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0 毫秒
1.
2005年4~11月,我们在好当家刺参养殖基地的刺参养殖池塘进行了几种不同的刺参养殖管理方法的试验。结果发现添加净水复合菌和加大换水量的池塘不仅水质指标优良而且刺参未发生疾病,成活率提高,经济效益明显增加。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噬菌蛭弧菌是一种专门以捕食细菌为生的寄生性细菌,对诸多水产动物病原菌都有吞噬作用。养殖刺参的疾病以细菌性病害为主,利用噬菌蛭弧菌可以预防刺参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蛭弧菌是一种以捕食细菌为生的寄生性细菌,对诸多水产动物病原菌具有吞噬和裂解作用。蛭弧菌能够预防水产动物的细菌性疾病、改善养殖环境以及增强水产动物机体免疫力。养殖刺参的疾病以细菌性病害为主,利用蛭弧菌可以预防刺参疾病的发生。关键词蛭弧菌水产养殖刺参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正>刺参养殖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养殖密度过高、药物滥用、处理不恰当、操作不规范等原因使病害问题越来越突出,给刺参养殖从业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要大力发展刺参产业,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必须优先解决其病害问题,减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目前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全国养殖面积已超过8万hm2,年产量7万余t,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00亿元.随着刺参养殖面积的逐年扩大,养殖刺参的疾病种类、发病面积及危害程度也日益增加.目前已确定生物性病原二十余种(类)、非生物病因七种以上.由于刺参发病后极易发生肿嘴、吐肠等现象,难以通过药饵等进行治疗,所以在刺参养殖中,防病是健康养殖的关键.刺参健康养殖的防病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葛辉  何丽斌  林琪  方旅平  周宸 《福建水产》2012,34(2):105-110
2011年冬季,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海区网箱养殖刺参发生"腐皮综合症",并伴有死亡现象出现。刺参的发病症状表现为:厌食、排脏、身体萎缩、体表局部溃烂乃至大面积溃烂。从患病刺参病灶处分离得到两种优势细菌CS1和CS2。经人工回接感染实验证明两种菌对健康刺参都具有较强的感染性,且感染病参的症状与自然发病刺参的症状相同。通过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两株菌分别与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相似。菌株CS1与灿烂弧菌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率达到99%,菌株CS2与假交替单胞菌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率达到95%。菌株CS1可鉴定为灿烂弧菌,菌株CS2可鉴定为假交替单胞菌。另外,在患病刺参呼吸树膜和腔体内发现大量后口虫(Boveria sp.)。所以导致本次刺参"腐皮综合症"的原因可能是致病性细菌和寄生虫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首次揭示了该地区"腐皮综合症"导致养成刺参大规模死亡的致病原因,对刺参病害防治和健康养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2014年3月山东省蓬莱某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保苗场患"肠炎病"的刺参进行了临床症状和组织病理学观察以及病原菌分离与鉴定,利用氟苯尼考为治疗药品,以脏壁比、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为评判指标,探讨了3种不同用药方式(口服、药浴、口服+药浴)对刺参保苗期"肠炎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刺参"肠炎病"症状表现为体色发黑,附着能力弱,摄食和活动能力差,解剖后可见肠道内食物不连续,肠腔内有大量黄白色粘液或浓状物质,肠道壁变脆、韧性差且易断裂,显微镜下观察到肠道存在大量细菌;组织病理学显示,患病刺参肠道绒毛膜散乱、粘膜层溃散,结缔组织散乱,且与肌肉层分离较明显。自刺参肠道处分离出优势度最高的细菌In-1菌株,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该菌为刺参"肠炎病"致病菌,该致病菌主要来源于饲料藻粉。利用细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16S rDNA和gyrB)鉴定该菌株为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该菌株对头孢三嗪、阿奇霉素、强力霉素和氟苯尼考等12种药物高度敏感。不同用药方式的治疗效果显示,使用氟苯尼考药浴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刺参经药浴治疗后增重率达(24.23±0.41)%,特定生长率达(0.77±0.01)%/d。本研究可为刺参疾病防控和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去年入冬以来,池塘养殖刺参出现了几年来较为严重的病害,部分刺参肿嘴、吐脏、表皮局部溃烂,严重的整个躯体溃烂而死亡,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经监测,发生疾病的病原仍以弧菌为主,并发现有霉菌与寄生虫。现就发病的原因和应急处理措施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
刺参池塘养殖夏季水质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入夏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降雨量增加,刺参养殖池塘的水温、盐度、溶氧等理化因子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常超出刺参的适宜范围,而此时大多成参已进入夏眠期,基本停止摄食与生长,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下降,极易因水环境恶化而诱发疾病甚至死亡。根据多年的科研与生产经验,笔者认为,保证池养刺参安全度夏的关键是要搞好池塘的水质管理。  相似文献   

10.
pH值在刺参养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刺参工厂化养殖中养殖水体一直处于高负载状态,使养殖水体pH值偏低,影响刺参生长甚至引发疾病。而近海水域水质污染严重,赤潮不断发生,使传统的大换水方式不再适合现代的养殖模式,如何保持养殖水体pH值稳定成为刺参养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本试验通过使用碳酸氢钠对养殖水体的pH值进行调整,摸索碳酸氢钠的最适使用量,使养殖水体的pH值维持在刺参生长的最适范围内(7.9~8.4),探讨更为健康高效的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11.
刺参俗称灰参、灰刺参,被人们视为海产品中的极品,营养和药用价值极高.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刺参养殖.近年来随着养殖快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病害也日趋严重.如何才能避免刺参养殖中病害的突发,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路子是目前刺参养殖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刺参养殖中常见的疾病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株引起刺参“腐皮综合征”的蜡样芽孢杆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实验室暂养发病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进行了微生物学分析,从所有患病个体的病灶组织分离得到了1株具绝对优势的细菌,经回接感染试验证实它对刺参具有较强的致病性.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16SrDNA序列分析,该菌被初步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蜡样芽孢杆菌通常被视为益生菌,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上也有使用.鉴于蜡样芽孢杆菌能导致刺参"腐皮综合征"的发生,建议在刺参养殖环境中应慎用该菌制剂.  相似文献   

13.
去冬今春,刺参池塘养殖出现了几年来较为严重的病害,部分刺参肿嘴、吐脏、表皮局部溃烂,严重的整个躯体溃烂而死亡.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经监测.发生疾病的病原仍以弧菌为主,并发现有霉菌与寄生虫。现就发病的原因和应急处理措施探讨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刺参是一种名贵的海珍品,备受消费者青睐,然而其自然资源的衰竭和消费者需求的上升,刺参的产量已远远无法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我国的刺参主产区位于北部,主要分布于山东和辽宁沿海,为了进一步的扩大其养殖区域,增加经济效益,作者考虑了"北参南养",利用南方海水池塘冬季养殖刺参,增加刺参生长期,缩短其养殖周期.2009年,作者于深圳以800亩海水池塘进行刺参越冬养殖实验,实验取得成功,并于2010年3月通过"刺参南方越冬养殖技术研究"项目验收.  相似文献   

15.
2013—2015年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进行水质监测,结合生态学、组织学观察和消化酶测定,研究了高温期"高抗1号"新品系刺参的抗逆特性与生理变化。结果显示,"高抗1号"新品系刺参进入夏眠的温度分别为29.13℃、30.47℃、29.68℃,结束夏眠温度分别为24.55℃、24.94℃、24.16℃。非选育刺参进入夏眠的温度分别为27.08℃、28.61℃、27.93℃,结束夏眠温度分别为21.33℃、21.83℃、22.06℃。"高抗1号"新品系刺参比非选育刺参的进入夏眠临界温度平均提高了1.89℃,结束夏眠的临界温度提高了2.81℃,每年夏眠期平均缩短了26.7 d。夏眠期间,刺参的消化道萎缩、变短、变细,颜色变深,肠道内无食物,其肠长、肠重和肠壁比均变小,肠道绒毛膜丰度降低,肠脊高度减小至140μm左右;呼吸树萎缩、体积变小。夏眠过后,刺参消化道恢复正常,肠长、肠重和肠壁比变大,肠道绒毛膜丰度升高,肠脊高度增至640–660μm。另外,随着水温升高,"高抗1号"新品系刺参和非选育刺参的淀粉酶活力、胰蛋白酶活力整体上均呈下降趋势;而夏眠过后,2种酶活力又显著上升。在同等温度条件下,新品系刺参的淀粉酶活力和胰蛋白酶活力均高于非选育刺参。研究表明,"高抗1号"新品系刺参与非选育刺参相比,对高温的耐受力表现出较大的提升,每年刺参生长期增加近30 d。这种优良性状为刺参抵御高温、提高养殖成活率、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亦对开展刺参健康养殖、良种推广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以来,刺参养殖产业发展迅猛,刺激了刺参育苗和中间培育产业也快速发展。在室内进行刺参苗中间培育,饵料和人工等成本很高、病害发生频繁、用药量大、培育的刺参苗抗逆能力较差。近年来,利用浮动式网箱在刺参养殖池塘进行刺参苗中间培育,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培育的刺参苗健壮、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笔者总结经验如下,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刺参已经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主要种类之一,增养殖面积达到300多万亩,刺参捕捞和增养殖产量大幅度提高,从2004年的近3万吨,发展到2016年的20.4万吨。在传统消费市场上,消费者往往根据海参是否有"刺"以及"刺"的多少来选购海参,刺参历来是市场上的上品,特别是刺多、刺长、体壁(肉)厚的刺参更是上品中的极品,价格更高,因此刺参  相似文献   

18.
低温期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的发生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低温期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的发生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2006年1-5月在青岛周边地区3个养殖场刺参腐皮综合征发生的早期,采用异养菌总数TSB平板计数法、弧菌TCBS平板计数法对发病池塘的水质和池塘中异养菌总数和弧菌总数的数量与分布以及刺参肠道中的异养菌总数和弧菌总数进行了研究,同时比较研究了刺参病灶组织中优势菌与池塘环境及刺参肠道中优势菌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发病池塘水体中细菌的数量较少,但底层水体中细菌总数普遍多于表层,水体中的优势菌与刺参病灶组织中的优势菌相关性不大;池塘表层底泥和刺参肠道中异养菌总数较多,弧菌总数较少,其优势菌与刺参病灶组织优势菌具有一致性.刺参腐皮综合征的发生与池塘水体分层引起的水质恶化和底泥中异养菌的数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每年的7月末至8月中旬为高温期,这一阶段育苗用水水温较高,约30℃左右。由于高温天气及雨水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育苗用水的盐度、pH值、氨氮等理化因子变化较大,很不稳定,容易引起刺参苗多种疾病发生,所以要特别注重高温期刺参苗的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刺参为"海产八珍"之一,由于人们对刺参需求量的增加,导致刺参过度捕捞,刺参自然资源面临着枯竭,为此,刺参的人工养殖应运而生,并逐渐兴起,成为我国北方水产繁养的主要品种之一。刺参海上育苗是新兴的育苗产业,开展海上育苗不仅为刺参增养殖业提供了大量体质健壮的苗种,同时也可为采苗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通过海上育苗方式得到的刺参苗种,有效提高了人工苗种的抗病力,防止了苗种的大规模死亡,为刺参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自然界,刺参生活和繁衍在底质为岩礁、石块和泥砂质的海域,营底栖生活,海上网箱生态育苗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