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种从环境中分离和富集硝化细菌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反复分离筛选,从对虾养殖环境中分离得到5株亚硝化菌和3株硝化菌,均为革兰氏阴性细菌。设计了一套简易培养系统培养分离得到的硝化细菌,根据培养结果筛选出其中最具生长与硝化能力的优势亚硝化菌和硝化菌,同时检验应用该模式进行硝化细菌培养的效果。培养结果表明筛选的几株硝化细菌均有很强的生长和硝化能力,其中Y105和X101分别是亚硝化菌和硝化菌中最具优势的菌株。采用所设计的简易培养模式,在遮光、30℃、连续无菌充气的培养条件下,同时不补加营养物质和调整pH值,即可在短时间内获得较高密度(10~6~10~8 mL~(-1))的硝化细菌菌液,其中亚硝化菌富集培养时间为13~19 d,硝化菌为6~12 d。  相似文献   

2.
循环海水养殖系统硝化滤器中氨氧化微生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循环水养殖硝化滤器载体上附着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可以为提高其处理速率和效率,并为特异性工程菌构建提供依据。采用改良的AFLP方法分析了循环水养殖硝化滤器载体上附着的氨氧化细菌16S rRNA基因和氨单加氧酶amoA基因片段及其系统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分析16S rRNA基因得到的序列片段比分析amoA基因片段得到了更多信息,准确度较高,可作为分析循环水养殖硝化滤器氨氧化菌群组成的有效方法。克隆测序所得序列与网上公布数据比对,可见存在于循环水养殖硝化滤器载体上的氨氧化细菌与Nitrosomonas cryotolerans、Nitrosomonas oligotropha、Nitrosospira tenuis、Nitrosomonas marina相似度达100%,与Nitrosomonas aestuarii相似度为87%。大部分属于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仅少数序列属于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采用16S rRNA基因和amoA片段分析方法得到的附着于封闭循环海水养殖硝化滤器载体上的氨氧化细菌主要为变形菌(Proteobacteria)的β-亚类的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和少量的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氨氧化细菌,以及一定数量的γ-亚类氨氧化细菌。  相似文献   

3.
1背景和介绍厌氧氨氧化( Anammox),即铵盐的厌氧氧化耦合亚硝酸盐的还原,终产物为氮气(N2),是氮循环中新发现的微生物转化途径。厌氧氨氧化由化能自养型或者兼性细菌利用亚硝酸盐或者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完成。厌氧氨氧化细菌属于一类独特的微生物,归于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 Brocadiales目。厌氧氨氧化细菌最初在废水处理系统中发现,随后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发现有存在和活性,比如在海洋底质、缺氧水体中以及氧含量最少的区域。  相似文献   

4.
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细菌群落的PCR-DGGE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模拟实验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不同初始NH 4N浓度的生物滤池中生物膜上和水中的细菌数量及群落种类组成进行了研究。对成熟生物膜及水体样品中的异养菌、氨氧化菌、亚硝酸盐氧化菌的培养计数结果表明,随着生物滤池初始氨氮浓度增大,除异养细菌数量逐渐下降外,生物膜上的氨氧化菌和亚硝酸盐氧化菌数量呈逐渐增加趋势,且均高出水样3~4个数量级;同时对上述样品的16S rRNA基因片段的PCR扩增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及其序列同源性分析的结果表明,生物膜和水中都有较高的细菌多样性,同一初始氨氮浓度的滤池中生物膜上的细菌多样性高于水中的。生物滤池中的细菌主要由拟杆菌门的黄杆菌纲和变形菌门的α-、β-、γ-变形菌纲的15种细菌组成。生物膜上的优势菌包括奥雷氏菌属、湖饲养者菌属、泥滩杆菌属、沉积杆菌属、雷辛格氏菌属、冷蛇形菌属和亚硝化单胞菌属等;水体中的优势菌则有明显差异,主要有蛋黄色杆菌属、Nautella,玫瑰杆菌属和一种硫氧化菌等。初始氨氮越高的滤池中,亚硝化单胞菌属的细菌在生物膜上所占比例越高,逐渐成为优势菌之一。实验证实,挂膜初期,提高水体中初始氨氮浓度,有利于硝化细菌的富集和固着,提高生物滤池的除氮效率。  相似文献   

5.
利用平板稀释涂布法和平板划线分离纯化法,自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中分离得到5株细菌,经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同时对其硝化功能和氨氮去除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5株细菌分别为门多萨假单胞菌、嗜胺甲基杆菌、放射根瘤菌、施氏假单胞菌和氧化微杆菌。对其净化效果进行验证可知,门多萨假单胞菌和施氏假单胞菌对氨氮的去除率超过85%,分别为88.83%和91.73%;对亚硝态氮的去除率超过90%,分别为95.08%和97.39%;对硝态氮的去除率超过90%,分别为90.49%和91.22%。以上两种菌株有较高的氨氮和亚硝态氮去除效果,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采集于上海郊区海域的海水和海泥样品中分离出 193株海洋细菌,从中筛选抑菌活性菌株。 分别利用琼脂块法和管碟法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初筛和复筛,结果显示,有 29株海洋细菌具有抑菌活性, 占总分离菌株的 15%,其中抑菌能力较强的 G4,抑菌谱较广,能同时抑制革兰氏阳性和阴性指示菌。  相似文献   

7.
虾池有机污染物降解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莫照兰 《水产学报》2000,24(4):334-338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612株海洋细菌和10株海水驯化淡水菌进行筛选,检测其快速降解水体中富营养有机物的能力。利用对虾饵料培养基、BOD仪、胞外酶检测等方法进行筛选,最后筛选到10株对富营养有机物具有 较高降解性能的细菌。所有的细菌均能产生明胶酶和脂酶(Tween-80),其中9株细菌能产生淀粉酶,8株产生卵磷脂酶,2株产生酪蛋白酶,1株产生褐藻胶酶。通过测量BOD来衡量10株细菌利用对虾饵料的效果,2天时能消化46.6%-59.5%的对虾饵料,5天时能消化50.8%-70.2%的对虾饵料。用常规生理生化方法将细菌鉴定到属,其中3株为弧菌属细菌(Vibrio spp.),3株为假单胞菌属细菌(Pseudomonas spp.),2株为发光杆菌属细菌(Photobacterium spp.),1株为气单胞菌属细菌(Aeromonas spp.),1株为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8.
草鱼养殖水体中参与氮转化途径的异养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草鱼池塘中参与氮代谢的异养细菌比例及其代谢途径,从杭州郊区取得4个草鱼池塘的水样,每个水样通过涂布随即挑选100株菌株进行定性显色试验,并据此选取11株异养菌进行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4个草鱼养殖池塘中NH4+-N和NO2--N的平均水平分别为5.597 mg/L和0.135 mg/L。池塘中可培养的异养菌平均为3.26×105cfu/mL,其中的89.75%参与了氮的不同代谢途径,其中31.25%的氨化菌和33.50%NO3--N(NO2--N)还原菌参与了NH4+-N的生成,32.45%的氨氧化菌参与了NH4+-N的降低;NO2--N生成途径主要包括蛋白质直接转化(11.26%)、氨氧化(4.25%)和硝酸盐氮还原(10.75%),而NO2--N降低主要通过15.50%的亚硝酸氧化菌、8.75%的NO2--N还原菌和10.75%的反硝化菌实现。结果提示,草鱼养殖水体中存在大量的异养硝化菌参与不同的氮代谢途径,且产生氨氮的异养菌比例远高于去除氨氮的菌,这是草鱼养殖水体中氨氮含量易偏高的原因。同时,11株不同功能的异养菌16SrRNA鉴定结果为寡养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6株、假单胞菌(Pseudomonas)3株、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和肠杆菌(Enterobacter)各1株,而且细菌对氮源的利用具有菌株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饵料培养基,在低温(16±1)℃下,从刺参养殖池塘环境中富集驯化分离有机污染物低温降解细菌;根据菌株生长情况、好氧性和生物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筛选,然后在菌体接种密度1×106 CFU/mL、(16±1)℃、pH 8.0、160 r/min条件下,通过检测菌株对饵料中有机物(COD)和氨态氮(NH4+-N)成分的去除率来最终筛选获得优良低温有机污染物降解细菌,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研究。菌株筛选结果表明,从分离的17株低温细菌中共获得3株菌株DR7、DR8和DR11,它们能同时高效降低和去除饵料浸出物中COD和NH4+-N,5 d COD去除率分别为37.7%、50.0%和21.0%,NH4+-N去除率分别为95.0%、98.0%和99.8%。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DR7和DR11属于假单胞菌属细菌(Pseudomonas sp.),DR8属于副球菌属细菌(Paracoccus sp.)。菌株降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株培养时间对饵料降解有显著影响(P<0.05),在0~6 d内3菌株对饵料中有机物和氨态氮的去除过程明显,其中DR8降解力最强;各组合菌株的饵料降解效果差异显著(P<0.05),但并不完全优于对照单菌株,其中最佳组合为DR8-DR11。研究认为,筛选的3株低温有机污染物降解细菌为良好的菌种资源,在刺参养殖池塘污染环境调控及刺参微生态制剂的研制方面具有较好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一株反硝化聚磷细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的一种简单的反硝化聚磷菌筛选方法,获得一株源自池塘底泥的反硝化聚磷菌RC11,利用细菌自动分析鉴定仪等方法对其进行种属鉴定,确定其分类地位.试验结果表明,菌株RC11具有合成聚β-羟基丁酸和多聚磷酸盐的能力,硝酸盐还原阳性;在好氧情况下,可以直接利用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如乙酸、蛋白胨)氧化产能,吸收培养基中的磷酸...  相似文献   

11.
郑远  吴等等  徐爱玲  宋志文 《河北渔业》2013,(12):1-3,14,36
分别选取自制硝化细菌、德彩、喜瑞和科迪4种硝化细菌制剂,研究其对海水水族箱硝化功能建立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硝化细菌海水水族箱硝化功能建立过程明显不同,自制硝化细菌制剂组海水水族箱氨氮在5 d达到峰值,11 d降至最低;德彩、喜瑞和科迪组则分别在15 d、13 d和17 d达到峰值,30 d、36 d和30 d降至最低;自制硝化细菌制剂组海水水族箱中亚硝酸盐在21 d达到峰值,在40 d降低至检测不出;德彩硝化细菌、喜瑞硝化细菌和科迪硝化细菌组亚硝酸盐分别在46 d、59 d、68 d到达峰值,德彩、喜瑞组亚硝酸盐分别在69 d、75 d降至检测不出,而科迪组亚硝酸盐直至实验结束仍维持在较高浓度(80 mg/L)。  相似文献   

12.
四联活菌制剂对养殖水体中氨氮及亚硝酸盐的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四联活菌制剂,在室内进行了对养殖池塘水体中氨氮及亚硝酸盐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光合细菌、纳豆芽孢杆菌、乳酸菌、硝化细菌具有较好的氨氮、亚硝酸盐降解性能,随着添加质量浓度的增加,氨氮、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增加;各菌株氨氮降解能力依次为:乳酸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纳豆芽孢杆菌;亚硝酸盐降解能力依次为:硝化细菌>纳豆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四联活菌制剂对养殖水体中氨氮及亚硝酸盐降解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纳豆芽孢杆菌的协同作用对氨氮、亚硝酸盐的降解效果更显著、快速.当制剂添加量分别为1.5、3.0、4.5 kg/hm~2时,5 d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2%、80%、74%,亚硝酸盐的去除率接近100%,结果均显著高于添加同剂量单一菌株时的氨氮、亚硝酸盐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3.
对3种微生态制剂改善河蟹养殖池水质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实验组各池中分别加入超浓缩光合细菌(PSB)、"西菲利"活菌生物净水剂、活菌净水剂以及3种微生态制剂组成的混合制剂。观察氨态氮、亚硝态氮、硫化氢、溶解氧、化学耗氧量、pH及异养菌总数等水质指标。结果表明:3种微生态制剂均能改善水质,抑制异养菌的过度增长,但对水质指标的改善各有侧重,混合制剂优于单一制剂。  相似文献   

14.
将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硝化细菌等组成的复合菌,应用于海蜇池塘养殖中。结果显示:水中复合菌密度为16×10~6个菌体/ml以上时,能分解海蜇和刺参的粪便;在养殖池塘中,按2kg/1000m~3的用量、施加密度为10×10~8个菌体/ml的复合菌液,可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增加池塘中的单胞藻、桡足类和多毛类幼体等浮游生物的数量。表明净水复合菌能有效地改善养殖生态环境,从而促进海蜇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杂色鲍幼苗大规模死亡与细菌数量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对杂色鲍育苗过程中养殖池、附着板上的细菌数量进行了监测,当鲍苗出现大规模死亡前后,池水及附着板上细菌数量比养殖初期高2个数量级,利用臭氧处理养殖水后,附着板上的细菌数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鲍苗同样出现死亡,鲍苗剥离后1周左右也出现大规模死亡。在鲍苗大规模死亡前后分离的细菌经过鉴定为塔式弧菌及Vibrio sp.  相似文献   

16.
复合硝化菌制剂对水质改良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室内静态水体中0.25mg/L复合硝化菌制剂使用后,7d内氨氮平均降解率为34.84%,亚硝酸盐氮的平均降解率为19.05%。0.5mg/L组氨氮平均降解率为45.05%,亚硝酸盐的平均降解率为41.79%。1.0mg/L组的氨氮平均降解率为55.26%,亚硝酸盐氮平均降解率为51.20%。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最大的降解峰值出现6d之间。而养殖池塘中,0.5mg/L复合硝化菌制剂后,5d内氨氮的降解率为13.61%~28.03%,7d内亚硝酸盐氮的降解率为9.30%~25.58%。0.2mg/L复合硝化菌制剂使用后,6d内氨氮的降解为23.40%~34.75%,7d内亚硝酸盐氮的降解率为16.33%~36.13%。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硝化菌制剂在养殖池塘中使用后,有降解速度快、降解能力强、维持时间长等特点,适宜于作为净化和调控养殖水质的渔用微生物制剂使用。  相似文献   

17.
在20L水箱中加入15L人工污水模拟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生物滤池,采用优势菌种挂膜法,对滤材种类、混合菌液添加比例及接种次数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快速挂膜的最佳实验室工作条件。在21d内对试验水体中的NH+4、NO-3和NO-2进行了监测。试验结果显示,最优试验条件为使用塑料弹性滤材作为生物膜载体,每7d接种1次优势菌液,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芽孢菌∶动胶菌添加比例为2∶1∶1∶1,在此条件下,第7d开始形成生物膜,第14d生物膜基本形成,第21d形成均匀完整的生物膜。成熟的生物膜在15d内对水体NH+4的最大降解量可超过5.00mg/L,即成熟生物膜降解NH+4的速率为每日降解超过0.50mg/L。当初始NH+4为5.00~10.00mg/L,成熟生物膜对NH+4和NO-2的降解能力在15d内可达到上限。  相似文献   

18.
蒋启欢  叶应旺  胡王  江河  陆剑锋 《淡水渔业》2012,42(2):22-26,39
从养殖的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肠道中分离纯化得到60株具有不同特征的菌株,以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为指示菌,点种法初筛得到12株菌株,再通过牛津杯实验筛选出4株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明显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在14 mm以上)的益生菌疑似株,并进行了耐热试验、耐酸试验和人工肠液耐受试验,筛选出最符合益生菌功能特性的菌株YJ-9。该菌株在90℃高温水浴30 min后相对存活率为1.51%,在pH3的液体培养基中4 h内相对存活率为8.37%,活菌数都保持在106 CFU/mL以上,并且可以在人工模拟肠液中缓慢生长。在急性毒力实验中,10倍于实验剂量的菌株YJ-9对银鲫无毒,动物保护实验证明菌株YJ-9能有效增强银鲫对嗜水气单胞菌的免疫抵抗力,相对保护率达到80%。研究结果表明,菌株YJ-9可以作为一个新的饲用微生态制剂候选菌种。  相似文献   

19.
By use of the polyurethane foam unit (PF unit) method,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data for protozoan communities were assessed as indicators of the effect of restoration techniques in mandarin fish culture ponds. A total of 165 species of protozoa were observed, including 76 species of ciliates, 57 species of phytomastigophorans, 14 species of zoomastigophorans, and 18 species of sarcodinas. In June, 97 protozoan species colonized the PF units. In August, the number of colonizing species was only 78. In November, a total of 139 species were recorded. In June and August the co-dominant species of protozoans were mainly heterotrophic creatures which feed on bacteria and organic detritus. In November, the co-dominant species were mostly phytoflagelates. The average DO value in the control pond was very low at all times throughout the survey. Removing the sediment, changing the water, and adding compound microbiological preparation had substantial and important effects on reducing total ammonium nitrogen and nitrite nitroge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ponds, the numbers of protozoan species colonizing the experimental ponds reached its maximum level more slowly and the protozoan community pollution values were lower.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tozoan colonization process and community pollution values were in agreement with water eutrophic status and could be used for efficient monitoring of the effects of restoration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20.
摘要:开展羊卓雍错水体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研究,探究水体理化因子对水体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的影响。采用平板涂布法从羊卓雍错10个样点中分离细菌,结合16S rDNA区域序列分析和经典分类法对细菌菌株进行鉴定,运用R 3.6.1和SPSS 20.0等软件分析细菌多样性及其与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从羊卓雍错水体中共分离得到322株细菌,分属于12个属15个种,优势种为Aeromonas salmonicida、Raoultella terrigena以及Escherichia coli,分别占总菌株数的24%,22%和12%。相关性分析显示,羊卓雍错各样点水体可培养细菌总丰度与水体化学需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水体浊度、总氮呈显著正相关;各区域水体可培养细菌属数与水体电导率、总溶解固体量以及盐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表明,羊卓雍错水体细菌资源比较丰富,水体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受水体理化因子与人为活动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