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氏鲟幼鱼摄食和生长的最适水温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实验用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Brandt)幼鱼为黑龙江捕获的野生亲本经人工繁殖、培育所得,8月龄,体长(32 63±1 80)cm,实验周期35d。实验设计了4个水温处理组,实验水温分别为17℃、20℃、23℃和26℃,实验观察到,生活在不同水温环境中的幼鱼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特性,养殖在23℃温度环境中的施氏鲟幼鱼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幼鱼,水温对施氏鲟的特定生长率(SGR)、日增重(DWG)、食物转化率(FCR)和摄食率(FR)有着显著的影响。这些参数与水温(T)之间的相关关系可用二次回归曲线来描述,生长率与水温的回归方程式为:SGR=-12 933+1 418T+(-0 033)T2,摄食率与水温的关系式为:FR=-5 324+0 719T+(-0 016)T2。根据回归方程,求得施氏鲟幼鱼的最适生长水温为21 53℃,最大摄食率的水温为22 33℃。结论认为,施氏鲟在水温17~26℃都可摄食生长,但在20℃时最适宜;同时证实,施氏鲟最适生长温度要低于其最适摄食温度。  相似文献   

2.
不同水温对刺参幼参生长、呼吸及体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设计不同温度梯度(10~25℃),对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幼参的生长、耗氧率和体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刺参幼参生长有显著性影响,生长曲线呈"钟形",在水温10~15℃,特定生长率逐渐升高,在水温15~25℃,特定生长率逐渐降低。根据温度与特定生长率关系式计算得出,刺参最适生长温度为15 5℃。不同温度对刺参幼参耗氧率有显著性影响,在10~25℃,随着温度升高,刺参幼参耗氧率呈逐渐上升趋势。20~25℃的温度系数(Q10)高于10~15℃和15~20℃的Q10,表明高温时温度变化对刺参幼参影响较大。协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温度对刺参幼参体组成和能值有显著影响(P<0 05)。在10℃处理组,刺参体内粗蛋白、粗脂肪与能值均最高。随着温度的升高,粗脂肪含量和能值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
在室内水温21.8~25℃条件下,将初始体质量为(8.87±0.16)g的许氏平鮋Sebastes schlegeli放养在50cm×50cm×100cm网箱中,饥饿0(S0)、3(S3)、6(S6)、9(S9)和12d(S12)后分别投喂30d、27d、24d、21d和18d,每组3个重复,测定其体质量、肥满度、脏体指数、肝体指数、摄食率、食物转化率及全鱼和肝脏主要生化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幼鱼体质量逐渐降低,各饥饿组鱼体质量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恢复投喂后,S3组体质量、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对照组S0(P0.05),S6与S0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S9与S12组未能达到S0水平(P0.05)。S3组食物转化率(FCE)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S9、S12组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饥饿状态下,各饥饿组鱼肝体指数与脏体指数显著小于S0组(P0.05));恢复投喂后各组肝体指数、脏体指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鱼体粗灰分含量显著升高(P0.05),水分与粗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饥饿6d后,鱼体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饥饿12d时粗脂肪含量比饥饿前降低了19.33%(P0.05)。恢复投喂后,各试验组间鱼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S9和S12组中肝脏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S0组(P0.05)。  相似文献   

4.
在室内控温水族箱中设6℃、11℃、16℃和21℃四个水温组,饲养7周,研究了初始体重为1.72±0.24g的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幼鱼摄食和生长的最适水温。结果表明,16℃时细鳞鱼的特定生长率(SGR)、日增重(DWG)、食物转化率(FCE)和摄食率(FI)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这些参数与水温(T)之间的相关关系可用二次回归曲线来描述,特定生长率与水温的回归方程为SGR=(-2.601)+(0.887)T+(-0.027)T2;摄食率与水温的回归方程为FI=(0.111)+(0.292)T+(-0.009)T2(P〈0.01,R=0.990);食物转化率水温的回归方程为FCE=(52.828)+(11.951)T+(-0.393)T2。细鳞鱼在11~21℃都可以摄食生长,最适水温为15.20℃~16.43℃。  相似文献   

5.
对南隍岛近海网箱6个月的水温监测和对3个重复网箱内许氏平鲉的日摄食量、摄食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等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许氏平鲉在水温15~20℃时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快,水温20℃或15℃时摄食量、生长速度有所下降;当水温10℃时摄食量和生长速度急速下降,水温7℃后摄食量和生长速度极低;许氏平鲉在水温24℃时有着较高的成活率,水温在20℃成活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水温对不同规格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摄食和生长的影响,采用自制饲料在不同温度(6℃、10℃、14℃、18℃和22℃)下对小(7 g)、中(68 g)、大(169 g)三种规格的细鳞鲑进行饲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小规格细鳞鲑在18℃时获得最大摄食率,中规格细鳞鲑在14℃和18℃获得最大摄食率,而大规格细鳞鲑在14℃时获得最大摄食率(P0.05)。小、中规格细鳞鲑在14℃和18℃时的特定生长率最高,而大规格细鳞鲑特定生长率在14℃时有最大值(P0.05)。相同水温条件下,细鳞鲑的最大摄食率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特定生长率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鱼体能值随体重的增加而升高。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水温和体重对细鳞鲑最大摄食率(C_(max))的影响可以用下式模拟:lnC_(max)=–6.8282+1.1603ln W+0.3729T–0.0095T~2–0.0157Tln W;水温和体重对细鳞鲑湿重特定生长率(SGR_w,%/d)的影响可用下式拟合:ln SGRw=–1.9390–0.2184ln W+0.4376T–0.0147T~2,水温和体重对细鳞鲑能值E_t(k J/fish)的影响可用如下方程进行较好拟合:ln Et=1.0012+1.2070ln W–0.0002T~2–0.0021Tln W。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水温和体重对细鳞鲑最大摄食率和鱼体能值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而对湿重特定生长率的影响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可以认为细鳞鲑养殖的适宜水温范围是14~18℃。  相似文献   

7.
高温胁迫对褐牙鲆生长及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研究高温对褐牙鲆幼鱼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对其不同温度处理(25、28、30、31、32℃)下的存活、生长、摄食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5℃组、28℃组及30℃组的鱼没有死亡,31℃组的成活率为(95%±1.18%),32℃组的成活率仅为(20.83%±2.20%)。各温度处理组的特定生长率(SGR)、摄食率(FR)和饲料转化率(FCE)和水温的平方呈显著的负相关(SGR:R2=0.93;FR:R2=0.90;FCE:R2=0.86;P<0.01),即25~32℃时,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和饲料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各处理组的肝脏组织中的SOD及CAT活力随胁迫温度升高而降低。本研究表明32℃是褐牙鲆长期生存的临界上限温度,高温能够显著影响其生长和抗氧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摄食水平对中华鳖幼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 30℃水温下进行摄食生长实验 (实验周期为 5 6d) ,设饥饿、 1%、 2 %和饱食 4个摄食水平 ,研究了摄食水平对中华鳖幼鳖 (2 96 6 0~ 396 0 9)g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摄食水平对中华鳖幼鳖的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 (P <0 0 1) ,其特定生长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除湿重特定生长率外 ,干物质、蛋白质和能量的特定生长率摄食率之间的关系以二次方程表述可靠性最高 ,而湿重的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关系以对数方程表述时可靠性最高。方差分析表明 ,摄食水平对中华鳖幼鳖湿重和能量的转化效率有显著影响 (P0 0 5 ) ,除湿重的转化效率外 ,干物质、蛋白质和能量的转化效率在 2 %组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养殖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水温下鲻鱼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沉积物的摄食与吸收。选择大、中、小3种规格鲻鱼,体质量分别为(16.25±0.88)g/尾,(29.00±1.73)g/尾,(42.93±1.08)g/尾,将养殖沉积物收集后投喂鲻鱼,在自然水温为21.5~25.5℃流水系统中养殖46d,然后测定其特定生长率、摄食率、排粪率以及有机质和氮、磷吸收率。试验结果表明,(16.25±0.88)g/尾鲻鱼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42.93±1.08)g/尾,特定生长率与鲻鱼体质量呈负相关。3种规格鲻鱼摄食率和排粪率与水温呈正相关,水温升至25.5℃时均最高,(29.00±1.73)g/尾鲻鱼摄食率和(16.25±0.88)g/尾鲻鱼排粪率整体最高。(29.00±1.73)g/尾鲻鱼对有机质和氮、磷吸收率最高,分别为60.63%,82.15%,44.24%。鲻鱼对养殖沉积物中有机质和氮、磷的移除量分别为0.619g/(kg·尾),0.043g/(kg·尾),2.746mg/(kg·尾)。研究表明,鲻鱼摄食凡纳滨对虾养殖沉积物的生长效果良好,不但可以利用养殖环境中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同时为鱼虾混养模式中的鲻鱼规格搭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孙丽华  陈浩如 《水产学报》2013,37(10):1527-1534
为调查军曹鱼生长和氮收支与温度和体质量的关系,采用鱼类生物能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开展了不同温度(21、27和33 ℃)和体质量(10、20、50和100 g)对军曹鱼生长和氮收支的影响研究,并建立了生长——温度/体质量关系及不同温度和体质量条件下的氮收支方程。结果显示:(1)温度和体质量对军曹鱼生长影响显著,且两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军曹鱼在实验的最高水温(33 ℃)及最小体质量(10 g)时生长最快,在实验的最低水温(21 ℃)及最大体质量(100 g)时生长最慢。(2)实验的体质量范围内,军曹鱼特定生长率均随水温升高呈显著增长趋势;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军曹鱼特定生长率随体质量增加呈减速下降趋势,两者间的关系采用幂函数定量描述。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模型LnSGR=a+bLnW+cT+dT2+eTLnW能较好地拟合军曹鱼特定生长率、温度及体质量间的关系。(3)军曹鱼摄食氮、排粪氮、排泄氮和生长氮受温度和体质量影响显著,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体质量增加趋于减少。(4)不同温度和体质量组军曹鱼氮收支方程存在差异,且温度对氮收支方程的影响大于体质量。对同一体质量组,水温27和33 ℃时生长氮占食物氮的比例明显高于水温21 ℃时,而水温27和33 ℃时代谢氮占食物氮的比例则明显低于水温21 ℃时;对同一温度组,军曹鱼氮收支方程变幅较小。(5)在所有氮收支方程中,摄食氮用于排泄的比例大于68%。研究表明,在实验的温度和体质量范围内,环境温度偏低不利于军曹鱼生长;排泄是军曹鱼氮支出的最主要途径;水温27~33 ℃时军曹鱼氮收支方程相对恒定。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鲈鲤(Percocypris pingi)苗种的生长特性,开发鲈鲤育苗技术,采用水泥池流水单养模式,在自然水温条件下,开展了10日龄至110日龄鲈鲤苗种培育试验。经过100 d的培育,鲈鲤鱼苗体质量从(46.45±4.03)mg增加到(2600.09±105.18)mg,平均体长从(16.22±0.46)mm增长到(50.78±2.97)mm,平均成活率为82.00%;体质量变异系数在4.05%~24.80%,体长变异系数在2.49%~7.32%,体质量变异系数大于体长变异系数;体质量变异系数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体长变异系数整体变化较为平缓,在整个培育阶段,鲈鲤种群生长离散呈现从加剧到减弱的变化规律;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在(0.91±0.49)%/d~(7.75±2.18)%/d,体长特定生长率在(0.47±0.29)%/d~(1.94±1.46)%/d,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大于体长特定生长率;在水温16.8~23.0℃条件下,鲈鲤生长状况良好,特定生长率相对较高,当水温高于23.0℃之后,特定生长率呈降低趋势,表明16.8~23.0℃是鲈鲤鱼苗适宜的生长水温范围;肥满度变化范围在(1.09±0.10)~(2.85±0.18)g/cm^3,肥满度变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体长(x)和体质量(y)的拟合方程为y=0.0015x^3.7566(R^2=0.9806),b值为3.7566;全长(y)和体长(x)的拟合方程为y=1.223x-0.5055(R^2=0.9908)。试验结果表明,鲈鲤苗种在水泥池流水单养模式及自然水温条件下生长状况良好,16.8~23.0℃是鲈鲤苗种的适宜生长水温。  相似文献   

12.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大口黑鲈生长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温17.3~28.0℃下,将体质量(4.60±0.30) g的大口黑鲈饲养在4口60 m~3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中,放养密度67尾/m~3,投喂大口黑鲈专用浮性颗粒配合饲料,研究大口黑鲈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条件下的生长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养殖195 d后,大口黑鲈平均体质量为(303.14±73.17) g、平均体长为(26.76±3.13) cm;体质量(m)与日龄(t)间呈指数关系:m=0.0651t~(1.6147),r~2=0.9974,平均体质量特定生长率为0.46%,平均体质量日增加量为(1.82±0.57) g;体长(L)与日龄间呈线性关系:L=0.0961t+9.1442,r~2=0.9766,平均体长特定生长率为0.15%,平均体长日增长量为(0.10±0.04) cm;体质量与体长符合幂函数:m=0.0132L~(3.0455),r~2=0.9828。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大口黑鲈的相对增加量、特定生长率趋势基本一致,水温20℃以下明显影响其生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单因素试验,给拟穴青蟹幼蟹[平均体质量(38.26±0.11)mg]饲喂不同铁元素含量饲料(铁元素的实际含量分别为8.1、39.7、55.6、122.3、275.2、468.3mg/kg)3周,研究铁元素对幼蟹成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铁元素含量对拟穴青蟹幼蟹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幼蟹的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铁元素含量的增加,幼蟹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呈先显著升高(P0.05)后显著降低(P0.05)的趋势,铁元素含量为55.6mg/kg试验组,幼蟹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均达到最大。饲料中不同铁元素含量对幼蟹的水分、粗蛋白和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幼蟹的粗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生长率最高组,即铁元素含量为55.6mg/kg的试验组幼蟹粗脂肪含量最高,显著高于铁元素含量122.3mg/kg、275.2mg/kg和468.3mg/kg试验组。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拟穴青蟹幼蟹饲料铁元素的最适含量为51.80mg/kg,此时幼蟹达到最大值217.70%。  相似文献   

14.
投喂频率对黄鳝幼鱼摄食、生长及饵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饵料效率、体重分化、鱼体组成的影响。试验共设5组不同投喂频率(2、3、4、12次/d和24次/d),每组3个重复,试验持续30 d。结果显示:投喂频率4次/d组的摄食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特定生长率有不同程度增高,4次/d组达到最高(P<0.05);饲料利用效率4次/d组显著高于2次/d组(P<0.05),与其它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投喂频率增加,各试验组组内个体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黄鳝的规格趋于整齐。试验各组黄鳝的鱼体成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饵料蛋白质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在4次/d时达到最高(P<0.05)。试验表明:黄鳝的生长受投喂频率的影响,每天投喂4次是黄鳝养殖的最佳投喂频率。  相似文献   

15.
细鳞鱼摄食和生长最适水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控温水族箱中设6℃、11℃、16℃和21℃四个水温组,饲养7周,研究了初始体重为1.72±0.24g的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幼鱼摄食和生长的最适水温。结果表明,16℃时细鳞鱼的特定生长率(SGR)、日增重(DWG)、食物转化率(FCE)和摄食率(FI)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这些参数与水温(T...  相似文献   

16.
一、控制水温水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黄鳝的生长与摄食。黄鳝是淡水鱼类中较为怕热的一种,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8℃。当水温高于28℃时,黄鳝摄食量明显下降,生长受到抑制。进入高温季节,由于鳝池水位较浅,水温很容易升至28℃,因此盛夏季节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主要方法有3种:  相似文献   

17.
温度对宝石鲈生长及血液生化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宝石鲈(Scortum barcoo)初始体质量为(107.52±0.87)g,分别在16℃、22℃和28℃3个水温处理组养殖28 d后对其生长及血液生化免疫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生活在不同水温环境中的宝石鲈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特性,22℃和28℃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16℃温度处理组,22℃和28℃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水温对宝石鲈的日增重(DWG)、特定生长率(SGR)、食物转化率(FCR)和摄食率(FR)有着显著的影响(P<0.05);水温对宝石鲈的血液生化免疫指标影响各异,谷丙转氨酶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步下降,甘油三酯、溶菌酶、皮质醇水平随温度升高呈上升趋势,脾脏脏器系数先上升后下降.统计分析表明,水温对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溶菌酶和脾脏脏器系数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皮质醇有显著性影响(P<0.05).综合比较认为,宝石鲈在水温25~26℃时具有较优的养殖效果,水温升至28℃会对宝石鲈形成慢性胁迫,从而引起皮质醇含量的升高.本研究旨在为宝石鲈人工养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3种饵料对暂养长蛸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楚  王亚  王春琳 《水产科学》2011,30(3):140-143
用缢蛏、凡纳滨对虾、弧边招潮蟹投喂暂养长蛸,通过测量长蛸的摄食率、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饵料转化率,分析3种饵料对长蛸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投喂弧边招潮蟹的长蛸摄食稳定,生长快,特定生长率及饵料转化率高,活动力强;投喂凡纳滨对虾的长蛸开始摄食量较大,生长较快,饵料转化率较高,一段时间后生长减慢,最后几乎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19.
在水温10.2~12.4℃、p H 7.8~8.0、盐度24~28条件下,将平均体质量为(45±5)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饲养在室内养殖池的网箱中,投喂蛋氨酸硒添加量分别为0mg/kg、0.2mg/kg、0.4mg/kg、0.6mg/kg、0.8mg/kg和1.0mg/kg的6组饲料。饲养60d后,测定仿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和体壁中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当蛋氨酸硒添加量为1.0mg/kg饲料时,仿刺参的特定生长率、粗蛋白、粗灰分含量最大,较对照组分别高155.56%、5.65%和2.9%(P0.05),而仿粗脂肪含量最低,较对照组低10.61%(P0.05)。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幼鱼生长、体成分以及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采用蛋白质水平为40%、45%、50%和55%,脂肪水平为8%和16%,共8组实验饲料。在水温为(16±0.2)℃的循环流水水族箱系统内进行为期10周的养殖试验。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对该鱼肌肉营养学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蛋白和脂肪水平对细鳞鲑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肝体比等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蛋白水平增加,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肝体比率先升高后降低,其肌肉粗蛋白含量也随之显著升高(P0.05),而对粗脂肪和粗灰分不存在显著影响;随着脂肪水平增加,其肌肉粗脂肪含量也随之显著提高(P0.05),而对水分、粗蛋白和灰分含量不存在显著影响。肌肉中共测定出17种氨基酸(除色氨酸),不同蛋白和脂肪水平对氨基酸总量(WTAA)和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WEAA/WTAA)不存在显著影响。综合生长性能与氨基酸模式的实验结果,本研究认为细鳞鲑幼鱼最适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分别为50%和8%,适宜蛋能比为29.36 g/M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