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4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以70%饱和硫酸铵盐析法制备鳗源创伤弧菌生物1型高致病菌株FJ03-X2的胞外产物(ECPs),攻毒试验表明,该ECPs对鳗鲡无致病力;SDS-PAGE分析表明,该ECPs由约36 ku为主的系列蛋白条带组成。制备ECPs的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s),以20μg/尾的剂量腹腔注射免疫规格为15~20 g/尾的欧洲鳗鲡,ELISA分析表明,21 d和28 d时的血清抗体效价约为1∶1 280,免疫印记显示,ECPs中分子量为36 ku以上的蛋白成份可被免疫欧洲鳗鲡血清所识别,是构成ECPs的主要免疫原;免疫保护试验表明,免疫欧洲鳗鲡显示出较高的免疫保护力。试验结果也显示出,单纯以ECPs等剂量腹腔注射免疫欧洲鳗鲡,不能激发欧洲鳗鲡产生较高滴度的血清抗体,免疫欧洲鳗鲡也未能产生有效的保护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
大黄鱼病害以寄生虫病居多,时常并发细菌感染,若处理不当,则会造成大量经济损失。本文主要报道海水网箱养殖的大黄鱼受体外寄生虫侵害发病,通过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瓣体虫病,及时用锰酸钾等杀虫药处理,同时内服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一、病原与疫情: 瓣体虫病的病原为石斑瓣体虫(Petalosomaepinephelis),属于纤毛门、动片纲、腹口亚纲、管咽目、齿管科。虫体侧面观,背部隆起,腹部平坦,前部较薄,后部较厚;腹面观虫体为椭圆形或卵形,幼小的个体则近圆形。固定标本长约45—SO卜m,…  相似文献   
3.
鳜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GYK1株的鉴定、毒力及溶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患溃疡病的鳜肾脏中分离出一株病原细菌编号为GYK1。此株病菌人工感染鳜、银鲫、剑尾鱼,实验鱼出现出血、肌肉坏死或溃疡症状;腹腔注射攻毒,对鳜、银鲫、剑尾鱼、小鼠的半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8.33×104、1.06×105、1.26×105、1.05×106CFU/g;菌培养液上清能溶解鳜、加洲鲈、银鲫、小鼠、兔、绵羊、人O型血等的红细胞,在绵羊血平板上为β 溶血,不同代次和保存条件的细菌溶血性稳定。细菌在电镜下的形态、生化特性和ID32E系统自动鉴定的结果均符合嗜水气单胞菌的特征;PCR扩增检测到嗜水气单胞菌特异性的毒力基因气溶素基因(aerA)209bp片段,进一步说明此株病原细菌为含有毒力基因的嗜水气单胞菌。实验结果表明,GYK1是一株毒力和溶血性均较强的嗜水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4.
鱼源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生化鉴定和PCR技术对1999~2001年主要分离自福建省患典型败血症鳗鲡的气单胞菌进行精细的鉴定,结果共得到气单胞菌115株,其中嗜水气单胞菌69株,温和气单胞菌29株,豚鼠气单胞菌2株和未定种气单胞菌15株。45株可被典型分型于5个主要血清型;福建鳖源嗜水气单胞菌优势血清型为O:Ah10501,鳗源气单胞菌分离株主要分布于0:Ahl0501、O:YT-1、0:CHS-3和O:CQ-1等4个血清型。非福建分离株则集中分布在O:Ah9617(0:9)。LPSs免疫印迹法既能用于不同血清型菌株脂多糖的结构分析,又能对常规血清学分型结果进行校正,其结果更直观、准确。  相似文献   
5.
大黄鱼副溶血弧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于2000年7月,从福建省宁德地区东吾洋海区患败血病的大黄鱼体内分离到1种优势菌,根据人工感染证实为病原菌,其半数致死剂量为1.0×107 cfu*ml-1;经43项形态、生理、生化特性测定,鉴定为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其主要特性为革兰氏阴性,弧状,极生单鞭毛,氧化酶阳性,发酵型,精氨酸双水解酶、尿素酶为阴性,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为阳性,VP为阴性,吲哚为阳性、不产生H2S,利用葡萄糖、甘露醇产酸,不利用肌醇、蔗糖,神奈川溶血活性(KP)为阴性,对O/129等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6.
鳗源嗜水气单胞菌L316主要外膜蛋白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已发表嗜水气单胞菌(AH)的外膜蛋白基因(Omp)的核苷酸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AHL316的主要外膜蛋白基因(Momp),经T/A克隆,插入到pGEM-T系列载体上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Momp基因最长的开放阅读框(ORF)为1 035 nt,编码由分子量为36 kD的主要外膜蛋白(MOMP),其与国外AH分离株AF146597的Omp基因的核苷酸的同源性达96%,氨基酸的同源性达98%.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分析表明此主要外膜蛋白前24个氨基酸是较强的疏水性区域,可形成信号肽,有跨膜区,经与其他外膜蛋白系统发育进化分析表明,该蛋白属于ompA蛋白家族.  相似文献   
7.
蛙病毒属是一群大型的胞浆型DNA 病毒属虹彩病毒科能导致包括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等冷血动 物产生严重疾病,蛙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是阐明病毒复制,疾病产生各种相关因子作用机制的基础,微阵列分析技 术,蛋白和DNA 复制抑制下的转录产物分析,质谱蛋白质组学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分析蛙病毒的基 因转录和蛋白表达多种蛙病毒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分析使人们能够了解这一类病毒基因的转录产物转录时相病 毒蛋白表达的整体状态功能结构和可能的调控方式.  相似文献   
8.
嗜水气单胞菌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要回顾气单胞菌的分类地位、分离鉴定和血清型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并概述嗜水气单胞菌的外毒素、胞外酶和粘附因子等致病因子及免疫防治方面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日本鳗鲡败血腹水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2000年3月中旬,自福建仙游某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养殖场患败血腹水症的发病日本鳗鲡的肝脏及腹水处分离到四株细菌,经鉴定其中一株为迟钝爱德华氏菌(dwardsiella tarda),一株温和气单胞菌(Aeromomas sobria)和两株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溶血试验,小鼠攻毒试验显示,上述四株细菌都有较强制 毒力,综合分析,上述菌株可能是引发这次日本幼鳗败血腹水病之病原菌。  相似文献   
10.
鳜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GYK1株的鉴定、毒力及溶血性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从患溃疡病的鳜肾脏中分离出一株病原细菌编号为GYK1。此株病菌人工感染鳜、银鲫、剑尾鱼,实验鱼出现出血、肌肉坏死或溃疡症状;腹腔注射攻毒,对鳜、银鲫、剑尾鱼、小鼠的半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8.33×104、1.06×105、1.26×105、1.05×106CFU/g;菌培养液上清能溶解鳜、加洲鲈、银鲫、小鼠、兔、绵羊、人O型血等的红细胞,在绵羊血平板上为β 溶血,不同代次和保存条件的细菌溶血性稳定。细菌在电镜下的形态、生化特性和ID32E系统自动鉴定的结果均符合嗜水气单胞菌的特征;PCR扩增检测到嗜水气单胞菌特异性的毒力基因气溶素基因(aerA)209bp片段,进一步说明此株病原细菌为含有毒力基因的嗜水气单胞菌。实验结果表明,GYK1是一株毒力和溶血性均较强的嗜水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