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鳖“白板病”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工健  王磊 《淡水渔业》1998,28(2):42-42
中华鳖“白板病”防治研究周工健王磊(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研究所,长沙41006)中华鳖“白板病”(暂名)主要在幼鳖、商品鳖和种鳖的人工养殖过程中发生。发病季节一般在48月份,但在加温养殖中发病不受季节限制。病鳖肺、肝、肠、胃等内脏发炎,口鼻或泄殖孔出血导...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我县中华鳖养殖发展较快,主要养殖模式为鱼鳖混养、鱼种池混养、鱼菱鳖混养等,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鳖病的防治,根据当前生产季节,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防治鳖病注意事项药物防治鳖病,是当前鳖病防治的主要手段,防治  相似文献   

3.
<正>纤毛虫病是鳖、虾、蟹养殖中常见寄生虫病之一,但养殖对象被寄生后不会直接死亡,故而容易被忽视。该病可引起鳖食欲不振、机体消瘦、生长缓慢,影响鳖的生长发育。鳖被大量纤毛虫寄生后不加以治疗,会继发细菌感染,诱发腮腺炎、腐皮病、穿孔病和红脖子病等常见疾病,造成死亡和影响商品价值,所以在病情发生早期要积极防治。现将1例中华鳖稚鳖感染纤毛虫病的治疗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仿野生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传会 《水产养殖》2010,31(7):10-11
<正>所谓仿野生中华鳖养殖,就是改工厂化增温养鳖为池塘常温生态养鳖,改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为以天然活饵料为主,改全程依靠药物防治疾病为生态调节控制鳖病发生,改当年上市的快速养殖法为2~3年养成的自然养鳖法,从而恢复了中华鳖传统的外形、口感、品质和滋补功效,价格由20~30元/kg提高到160~240元/kg,而且商品鳖在市场上日渐受宠,养殖者可以取得不菲的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5.
中华鳖非寄生性肝病自潘连德教授1998年提出以后,已引起业界的足够重视和关注。在实际生产中,该病伴随着继发性感染,容易误诊为细菌性疾病;病发前无明显症状,不易觉察;若一经发生,也没有很好的方法立即治愈。此病已严重危害中华鳖养殖生产。笔者对此病进行过研究,现总结如下。一、发病情况2001年9月中旬东莞某中华鳖养殖场28个池塘发生病情,每天每个池塘均有数量不等的病死鳖,养殖温棚苗池塘死亡数较自然越冬苗池多,个体大小不一,小的100克左右,大的超过1000克。到12月底清塘,养殖成活率为81.3%,9…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主要养殖鳖种类有中华鳖和台湾鳖,而中华鳖又又细分为湖南鳖、江西鳖、黄河鳖、黄沙鳖、日本品系中华鳖等。主要养殖区域为江浙一带,以及广东珠三角地区。养殖品种方面,据介绍,浙江温棚养殖多以台湾鳖为主,外塘则以日本品系中华鳖为主;广东中山、顺德等地以台湾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产》2012,(1):43-43
2011年,广东以中华鳖为主要品种的鳖类市场迎来了一个极为罕见的牛市行情,鳖业从业者获利颇丰。商品鳖类价格全年一路走高,到年底,普通规格中华鳖市场价格上涨到30元/500克以上,而普通规格中华鳖养殖生产成本只有15元/500克。该行情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一是生产萎缩,由于长时间全行业亏损导致种鳖苗繁育、投苗量和商品鳖养殖规模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8.
温室大棚养殖中华鳖几种主要疾病的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温室大棚养殖中华鳖时由于养殖池塘处于相对封闭状态,集约化程度高,养殖密度大,很容易滋生病菌,引起疾病发生,因此要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强调"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严格按照《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和《NY5070-2002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执行,提倡生态综合防控病害。在温室大棚养殖中华鳖过程中,中华鳖会发生许多病害,现根据近几年在温室养鳖场的实践经验,对几种主要鳖疾病的控制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华鳖富含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1],是名贵的水产养殖品种.我国中华鳖养殖产业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华鳖产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中华鳖商品价格有所降低,养殖利润减少[2].但是只要提高养殖技术,降低成本,中华鳖仍然是一个非常好的养殖品种.稚鳖苗种成本占养殖成本中很大的比例,稚鳖一般指当年孵化的,体重在50g以下的小鳖.在中华鳖的整个养殖过程中,稚鳖阶段的死亡率是最高的,一般在20%以上,是影响养殖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在养殖过程中总结了一些适合于北方地区提高稚鳖成活率的经验,希望能对中华鳖的养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鳖是我国主要淡水养殖名优品种之一,随着中华鳖养殖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鳖病暴发流行,阻碍了养鳖业的进一步发展。细菌性疾病的高发引起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造成病原菌耐药性的增强,根据以往经验采取的治疗方案往往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完全失效,同时因耽误病情而造成蔓延,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掌握中华鳖源主要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基础数据,2017年我们定点采集了3处中华鳖养殖场4-10月的常见病鳖,分离获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