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场里现在已经把部分亲鱼配对.大年初三就可看到头批水花。”国家级广东罗非鱼良种场场长叶卫表示。每年开春,是罗非鱼苗放投的黄金时期,来自各地的种苗企业便会使出浑身解数,以图分一杯羹。  相似文献   

2.
奥利亚罗非鱼(♀)、鳜(♂)及其子代间遗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杨弘 《水产学报》2004,28(5):594-598
罗非鱼生长快、味道好,是人们喜爱的鱼类,现已是世界性养殖鱼类,但它不能忍受低温,因此影响其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鳜则是名贵性鱼类,但其终生摄食活的鱼虾,这也限制了其养殖的发展。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aurea)属鲈形目、鲡鱼科,鳜(Sinipercachuatsi)属鲈形目、脂科,它们间的杂交为科间杂交。鱼类科间杂交成功率很低,种间杂交有时可获得具有双亲性状的杂种鱼,有时也可发生雌核发育[1]。本研究中奥利亚罗非鱼雌鱼性染色体为ZW,其卵子如能在鳜精子刺激下行雌核发育,则可在短时间获得奥利亚罗非鱼纯系。在本文中,利用RAPD标记,对…  相似文献   

3.
奥尼罗非鱼是采用纯种的尼罗罗非鱼作母本、纯种的奥利亚罗非鱼作父本进行种间杂交而得到的子一代,其雄性率能达到90%以上,具有雄性率高、生长快、抗病力强、易捕捞等特点,深受群众欢迎。用杂交生产奥尼罗非鱼鱼苗是单性罗非鱼育种的一条途径,在生产上可大批量培育单性罗非鱼苗种,值得推广。一、繁殖池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引进第一批尼罗罗非鱼后,罗非鱼养殖发展迅速。2014年我国罗非鱼产量约为155万吨,占据世界总产量的40%,其中出口40.84万吨。1995年以前,养殖的罗非鱼很少生病,生长快、肉质好、抗病的优点非常突出,深受养殖户的喜爱。1996年以后罗非鱼的病患逐步多起来。寄生虫病发生较多的是车轮虫病,主要危害鱼苗阶段,而危害最大的是细菌病,特别是链球菌病。近几年来,罗非鱼  相似文献   

5.
张以仁 《内陆水产》2006,31(3):10-10
奥尼鱼是采用尼罗罗非鱼作母本,奥利亚罗非鱼作父本进行种间杂交而得到的子一代,其雄性率能达到90%以上,具有雄性率高、生长快、抗病力强、易捕捞等特点,深受群众欢迎。用杂交生产奥尼鱼苗是单性罗非鱼育种的一条途径,在生产上可大批量培育单性罗非鱼苗种,可值得推广。现将该鱼  相似文献   

6.
罗非鱼种间,尤其是尼罗罗非鱼与杂种尼奥罗非鱼之间,很难区分。本文对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和杂交种尼奥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和红罗非鱼的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子1(ITS1)序列及其两侧的18S和5.8s部分序列特征进行分析,以筛选种间鉴别标记。PCR扩增产物大小约700bp,测序结果表明,(去除引物后)18S长146bp,5.8S长66bp,不同种类之间无差异;ITS1长383-483bp,因种类不同而异,其GC含量大于AT含量,达到67.1%。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18S和5.8s片段高度保守,但各有3个变异位点可以把上述几个种和杂种相互区分开;18S序列上有一个UnbI限制性酶切位点,可作为尼罗和尼奥罗非鱼的鉴别标记。ITS1序列种间变异大,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所研究的5个种聚成2个类群,尼罗与尼奥罗非鱼为一组,莫桑比克-红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为另一组。组内种间遗传距离较小,尼罗和尼奥罗非鱼的种间遗传距离为0.006;莫桑比克、奥利亚和红罗非鱼的种间遗传距离在0.007-0.009之间;两组罗非鱼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大,在0.030-0.035之间,表明罗非鱼ITS1序列多态性较高,适合于种类区分。结合部分18S和5.8S序列,细胞核rDNA具有鉴别罗非鱼及其杂种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正>罗非鱼是温水性鱼类,水温低于12℃可致其死亡,在罗非鱼主产区的许多地方不能安全越冬。2008年元月,我国南方省份遭受了50年一遇的冰冻灾害,罗非鱼养殖业损失惨重,国家级广西南宁罗非鱼良种场根据财政部、科技部联合下达的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亚热带主要水产养殖品种抗寒关键技术研究》的课题《罗非鱼耐寒新品种的选育》,全面开展了罗非鱼的低温生物学研究、罗非鱼耐寒品种选育及罗非鱼耐寒品种商品鱼的养殖示范试验  相似文献   

8.
尼罗罗非鱼新品种“鹭雄1号”的制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年定向选育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雌鱼做母本,采用由性别二系配套技术繁殖的尼罗罗非鱼超雄鱼做父本,构成XX♀/YY♂尼罗罗非鱼新品种繁育体系,可规模化繁育全雄性尼罗罗非鱼新品种"鹭雄1号"。"鹭雄1号"的突出特点是遗传雄性率高,达到99.00%以上,较其它所有尼罗罗非鱼品系的雄性率高出1倍左右,同时具有生长迅速和出肉率高的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9.
正罗非鱼是世界范围内水产养殖最为广泛的优良品种之一。链球菌病是我国罗非鱼养殖过程中最为严重的细菌性病害,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给罗非鱼养殖带来极大的风险。为做好2016年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控工作,农业部特制定了2016罗非鱼重要疫病防控技术方案。一、防控目标链球菌病预防率达到70%以上,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达到60%以上,降低链球菌病危害损失。二、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罗非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以及筛选与罗非鱼性别相关的微卫星标记。应用24对微卫星引物,使用常规PCR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在两个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群体和两个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群体中初步筛选到UNH931、GM128、GM201、GM258、GM597以及UNH898共6个与性别相关的微卫星标记。然后使用降落PCR以及毛细管电泳的方法在两个尼罗罗非鱼群体、两个奥利亚罗非鱼群体以及ZY 1、WY 1、YY 1和YY 2型罗非鱼群体中进一步扩增这6个微卫星标记,统计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参数:6个微卫星标记在上述群体共297个样本中检测到95个等位基因,其大小在97~302 bp之间,各位点在各群体等位基因数在1~13个之间,各群体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为2.167~9.33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624~4.966,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324~0.983,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329~0.78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275~0.753;两个尼罗罗非鱼群体、WY 1和YY 2群体达到高度多态(PIC>0.5),两个奥利亚罗非鱼群体、ZY 1和YY 1群体为中度多态(0.25相似文献   

11.
奥尼罗非鱼是由尼罗罗非鱼为母本,奥利亚罗非鱼为父本,自然杂交的F1代的杂交品种,具有适应力强、生长快、出肉率高、抗病力强等特点。其耐寒性比亲代提高2℃左右,是我国南方地区池塘养殖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2.
浅议尼罗罗非鱼种质资源及其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浅议尼罗罗非鱼种质资源及其保护吴福煌刘寒文(长江水产研究所)车啸周付远(四川省水产学校1主要罗非鱼养殖种类移植概况1957年,我国从越南引进了第一批莫桑比克罗非鱼,填补了当时罗非鱼养殖的空白。1977年,广东从香港引入了由台湾制种的福寿鱼,不过当时尚...  相似文献   

13.
罗非鱼的养殖目前已跃居世界淡水养殖业的第二位。由于罗非鱼雌雄个体生长差异很大,因此养殖者可以通过人工控制鱼体性别的途径获得生长速度快的单性鱼,来加快商品鱼的生长速度、增加鱼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这项工作已经在国内做了近20年了。国内目前生产单性鱼的方法:南方主要是利用纯种雄性奥利亚罗非鱼和纯种雌性尼罗罗非鱼来交生产全雄奥尼鱼;而北方则主要采用性激素诱导尼罗罗非鱼,使之转化成单性鱼。前者由于国内先后引进数批不同品系的尼罗罗非鱼,只有极少数单位拥有较纯的原种尼罗罗非鱼,又由于绝大多数单位的罗非鱼因人为等…  相似文献   

14.
正"中威1号"吉富罗非鱼新品种选育项目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产遗传育种研究室具体承担。基础群体为2006年从世界渔业中心引进的60个家系吉富罗非鱼,经过5代选育培育出新品种。"中威1号"吉富罗非鱼具有生长速度快、摄食旺、饲料利用率高、抗病能力强、产量高、起捕率高等优点,是罗非鱼品系中的优良品种,各项养殖效益指标明显,可作为热区资源丰富的地区罗非鱼养殖业中主要推广品种。2016年5月,河口县中海渔业有限公司成功从  相似文献   

15.
罗非鱼体内氟甲砜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建立了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血浆、肌肉和肝脏内氟甲砜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HPLC法)。采用内标法和峰高法定量,方法准确,重复性好,灵敏度较高。8、1和0.125μg·mL-1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89.16%-96.13%;对应的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2.21%-6.55%和2.11%- 7.71%。方法检出限为0.03μg·mL-1。结果表明,此方法非常适合用于罗非鱼体内氟甲砜霉素的动力学和残留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萨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以色列红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自交和双列杂交后代共9种罗非鱼为实验材料,通过耐盐致死实验、半致死盐度实验和慢性耐盐驯化实验,对萨罗罗非鱼与其他几种罗非鱼耐盐生态特点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萨罗罗非鱼MST为(9.24±1.353)h,ST50为(6.20±1.235)h,MLS-96理论值为30.2,观察值为31.2,远高于另外8种罗非鱼。(2)根据耐盐能力,9种罗非鱼可分为4类:第一类是萨罗罗非鱼,耐盐极强,各项耐盐指标都远高于其他罗非鱼;第二类是以色列红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耐盐强,离差值为正值;第三类是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以色列红罗非鱼♂、以色列红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耐盐较强,离差值为负值;第四类是尼罗罗非鱼,耐盐较弱。(3)当进行慢性耐盐驯化时,萨罗罗非鱼在5d内,死亡率由0达到30%,以后缓慢增长,14~15d有个死亡率的高增长期,然后即进入缓慢增长期;第11天,盐度32.8时,死亡率达到50%,第39天,盐度为102时全部死亡。死亡率与驯化时间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为LnY=3...  相似文献   

17.
雄性化奥尼罗非鱼海水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一代奥尼雄性化罗非鱼除具有食性广泛、适应性强、生长快等罗非鱼的一般优点外,还具有抗逆性强、品质好等特殊性状,是优良的淡水养殖品种。为拓宽其养殖渠道,我们承担了日照科委下达的“罗非鱼雄性化海水育苗与养殖”项目。现将其养殖技术报告如下:一、试验条件1.池塘为本场对虾养殖池塘,长方形,长12Om、宽72m,面积13亩,其地底为硬泥,池底四周有一条宽3m深40cm的环水沟。池塘平均水深1.3m,过排水方便,有提水设备。2.鱼苗取自本场用海水繁殖的尼罗罗非鱼雌性内奥利亚罗非鱼(雄性)杂交的子一代奥尼罗非鱼苗,雄性率为90%…  相似文献   

18.
用1m×1m×1m的实验网箱,在盐度分别为0、10、20及30的水体中进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melanotheron)和以色列红罗非鱼(Israeliredtilapia)幼鱼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1)盐度、鱼的种类及盐度-鱼类的交互作用都对3种罗非鱼的生长及体重变异系数有显著影响(P<0 05);3种罗非鱼的成活率和肥满系数只受鱼的种类影响(P<0 05);盐度、盐度-鱼类的交互作用对其都无显著影响。(2)生长和盐度之间的回归关系在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较显著,在萨罗罗非鱼显著性较差。(3)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的生长随着盐度的降低而加快,萨罗罗非鱼的生长随着盐度的降低而减慢。在3种鱼中,盐度在6 9以下时,尼罗罗非鱼生长最快;盐度7 4~28 7时,以色列红罗非鱼生长最快;盐度高于29 0时,萨罗罗非鱼生长最快。(4)在实验的4种盐度下,萨罗罗非鱼的成活率都高于以色列红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而除了在淡水中外,以色列红罗非鱼的成活率又都高于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的肥满系数都显著高于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而以色列红罗非鱼的肥满系数和尼罗罗非鱼的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肌醇对大规格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肌醇水平分别为0 mg·kg–1、100 mg·kg–1、200 mg·kg–1、400 mg·kg–1、800 mg·kg–1和1 600 mg·kg–1饲料的6组等氮等能实验饲料,养殖初始体质量(74.36±5.32)g的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12周,通过测定生长、鱼体成分以及血清指标来综合评价饲料肌醇水平对罗非鱼的影响,以期获得大规格吉富罗非鱼对饲料肌醇的需要量。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肌醇可显著提高罗非鱼增重率、采食量和饲料系数(P0.05);对增重率与饲料肌醇水平作二次回归分析,得出其需要量为847 mg·kg–1饲料;罗非鱼全鱼、肌肉和肝脏中的粗脂肪含量均随饲料肌醇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添加肌醇对罗非鱼肌肉、肝脏粗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当肌醇水平为800 mg·kg–1和1 600 mg·kg–1饲料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随饲料中肌醇含量的升高,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血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上所述,大规格吉富罗非鱼饲料中肌醇的需要量为847 mg·kg–1饲料,且饲料中添加肌醇有利于降低组织脂肪蓄积,并可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20.
对引进尼罗罗非鱼的分类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前言1978年7月我们从非洲青尼罗河水系引进一批罗非鱼鱼种,现已大量繁殖,生长良好。我们引进的这批鱼种,经过鉴定是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Linnaeus)。尼罗罗非鱼这个种名,在1757年为瑞典的博物学家一林奈所定,对它进行了分类描述,到1911年相继又有27位学者对尼罗罗非鱼进行分类定名,到了1915年G.A.Boulenger将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