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2013年1–9月辽宁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福荣海"轮南极磷虾拖网调查数据,以3n mile/h拖曳获得的产量作为CPUE指标,对南极磷虾资源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6月的月均CPUE值相对稳定,7–9月逐月下降。各渔区中平均CPUE值以48.1区最高,为(25.12±31.04)t/h;48.3区最低,为(11.49±12.06)t/h;CPUE值的波动幅度48.1区大于48.2和48.3区。48.1区的南极磷虾群主要分布于0–100 m水层,CPUE值以25–50 m水层为最高;48.2区虾群主要分布于50–150 m水层,CPUE值以100–150 m水层最高;48.3区虾群主要分布于100–250 m水层,CPUE值以200–250 m水层最高。海底深度500 m的近岸海域是磷虾主要集群分布区和商业捕捞渔场,以水深250 m的浅水区渔场虾群密度最大,平均CPUE值为(17.54±35.26)t/h,水深250–1500 m的深水区渔场平均CPUE值变化较小,在12.0–14.0 t/h之间波动,但水深1500 m时,平均CPUE值降到(9.62±9.54)t/h。作业渔场的表温SST主要集中在-1–2℃,当SST为-1–0℃时,平均CPUE值最高。探捕调查发现了5个主要的磷虾集群,集群时间可达30 d以上,但集群密度随时间发生变化。调查结果可为研究南极磷虾渔场形成机制和渔业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并为商业捕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3年1–9月辽宁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福荣海”轮南极磷虾拖网调查数据,以3n mile/h拖曳获得的产量作为CPUE指标,对南极磷虾资源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6月的月均CPUE值相对稳定,7–9月逐月下降。各渔区中平均CPUE值以48.1区最高,为(25.12±31.04) t/h;48.3区最低,为(11.49±12.06) t/h;CPUE值的波动幅度48.1区大于48.2和48.3区。48.1区的南极磷虾群主要分布于0 –100 m水层,CPUE值以25–50 m水层为最高;48.2区虾群主要分布于50–150 m水层,CPUE值以100–150 m水层最高;48.3区虾群主要分布于100–250 m水层,CPUE值以200– 250 m水层最高。海底深度<500 m的近岸海域是磷虾主要集群分布区和商业捕捞渔场,以水深<250 m的浅水区渔场虾群密度最大,平均CPUE值为(17.54±35.26) t/h,水深250–1500 m的深水区渔场平均CPUE值变化较小,在12.0–14.0 t/h之间波动,但水深>1500 m时,平均CPUE值降到(9.62±9.54) t/h。作业渔场的表温SST主要集中在-1–2℃,当SST为-1–0℃时,平均CPUE值最高。探捕调查发现了5个主要的磷虾集群,集群时间可达30 d以上,但集群密度随时间发生变化。调查结果可为研究南极磷虾渔场形成机制和渔业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并为商业捕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2010—2019年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捕捞渔船的生产资料,分析了南极海域48渔区南极磷虾渔场的分布特点,采用重心迁移轨迹模型和标准差椭圆(SDE)模型探讨了南极磷虾的渔场变动特征和规律。结果显示,南极磷虾捕捞量主要集中在48.1亚区,占比为70.30%,48.2亚区和48.3亚区的产量相差很小,占比分别为14.28%和15.42%;年间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曲线上升,最小值为2012年,最大值为2019年;月间CPUE先增后降,最小值为1月,最大值为6月。48.1亚区的年间和月间渔场重心均往西南方向移动;48.2亚区年间的渔场重心东移,但移动范围较小,月间规律不强;48.3亚区年间渔场重心南移,月间渔场重心向西北移动。经SDE分析可知,48.1亚区渔场分布范围最广、离散程度最大,48.3亚区渔场方向性最强、向心力最明显。48.1亚区渔场重心主要分布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48.2亚区渔场重心分布于南奥克尼群岛东侧,48.3亚区渔场重心分布于南乔治亚群岛东北侧。聚类结果表明,48.1亚区年间渔场重心均较为集中,48.2和48.3亚区除2017年外,其他年间渔场重心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4.
南极半岛周边海域南极大磷虾生物学 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2010年1月24日-2月11日在南极半岛周边CCAMLR辖区48.1区和48.2区的拖网磷虾渔获数据,对南极大磷虾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两区南极大磷虾的体长范围为33.65~ 65.80 mm,优势体长为50.00 ~58.00 mm,占60.66%;平均体长48.1区略大于48.2区,雌性大于雄...  相似文献   

5.
根据2013年1—9月南极磷虾拖网调查数据,以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作为资源密度指标,分析南极磷虾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和月间变化。结果表明,1—6月的月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值相对稳定,7—9月逐月下降。渔区的平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值以48.1小区最高,为(25.12±31.04)t/h,48.3小区最低,为(11.49±12.06)t/h;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值的波动幅度48.1小区大于48.2小区和48.3小区。广义可加模型筛选出的解释变量对南极磷虾空间分布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月份、经度、拖网深度、水深、纬度和表层水温。各因子的偏差解释率分别为16.82%、11.17%、3.98%、1.75%、1.54%和0.88%,所有因子对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的总偏差解释率为36.14%。本次调查的结果可为研究南极磷虾渔场形成机制和渔业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2013/14渔季"福荣海"轮在南设得兰群岛海域生产期间收集的数据,对南极磷虾渔场时空变动和影响CPUE变动的因素(时空、放网时间、拖速、拖曳深度、水深和水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8.1亚区磷虾渔场随时间变化由乔治岛东北部向乔治岛和南极半岛之间水域移动;(2)平均CPUE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4月上旬平均CPUE最高(44.41t/h),放网时间在[8:00,18:00)时,平均CPUE较高,超过20 t/h;(3)拖速[3,3.3)kn时平均CPUE最高(27.20 t/h),拖曳水深在(20,40]m时,平均CPUE最高(34.35 t/h),海底深度在[100,200)m时,平均CPUE最大(34.48 t/h),水温小于-1.8℃时平均CPUE最高(36.20t/h)。本研究结果可为南极磷虾生物资源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并为海上生产提供指导性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国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 48. 1亚区和48. 2亚区内2010—2014年南极磷虾拖网渔船的捕捞数据,采用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分析各拖网捕捞参数(因子)对南极磷虾汛期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2014年我国南极磷虾作业渔场主要位于南极半岛等岛屿的周边海域,CPUE值月变化明显,2—5月为捕捞高峰期。CPUE最高值为2014年,最低值为2012年,年平均CPUE呈略上升趋势。从月变化来看,除6月外,标准化CPUE均大于名义CPUE;且最大值出现在4月或5月,最小值均出现在10月。GAM分析表明各捕捞参数对CPUE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拖网速度、网口高度、网口水平扩张、拖曳水深、曳纲长度;各因子的偏差解释率分别为22. 8%、14. 5%、12. 7%、6. 0%、1. 6%,所有因子对CPUE的总体偏差解释率为57. 6%。研究认为,我国南极磷虾捕捞作业中最适拖网速度范围2. 6~3. 1 kn;最适网口高度范围22~30 m;最适网口水平扩张范围20~25 m;最适曳纲长度范围100~200 m;最适拖曳水深范围0~40 m。  相似文献   

8.
利用2010年1月23日~2月13日在南极半岛邻近海域南设得兰群岛(CCAMLR 48.1亚区内)和南奥克尼群岛(CCAMLR 48.2亚区内)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 Dana渔场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对长臂樱磷虾Thysanoessa macrura G.O.Sars数量密度、体长分布及发育期组成等进行了研究;样品由330 μm浮游生物垂直拖网和500μm表层水平拖网采集。调查海域表层水温范围为0.37~2.49 ℃,平均1.58℃;盐度范围为32.91~34.32,平均33.88。长臂樱磷虾广泛分布于调查水域;以垂直网样计,48.1亚区的平均密度为261.6 ind/1 000m3,48.2亚区为391.5 ind/1 000 m3,各站位的分布密度与表层水温呈显著正相关(P=0.04)。长臂樱磷虾由CII期原蚤状幼体至成体间的所有发育期个体组成,以蚤状幼体数量居多;蚤状幼体、未成体及成体的体长范围与平均体长分别为2.74~6.80 mm、5.15 mm,6.81~16.20 mm、8.15 mm,15.40~20.70 mm、17.98 mm。蚤状幼体各期生长率范围为0.013~0.064 mm/d,两亚区间无显著差异(P=0.37),各期均值为0.040 mm/d;48.1亚区长臂樱磷虾生殖季节的估测结果为9月末~10月,48.2亚区内为10月初~11月中旬。长臂樱磷虾在水平网中的出现频率和个体出现数量均高于垂直网,说明在磷虾水平分布和生长发育研究中,水平拖网可作为垂直拖网的有效补充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南极大西洋扇区磷虾渔业渔获率突变特征及其致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利用CCARMLR数据库中提取的南极大西洋扇区(含48.1、48.2和48.3亚区)1982-2011年30年间的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年平均渔获率数据,运用Mann-Kendall法分析了其时间序列的发展趋势及突变特征.从趋势特征看,48区月均名义CPUE由1982年的5t/h左右,变化至2011年的10t/h左右.CPUE值时间序列呈现显著性周期波动,线性趋势年均增幅为0.221t/h.48.1亚区为主要捕捞区域,其CPUE线性趋势增幅最小,为年均0.088 t/h;而48.2亚区增幅最大,年增幅达0.323 9 t/h; 41.3亚区的年增幅为0.261 t/h.就渔获率突变特征而言,过去30年48区磷虾渔获率变化趋势为先缓后快的逐渐上升过程,渔获率突变点发生在1999年,这个突变在2001年后显著性存在.3个亚区磷虾渔获率均存在“上升突变”突变点.48.1亚区渔获率分别于2001年和2004年出现相交突变点,但均未通过α=0.05的显著线检验.48.2亚区分别于1995-1996年“向下突变”,但未通过α=0.05的显著线检验,1996-1997年出现“向上突变”,2000年通过α=0.05的显著线检验.48.3亚区突变发生在1992年,突变点通过α=0.05的显著线检验.结合海冰面积和捕捞(包括般队、捕捞技术、加工工艺)等因子分析突变的致因时,发现:(1)捕捞技术和加工工艺是最主要的致突变因子;(2)海冰面积在1983-1993年对渔获率突变有明显贡献;(3)空间上,越靠近南大陆,环境因子对突变的发生越容易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南极磷虾调查CPUE指数变动的影响因素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2010年1月~2月在南极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周围水域开展的南极磷虾拖网调查期间收集的数据,对南极磷虾CPUE指数变动的影响因素(包括表温、水深、拖速和拖曳深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开始捕捞至结束捕捞的表温相差较小时,平均CPUE相对较高(250 kg/min);(2)起放网表温在0.5~1.0℃和1.0~1.5℃时,平均CPUE均较高(250 kg/min);(3)当海底平均深度大于2 000 m时,CPUE均最低(100 kg/min);(4)随着拖速和拖曳深度的增加,平均CPUE逐渐减小,当拖速小于2.5 kn及拖曳水深小于25 m时,平均CPUE达到最大,分别为364.46 kg/min和347.59 kg/min。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发南极磷虾资源提供基础数据,并为海上生产提供指导性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南极磷虾虾肉制取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晓伟  沈建  蔡淑君 《海洋渔业》2013,35(1):102-107
以虾肉制取为目的,对南极磷虾进行了体长、体重、肉重及含肉量等生物学特性测定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处理方式下南极磷虾脱壳的难易程度。结果表明:(1)南极磷虾样本体长范围25.41~54.65 mm,其中优势体长范围35.01~45.00 mm,占总数的54.98%;(2)南极磷虾体样本重范围0.15~1.58 g,优势体重范围0.61~0.80 g,占总数的30.76%;(3)南极磷虾样本含肉率范围25.42%~49.28%,不同体长磷虾的含肉率差别不明显,优势体长的磷虾平均含肉率为38.08%。其中体长30 mm左右的磷虾平均含肉率相对较高,为40.23%。体长在25 mm左右的磷虾平均含肉率相对较低,为33.33%;(4)新鲜的南极磷虾剥壳较容易,随着浸泡时间增加,虾肉的品质逐渐下降。蒸煮后磷虾更易于手工剥壳,但机器剥壳的效果却变差。冷冻后的磷虾品质有一定的下降,且壳肉分离的难度增加。总体剥壳得肉率较鲜虾有一定下降,其中机器剥壳得肉率下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南极半岛周边水域内南极磷虾(以下简称磷虾)拖网渔场的特征,基于2013年1月至2019年5月"福荣海"轮在南极半岛周边水域的生产数据,分析了水域内磷虾中心渔场年际空间分布和生产特征。结果表明,南极半岛周边水域内磷虾拖网渔场主要分布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Bransfield Strait)、乔治王岛(King George Island)和斯诺岛(Snow Island)3个区域;其中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是历年磷虾生产最稳定的区域,尤以海峡中部靠近南极半岛一侧水域(58°~60°W、63°~64°S)的作业天数和年产量占比最高;乔治王岛和斯诺岛区域的作业天数和年产量占比较低,且主要分布在岛屿周边近岸水域;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区域、乔治王岛区域和斯诺岛区域的历年产量占比分别为60.00%~99.97%、0.03%~21.15%和0.01%~17.25%,历年作业天数占比分别为61.76%~98.75%、1.25%~28.68%和0.84%~16.67%。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渔场的生产主要在3—5月,日产量主要为150 t以下;乔治王岛区域生产主要在1月份,日产量以150 t以下为主;斯诺岛区域的日产量在3月份较高,主要以150~250 t为主。各年度的连续生产期分布区域以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中部水域为主;各日产量区间的生产日历年主要分布在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中部,各日单位小时产量生产日也呈现逐渐集中到布兰斯菲尔德海峡的趋势;各级别亚渔场历年主要分布区域均在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  相似文献   

14.
韦想云  朱国平 《水产学报》2022,46(3):513-523
南极治理的推进,尤其是南极海洋保护区的构建,涉及因素较多,各方在相关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非政府组织作为参与南极治理的多元角色,以其科学数据的提供能力、参与力度以及公众关注度,在南极治理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影响作用.非政府组织在南极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南极海洋保护区事宜的推进以及南极磷...  相似文献   

15.
16.
南极大西洋扇区南极磷虾渔获率序列的振荡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释南极大西洋扇区的48区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资源的多尺度振荡模态特征及其与环境振荡之间的响应关系, 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 1982-2011年间的南极磷虾月均渔获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其振荡表现出了0.5 a1 a1.5 a2.5 a7 a11 a等多个周期, 其中高频振荡对南极磷虾资源变动影响较大, 低频振荡影响较小; 3个亚区渔获率都为冬高夏低季节性振荡, 48.1~48.3亚区最高值依次出现在5月、 6月和9, 渔获率的最低值出现在1; 所有振荡周期中以1 a为最主要振荡周期(方差解释率为46.7%), 南极磷虾年补充规模对其渔获率最为重要; 2.5 a振荡和海冰面积3.0 a;振荡有关; 渔获率低频振荡周期与气候-海流系统振荡周期有关。海冰面积和渔获率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4, 位相差10个月)海冰面积异常振荡会在8~11个月之后对渔获率和渔获率异常产生的正相关影响。磷虾资源的振荡是环境振荡和磷虾生物周期综合作用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Among the endemic notothenioid fish of Antarctica, the Antarctic silverfish (Pleuragramma antarcticum) is the only species in which all developmental stages live throughout the water column. It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shelf waters around the continent, inhabiting both open waters and areas of pack ice at depths from 0 to 900 m. In successfully occupying this habitat, it evolved a suite of specific biological, ec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adaptations to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the cold and highly seasonal Antarctic waters. Specialization for the pelagic environment evolved over millions of years enabled life under unusual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and colonization of the pelagic realm of the Antarctic continental shelf. A sudden change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driven by the current rapid climate change could negatively affect this weak equilibrium, with a catastrophic cascade effecting higher trophic levels. Indeed, as both adults and early life stages of the Antarctic silverfish appear to be strongly dependent on sea‐ice, this species would be especially sensitive to climatic or oceanic changes that reduce the extent of sea‐ice cover or the timing of formation of coastal polynyas.  相似文献   

18.
The early life stages of the Antarctic silverfish (Pleuragramma antarctica), an important prey species for higher predators in the Southern Ocean ecosystem, dominate the larval fish assemblages of the Bransfield Strai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reas for larval retention off the Antarctic Peninsula. Nevertheless, the spatial location of areas where they were spawned and the timing of larval hatching remain unknown. By linking Lagrangian particle tracking simulations with age data obtained using otolith microincrements from fish caught north of Joinville Island in a pelagic survey, we estimated the distribution of hatch dates and subsequent growth rates of silverfish reaching the Bransfield Strait, and predicted the areas where they were spawned. Larval hatching peaked during the last week of December, and the inner shelf and shelf break, east of the Larsen Ice shelf, were the dominant areas predicted to contribute to larval assemblages in the Bransfield Strait. Over simulated periods of 600–630 days, 35–40% of particles remained within the Bransfield Strait, suggesting an important source of supply to higher predators feeding off the northern Antarctic Peninsula. The daily growth rate at the mean size of 22.3 mm was 0.18 mm, corresponding to a daily change in size of approximately 0.82% standard length (SL), and large variability in growth rate suggested a wide range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experienced during the period of advection from the spawning areas. These results provide spatial predictions that can be tested empirically in future studies, using the simulated trajectories to inform sampling design and spatial cover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