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彩虹鲷是红罗非鱼是罗非鱼属内种间杂交经多年选育 而成的一个综合性状十分优良的养殖品种。我国大陆养殖 的红罗非鱼来源基本有两种,一种来源于我国台湾和东南 亚,另一种来源于以色列。来源于台湾省和东南亚的红罗 非鱼大部分为粉红色,在我国养殖较普遍。据有关资料介 绍,它是莫桑比克罗非鱼的变异种与尼罗罗非鱼杂交后, 经多年的定向选育而成,其父母本颜色相同;来源于以色 列的红罗非鱼体色为橙红色,在我国养殖较少,与前者不 同,它是红罗非鱼(♀)与白罗非鱼(♂)的杂交子一代。而 作为亲本的红白两种罗非:鱼来源较为复杂,是由尼罗罗非 鱼、莫桑比克罗非鱼、黄边黑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等四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陆目前养殖最广的罗非鱼为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和尼奥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在部分地区也养殖福寿鱼股桑比克罗非鱼(O.mosambicus)♀×尼罗罗非鱼♂]和台湾红罗非鱼[野生型尼罗罗非鱼×红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它们都是雌性口有种或杂种。罗非鱼是分批产卵鱼类,其出苗率与亲本质量、年龄和繁殖条件等有一定关系,同时与一年的产卵次数有关。下面介绍的是作者总结近几年在罗非鱼育苗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再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向大家介绍提高罗非鱼出苗率的方法,供各制种单位参…  相似文献   

3.
据长江水产研究所(喻清明等,1987)报道:雄性罗非鱼生长速度在4月龄开始明显地比雌性罗非鱼快,而且一直保持着这种差异。罗非鱼绝对增长量以4~8月龄最快,群体生长速度以10~12月龄最快;奥尼罗非鱼是由雄性奥利亚罗非鱼与雌性尼罗罗非  相似文献   

4.
1960年,Hickling首次报导通过用雌性英桑比克罗非鱼(Sazotherod on mossambicus)与雄性桑给巴罗非鱼(S.hornorum)杂交,结果获得一种全雄性不育的、生长迅速的罗非鱼杂种。此项研究结果鼓舞了从事此项研究的科学家,加强了通过罗非鱼种间杂交获得全雄性杂种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以萨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以色列红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自交和双列杂交后代共9种罗非鱼为实验材料,通过耐盐致死实验、半致死盐度实验和慢性耐盐驯化实验,对萨罗罗非鱼与其他几种罗非鱼耐盐生态特点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萨罗罗非鱼MST为(9.24±1.353)h,ST50为(6.20±1.235)h,MLS-96理论值为30.2,观察值为31.2,远高于另外8种罗非鱼。(2)根据耐盐能力,9种罗非鱼可分为4类:第一类是萨罗罗非鱼,耐盐极强,各项耐盐指标都远高于其他罗非鱼;第二类是以色列红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耐盐强,离差值为正值;第三类是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以色列红罗非鱼♂、以色列红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耐盐较强,离差值为负值;第四类是尼罗罗非鱼,耐盐较弱。(3)当进行慢性耐盐驯化时,萨罗罗非鱼在5d内,死亡率由0达到30%,以后缓慢增长,14~15d有个死亡率的高增长期,然后即进入缓慢增长期;第11天,盐度32.8时,死亡率达到50%,第39天,盐度为102时全部死亡。死亡率与驯化时间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为LnY=3...  相似文献   

6.
红罗非鱼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罗非鱼(Red Tilapia)是近几年来引进的一种高产优质养殖鱼类,是鲈形目(Perci-formes)鲡鱼科(Cichidae)罗非鱼属(Tilapia)内种间杂交育出的新品种。具有体色诱人、腹膜洁白、生长速度快、肉味鲜美、食性广泛、适应性强、不易感染疾病、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台湾省、菲律宾、关岛等国家和地区养殖红罗非鱼较多,大陆广东、福建发展迅猛,并称之为彩虹鲷。其经济价值为黑色罗非鱼的3—4倍。红罗非鱼是一个十分具有推广前景的品种,笔者从1986年起开始红罗非鱼的选育与改良研究,几年来已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其优良性状更为明显。现结合有关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红罗非鱼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罗非鱼(RedTilapia)是鲈形目(Perci-formes)、鲸鱼科(Cichidae)、罗非鱼属(Tilapia)属内种间杂交有出的新品种。其体色诱人、腹膜洁白、生长速度快、肉味鲜美、食性广泛、适应性强、不易感染疾病、经济效益较高。菲律宾、关岛等国家和地区及我国台湾省养殖红罗非鱼较多.近年来广东、投建发展迅猛.并称之为“彩虹绸”。红罗非价经济价值为黑包罗非鱼的3~4倍.是一个具有推广前景的品种。笔者从1986年起开始红罗非自的选育与改良研究,现结合有关资料综述如下。l红罗非鱼的生物学特性1.1形态特征红罗非鱼的体形与尼罗罗非鱼(…  相似文献   

8.
用1m×1m×1m的实验网箱,在盐度分别为0、10、20及30的水体中进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melanotheron)和以色列红罗非鱼(Israeliredtilapia)幼鱼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1)盐度、鱼的种类及盐度-鱼类的交互作用都对3种罗非鱼的生长及体重变异系数有显著影响(P<0 05);3种罗非鱼的成活率和肥满系数只受鱼的种类影响(P<0 05);盐度、盐度-鱼类的交互作用对其都无显著影响。(2)生长和盐度之间的回归关系在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较显著,在萨罗罗非鱼显著性较差。(3)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的生长随着盐度的降低而加快,萨罗罗非鱼的生长随着盐度的降低而减慢。在3种鱼中,盐度在6 9以下时,尼罗罗非鱼生长最快;盐度7 4~28 7时,以色列红罗非鱼生长最快;盐度高于29 0时,萨罗罗非鱼生长最快。(4)在实验的4种盐度下,萨罗罗非鱼的成活率都高于以色列红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而除了在淡水中外,以色列红罗非鱼的成活率又都高于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的肥满系数都显著高于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而以色列红罗非鱼的肥满系数和尼罗罗非鱼的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王兰梅  朱文彬  傅建军  罗明坤  董在杰 《水产学报》2023,47(4):049602-049602
为了探究红罗非鱼越冬期体色变异的分子机制,实验构建了其2种体色(正常粉红体色和变黑体色)皮肤组织的小RNA文库,每组4个重复,组装后平均每组分别获得12 190 544和11 891 890条过滤后的读长(clean reads),获得miRNA成熟序列669个,其中337个是已知的miRNAs。鉴定出越冬期变黑体色相对于正常粉红体色鱼的差异表达miRNAs 26个,其中上调11个,下调15个,且12个为已知的miRNAs,可能在红罗非鱼越冬期体色变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富集分析发现了大量代谢和体色调控相关的通路。研究表明,红罗非鱼越冬期的体色变异可能是色素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形成的,与代谢相关的调控通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解析红罗非鱼越冬期体色变异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红罗非鱼(Red Tilapia)为鲈型目(Perciformes)鲡鱼科(Cichidae)罗非鱼属(Tilapia)内种间杂交育出的新品种。经生化遗传和细胞学方面的分析研究,证明是莫桑比克罗非鱼(T.mossambica)的白变体与尼罗罗非鱼(T.nilotica)杂交的变异种,其体色性状不稳定,后代会产生分离。经过多年的选育和改良,红罗非鱼已显示出较优的经济性状,体表红色,腹膜洁白,生长快、肉味鲜美、食性广泛,经济效益高,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淡水养殖优良品种,在太平洋地区有较大市场潜力,东南亚一带也颇受欢迎。我省红罗非鱼养殖发展迅猛,池塘混养、单养已成规模、网箱养殖不断扩大。红罗非鱼俗称为彩虹鲷,是一个十分具  相似文献   

11.
罗非鱼种间,尤其是尼罗罗非鱼与杂种尼奥罗非鱼之间,很难区分。本文对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和杂交种尼奥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和红罗非鱼的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子1(ITS1)序列及其两侧的18S和5.8s部分序列特征进行分析,以筛选种间鉴别标记。PCR扩增产物大小约700bp,测序结果表明,(去除引物后)18S长146bp,5.8S长66bp,不同种类之间无差异;ITS1长383-483bp,因种类不同而异,其GC含量大于AT含量,达到67.1%。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18S和5.8s片段高度保守,但各有3个变异位点可以把上述几个种和杂种相互区分开;18S序列上有一个UnbI限制性酶切位点,可作为尼罗和尼奥罗非鱼的鉴别标记。ITS1序列种间变异大,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所研究的5个种聚成2个类群,尼罗与尼奥罗非鱼为一组,莫桑比克-红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为另一组。组内种间遗传距离较小,尼罗和尼奥罗非鱼的种间遗传距离为0.006;莫桑比克、奥利亚和红罗非鱼的种间遗传距离在0.007-0.009之间;两组罗非鱼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大,在0.030-0.035之间,表明罗非鱼ITS1序列多态性较高,适合于种类区分。结合部分18S和5.8S序列,细胞核rDNA具有鉴别罗非鱼及其杂种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台湾红罗非鱼是由野生型尼罗罗非鱼与红色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种间杂交分离而来,其体形酷似海水鱼类真鲷,在东南亚具有较大的市场。自2008年来我们在青田县仁庄镇易天渔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  相似文献   

13.
红罗非鱼为丽鱼科(Cichli-dae)、Oreochromis属,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突变种,因鱼体为红色,称红罗非鱼。也因其体色纯红,形似真鲷,体腔无黑膜,肉质鲜嫩,且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颇受消费者喜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于2009年从马来西亚引进最新一代红罗非鱼品系。该品系红罗非鱼经数年选育而成,体色纯正,为淡粉红色,部分个体有胭脂红色斑,与传统的红罗非鱼以橘红色为主的体色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4.
《现代渔业信息》2012,27(1):85-86
国外媒体报道,台湾地区的水产养殖户发现,一种人工养殖的杂交罗非鱼的尾鳍可以加工成市场上炙手可热的鱼翅,用罗非鱼尾鳍制作的鱼翅在色泽、口感方面几乎可以与鲨鱼鱼翅相媲美。另外,加工这种另类鱼翅的原料很容易获得而且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5.
红罗非鱼是罗非鱼属内基因突变经多代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具有体色鲜艳、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耐盐性强等优点。红罗非鱼不仅能在淡水中生存,而且能在自然海水和半咸水中更好地生长,但是关于其在海水中的具体生长参数报道较少。我们于2001年引进以色列红罗非鱼以后,分别对其后代体色分化情况、耐盐性指标等进行了研究,现就其在海、淡水中的生长情况与北方地区养殖较多的尼罗罗非鱼进行比较,为其在海水及盐碱滩涂进行罗非鱼养殖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试验鱼为2001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引进的以色列红罗非鱼原种所产的子一代(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6.
科技     
正"一种珍珠白品系红罗非鱼的家系选育方法"获国家专利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产遗传育种研究室朱文彬助理研究员、董在杰研究员等人发明的"一种珍珠白品系红罗非鱼的家系选育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1410684271.3。据悉,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选育方法包括:1.亲鱼的选择:在体色分化严重的红罗非鱼群体中挑选出体表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量红罗非鱼在工厂余热水池塘养殖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出红罗非鱼体长与体重的相关式。红罗非鱼体长7月份生长最快,平均每天增长0.2厘米,相对生长率为1.48;8月份体重生长最快,平均每天增重3克,相对生长率是7月份最大,达14.84。红罗非鱼的肥满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12月下旬最大,与体长不呈现相关关系。雌、雄红罗非鱼相同体长时,体长22厘米以下雄鱼体重大于雌鱼。对同一群体繁育的红、黑罗非鱼生长的统计分析表明,两者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一、2005年以前 (一)建立5种主要水产养殖动物:鲤鱼、草鱼、对虾、扇贝和罗非鱼的DNA水平的遗传连锁图谱并将生长、抗寒、抗病等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在连锁图上。 (二)改进鱼虾贝类的染色体倍性操作技术,提高成活率,建立四倍体与普通二倍体交配获得大量三倍体的技术路线,培育出3-5种多倍体鱼、贝和雌核发育鱼、贝;构建罗非鱼全雄性群体和对虾全雌性群体,获得2-3种雌性纯合系或单性养殖群体;  相似文献   

19.
罗非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世界推广养殖的一种淡水和半咸水鱼类 ,目前有 85个国家和地区养殖 ,年产量保持在 1 2 0万吨左右 ,成为世界上热销的品种之一。我国是罗非鱼养殖的主要国家 ,目前养殖罗非鱼最多的省份依次为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山东等地 ,主要有 4种 :尼罗罗非鱼、奥尼罗非鱼、红罗非鱼和单性罗非鱼。 2 0 0 2年 ,我国出口罗非鱼数量达到 3.2万吨 ,其中广东省 2万吨 ,福建省 0 .5万吨 ,主要出口到美国、韩国等地罗非鱼养殖与出口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20.
红罗非鱼肉质氧化快红罗非鱼体色美、生长快,尤其适于咸淡水养殖。为比较红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的肌肉营养含量,美国科技大学食品系的研究人员与农业试验站联合进行了测定。将尼罗罗非鱼(黑体色和蓝体色)和红罗非鱼在同样环境下繁殖和养殖,生长季节过后发现:蓝体色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