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暗纹东方tun“脱粘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从患“脱粘病”河tun的体表粘膜及内脏器官中共分离到3株细菌(HT1、HT2、HT3),动物实验显示HT1和HT2 2株细菌为致病菌,HT3株细菌为非致病菌。进一步对HT1和HT2株细菌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抗原性系统鉴定,确定HT1株菌为温和气单胞菌,HT2株菌为假单胞菌,但之2种致病菌在“脱粘病”致病过程中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药敏试验表明:2种致病菌仅对卡那霉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3种抗菌素敏感,而对其它抗菌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从患出血病的天峡红蛔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得出2株细菌,经过人工感染实验确立H-1菌株为致病菌株,并对该菌形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鉴定,确定该菌为豚鼠产气单胞菌,药敏试验该菌对呋喃妥因,氯霉素,丁胺卡那最为敏感,经过生产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牛蛙爱德结氏菌病病原菌的鉴定和致病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克宇  黄志坚 《水产学报》1997,21(3):316-321
从患爱德华氏菌病的牛蛙肌肉、肝、肾、血液和腹水中分离到8株细菌,根据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为野生型迟钝爱德华氏菌。人工感染实验均为该病的病原菌,毒素检测试验表明,致病因素主要是内毒素而不是外毒素。分离菌 株的主要特性为杆状、革兰氏阴性、周生鞭毛、兼性厌氧。接触酶、甲基红试验和硝酸盐还原均为阳性。在三糖铁琼脂上产H2S。氧化酶、丙二酸盐利用、V.P试验、明胶液化、尿素酶。苯丙氨酸脱氨酶为阴性。分解  相似文献   

4.
海水网箱养殖高体Shi弧菌病致病菌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后波  潘金培 《水产学报》1997,21(2):171-174
从患病高体Shi病灶上分离到7株可疑致病菌,人工感染试验证明,菌株95-5-3和95-5-5为强毒菌株,这2株菌进行人工感染,死亡率均为100%,症状与自然发病相似。这2株菌的特征一致,根据形态有主生理生化特征,应归入哈维氏弧菌。药敏实验的结果表明,磺胺类药物和先锋必素对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海水网箱养殖高体鱼师弧菌病致病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患病高体鱼师病灶上分离到7株可疑致病菌,人工感染试验证明,菌株95-5-3和95-5-5为强毒菌株,这2株菌进行人工感染,死亡率均为100%,症状与自然发病相似。这2株菌的特征一致,根据形态有主生理生化特征,应归入哈维氏弧菌。药敏实验的结果表明,磺胺类药物和先锋必素对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耐盐红螺菌对水产养殖病害细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宏端 《水产学报》2003,27(1):69-74
为探明光合理细菌对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功能,对病鳖、鳗及南美白对虾动物体上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与鉴定,人工感染健康动物检测致病性;探讨耐盐红螺菌对病害细菌分离株的仰菌效能,和有效抑菌作用时细胞所处的生长期。试验结果表明,水产动物病害细菌分离株为孤菌属,气单胞菌属和假单胞菌属菌株;耐盐红螺菌的代谢产物对商害细菌分离株均有抑制作用,其平坂柳菌圈为1.2-1.4cm,最低抑菌浓度多为4-8倍稀释液;耐盐红螺菌的拮抗物质随细胞对数生长过程中生成,至细胞衰亡期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7.
对从海水中分离的3株噬菌蛭弧菌Blb-1、Blb-2、Blb-3在不同条件下的裂解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进行了Blb-2裂解水体哈维氏弧菌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3株菌在盐度为0~30时均能良好生长,具有广盐性;3株菌对灭活后的宿主菌具有更强的裂解作用,形成噬菌斑的时间普遍提前,且噬菌斑较大;3株蛭弧菌的裂菌谱试验以及不同蛭弧菌菌龄的裂解效果试验表明,3株菌对气单胞菌属和弧菌属细菌均有很好的裂解能力,而对水产益生菌芽孢杆菌、乳酸菌等裂解能力很弱;应用试验表明,噬菌蛭弧菌对水体中的哈维氏弧菌具有较强的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8.
苗种供应一直是黄鳝规模化养殖的制约因素,为提高黄鳝苗种培育成活率,本试验对黄鳝卵孵化过程中出现死卵和健康黄鳝卵及池水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死亡的黄鳝卵与健康黄鳝卵及池水所含细菌为研究对象,对疑似病原菌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溶血和攻毒试验,然后进行生化鉴定,采用药物敏感试验测定病原菌分离株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分离的5株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在血平板上均有明显β溶血环,其中有2株菌溶血环特别明显;通过腹腔注射小白鼠和浸泡黄鳝的动物实验发现致病能力非常强,经生化鉴定表明5株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药敏试验显示5株菌均对庆大霉素表现高度敏感,对恩诺沙星和诺氟沙星等敏感,对阿莫西林不敏感。  相似文献   

9.
从患病严重的罗非鱼眼球和鳃丝分离出两株菌株,经人工感染试验后确定NS菌株为致病菌株,并经生理生化鉴定初步认定为斑点气单胞菌,再经药敏纸片试验后,用鱼康宝(中草药)和克菌灵进行药物治疗,药效明显,患病鱼停止死亡,并逐步痊愈。  相似文献   

10.
锯缘青蟹细菌性传染病的病原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从宁波市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主要养殖海区5-9月间不同症状的病蟹体内分离到6株细菌,S9901、S9902、S9903、S9905和S9906,经感染试验确定S9902、S9903、S9905和S9906均为病原菌;此4株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具1根极生鞭毛,氧化酶反应阳性,发酵葡萄糖,不产气,不发酵肌醇,对0/129试剂敏感,为弧菌属种类;经赖氨酸、精氨酸、鸟氨酸脱羧酶、蔗糖、甘露醇发酵、6%氯化钠胨水生长、水杨素、枸橼酸盐利用等试验,根据第二代YGZ-9V系统,分别将其归为辛辛那提弧菌、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4株菌对氯霉素、环丙沙星和硫酸庆大霉素等抗菌素表现出强敏感性,诺氟沙星、磺胺甲异恶唑等中度敏感,而对头孢唑啉钠、呋喃唑酮不敏感;中草药五倍子和五味子煎出液对4株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性能。  相似文献   

11.
尼罗罗非鱼肠道中产酶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吉霞  张昕  蔡俊鹏  王澍 《水利渔业》2005,25(3):10-12,18
从尼罗罗非鱼肠道中分离出41株好氧菌和6株厌氧菌。好氧菌中31株为革兰氏阴性菌,10株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中,革兰氏阳性菌5株,革兰氏阴性菌1株。41株好氧菌中有31.7%的菌株能分泌蛋白酶(13株菌);有39.0%的菌株能分泌脂肪酶(16株菌);有17.1%的菌株能产淀粉酶(7株菌),有36.6%的菌株能产纤维素酶(15株菌)。其中,产3种酶的有7株菌,产2种酶的有9株菌,产1种酶的有12株菌,不产酶的有13株菌。好氧菌在尼罗罗非鱼消化食饵过程所起的作用大;6株厌氧菌中仅有1株菌能产脂肪酶和纤维素酶,对尼罗罗非鱼消化食饵所起作用相对不大。优化罗非鱼肠道中微生物菌群的结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2020年9月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亚东县某养殖基地的亚东鲑出现鳃病症状,主要临床症状为鳃盖打开、鳃丝充血、病鱼离群及呼吸困难。为探究此次疾病的病因,寻找其治疗方法,自患有鳃病症状的亚东鲑鳃组织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YDX-1,采用常规细菌分析、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和人工感染试验等方法对此株优势菌进行鉴定,同时查明菌株YDX-1的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菌株YDX-1为革兰氏阴性菌,在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其与杀鲑气单胞菌聚为一支,相似度达99%以上,结合该菌的形态学特征、生化特性和测序鉴定结果,综合鉴定菌株YDX-1为杀鲑气单胞菌。通过人工感染试验发现,杀鲑气单胞菌YDX-1对亚东鲑的致死率较高,且该菌具有传染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杀鲑气单胞菌YDX-1对使用的6类(21种)药物普遍敏感,仅对复方新诺明中介。试验结果对西藏地区亚东鲑细菌性鳃病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鲮鱼致病性迟钝爱德华氏菌的鉴定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广东省清远市某养殖场患病鲮鱼的肝、肾、脾组织分离到两株优势菌QY15814、QY15815,通过细菌生化鉴定管与16SrDNA序列分析对这两株菌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测定了这两株菌对鲮鱼的半致死剂量。试验结果显示,这两株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兼性厌氧,有动力,能利用蔗糖、甘露糖、麦芽糖,硝酸盐还原、吲哚、MR试验均为阳性;根据其生理生化特性,鉴定为迟钝爱德华氏菌,通过PCR扩增其16SrDNA基因,经测序及NCBI比对,结果与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同源性高达99%。这两株致病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头孢西丁、头孢哌酮、头孢呋辛等抗生素高度敏感,对链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中度敏感,对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大观霉素、克林霉素不敏感。这两株菌对鲮鱼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半致死剂量分别为1.93×105cfu/g和9.65×104cfu/g。  相似文献   

14.
为防治乌鳢溃烂病,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某养殖场的患病乌鳢(Channa argus)体内分离到两株致病菌(DL1475,DL1476),通过微量生化鉴定管和扩增16S rRNA基因对该两株菌进行鉴定,并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和药敏特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这两株菌为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两株菌对乌鳢的半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7.1×103和2.9×104 cfu/g。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DL1475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高度敏感,对苯唑青霉素、红霉素中度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利福平、万古霉素耐药性强。  相似文献   

15.
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是动物肠道内的常见细菌,体弱和幼龄动物受气温变化或食物变换等因素的影响时,肠道内的这些条件性病原菌便大量繁殖,引起胃肠道疾病或败血病。采集这2种病原菌EL-1株(大肠埃希氏菌)和EL-2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在培养基上培养生长,再制备各种抗菌药片进行药敏试验。经动物试验肠霉素试验和抗原性研究,证明EL-1株和EL-2株能致死小白鼠,能产生肠毒素,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和较强的毒性。本试验通过药敏试验来检测这2种病原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选择出有效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这类疾病。试验表明,EL-1株和EL-2株除对氟哌酸、氟嗪酸、氯霉素和复方磺胺抗菌素有较高敏感性外,对其它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抗药性。  相似文献   

16.
副溶血弧菌对养殖大菱鲆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患出血症的大菱鲆体内分离到5株菌,编号为L-0603314、L-0603442、L-0603431、L-0603121、L-0603241。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进行人工感染,每尾注射0.05 ml,菌浓度为108cfu/ml和109cfu/ml;采用K-B法用青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呋喃妥因、红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7种药敏纸片对确定病原性的菌株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同时进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结果显示,L-0603121菌株为3.0×108cell/ml时只引起个别试验个体轻微症状,1.0×109cell/ml可造成100%感染率,40%死亡率,可确定L-0603121菌株为引起大菱鲆出血症的致病菌株。药敏试验表明,L-0603121株菌对庆大霉素、红霉素、链霉素、呋喃妥因敏感。根据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等试验结果,确定L-0603121株菌为副溶血弧菌。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了解引起金鱼竖鳞病的原因和病原,从患竖鳞病的濒死金鱼体内分离出3株细菌,经细菌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鉴定,3株细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试验证实,分离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氟苯尼考、菌必治、左氧氟沙星、氯霉素、新霉素、恩诺沙星等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8.
从病鳖肝脏,颈,腿部皮肤溃烂处分离得到菌株m-3,m-6,J-8,J-10株细菌,经人工感染试验证明这四株菌为鳖皮肤溃烂病的病原菌,对菌体形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化反应的鉴定证明了J-8,J-10,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ira)M-3,M-6O为摩根氏菌(Morganellamorganii)。  相似文献   

19.
日本鳗鲡败血腹水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2000年3月中旬,自福建仙游某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养殖场患败血腹水症的发病日本鳗鲡的肝脏及腹水处分离到四株细菌,经鉴定其中一株为迟钝爱德华氏菌(dwardsiella tarda),一株温和气单胞菌(Aeromomas sobria)和两株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溶血试验,小鼠攻毒试验显示,上述四株细菌都有较强制 毒力,综合分析,上述菌株可能是引发这次日本幼鳗败血腹水病之病原菌。  相似文献   

20.
28株水产动物致病菌的编码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国产革兰氏阴性杆菌编码鉴定系列培养基对28株细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除2株细菌未能得到鉴定外,其余26株细菌均鉴定到属或种水平,可鉴定率为92.86%.但各菌株的鉴定概率和模式频率有所不同。26株可鉴定菌分布于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摩根氏菌属(Morganella)、弧菌属(Vibrio)、变形杆菌属(Proteus)、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和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9个菌属,其中13株为气单胞菌(Aeromonas);3株为恶臭假单胞菌(P.putide);2株为摩氏摩根氏菌(M.morganella);2株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2株为类志贺邻单胞菌(P.shigelloides);拟态弧菌(V.mimicus)、普通变形杆菌(P.vulgaris)、嗜麦芽黄单胞菌(X.maltophilia)和大肠埃希氏菌(E.coli)各l株。基本上摸清了安徽省水产养殖动物常见病原菌的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