防、管"等六方面总结  相似文献   

19.
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机器学习方法研究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的残饵与粪便的识别问题,为基于残饵浓度检测的智能投喂系统提供理论依据。首先对残饵视频进行图像预处理,分割出残饵和粪便图像;然后根据残饵和粪便在灰度分布和形状上的差异,提取平均灰度,周长平方面积比、凸壳面积比、骨架数、对比度、逆差距6个特征;再分别运用4种不同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和改进的决策树算法进行残饵图像识别。结果显示,径向基核函数的SVM算法识别效果最好,残饵和粪便识别率分别达到99%和97%以上;改进离散方式的决策树算法识别率与SVM算法的识别率接近,并且实时性更好。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大鲵人工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喜食饵料的选择成了大鲵养殖者最关注的问题。目前在大鲵养殖中主要投喂鲜活饵料或冰冻饵料,包括鱼、沼虾、昆虫幼虫、鸡肉、猪肝等。我们根据养殖场常用的饵料,筛选出麦穗鱼、沼虾、鳙鱼肉和虹鳟鱼肉进行比较研究,探究大鲵对四种饵料的喜食率,寻求大鲵喜食饵料,以减少饵料浪费,降低养殖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