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测定了淤泥湖、梁子湖及鄱阳湖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共53尾样本的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序列。结果显示:在获得的411 bp长度控制区序列中,检测到3个突变位点、5个单倍型。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3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比较低,且淤泥湖种群最低。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淤泥湖种群与其它两个种群有明显遗传分化,但梁子湖与鄱阳湖种群间未出现分化。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梁子湖、淤泥湖团头鲂苗种生产性能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97年3月9日至13日分别从湖北鄂州市武昌鱼原种场和公安县淤泥湖渔场两地引进团头鲂亲本各30组,鄱阳湖团头鲂来源于与鄱阳湖水系相通的天然大沙湖种质资源库。将三个不同水域的团头鲂在江西省鄱阳湖团头鲂原种场经短期强化培育进行人工养殖,得到试验用水花鱼苗,将不同水域团头鲂F1代水花至夏花阶段为同水体用水花网片分格培育,夏花冬片阶段分单养和混养两种对比试验方式进行。其结果为:水花至夏花阶段鄱阳湖、梁子湖、淤泥湖团头鲂的成活率依次为7325%、70%、655%;夏花至冬片鱼种阶段各水域团头鲂F1代成活率无明显差异,其个体增肉倍数与群体增肉倍数依次为鄱阳湖团头鲂〉淤泥湖团头鲂〉梁子湖团头鲂。  相似文献   

3.
鄱阳湖、梁子湖和淤泥湖三水域团头鲂人工繁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道印  喻晓 《淡水渔业》1999,29(7):10-11
团头鲂系我国长江中下游静水性湖泊中特有的野生品种,属鲤形目、鲤科、编亚科的重要经济鱼类。六十年代初经人工驯养并大范围推广养殖,团头鲂成为一大优良的养殖品种。经专家考证,我国仅在鄱阳湖、梁子湖和淤泥湖仅有的几个天然湖泊中有团头鲂的种质资源分布,我国对梁子湖和淤泥湖的团头鲂种群有较深入的研究,而鄱阳湖团头鲂在国内尚未见系统的研究报告。为了掌握不同水域团头鲂在我地的人工繁殖规律,为探索出繁殖习性更优越的自然种群,我们于1997年的春繁期间在江西省鄱阳湖团头鲂原种场进行了3个不同水域团头鲂人工繁殖对比试…  相似文献   

4.
不同野生群体与家系养殖翘嘴鳜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长江野生群体、通江湖泊野生群体和家系养殖翘嘴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利用7个高度多态的微卫星标记对5个群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显示,7个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值分别为29和9。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平均多态信息量平均值分别为0.853、0.886和0.875。通过平均多态信息量PIC统计发现,遗传多样性从大到小依次为:长江野生群体>梁子湖群体>洞庭湖群体>武汉养殖群体>无锡养殖群体。遗传距离及遗传相似系数分析表明,长江野生群体和无锡养殖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813),遗传相似系数最小(0.444)。UPGMA聚类分析显示,5个群体可分为2个亚群,其中亚群I包括梁子湖群体、洞庭湖群体和长江野生群体,亚群II包括武汉养殖群体和无锡养殖群体。结果表明翘嘴鳜不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受到了一定的地理阻碍,特别是养殖群体与长江野生群体表现较高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5.
日本沼虾三个野生群体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我国野生日本沼虾洞庭湖、鄱阳湖、龙感湖3个不同地理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利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上述3个群体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从47对引物中筛选出11对引物对日本沼虾上述3个不同地理群体的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共扩增90个条带,其中69个(占76.6 %)为多态性条带。参照pBR322DNA/MspI Marker估算所扩增的条带大小,根据条带的位置确定其基因型,并利用GENEPOP32软件进行遗传距离和相似指数数据分析。结果发现:日本沼虾3个不同地理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大为0.196 5,最小为0.186 1,平均遗传距离为0.188 8。采用NTsys2.20聚类分析软件的UPGMA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龙感湖群体与鄱阳湖群体的亲缘关系最近,而与洞庭湖群体的亲缘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6.
中国五大湖三角帆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微卫星技术,将9对微卫星引物用于我国五大淡水湖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群体,即鄱阳湖(PY)、洞庭湖(DT)、太湖(TH)、巢湖(CH)、洪泽湖(HZ )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研究。数据经TFPGA软件估算,分别完成不同群体位点的杂合度值、群体间遗传距离和相似指数计算及聚类分析,确立了5个群体间的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三角帆蚌5个群体的平均表观杂合度0.4964~0.5621,期望杂合度0.5540~0.6270,多态信息含量0.4061~0.4665,其中鄱阳湖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而洪泽湖群体最低。(2)五个群体遗传相似度在0.8947以上,遗传距离在0.0267~0.111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鄱阳湖、巢湖与太湖聚在一起,亲缘关系较近,而洞庭湖群体与洪泽湖群体亲缘关系较近。(3)鄱阳湖三角帆蚌种质最好,并具有很好的育种潜力。  相似文献   

7.
五种水体团头鲂的染色体数目、组型以及电泳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淤泥湖、鄱阳湖、梁子湖、北京、上海水体的团头鲂从普通分类学角度观察,没有明显的特征加以区别,这就对鱼类遗传育种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更确切地证实这五种水体团头鲂是否有差异性,我们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从其染色体数目、组型和几种不同类型的电泳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团头鲂肉质细嫩,含肉量高,又具有食性广、抗病率强、生长速度快、生活适应性广等优点,已在我国湖泊、水库形成自然种群,并已成为池塘主要养殖对象。然而在一些团头鲂养殖的水域中,特别是在池塘养殖中,发现团头鲂性腺早熟、生长速度下降、个体明显减小、抗病率差等现象。我们于2010年4月至11月分别对梁子湖、淤泥湖和鄱阳湖团头鲂性成熟  相似文献   

9.
<正>团头鲂,又名武昌鱼,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鲂属,是我国特有的重要草食性经济鱼类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人工驯养成功的第一种鱼类。具有味美、头小、含肉率高、体形好、规格适中、易加工、食用方便等优点,已被作为优良的草食性鱼类在全国普遍推广。然而,团头鲂自然分布狭窄,主要分布在湖北省梁子湖、淤泥湖以及江西省鄱阳湖3个湖泊等水体,遗传多样  相似文献   

10.
鄱阳湖团头鲂 ,为天然捕捞的主要鱼类 ,现已驯化为池塘养殖品种 ,被广大渔民推广养殖。为了合理利用鄱阳湖内团头鲂的资源并为池塘养殖提供依据 ,特对其自然种群的生长进行了研究。在这之前方耀林等对淤泥湖团头鲂作过这方面的研究 ,得出的结论是其体长随年龄的增加呈抛物线形式增长。柯鸿文等通过饲养作过淤泥湖团头鲂和上海地区饲养的团头鲂的生长对比试验 ,结论是野生团头鲂生长较快。鄱阳湖团头鲂未见系统的研究材料。1、材料和方法本研究从 1 996-1 998年历时近三年 ,从鄱阳湖周围的县、镇湖区采集标本或由当地市场购买 ,尽量采到不同…  相似文献   

11.
斑节对虾家系氨氮耐受性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非洲(F)、泰国(T)、印尼(Y)3个地理群体的野生斑节对虾(Penaeus1Ttonodon)为亲本构建家系,通过96h氨氮急性毒性试验对其中45个家系进行氨氮耐受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96h高氨氮的胁迫下各家系的死亡率为15.56%~100%,斑节对虾家系间对氨氮的耐受性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死亡率低于30%的高氨氮耐受性家系有7个,死亡率在30%~60%的中等氨氮耐受性家系有29个,死亡率高于60%的低氨氮耐受性家系9个。不同父本和母本来源的家系氨氮耐受性由高到低分别为来源非洲、印尼和泰国。不同交配组合氨氮耐受性由高到低分别为F♀×F♂、Y♀×Y♂、Y♀×T♂、T♀×Y♂和T♀×T♂。对印尼和泰国杂交组合家系的氨氮耐受性进行杂交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组合在氨氮耐受性表现出一定的杂交优势(1.98%~19.80%),其中Y♀×T♂组合的杂交优势高于T♀×Y♂组合。  相似文献   

12.
唐家 《畜禽业》2012,(6):68-69
选择波尔山羊、南江黄羊、本地羊进行杂交组合,分析不同组合模式的产羔数、初生重、双月龄断奶重、六月龄出栏重等生产指标,筛选农区适度规模舍饲肉羊的最优杂交组合。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肉羊杂交生产性能明显提高;不同杂交组合模式效益依次为本♀×波♂×波♂>本♀×南♂×波♂>本♀×波♂。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统研究了我国引进的两个山女鳟(Oncorhynchusmasoumazou)群体及其杂交F1代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1)两个杂交组合的早期生产性能,如授精率、发眼率和孵化率等不存在显著优势,自交组合BH08♀×BH08♂的最终成活率为63.37%,远低于其他三组的成活率(P〈0.01);(2)378d的生长对比试验表明,杂交组合与自交组合的体质量、绝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等存在一定差异,养殖时间对这些指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但组间差异仅为显著水平(P〈0.05)或没有差异(P〉0.05);(3)378d的生长对比试验结束时,两个杂交组合均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生长阶段对杂交组合杂种优势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组合间的杂种优势率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4.
应用线粒体COⅡ基因序列分析了细鳞斜颌鲴(Plagiognathops microlepis)三个群体(梁子湖群体、龙窝湖群体和淮河群体)的遗传变异关系.结果显示:测序得到细鳞斜颌鲷线粒体COⅡ基因大小为681 bp,A+T含量(56%左右)明显高于G+C含量.三个群体18个个体共测出5种单倍型,42个核苷酸变异位点,...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双列杂交设计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两个养殖群体:日本群体(J)和中国抗病选育群体(C)进行群体间杂交和群体内自繁,获得C(♀)×C(♂)、J(♀)×J(♂)、J(♀)×C(♂)和C(♀)×J(♂)4个交配组合的子一代。针对受精率、孵化率、白化率和存活率4个性状进行了组合间的比较,计算了各项性状的杂种优势率,对组间各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组在受精率、孵化率及存活率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其中C(♀)×J(♂)后代在孵化率和存活率两个性状上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33.99%和31.37%。对4个性状的表型相关分析表明,受精率和孵化率的相关系数为0.657,受精率和存活率相关系数为0.432,分别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分析结果认为,两个不同群体间的种内杂交是牙鲆优良品种培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牙鲆不同家系生长性能比较及优良亲本选择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牙鲆生长慢的问题,实验室建立了63个牙鲆家系生长性能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对日龄80~230 d的不同家系鱼苗的体长和体重进行了测量,发现家系之间存在明显的生长差异,生长最快家系平均体重是最慢家系的3.08倍,最大体长是最小体长的1.47倍。家系的绝对增重率分布在0.138~0.478。利用多元方差分析(MANOVA)对家系因子进行分析表明,牙鲆家系生长日龄对家系体长和体重未达显著影响(P>0.05);利用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分析和多重比较法(SNK)对63个家系的生长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后表明,所有家系可分为生长快速、生长较快、生长一般、生长较慢和生长最慢5个组,5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筛选出19、36、51、21、69、61、64和81号8个生长快速家系。利用多重比较法对RS×JS♀、RS×RS♀、RS×YS♀、JS×RS♀、JS×JS♀、YS×RS♀、YS×JS♀ 7个杂交组合产生的后代生长性状进行综合分析,发现JS×RS♀杂交产生的家系生长最快(P<0.05),不同群体间与群体内杂交产生家系在生长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利用半同胞家系进行后裔性状测定和分析,对牙鲆3个群体中14个父本和12个母本的生长遗传性状进行鉴定,发现JS29、JS12 和RS41 3个父本及 RS75、RS28、RS86、JS21和JS22 5个母本产生的家系生长较快(P<0.05)。利用生长最快家系和生长最慢家系的体长和体重数据,建立了体长和体重关系式,决定系数R2>0.5、a值相近、b<3,表明家系个体的体长和体重密切相关,家系生长环境较稳定,两家系都处于异速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17.
赵岩  李思发  唐首杰 《水产学报》2009,33(6):893-900
以团头鲂“浦江1号” 选育后期3个世代群体(F7、F8、F9)为试验对象、其选育奠基群体(1985年淤泥湖野生群体)后代、淤泥湖野生群体(2007年)、梁子湖野生群体(2007年)为对照材料,通过ISSR标记技术分析,并通过部分样本的细胞色素b基因测序的补充验证,了解选育所产生的遗传变异及野生群体遗传结构现状。主要结果:(1)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26个引物,扩增出清晰、可重复的条带共164条,多态性条带比例49.39%。细胞色素b基因在选育良种3个世代中只发现一种单倍型。(2)选育群体同选育奠基群体后代、野生群体间的遗传差异显著,如群体多态位点百分数,F9(28.05%)比选育奠基群体后代(40.24%)减少了30.29%,比淤泥湖野生群体(41.46%)减少了32.34%。选育群体同淤泥湖野生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0.935 0),距离最大(0.067 2),两两配对FST值最大(FST=0.305 72);UPGMA法构建系统进化树表明,选育群体同野生群体处于两个大分支,而在野生群体大支中,选育奠基群体后代与淤泥湖原种野生群体间配对FST值最小(FST=0.050 45)。(3)选育群体F7、F8、F9各世代间遗传分化虽弱(低GST 0.141 7值,高Nm 3.027 9值),但多态位点百分数、位点基因平均多样性、Nei氏基因多样性、群体内Shannon多样性指数等遗传参数仍然都呈现随选育世代数的累进而降低的趋势。(4)ISSR比细胞色素b基因更适合近缘种的相关关系研究。(5)经过二十多年9代的选育,相对于野生群体,团头鲂“浦江1号”良种已产生了明显的遗传分化,性状已相当稳定,但离选育极限尚有一定距离,今后应在继续监测其遗传结构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选育潜力,同时要避免种质混杂、近交衰退及瓶颈效应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从2008年8月25日至10月8日对黑龙江野鲤自交子代、建鲤自交子代、黑龙江野鲤♀×建鲤子代和黑龙江野鲤×建鲤♀子代4个群体进行了为期45 d的网箱养殖。而后,对两杂交群体和两自交群体血液学指标进行了测量比较,分析由于杂交而造成的血液学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结果显示,黑龙江野鲤♀×建鲤子代与黑龙江野鲤自交子代相比在血糖和血红蛋白2个指标上分别存在极显著和显著差异(P<0.01或P<0.05);与建鲤自交子代相比在总蛋白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2个指标上分别存在极显著和显著差异(P<0.01或P<0.05)。黑龙江野鲤×建鲤♀子代与黑龙江野鲤自交子代相比在总蛋白、谷丙转氨酶、总胆固醇和血红蛋白4个指标上分别存在极显著和显著差异(P<0.01或P<0.05);与建鲤自交子代相比在谷丙转氨酶、血糖、甘油三脂和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4个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血液学指标的差异反映出,两杂交群体和两自交群体相比,在代谢水平、免疫能力、肝脏功能、性腺发育和氧的运输能力上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可能是由于亲本不同造成子代遗传结构的不同而引起。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群体间杂交及群体内自繁等方法对美洲红点鲑(Salvelinus fominalis)和白斑红点鲑(Salvelinus leucomaenis)进行了配组繁殖,成功地获得了4类组合的子一代群体。比较了各交配组合的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等生存力,结果表明:正交子一代(白斑红点鲑♀×美洲红点鲑♂)组合的受精率明显高于父本和反交子一代组合,与母本子一代组合差异不显著(p〉0.05),孵化率和成活率与双亲自繁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O.05),高于反交子一代(美洲红点鲑♀×白斑红点鲑♂)组合。杂交子一代和亲本后代140d室内生长试验表明:不同发育阶段的正交子一代表现出杂种优势,体质量的杂种优势率为27.09%~35.66%,体长的杂种优势率为8.47%~11.25%,在体质量、体长增长量均高于双亲子一代。反交子一代群体生长发育始终没有表现杂种优势(H〈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