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清旭 《科学养鱼》2007,(12):76-76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及精养技术的发展,池塘中的残饵、排泄物及其它有机污染物也趋增多,有机污染物分解需大量消耗溶氧,同时产生大量的有害有毒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氮、硫化物等。随着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增加,不仅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繁殖,严重的甚至产生中毒死亡。而水体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硫化物的浓度直接相关,如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病条件之一是水体恶化,氨氮、亚硝酸盐氮明显偏高。因此,如何有效地调控养殖水体的水质成为水产养殖业中一个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池塘养完一造鱼后,淤积了大量的污泥和有机物(残饵和粪便),这些有机质腐烂后,不仅消耗溶解氧,产生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而且成为许多种病原体的滋生基地,池塘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与健康,因此,适时开展池塘药物清塘工作则最大限度地灭除了致病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有效杜绝鱼类疾病的发生,是渔业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及精养技术的发展,池塘中的残饵、排泄物及其它有机污染物也趋增多,有机污染物分解需大量消耗溶氧,同时产生大量的有害有毒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氮、硫化物等。随着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增加,不仅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繁殖,严重的甚至产生中毒死亡。而水体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硫化物的浓度直接相关,如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病条件之一是水体恶化,氨氮、亚硝酸盐氮明显偏高。因此,如何有效地调控养殖水体的水质成为水产养殖业中一个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固定化芽孢杆菌对鱼虾池亚硝酸盐的控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残饵、鱼虾粪便排泄物、生物残体、肥料等在池底积累起来,形成含有各种污物的淤泥,这些污染物是池塘水质恶化的源头和各种病菌、病毒系列的温床。其中有机物的分解消耗了大量的溶解氧,是造成鱼虾缺氧浮头的重要原因,底泥及底泥的界面上  相似文献   

5.
耕水机在池塘养殖应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产养殖地域辽阔、面积大、品种多,其中池塘养殖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模式,现主要有滩涂、土池和高位池养殖,一般分粗养、半精养和精养。目前,滩涂和粗养模式一般采用不投料或少投料方式,水瘦,藻类和浮游生物少,亩产量和养殖利用率都较低。而半精养和精养池则相反,在追求高产高效的同时,不断增加养殖密度和投饵量,造成池中残饵、生物排泄物、分泌物、死亡尸体等大量沉积、腐烂、分解却又无法排出,发酵大量的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6.
在养殖鳗鱼、虾的池塘中,常常由于池塘内部残饵、养殖动物排泄物的积累和腐败,造成水体严重恶化,池塘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过高,轻者影响鳗鱼、虾的正常生长和摄食,重则引起鳗鱼、虾中毒,甚至死亡。本文就养殖池中亚硝酸盐中毒及如何处理作一简单介绍,供广大水产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在如今集约化养殖的条件下,由于大量投饵施肥后残饵、生物排泄物和养殖动物的尸体等长期积累及泥沙沉积,使池塘底部形成了一定厚度的淤泥。这些过厚的淤泥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的产量和效益,主要体现在以  相似文献   

8.
《科学养鱼》2003,(7):64-64
高温期间已到了养虾池的中后期管理,此时虾体生长快,投饵数量增多,水体中每天承受着大量生物尸体、残饵、对虾排泄物及各种病原生物的沉积,加上浮游生物的代谢分解,致使池底环境严重恶化,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浓度升高,甚至严重超标,影响虾的正常生长,造成虾对病害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容易感染 疾病,导致养殖失败。因此,高温期间对养虾池易发生的情况了解清楚,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是十分重要的。一、水质管理1.控制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在养殖水体中由于大量的投饵,残饵和对虾排泄物增加,造成氮素的大量积累。氮素通过各种微生物…  相似文献   

9.
<正>池塘养完一造鱼后,淤积了大量的污泥和有机物(剩饵和粪便),这些有机质腐烂后,不仅消耗溶解氧,产生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而且成为许多种病原体的滋生基地,池塘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与健康,因此,适时开展池塘药物清塘工作则最大限度地灭除了致病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有效杜绝鱼类疾病的发生源头,是渔业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之一。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随着水产养殖精养化程度的提高,水质也日益恶化,疑难病害增多,水质管理成为养殖者最为关注的问题。随着养殖期的增长,池塘中的有机物越来越多,随着水温的升高,整个过程中不断的投饵,鱼类不断地摄食,不断地排泄,水中的藻类不断生长、死亡。养殖密度过高,引起投喂过多,大量的残饵、粪便、排泄物扩散溶解于水中和沉积于水底,多余的饲料、鱼虾排泄物,死亡藻类还有其他一些动植物的尸体等都在水中积累,养殖一天天进行,这些物质就一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面积扩大,单产提高,总产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但随着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鱼类排泄物和残饵对水质的污染日趋增大,造成养鱼水质老化、恶化,目前已成为精养池塘障碍鱼类生长、生存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笔者就近几年来在水质改良方面  相似文献   

12.
亚硝酸盐、硝化细菌与水产养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亚硝酸盐1.养硝池中亚硝酸盐是如何产生的?养殖池塘中的残饵、粪便及死亡藻类等含氮有机物经过异养性细菌的作用,蛋自质及核酸会慢慢地分解,产幸大量的氨等含氮有害物质,而有毒的氨在过亚硝化t]l菌或光合细菌的作用下很快转化成亚硝酸,而亚硝酸与一些金属离子结台后形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又口J以与胺类物质结合,形成具有强烈致癌作用的亚硝胺。2.为什么水产动物的养殖中后期池塘的亚消酸古配普遍偏高了因为在养殖的前期池塘的残饵、粪便等含氮有机物较少,池中原有的硝化细菌有能力降解其所产生的亚硝酸款,一谴着养殖过程中的投饵量增加,亚硝酸盐的量也不断加大,但是分解亚俏酸盐的俏化细菌产生速度很慢,犬约需要20多小时才能繁殖一代.加上养殖者大量投放几分钟最多十分钟就繁殖一代的光合细菌芽抱杆菌等  相似文献   

13.
池塘淤积就是养鱼池塘因鱼的排泄物、残饵剩料和有机肥等的长期积累以及泥沙沉积,使池塘底部逐渐形成了一定厚度的淤泥.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水产养殖业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养殖品种已由一般品种向名特优品种过渡,养殖方式也由粗放向精养过渡。但水产养殖业仍沿袭以往的静水、不排污的池塘养殖为主,且大部分为高密度单一品种养殖,切断了自然生态体系的食物链循环,养殖对象的残剩饲料、排泄物、死亡残体等大量有机物失去了被其它生物利用的机会。这些有机物在异养菌的作用下,其中的蛋白质及核酸会慢慢分解,产生大量氨等含氮有害物质。氨在亚硝化细菌或光合细菌作用下转化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又可和胺类物质结合,形成具有强烈致癌作用的亚硝胺。亚硝酸盐的长期蓄积中毒,会使…  相似文献   

15.
丁理法 《水产养殖》2006,27(4):26-28
1放养准备1.1清淤养殖塘中的残饵、对虾排泄物、动物的尸体、有机碎屑、死亡的藻类、枯死的水草以及沉积的泥沙等是形成淤泥的基础,也是造成池塘老化和低产的原因之一。大量有机沉积物在冬季分解很慢,翌年水温升高后便大量分解,既消耗大量溶解氧,又产生各种有毒物质,轻则影响对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天津市水产养殖面积4.06万公顷,水产养殖总产量33.09万吨,其中,淡水养殖总产量31.93万吨,淡水池塘养殖产业位居本市水产养殖业首位,是本市渔业的主导产业。目前,池塘养殖的主要模式为精养和半精养,这两种养殖模式需投入大量饲料,从而促使水中残饵、碎屑及排泄的粪便造成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进而降低水产品产量,影响养殖效益。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运用水产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理论,将养殖效益和池塘水质主要理化因  相似文献   

17.
网箱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网箱养殖是一种精养模式,采取高密度放养并大量投喂外源性饵料、肥料。排泄物和残饵增加,成为网箱养殖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由此改变了水体的物质组成和理化性质。分析了网箱养殖对水环境影响的原因和机理,同时就实现网箱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降低网箱养殖造成的污染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虾养殖者误解为增加放养虾苗密度,多投饲料便能获得高产,使残饵和对虾的排泄物大量增加,池塘底部污泥的沉积。经常出现在对虾养殖中后期,氨氮和亚硝酸盐居高不下,虾病逐年加重。  相似文献   

19.
进入七八月份,水产养殖已进入中后期。随着池塘中残饵、养殖生物排泄物的累积,水体中有机物越来越多,加上天气炎热,气温和水温升高,极易引起池塘中有害藻类(如蓝绿藻、微囊藻)和青泥苔的过度繁殖。有害藻类过度繁殖后,很可能在短时间内突然大量死亡,大量消耗水体中溶解氧,并且分泌藻类毒素,引起鱼虾缺氧及藻类中毒。青泥苔过度繁殖后,在气温和水温过高的情况下,易大量死亡浮出水面,消耗大量氧气,并且妨碍鱼虾的活动,影响鱼虾的生长,易引起鱼虾的应激反应,增大疾病发生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养殖业发展,人们为了追求最大利益和最高产量,水产养殖投入品的数量逐年增加,使得水体中残饵、排泄物、生物尸体等有机物质大量积累,水产养殖业的自身污染日趋严重,养殖池塘环境逐渐恶化,致使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病害频发;再者,底层污染物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直接造成水体溶解氧(DO)降低或缺乏,导致养殖动物产生应激反应,免疫能力下降,直接危害养殖动物健康,出现缺氧浮头、发病、死亡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